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线感应加速器加速腔物理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华岑 文龙 +4 位作者 章文卫 小玲 邓建军 丁伯南 陶祖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13-319,共7页
简要介绍直线感应加速器(LIA)加速腔物理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了加速电压及其平顶和腔参数的关系.对腔的耦合阻抗与束流不稳定性的关系作了概念性介绍,分析了降低耦合阻抗的途径.并给出两个加速腔设计原型.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加速腔 尾场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龙一号"直线感应加速器物理设计 被引量:37
2
作者 邓建军 丁伯南 +6 位作者 王华岑 戴光森 程念安 章林文 张开志 戴志勇 石金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2-504,共3页
 介绍了"神龙一号"直线感应加速器物理设计的主要考虑。"神龙一号"加速器是一台电子直线感应加速器,由3.6MeV感应迭加型注入器、72个感应加速腔、脉冲功率系统、束流输运和聚焦系统、控制系统和真空、绝缘油、绝...  介绍了"神龙一号"直线感应加速器物理设计的主要考虑。"神龙一号"加速器是一台电子直线感应加速器,由3.6MeV感应迭加型注入器、72个感应加速腔、脉冲功率系统、束流输运和聚焦系统、控制系统和真空、绝缘油、绝缘气体以及去离子水系统组成。能产生20MeV、束流大于2.5kA,脉冲宽度为60ns的强流脉冲电子束,X光焦斑均方根直径为1.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脉冲功率 束流输运和聚焦 物理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算放大器的压控恒流源 被引量:22
3
作者 秦玲 赖青贵 +1 位作者 张良 王华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3-556,共4页
针对直线感应加速器校正线圈的供电需求,用悬浮负载法和接地负载法研究了基于功率运算放大器的电压控制型恒流源。从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实验方面研究和对比了两种压控恒流源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和输出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恒流... 针对直线感应加速器校正线圈的供电需求,用悬浮负载法和接地负载法研究了基于功率运算放大器的电压控制型恒流源。从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实验方面研究和对比了两种压控恒流源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和输出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恒流源上都能够得到预定的电流输出,悬浮负载恒流源的输出更加稳定,能够满足将来的工程运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线圈 功率运算放大器 压控恒流源 印制电路板 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感应加速器组元的双脉冲改造 被引量:8
4
作者 黄子平 邓建军 +1 位作者 王华岑 李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29-1032,共4页
 对用于单脉冲直线感应加速器的加速组元进行了双脉冲改造的初步尝试:利用传输线延时获得了双脉冲馈入;用铁氧体作为磁芯材料,在感应腔上得到了双脉冲腔压波形。结果表明,现有组元功率系统经过简单的改造,可以获得两个甚至多个脉冲输出...  对用于单脉冲直线感应加速器的加速组元进行了双脉冲改造的初步尝试:利用传输线延时获得了双脉冲馈入;用铁氧体作为磁芯材料,在感应腔上得到了双脉冲腔压波形。结果表明,现有组元功率系统经过简单的改造,可以获得两个甚至多个脉冲输出;在伏秒值允许的范围内,铁氧体磁芯的感应腔可以感应出双脉冲波形。为以后多脉冲直线感应加速器的改造和设计提供了一个方向,也提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LIA) 双脉冲 铁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加速腔横向阻抗测量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开志 王华岑 +2 位作者 章文卫 王光伟 林郁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9-223,共5页
描述了采用脉冲双线法测量感应加速腔横向阻抗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测量结果显示 ,新设计的真空腔和绝缘腔的横向阻抗特性优于以前设计的原形腔 ,而且加速间隙由于采用了类同轴结构 ,绝缘腔的低频模式被有效抑制 ,在 753 MHz测得其横向... 描述了采用脉冲双线法测量感应加速腔横向阻抗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测量结果显示 ,新设计的真空腔和绝缘腔的横向阻抗特性优于以前设计的原形腔 ,而且加速间隙由于采用了类同轴结构 ,绝缘腔的低频模式被有效抑制 ,在 753 MHz测得其横向阻抗为 82 0 Ω/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阻抗 感应加速腔 横向不稳定性 直线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强流LIA故障诊断与性能评价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兴林 王华岑 +2 位作者 陈楠 戴文华 李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98-1902,共5页
