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燃烧法制备(W,Mo)C/Al_(2)O_(3)/La_(2)O_(3)复合粉末及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郭世柏 易正翼 +2 位作者 段晓云 王南川 廖景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3-140,共8页
为了开发出一种无黏结相硬质合金来减少传统硬质合金中钴元素的应用,采用化学法制备(W,Mo)C/Al_(2)O_(3)/La_(2)O_(3)。以偏钨酸铵、钼酸铵、硝酸铝、硝酸镧、尿素和葡萄糖为原料,通过低温燃烧法探究硝酸盐和尿素、葡萄糖的不同配比,得... 为了开发出一种无黏结相硬质合金来减少传统硬质合金中钴元素的应用,采用化学法制备(W,Mo)C/Al_(2)O_(3)/La_(2)O_(3)。以偏钨酸铵、钼酸铵、硝酸铝、硝酸镧、尿素和葡萄糖为原料,通过低温燃烧法探究硝酸盐和尿素、葡萄糖的不同配比,得出最优配比后还原炭化制备(W,Mo)C/Al_(2)O_(3)/La_(2)O_(3)粉末。在1500~1800℃经离子烧结制备(W,Mo)C/Al_(2)O_(3)/La_(2)O_(3)无黏结相材料,研究其力学性能并分析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硝酸盐和尿素的最佳摩尔配比为1∶2,硝酸盐和葡萄糖的最佳摩尔配比为1∶0.5,加入葡萄糖后颗粒尺寸减小了0.28μm,比表面积提高了75.64%。致密度、维氏硬度和抗弯强度在1600℃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45%,2202HV和1203 MPa,断裂韧度在1500℃时达到最大值为7.52 MPa·m^(1/2)。由于晶粒的细化及第二相颗粒的增韧的影响,(W,Mo)C/Al_(2)O_(3)/La_(2)O_(3)在1500~1600℃时以沿晶断裂和穿晶断裂为主;晶粒长大以及孔隙的出现导致(W,Mo)C/Al_(2)O_(3)/La_(2)O_(3)在1700~1800℃时以沿晶断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 Mo)C/Al_(2)O_(3)/La_(2)O_(3) 低温燃烧法 等离子烧结(SPS) 强韧化机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对Mo-Cu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郭世柏 易正翼 +2 位作者 张国辉 王南川 廖景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0,共4页
以硝酸铜、钼酸铵、尿素和葡萄糖为原料,用低温燃烧法制备Mo-10Cu、Mo-20Cu、Mo-30Cu和Mo-40Cu前驱体粉末,经450℃煅烧2 h,750℃还原2 h获得Mo-Cu粉末。用XRD、SEM等观察粉末形貌和组织并测试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Cu的质量分数为30%时... 以硝酸铜、钼酸铵、尿素和葡萄糖为原料,用低温燃烧法制备Mo-10Cu、Mo-20Cu、Mo-30Cu和Mo-40Cu前驱体粉末,经450℃煅烧2 h,750℃还原2 h获得Mo-Cu粉末。用XRD、SEM等观察粉末形貌和组织并测试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Cu的质量分数为30%时,前驱体粉末分散性更好,团聚减弱,还原后粉末颗粒细小。烧结过程中液相Cu充分流动并填充Mo骨架,排出孔隙,形成致密传导网络,Mo-30Cu的致密度、硬度、抗弯强度、电导率和热导率最高,分别为97.56%、201HV、897 MPa、20.99 MS/m、189 W/(m·K)。Mo-10Cu以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为主,Mo-30Cu以韧性断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Cu 低温燃烧法 液相烧结 力学性能 韧性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