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astleman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0
1
作者
陈青青(综述)
张会来
王华庆
(
审校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135-1139,共5页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一类少见的以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慢性多克隆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单中心型Castleman病(unicentric CD,UCD)临床过程呈惰性,一般通过手术切除病灶而达到长期生存。相反,多中心型Cas-tleman...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一类少见的以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慢性多克隆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单中心型Castleman病(unicentric CD,UCD)临床过程呈惰性,一般通过手术切除病灶而达到长期生存。相反,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ulticentric CD,MCD)预后相对较差,需全身治疗。细胞毒性药物虽广泛用于治疗MCD,但疗效报道不一。CD至今发病机制不明,但研究较多且明确的发病机制是HHV-8感染和IL-6异常分泌。近年针对这些发病机制而派生出的抗病毒治疗和靶向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进一步为将来针对CD病理生理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和方向。本文将对该病的分类、发病机制和治疗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发病机制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恶性淋巴瘤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2
作者
刘鹏飞(综述)
李亚妮(综述)
王华庆
(
审校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8-410,共3页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lism,VTE)是恶性肿瘤患者第二致死原因,并且癌症患者是血栓栓塞的高发人群,其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较非肿瘤患者至少增加7倍,而血液系统肿瘤并发VTE的概率则较非肿瘤患者增加28倍...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lism,VTE)是恶性肿瘤患者第二致死原因,并且癌症患者是血栓栓塞的高发人群,其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较非肿瘤患者至少增加7倍,而血液系统肿瘤并发VTE的概率则较非肿瘤患者增加28倍,严重影响了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并发VTE的机制和危险因素尚未明确,VTE的发生与组织因子、微粒以及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为了降低VTE发生率,预测可能发生VTE的高危患者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患者将会从血栓预防中受益,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简单有效的VTE风险评估模型,联合检测外周血中生物标记物可提高VTE诊断率。由于淋巴瘤患者发生出血的风险较高,导致血栓的治疗更加复杂。本文就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VTE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的最新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恶性淋巴瘤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
9
3
作者
李静敏(综述)
王华庆
(
审校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6-169,共4页
目前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PTCL)的治疗仍滞后于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传统上PTCL患者多采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治疗方案,但疗效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美国FDA批准了4种治疗...
目前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PTCL)的治疗仍滞后于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传统上PTCL患者多采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治疗方案,但疗效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美国FDA批准了4种治疗复发/难治性PTCL的新型药物,日本批准了抗CCR4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新型药物与标准CHOP方案联合治疗初治PTCL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最新研究表明,PTCL发生与表观遗传调节异常相关,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高度敏感。本文就PTCL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化疗
干细胞移植
普拉曲沙
HDAC抑制剂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DC7 MCM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侯芸
付凯(综述)
王华庆
(
审校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78-681,共4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成人淋巴瘤发病率的30%~40%。由于受预后危险因素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不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很大。DLBCL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仅40%~45%的患者可经CHOP方案治愈,美罗华联合C...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成人淋巴瘤发病率的30%~40%。由于受预后危险因素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不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很大。DLBCL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仅40%~45%的患者可经CHOP方案治愈,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临床工作中发现IPI评分不能准确预测DLBCL患者的预后,所以急需找到能反映其生物学行为的特异性分子指标来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并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CDC7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最早在酵母中发现,与DNA复制有关。人CDC7通过磷酸化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来启动DNA的复制。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存在CDC7的高表达,包括DLBCL。CDC7高表达是DLBCL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之一,可作为DLBCL的特异性预后指标指导患者预后;靶向抑制CDC7基因通路可以诱导DLBCL细胞的凋亡,与美罗华联合有协同增效作用。CDC7和MCM2在指导DLBCL的预后及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DC7基因通路可以成为治疗DLBCL患者的新的治疗靶点。CDC7抑制剂与美罗华联合可以有效提高难治性DLBCL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激酶7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惰性淋巴瘤非化疗药物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
6
5
作者
宋腾(综述)
王华庆
(
审校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6-219,共4页
惰性B细胞淋巴瘤是一类生长缓慢的淋巴系统肿瘤,主要包括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SL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
惰性B细胞淋巴瘤是一类生长缓慢的淋巴系统肿瘤,主要包括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SL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om macroglobulinemia,WM)、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MZL)以及低度恶性的套细胞淋巴瘤(low malignant mantle cell lymphoma,MCL)等,对化疗及免疫治疗敏感,但无法治愈。患者发病年龄、首次发病及再次复发时间、并发症等均可影响化疗疗效。当前,在惰性淋巴瘤信号转导通路及抗肿瘤免疫反应等方面,尤其是非细胞毒药物研究的突破,支持了"非化疗"理念的发展。本文将介绍抗CD20抗体与免疫调节剂、其他表面抗原单抗、PD-1受体抑制剂或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后继的Ⅲ期临床研究将进一步评估这些药物在无化疗背景下的疗效,明确其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淋巴瘤
非化疗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astleman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0
1
作者
陈青青(综述)
张会来
王华庆
(
审校
)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135-1139,共5页