用于流体动力学诊断的强流LIA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其性能预测和评估是十分困难的。针对强流LIA大量的单次快脉冲非平稳信号,提出基于小波包分析与RBF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故障智能诊断和性能评价的方法。该方法以强流LIA高维信号的小... 用于流体动力学诊断的强流LIA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其性能预测和评估是十分困难的。针对强流LIA大量的单次快脉冲非平稳信号,提出基于小波包分析与RBF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故障智能诊断和性能评价的方法。该方法以强流LIA高维信号的小波包结点能量提取的特征向量来表征信号平顶、脉宽以及暂态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神龙一号”加速器腔电压及注入器出口束流故障诊断与性能评价原型系统,该系统不仅可进行故障诊断和性能评价,还可探测到加速器运行参数的变化趋势,为加速器的精细维护提供预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 小波分析 特征提取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钮扣电极测量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束流位置 被引量:3
7
作者 徐铁铮 王华岑 +2 位作者 谢宇彤 代志勇 章文卫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4,共4页
 介绍了钮扣电极测量强脉冲束流位置的基本原理,以及针对钮扣电极所设计的一套模拟实验标定装置;着重介绍了钮扣电极测量束流位置的实验过程,以及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对实验平台所做的改进。实验表明钮扣电极对束流位置的测量精度...  介绍了钮扣电极测量强脉冲束流位置的基本原理,以及针对钮扣电极所设计的一套模拟实验标定装置;着重介绍了钮扣电极测量束流位置的实验过程,以及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对实验平台所做的改进。实验表明钮扣电极对束流位置的测量精度达到亚mm量级,对于束位置偏心测量的相对误差范围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钮扣电极 束流位置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感应加速腔横向阻抗的测量 被引量:2
8
作者 章文卫 王华岑 +2 位作者 代文华 李雅娟 文龙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2-376,共5页
采用束流模拟法测量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加速腔横向阻抗,给出了加速腔的测量结果。采用了时域变换法提高不匹配情况下测量精度的方法,对引起测量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深入理解强流加速腔内的物理过程,改进加速腔设计,提高... 采用束流模拟法测量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加速腔横向阻抗,给出了加速腔的测量结果。采用了时域变换法提高不匹配情况下测量精度的方法,对引起测量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深入理解强流加速腔内的物理过程,改进加速腔设计,提高直线感应加速器整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阻抗 强流加速腔 束崩溃 直线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分析在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兴林 王华岑 +1 位作者 徐铁铮 李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1-285,共5页
应用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特性,通过对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LIA)脉冲信号的去噪声、信号突变点检测以及时间间隔测量等处理,表明小波变换在LIA信号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小波包分析的每个节点都代表了对应频带的信号特征的特... 应用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特性,通过对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LIA)脉冲信号的去噪声、信号突变点检测以及时间间隔测量等处理,表明小波变换在LIA信号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小波包分析的每个节点都代表了对应频带的信号特征的特点,对“神龙一号”快脉冲波形数据进行小波包变换,以各频带信号能量为元素构造特征向量,实现了高维波形数据的特征值提取,达到了数据压缩和降维的目的,为进一步实现LIA故障智能诊断、预测维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信号消噪 突变点检测 特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氧体磁芯感应加速腔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子平 荆晓兵 +3 位作者 陈思富 丁伯南 李欣 王华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4-1038,共5页
