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清浓兼香型白酒的研发
1
作者 韩睿 党高平 +4 位作者 程天博 王千存 路宏科 张辉 彭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1-215,共5页
该研究通过设计一种发酵窖池--窖墙约2/3以上使用蚂蚁石衬砌,约1/3以下及窖底采用人工老窖技术培养的窖泥衬砌,形成黄金分割结构,利用“一次投料、三次发酵、二次摘酒、二次壶式精馏”的“1322”酿造技术,成功研发出一种清浓兼香型白酒... 该研究通过设计一种发酵窖池--窖墙约2/3以上使用蚂蚁石衬砌,约1/3以下及窖底采用人工老窖技术培养的窖泥衬砌,形成黄金分割结构,利用“一次投料、三次发酵、二次摘酒、二次壶式精馏”的“1322”酿造技术,成功研发出一种清浓兼香型白酒,证实了“清浓共酵”的可行性,并制定出清浓兼香型白酒生产的良好作业规范及标准。结果表明,利用黄金分割窖池及“1322”酿造技术所得的清浓兼香型白酒,具备清香为主、窖香为辅的特征,其主要呈香物质为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且二者比例恰为3∶1。此外,蒸馏使用的蒸馏釜,对酒体中丁酸、己酸等酸类物质造成的不良气味去除作用明显,使酒体更加干净、绵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清浓兼香型 黄金分割窖池 “1322”酿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发酵和冷冻过滤瓢儿酒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千存 彭涛 +4 位作者 路宏科 张小燕 张辉 韩睿 程天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8-192,共5页
以瓢儿酒的感官评分及理化指标为评价依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瓢儿酒低温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瓢儿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15℃、糖度为21°Bx、初始pH值为3.5,控制过滤温度保持在-5℃。在此... 以瓢儿酒的感官评分及理化指标为评价依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瓢儿酒低温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瓢儿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15℃、糖度为21°Bx、初始pH值为3.5,控制过滤温度保持在-5℃。在此优化条件下,瓢儿酒的感官评分为89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儿酒 低温发酵 冷冻过滤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麦中白地霉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彭涛 刘琦 +5 位作者 王千存 张怀予 路宏科 马文锦 陈兴叶 殷欣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1期73-77,共5页
以甘啤3号大麦为原料,从中分离得到了2株生长能力较强的菌株,通过对该菌产生的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糖化酶的酶活情况进行研究及生理生化鉴定得出该菌株为白地霉,分别为白地霉GQG28.1和白地霉GQG28.2。对筛选到的白... 以甘啤3号大麦为原料,从中分离得到了2株生长能力较强的菌株,通过对该菌产生的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糖化酶的酶活情况进行研究及生理生化鉴定得出该菌株为白地霉,分别为白地霉GQG28.1和白地霉GQG28.2。对筛选到的白地霉GQG28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表明,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生长温度范围为5℃~37℃,其最适生长pH5.6,最低生长pH值为3.2,最高生长pH值为11.0,利用该白地霉制得麦芽综合指标为206.15,所制麦芽糖化力为308.5WK、α-氨基氮为186mg/100g、浸出物相对质量分数为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麦 大麦 白地霉 酶活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浸渍方式对葡萄酒酒质影响探讨 被引量:19
4
作者 成正龙 王千存 +1 位作者 彭涛 潘涛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6期150-152,共3页
研究了冷浸渍、传统浸渍、冷浸渍结合热浸提3种不同浸渍方法在红葡萄酒酿造中应用。结果显示,发酵前冷浸渍与发酵后期热浸提相结合的浸提方式适宜嘉峪关地域气候特点、耗能低,适宜嘉峪关地域气候特点、耗能低,有利于葡萄果皮中酚类物质... 研究了冷浸渍、传统浸渍、冷浸渍结合热浸提3种不同浸渍方法在红葡萄酒酿造中应用。结果显示,发酵前冷浸渍与发酵后期热浸提相结合的浸提方式适宜嘉峪关地域气候特点、耗能低,适宜嘉峪关地域气候特点、耗能低,有利于葡萄果皮中酚类物质的浸出,且能够增强其葡萄酒果香,改善口感和色泽稳定性,有利于酿造陈酿型红葡萄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 葡萄酒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响应面优化生物制麦工艺
5
作者 班省华 张怀予 +4 位作者 彭涛 王千存 刘琦 路宏科 牛宏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25-229,233,共6页
利用白地霉菌株作为生物制麦添加物改造传统制麦工艺。以麦芽糖化力、α-氨基氮(α-AN)、浸出物相对质量分数为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对比分析与响应面结合的实验方法,研究白地霉添加量、浸麦温度、浸麦pH对麦芽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白地霉菌株作为生物制麦添加物改造传统制麦工艺。以麦芽糖化力、α-氨基氮(α-AN)、浸出物相对质量分数为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对比分析与响应面结合的实验方法,研究白地霉添加量、浸麦温度、浸麦pH对麦芽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白地霉接种量104个/g大麦、浸麦温度15℃、浸麦pH为4.0的最优制麦工艺下,所制麦芽综合指标实际值为206.15,糖化力为308.5WK,α-AN为186mg/100g,浸出物相对质量分数为87.1%,均高于轻工业行业标准QB/T1686-2008中优级产品的指标,且所制麦芽中均未检测出真菌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白地霉 糖化力 α-氨基氮(α-AN)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过滤技术在酿酒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睿 王千存 付润年 《现代食品》 2023年第2期139-141,共3页
我国是酒业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对于酒水也有了更大的需求。近年来,我国酿酒业面临较大挑战,非理性消费不再持续,在满足消费高质化、多元化需求的情况下,酿酒工业要提高行业意识,推进酿酒市场健康、持续的... 我国是酒业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对于酒水也有了更大的需求。近年来,我国酿酒业面临较大挑战,非理性消费不再持续,在满足消费高质化、多元化需求的情况下,酿酒工业要提高行业意识,推进酿酒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膜过滤技术是一种新兴分离技术,不仅能在低温环境下作业,还能节约能源,加之其具有高效精密的分子级分离特性,所以,其已从一种鲜为人知的特殊生产模式发展成为高效、规范的生产工艺,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支持。近几年,膜过滤技术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食品等工业领域,不仅节约了大量能源、资源,还缓解了环境污染问题。膜过滤技术对我国工业化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21世纪工业技术的优化、革新也有深远的影响。由于膜生产成本较低,酿酒工业又提出了环保性要求,所以膜过滤技术普遍运用于酿酒工业。基于此,本文围绕膜过滤技术展开分析,对其在酿酒工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过滤技术 酿酒工业 应用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白酒总酯检测准确度的因素探讨
7
作者 韩睿 王千存 +2 位作者 路宏科 师育滨 程天博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第1期61-62,共2页
我国酿酒行业的历史相对久远,酯类物质一直都是白酒中非常常见的物质,且会影响白酒自身的品质。现重点采用科学实验方法来研究影响白酒总酯检测准确度的因素。研究证明,如果直接向白酒内部加入氢氧化钠,当其量介于20 mL~30 mL之间时,实... 我国酿酒行业的历史相对久远,酯类物质一直都是白酒中非常常见的物质,且会影响白酒自身的品质。现重点采用科学实验方法来研究影响白酒总酯检测准确度的因素。研究证明,如果直接向白酒内部加入氢氧化钠,当其量介于20 mL~30 mL之间时,实际不会对白酒内部的酯的含量产生较大影响。但是随着氢氧化钠溶液量的不断增加,其总酯的含量并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香味 白酒酯类 检测准确度 探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