文摘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一类少见的以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慢性多克隆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单中心型Castleman病(unicentric CD,UCD)临床过程呈惰性,一般通过手术切除病灶而达到长期生存。相反,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ulticentric CD,MCD)预后相对较差,需全身治疗。细胞毒性药物虽广泛用于治疗MCD,但疗效报道不一。CD至今发病机制不明,但研究较多且明确的发病机制是HHV-8感染和IL-6异常分泌。近年针对这些发病机制而派生出的抗病毒治疗和靶向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进一步为将来针对CD病理生理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和方向。本文将对该病的分类、发病机制和治疗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CASTLEMAN病
发病机制
治疗
预后
Keywords
Castleman disease
pathogenesis
therapy
prognosis
分类号
R551.2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恶性淋巴瘤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2
作者
刘鹏飞(综述)
李亚妮(综述)
王华庆
(
审校
)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8-410,共3页
基金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项目(编号:2012KZ063)资助~~
文摘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lism,VTE)是恶性肿瘤患者第二致死原因,并且癌症患者是血栓栓塞的高发人群,其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较非肿瘤患者至少增加7倍,而血液系统肿瘤并发VTE的概率则较非肿瘤患者增加28倍,严重影响了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并发VTE的机制和危险因素尚未明确,VTE的发生与组织因子、微粒以及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为了降低VTE发生率,预测可能发生VTE的高危患者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患者将会从血栓预防中受益,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简单有效的VTE风险评估模型,联合检测外周血中生物标记物可提高VTE诊断率。由于淋巴瘤患者发生出血的风险较高,导致血栓的治疗更加复杂。本文就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VTE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的最新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恶性淋巴瘤
预防
治疗
Keywords
venous thrombolism thrombus, malignant lymphoma, prophylaxis, treatment
分类号
R733.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
9
3
作者
李静敏(综述)
王华庆
(
审校
)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
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诊治中心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6-169,共4页
文摘
目前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PTCL)的治疗仍滞后于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传统上PTCL患者多采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治疗方案,但疗效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美国FDA批准了4种治疗复发/难治性PTCL的新型药物,日本批准了抗CCR4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新型药物与标准CHOP方案联合治疗初治PTCL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最新研究表明,PTCL发生与表观遗传调节异常相关,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高度敏感。本文就PTCL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化疗
干细胞移植
普拉曲沙
HDAC抑制剂
联合治疗
Keywords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chemotherapy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ralatrexate
histone deacetylass inhibitors
combination therapy
分类号
R733.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DC7 MCM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侯芸
付凯(综述)
王华庆
(
审校
)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78-681,共4页
文摘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成人淋巴瘤发病率的30%~40%。由于受预后危险因素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不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很大。DLBCL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仅40%~45%的患者可经CHOP方案治愈,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临床工作中发现IPI评分不能准确预测DLBCL患者的预后,所以急需找到能反映其生物学行为的特异性分子指标来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并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CDC7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最早在酵母中发现,与DNA复制有关。人CDC7通过磷酸化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来启动DNA的复制。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存在CDC7的高表达,包括DLBCL。CDC7高表达是DLBCL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之一,可作为DLBCL的特异性预后指标指导患者预后;靶向抑制CDC7基因通路可以诱导DLBCL细胞的凋亡,与美罗华联合有协同增效作用。CDC7和MCM2在指导DLBCL的预后及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DC7基因通路可以成为治疗DLBCL患者的新的治疗靶点。CDC7抑制剂与美罗华联合可以有效提高难治性DLBCL患者的疗效。
关键词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激酶7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Keywords
CDC7, MCM2, DLBCL, prognosis
分类号
R733.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惰性淋巴瘤非化疗药物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
6
5
作者
宋腾(综述)
王华庆
(
审校
)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
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诊治中心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6-219,共4页
文摘
惰性B细胞淋巴瘤是一类生长缓慢的淋巴系统肿瘤,主要包括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SL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om macroglobulinemia,WM)、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MZL)以及低度恶性的套细胞淋巴瘤(low malignant mantle cell lymphoma,MCL)等,对化疗及免疫治疗敏感,但无法治愈。患者发病年龄、首次发病及再次复发时间、并发症等均可影响化疗疗效。当前,在惰性淋巴瘤信号转导通路及抗肿瘤免疫反应等方面,尤其是非细胞毒药物研究的突破,支持了"非化疗"理念的发展。本文将介绍抗CD20抗体与免疫调节剂、其他表面抗原单抗、PD-1受体抑制剂或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后继的Ⅲ期临床研究将进一步评估这些药物在无化疗背景下的疗效,明确其治疗价值。
关键词
惰性淋巴瘤
非化疗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Keywords
indolent lymphoma, chemotherapy-free, targeted therapy, immunotherapy
分类号
R979.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astleman病的研究进展
陈青青(综述)
张会来
王华庆
(
审校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恶性淋巴瘤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刘鹏飞(综述)
李亚妮(综述)
王华庆
(
审校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李静敏(综述)
王华庆
(
审校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CDC7 MCM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和治疗中的作用
侯芸
付凯(综述)
王华庆
(
审校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惰性淋巴瘤非化疗药物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宋腾(综述)
王华庆
(
审校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