针对铁氧体磁芯,建立了以多层有损传输线为基础的同轴感应加速腔物理模型,并在短脉冲励磁条件下,通过低压及高压实验,结合PSpice电路模拟,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并由此间接推算出了铁氧体磁芯在不同情况下的平均脉冲磁导率和介电常... 针对铁氧体磁芯,建立了以多层有损传输线为基础的同轴感应加速腔物理模型,并在短脉冲励磁条件下,通过低压及高压实验,结合PSpice电路模拟,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并由此间接推算出了铁氧体磁芯在不同情况下的平均脉冲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实验和模拟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铁氧体磁芯感应腔在脉冲励磁下的动态物理过程,为感应加速腔实验结果分析、结构优化设计及磁芯性能选取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加速腔 传输线模型 铁氧体 Pspice模拟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介质在固态脉冲形成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依琳 杨群保 +4 位作者 吴文骏 李永祥 赖青贵 王华岑 龙继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05-2008,共4页
开展了固态脉冲形成线相关材料的研究,基于脉冲形成线的特性参数与材料介电性能之间的关联性,可实现固态脉冲形成线材料的筛选和评估。对不同类型材料介电性能的比较和固态脉冲形成线性能的分析表明:介电常数可调的微波陶瓷是制备固态... 开展了固态脉冲形成线相关材料的研究,基于脉冲形成线的特性参数与材料介电性能之间的关联性,可实现固态脉冲形成线材料的筛选和评估。对不同类型材料介电性能的比较和固态脉冲形成线性能的分析表明:介电常数可调的微波陶瓷是制备固态脉冲形成线较为理想的材料。以Ba-Nb-Ti微波陶瓷制备的固态脉冲形成线可获得高压脉冲前沿5~6 ns,脉宽为13 ns,脉冲平顶为5~6 ns,击穿场强超过17.5 kV/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介质陶瓷 固态脉冲形成线 介电常数 脉冲功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线串联形成三脉冲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铁铮 刘小平 +1 位作者 王华岑 叶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88-1090,共3页
介绍了单传输线型高压脉冲形成线的基本原理,将三套单线通过高性能开关串联即可形成所需的三脉冲。实验中,采用一台300kVMarx发生器作为三套单线系统的高压源,形成线与传输线均为同轴电缆,开关为同轴场畸变型开关,负载为硫酸铜水电阻。... 介绍了单传输线型高压脉冲形成线的基本原理,将三套单线通过高性能开关串联即可形成所需的三脉冲。实验中,采用一台300kVMarx发生器作为三套单线系统的高压源,形成线与传输线均为同轴电缆,开关为同轴场畸变型开关,负载为硫酸铜水电阻。得到的三脉冲前沿约20ns,间隔约为300ns,脉宽约120ns。由于Marx发生器输出信号的触发时刻不同,导致脉冲幅度有较大的差异,对此提出改善实验结果的设想:加大Marx对形成线的充电电感以减小三脉冲基线的偏移;设计并试验新的V/N型开关,提高开关的加工精度;各脉冲形成线配有各自独立的Marx充电系统以使各脉冲单独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脉冲功率 三脉冲 脉冲形成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运算放大器的恒流源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秦玲 张良 +1 位作者 赖青贵 王华岑 《通信电源技术》 2007年第1期43-46,共4页
恒流源在现代工农业及科研生产的运用中正朝着体积小、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灵活的方向发展。文章就压控恒流源的技术和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使用功率运算放大器获得高稳定恒流源的技术方案,并使用Pspice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模拟和理论... 恒流源在现代工农业及科研生产的运用中正朝着体积小、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灵活的方向发展。文章就压控恒流源的技术和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使用功率运算放大器获得高稳定恒流源的技术方案,并使用Pspice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模拟和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流源 功率运算放大器 设计 输出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感应加速器束流崩溃不稳定性数值模拟
14
作者 张开志 林郁正 王华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7-400,共4页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直线感应加速器束流崩溃不稳定性数值模拟程序。描述了利用该程序开展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揭示了束流崩溃不稳定性的一般规律,分析了相关参数对束流崩溃不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直线感应加速器束流崩溃不...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直线感应加速器束流崩溃不稳定性数值模拟程序。描述了利用该程序开展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揭示了束流崩溃不稳定性的一般规律,分析了相关参数对束流崩溃不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直线感应加速器束流崩溃不稳定性抑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束流崩溃不稳定性 数值模拟 横向阻抗 横向尾场 质心横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钮扣电极优化设计
