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结合深度神经网络优化刺五加果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
作者 苏适 董立强 +3 位作者 黎莉 王双侠 王喜庆 张金凤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4,共9页
为提高刺五加果多糖的提取率,提出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eep neural network,DNN)协同优化的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提取工艺。通过响应面设计,筛选微波功率、离子液体浓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等参数,并构建二次回归模型... 为提高刺五加果多糖的提取率,提出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eep neural network,DNN)协同优化的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提取工艺。通过响应面设计,筛选微波功率、离子液体浓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等参数,并构建二次回归模型;利用DNN模型解析多因素间非线性关系,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NN模型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50 W、离子液体浓度0.6 mol/L、提取时间35 min、料液比1∶24(g/mL),多糖提取率为16.71%,高于响应面法优化的提取工艺结果。体外抗氧化试验显示,刺五加果多糖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2.36,2.05,2.47 mg/mL。研究为刺五加果在功能性食品及抗衰老保健品开发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果 多糖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深度神经网络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梗组织结构与吸水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戴明 李旭东 +3 位作者 魏雅冬 赵德新 王双侠 赵东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09-2311,共3页
[目的]研究烟梗组织结构与吸水性的关系,为烟梗利用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制作烟梗组织切片,称重法测定烟梗吸水率,分析了不同产地、不同年份的烟梗组织结构及其吸水性。[结果]同一年份不同产地的烟梗吸水性可能... [目的]研究烟梗组织结构与吸水性的关系,为烟梗利用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制作烟梗组织切片,称重法测定烟梗吸水率,分析了不同产地、不同年份的烟梗组织结构及其吸水性。[结果]同一年份不同产地的烟梗吸水性可能与髓腔、导管等组织结构有关,而与产地关系不大;同一产地不同年份的烟梗吸水性与年份呈负相关。[结论]烟梗的吸水性与其组织结构、生长年份关系密切,该研究为烟梗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 组织结构 导管 髓腔 吸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溶藻细菌溶藻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魏雅冬 戴明 +3 位作者 王双侠 王广慧 张腾霄 李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45-3347,共3页
溶藻细菌A1是通过分泌胞外物质对青苔起到防除作用的。为进一步研究其防除机制,通过温度和pH值的单因素试验,活性炭吸附、有机溶剂萃取以及活性物质粗提等试验探讨活性物质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A1菌株溶藻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 溶藻细菌A1是通过分泌胞外物质对青苔起到防除作用的。为进一步研究其防除机制,通过温度和pH值的单因素试验,活性炭吸附、有机溶剂萃取以及活性物质粗提等试验探讨活性物质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A1菌株溶藻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经过121℃处理后仍有很好的溶藻效果;发酵液的pH值分别调至2.0和4.0时,活性物质失活,而中碱性条件下活性物质防除青苔能力会增强;该活性物质不能被活性炭吸附;有机溶剂乙酸乙酯、石油醚和氯仿萃取后,该溶藻活性物质表现出强亲水性,由此可以初步推测活性物质属于糖类。溶藻活性成分粗提结果表明,A1菌株分泌的活性成分应由多种溶藻活性物质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细菌 活性物质 溶藻 青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微波协同提取玉米须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苏适 迟彩霞 +2 位作者 王双侠 王广慧 王斌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5-70,共6页
试验为研究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离子液体-微波协同提取玉米须中的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450 W、离子液体浓度0.65 mol/L、液料比25 mL/g、提取时... 试验为研究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离子液体-微波协同提取玉米须中的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450 W、离子液体浓度0.65 mol/L、液料比25 mL/g、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5.21 mg/g。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须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较好,对羟基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46.7142、120.4200 mg/L。研究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离子液体-微波协同提取玉米须总黄酮稳定、可行,可为植物活性成分在动物生产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总黄酮 微波协同提取 离子液体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