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烷改性聚醚防水涂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1
作者 陈露露 陈淼 +1 位作者 王玲玲 王同帅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88,共6页
【目的】制备满足团体标准T/CBMF 105—2021/T/CWA 203—2021《硅烷改性聚醚防水涂料》要求的环保型硅烷改性聚醚防水涂料。【方法】以不同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为封端剂,以相对分子质量为8 000的二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为主体材料,合成了... 【目的】制备满足团体标准T/CBMF 105—2021/T/CWA 203—2021《硅烷改性聚醚防水涂料》要求的环保型硅烷改性聚醚防水涂料。【方法】以不同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为封端剂,以相对分子质量为8 000的二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为主体材料,合成了硅烷封端聚醚(STP)树脂。探究了STP树脂和外购硅烷改性聚醚树脂的质量比、增塑剂种类、填料种类及配比、氨类硅烷偶联剂添加量等因素对涂料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热处理性能、黏结强度、吸水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当STP和外购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按照质量比2∶2复配作为主体树脂,聚醚二元醇DL-2000D为增塑剂,纳米碳酸钙和重钙按质量比1∶1复配作为填料,KH-792添加量为0.4份时,产品综合性能最优。此外,通过对比不同施工方案的效果,确定防水涂料和高分子卷材组成的涂卷复合防水系统,两者适配性更好,且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结论】所制备的硅烷改性聚醚防水涂料综合性能优异,防水效果良好;若户外使用,选择合适的保护隔离层,可进一步提升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改性聚醚 防水涂料 防水 环保 防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改性聚合物及其防水涂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淼 王玲玲 +4 位作者 陈露露 刘举 卢晓琳 周明珠 王同帅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88,共6页
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具有优异的性能,为新兴的防水产品,但国内的应用和研究相对较少。介绍了甲氧基硅烷或乙氧基硅烷改性聚合物及其防水涂料产品的特点,对硅烷改性聚醚(MS)树脂、硅烷改性聚氨酯(SPU)树脂、硅烷封端聚醚(STP)树脂的... 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具有优异的性能,为新兴的防水产品,但国内的应用和研究相对较少。介绍了甲氧基硅烷或乙氧基硅烷改性聚合物及其防水涂料产品的特点,对硅烷改性聚醚(MS)树脂、硅烷改性聚氨酯(SPU)树脂、硅烷封端聚醚(STP)树脂的合成机理及对应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简述了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固化机理、标准、国内外研究成果,指出未来应该推进高性能树脂的研究,降低成本,提升终端产品的性能和耐候性,利于推动其市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改性聚合物 防水涂料 MS SPU STP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自噬与凋亡诱导效应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同帅 王超鹏 周美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探究紫外线(UV)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自噬的诱导效应及自噬与凋亡之间的相互调控。方法:模拟日光UV(95%UVA,5%UVB)照射A375后,自噬慢病毒监测不同时间点细胞自噬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30 m J/cm2混合照后6、9 h细胞凋亡的变化;蛋白... 目的:探究紫外线(UV)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自噬的诱导效应及自噬与凋亡之间的相互调控。方法:模拟日光UV(95%UVA,5%UVB)照射A375后,自噬慢病毒监测不同时间点细胞自噬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30 m J/cm2混合照后6、9 h细胞凋亡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0 m J/cm2照并干扰自噬后对凋亡标志蛋白的影响。结果:(1)UV能诱导A375自噬,10、30 m J/cm2的UV照后6 h能监测到细胞形成自噬体、9 h达高峰,50 m J/cm2照射组在照后6 h达自噬高峰且持续到观察时间的结束;(2)单纯UVB对自噬的诱导能力明显高于单纯UVA,且二者表现为协同效应;(3)30 m J/cm2的UV照射,在照后9 h发现Caspase 3、9表达降低,抑制自噬后,6、9 h凋亡标志蛋白Caspase 3、9表达增高,两组细胞在6、9 h的早期凋亡百分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UV能够诱导A375自噬,UVB的贡献高于UVA。UV诱导的自噬能够推迟凋亡发生,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紫外线 自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钴对FeCuNbSiB非晶/纳米晶磁芯软磁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久明 王同帅 +1 位作者 刘启瑞 蒋达国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9-33,共5页
在Fe_(73.5)Cu_1Nb_3Si_(13.5)B_9合金成分基础上用硅和钴取代硼,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了Fe_(73.5)Co_(0.3)Cu_1Nb_3Si_(14.2)B_8合金带,将其绕制成环型磁芯后进行不同温度退火处理,研究了钴的添加对合金带晶化行为及其磁芯软磁性能的影... 在Fe_(73.5)Cu_1Nb_3Si_(13.5)B_9合金成分基础上用硅和钴取代硼,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了Fe_(73.5)Co_(0.3)Cu_1Nb_3Si_(14.2)B_8合金带,将其绕制成环型磁芯后进行不同温度退火处理,研究了钴的添加对合金带晶化行为及其磁芯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钴对合金带的晶化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试验合金带为非晶态结构,经550℃退火处理后磁芯为非晶和纳米晶共存的结构;添加钴后,试验合金非晶/纳米晶磁芯的起始磁导率和饱和磁感应强度分别减小了0.149 9H·m^(-1)和388T,矫顽力增大了0.338 5A·m^(-1),直流软磁性能降低;试验合金非晶/纳米晶磁芯在高频(小于100kHz)下的有效幅值磁导率、电感、品质因数均增大,比总损耗和矫顽力均减小,交流软磁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NbSiB非晶带材 晶化行为 软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