15
作者 徐铁铮 王华岑 谢宇彤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04年第3期213-214,228,共3页
对于直线感应加速器的束位置探测,钮扣电极这种电容耦合型探测器是一种新的束流诊断手段。本文介绍了钮扣电极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研究这种探测器能否应用于直线感应加速器过程中,它的最初设计和根据实验结果对设计进行的改进。改进后的... 对于直线感应加速器的束位置探测,钮扣电极这种电容耦合型探测器是一种新的束流诊断手段。本文介绍了钮扣电极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研究这种探测器能否应用于直线感应加速器过程中,它的最初设计和根据实验结果对设计进行的改进。改进后的设计基本能够正确反映束流波形并且对束位置的测量精度达到亚毫米量级,在实验中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证明钮扣电极可以用于电子直线感应加速器的强脉冲束位置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加速器 钮扣电极 电容耦合 束位置探测装置 直线感应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脉冲悬丝法测量强流加速腔聚焦场磁轴 被引量:8
16
作者 章文卫 李洪 +2 位作者 王华岑 刘承俊 丁伯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03-208,共6页
介绍了利用脉冲悬丝法校正、测量加速腔磁轴,以及对10MeVLIA束输运系统中40cm长聚焦线圈磁轴偏差的测量,详细描述了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从测得的电压波形可区分出磁轴的倾斜与偏移,并可区分出倾料与偏移的方向,在聚焦... 介绍了利用脉冲悬丝法校正、测量加速腔磁轴,以及对10MeVLIA束输运系统中40cm长聚焦线圈磁轴偏差的测量,详细描述了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从测得的电压波形可区分出磁轴的倾斜与偏移,并可区分出倾料与偏移的方向,在聚焦线圈轴向磁场最强为0.072T的条件下,通过多次实验改变悬丝电流从0.3A到3.8A,并改变电流脉冲宽度从0.3ms到1.5ms,测出了40cm聚焦线圈磁轴的偏差,并给出了磁轴偏差分布的对应波形。测试灵敏度估计为磁轴倾斜1mrad,偏移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悬丝法 磁轴 强流加速腔 直线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MeV直线感应加速器的设计和性能 被引量:7
17
作者 程念安 张寿云 +15 位作者 陶祖聪 张恩官 刘承俊 廖相惠 王华岑 何培艾 邓建军 谢敏 胡声种 马跃 戴光森 何文龙 石金水 曹国高 丁伯南 何国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325-335,共11页
综述3.3MeV直线感应加速器(LIA)的物理工程概貌和束流特性参数测量。所测数据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指标。并已成功地做为曙光一号自由电子激光器出光实验的电子束源。目前,拟串接更多的加速组元使加速器的电子束能量达到10MeV,以便同时用... 综述3.3MeV直线感应加速器(LIA)的物理工程概貌和束流特性参数测量。所测数据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指标。并已成功地做为曙光一号自由电子激光器出光实验的电子束源。目前,拟串接更多的加速组元使加速器的电子束能量达到10MeV,以便同时用于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和闪光X射线照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 注入器 LIA 束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MeV直线感应加速器计算机监控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章文卫 王华岑 刘小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77-281,共5页
介绍了采用BITBUS、高性能微机和STD工业控制微机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及对10MeV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实行计算机监控的研究与实践。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构成,软硬件的设计组织方法,以及实验和试用结果。这种系统的软硬件... 介绍了采用BITBUS、高性能微机和STD工业控制微机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及对10MeV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实行计算机监控的研究与实践。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构成,软硬件的设计组织方法,以及实验和试用结果。这种系统的软硬件均为模块化结构,使用灵活,易扩展,可靠性好,并能节约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 分布控制 计算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