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河南“7·20”暴雨洪水影响下黄河口水文特征变化 |
徐禾禾
刘夙睿
陈健斌
王厚杰
毕乃双
俞永庆
王亚梅
吴晓
|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对尾闾改道事件的沉积响应——以1855、1976、1996年三期改道为例 |
孔淼淼
刘夙睿
王厚杰
毕乃双
胡利民
闫天浩
任晰熙
刘彦昊
吴晓
|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地形地貌变化对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沉积格局的影响 |
毕乃双
时义睿
葛春海
巴旗
吴晓
王厚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海上地热能开发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田振环
王厚杰
王威
史经昊
|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现行黄河口分汊河道的分流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
葛春海
范勇勇
巴旗
孙超
吴振
吴晓
王厚杰
毕乃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6
|
北黄海西部泥质区全新世以来沉积有机碳埋藏特征 |
王培杰
胡利民
闫天浩
王厚杰
毕乃双
王楠
张洋
吴晓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水库调控下黄河口沉积有机碳的分布、来源与输运特征 |
党瑶
刘夙睿
王厚杰
卢泰安
吴晓
毕乃双
胡利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台风期间东海内陆架跨陆架沉积物输运及其调控机制 |
丛帅
吴晓
齐富康
毕乃双
李云海
李东义
王厚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台风“杜苏芮”远端影响下黄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变化 |
王媞
丛帅
陈健斌
王瀚锐
魏一粟
朱朋羽
王厚杰
吴晓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0
|
协同全极化SAR与光学遥感的潮沟精细提取方法 |
李淑
李鹏
李振洪
王厚杰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黄河现行流路与启用刁口流路不同情景下调水调沙期间入海水沙扩散特征与影响因素 |
宋怡菲
林新怡
罗佳贝
刘舒
徐金亚
毕乃双
王厚杰
吴晓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黄河三角洲浅地层扰动的空间差异及其主控机制 |
孙超
巴旗
时义睿
丛帅
祝嵘祺
陈颖
王盼盼
吴晓
王厚杰
毕乃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黄海冷水团季节性变化对悬浮泥沙输运的影响 |
彭佳程
王厚杰
吴晓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现代黄河三角洲废弃神仙沟-钓口叶瓣的演化及其动力机制 |
王厚杰
原晓军
王燕
杨作升
|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2
|
|
15
|
黄河口泥沙输运三维数值模拟Ⅰ——黄河口切变锋 |
王厚杰
杨作升
毕乃双
|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3
|
|
16
|
黄河口泥沙输运三维数值模拟Ⅱ——河口双导堤工程应用 |
王厚杰
杨作升
李海东
|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7
|
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入海水沙的扩散与通量 |
毕乃双
杨作升
王厚杰
范德江
季有俊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1
|
|
18
|
55年来黄河下游逐日水沙过程变化及其对干流建库的响应 |
杨作升
李国刚
王厚杰
胡邦琦
程义吉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0
|
|
19
|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地质灾害现象的空间分布 |
李海东
杨作升
王厚杰
魏合龙
赵晓辉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6
|
|
20
|
现代黄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
袁萍
毕乃双
吴晓
张勇
王厚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