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任书义
宋长青
+2 位作者
叶思菁
刘晨钰
王匡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0,共9页
以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为研究区,从土壤性状和技术条件评价耕地质量,识别其主导限制因子,探索其宏观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耕地生产力、保障高原地区粮食安全提供支撑.基于主观和客观综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引入随机森林(RF)方法探索区域宏...
以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为研究区,从土壤性状和技术条件评价耕地质量,识别其主导限制因子,探索其宏观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耕地生产力、保障高原地区粮食安全提供支撑.基于主观和客观综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引入随机森林(RF)方法探索区域宏观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影响.结果显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耕地主要以中等地为主,面积占比为44.6%,中等地多为青海省的湟水谷地地区的坡耕地,较高的田面坡度制约了耕地高效利用.海拔和距城镇距离对于高原地区整体耕地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多数地区,海拔与耕地质量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距城镇距离对于耕地质量的影响存在空间差异;在藏中南和边疆带区,受到技术条件影响,高质量耕地往往布局在城市周边;在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邻近城市周边的耕地土壤质量更低,土壤退化更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青藏高原
土地利用
随机森林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尺度下地理坐标投影正变换的数值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匡序
叶思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6-464,共9页
采用线性规则近似(LRA)法、双曲线变换(HT)法和正形变换(CT)法,3种数值法将3个研究区内基于WGS1984(world geodetic system-1984 coordinate system)地理坐标系的采样点的坐标转换为WGS 1984-Lambert投影坐标.1)面向不同研究区,对比采...
采用线性规则近似(LRA)法、双曲线变换(HT)法和正形变换(CT)法,3种数值法将3个研究区内基于WGS1984(world geodetic system-1984 coordinate system)地理坐标系的采样点的坐标转换为WGS 1984-Lambert投影坐标.1)面向不同研究区,对比采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矩形格网的剖分方案时,各数值法的坐标转换误差和计算效率;2)研究格网长宽比对CT法坐标转换误差的影响;3)分析基于CT法的采样点误差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与其他数值法相比,CT法更好地平衡了误差和效率;将误差控制在<0.75 m对格点数据执行坐标转换,3种数值方法的转换耗时相近,均低于解析法转换耗时的30%;CT法的误差受格网大小变化的影响较小,当格网尺寸达到10°×10°时,最大误差均<0.22 m;当格网面积一定时,格网形状为方形误差最小;在同一格网内,采样点的误差分布离散程度和最大误差都随采样点到格网边缘的最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即越靠近格网中心,误差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投影
数值法
正形变换法
空间大数据
格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任书义
宋长青
叶思菁
刘晨钰
王匡序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0,共9页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资助项目(2019QZKK0608)。
文摘
以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为研究区,从土壤性状和技术条件评价耕地质量,识别其主导限制因子,探索其宏观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耕地生产力、保障高原地区粮食安全提供支撑.基于主观和客观综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引入随机森林(RF)方法探索区域宏观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影响.结果显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耕地主要以中等地为主,面积占比为44.6%,中等地多为青海省的湟水谷地地区的坡耕地,较高的田面坡度制约了耕地高效利用.海拔和距城镇距离对于高原地区整体耕地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多数地区,海拔与耕地质量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距城镇距离对于耕地质量的影响存在空间差异;在藏中南和边疆带区,受到技术条件影响,高质量耕地往往布局在城市周边;在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邻近城市周边的耕地土壤质量更低,土壤退化更易发生.
关键词
耕地质量
青藏高原
土地利用
随机森林
地理信息系统
Keywords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Qinghai-Xizang Plateau
land use
randome forest(RF)
GIS
分类号
F32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尺度下地理坐标投影正变换的数值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匡序
叶思菁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6-464,共9页
基金
“美丽中国”科学院先导科技资助项目(XDA23100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71250,41801300)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资助项目(2022-ZD-04)
文摘
采用线性规则近似(LRA)法、双曲线变换(HT)法和正形变换(CT)法,3种数值法将3个研究区内基于WGS1984(world geodetic system-1984 coordinate system)地理坐标系的采样点的坐标转换为WGS 1984-Lambert投影坐标.1)面向不同研究区,对比采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矩形格网的剖分方案时,各数值法的坐标转换误差和计算效率;2)研究格网长宽比对CT法坐标转换误差的影响;3)分析基于CT法的采样点误差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与其他数值法相比,CT法更好地平衡了误差和效率;将误差控制在<0.75 m对格点数据执行坐标转换,3种数值方法的转换耗时相近,均低于解析法转换耗时的30%;CT法的误差受格网大小变化的影响较小,当格网尺寸达到10°×10°时,最大误差均<0.22 m;当格网面积一定时,格网形状为方形误差最小;在同一格网内,采样点的误差分布离散程度和最大误差都随采样点到格网边缘的最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即越靠近格网中心,误差越小.
关键词
地图投影
数值法
正形变换法
空间大数据
格网
Keywords
map projection
numerical method
conformal transformation method
geospatial big data
grid
分类号
P282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任书义
宋长青
叶思菁
刘晨钰
王匡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区域尺度下地理坐标投影正变换的数值方法对比研究
王匡序
叶思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