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鉴别宁夏中宁枸杞的特征标志物 被引量:2
1
作者 蔡尉彤 曹烙文 +6 位作者 宋诗清 姚凌云 孙敏 王化田 于闯 柳倩 冯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为对宁夏中宁枸杞产地进行鉴别,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检测来自宁夏中宁、新疆精河、甘肃靖远、青海西宁、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等5种产地的枸杞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 为对宁夏中宁枸杞产地进行鉴别,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检测来自宁夏中宁、新疆精河、甘肃靖远、青海西宁、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等5种产地的枸杞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层次聚类分析法(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初步完成分离5种产地枸杞的目的,并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 S-DA)进一步找出宁夏中宁枸杞与新疆精河、甘肃靖远、青海西宁和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等4种枸杞相比的潜在差异化合物。结果表明,5种产地枸杞样品共有的挥发性化合物有85种,相对峰面积含量占比较大的有壬酸甲酯、己酸甲酯、3-甲基丁醛等;通过PCA和HCA分析,发现宁夏中宁枸杞与其余4种产地的枸杞样品能很好地分离,且通过OPL S-DA分析得到宁夏中宁枸杞和其他枸杞的15种潜在差异化合物,其中10种仅在宁夏中宁枸杞中检测得到,如六氢假紫罗酮、(E,E)-2,4-己二烯醛,而包含辛酸乙酯、丁酸甲酯在内的5种化合物在宁夏枸杞中未被检出。希望研究可为宁夏中宁枸杞的成分分析和产地鉴别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 宁夏枸杞 产地鉴别 挥发性物质 潜在差异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纯化红景天甙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化田 龚钢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本研究以超临界CO2萃取后的红景天干粉乙醇常温浸提液中的红景天甙为纯化对象,采用大孔树脂对纯化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得出初步纯化红景天甙的最佳工艺路线。其工艺参数为:树脂类型:NKA-Ⅱ;树脂用量:5mg红景天甙/g干树脂;解吸剂:二... 本研究以超临界CO2萃取后的红景天干粉乙醇常温浸提液中的红景天甙为纯化对象,采用大孔树脂对纯化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得出初步纯化红景天甙的最佳工艺路线。其工艺参数为:树脂类型:NKA-Ⅱ;树脂用量:5mg红景天甙/g干树脂;解吸剂:二氯甲烷:乙醇=7:3;解吸剂流速:2倍柱体积/h;解吸剂用量:16ml/g干树脂。通过此纯化工艺可将红景天甙初步纯化到40%,解吸率为98.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甙 树脂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红景天多糖 被引量:32
3
作者 龚钢明 王化田 韩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研究用超声波技术提取红景天多糖,考察了超声波功率,浸提固液比,超声波处理时间,原料的粉碎粒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以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红景天多糖提取率因素的主次关系是粒度>功率>时间>浸提固液比... 研究用超声波技术提取红景天多糖,考察了超声波功率,浸提固液比,超声波处理时间,原料的粉碎粒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以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红景天多糖提取率因素的主次关系是粒度>功率>时间>浸提固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675W,固液比为1:40,超声处理时间为15min,颗粒度为100目,多糖提取率为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提取 红景天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多酚物质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龚钢明 张赟彬 王化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93,共3页
对红景天多酚提取物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分析法、过氧化氢检测法和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法,测定了红景天多酚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以及抑制油脂过氧化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红景天... 对红景天多酚提取物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分析法、过氧化氢检测法和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法,测定了红景天多酚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以及抑制油脂过氧化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红景天多酚具有明显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和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红景天 抗氧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红景天超临界CO_2萃取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龚钢明 王化田 +2 位作者 肖作兵 俞苓 刘民胜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在萃取压力30 MPa、温度45℃、用超临界CO2萃取高山红景天粉末2 h,萃取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出45种组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73.2%,主要成分包括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二十烷,1-二十七醇,乙酸十八酯,十八醛,22,23-二... 在萃取压力30 MPa、温度45℃、用超临界CO2萃取高山红景天粉末2 h,萃取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出45种组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73.2%,主要成分包括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二十烷,1-二十七醇,乙酸十八酯,十八醛,22,23-二氢基豆甾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红景天 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道路项目库建设与空间决策支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汝绪伟 丁华 +1 位作者 孙灵文 王化田 《城市勘测》 2013年第4期17-20,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避免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盲目性,本文提出了建立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库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了道路空间数据库,实现了包括道路常规指标统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避免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盲目性,本文提出了建立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库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了道路空间数据库,实现了包括道路常规指标统计分析以及拆迁量自动计算等方面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道路项目库 空间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食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
7
作者 沈潇 王海涛 +5 位作者 姚凌云 孙敏 王化田 宋诗清 李雪 冯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41,共11页
食品风味对于感官具有重要作用,是消费者偏好和选择的关键因素,因此风味分析方法非常重要。传统的分析方法具有局限性,十分耗时,还无法处理大样本的数据,机器学习的出现将会解决这一难题。机器学习具有分析和处理海量样本、识别高维变... 食品风味对于感官具有重要作用,是消费者偏好和选择的关键因素,因此风味分析方法非常重要。传统的分析方法具有局限性,十分耗时,还无法处理大样本的数据,机器学习的出现将会解决这一难题。机器学习具有分析和处理海量样本、识别高维变量空间中的复杂模式、从已知数据中独立自主学习、基于新数据生成和自动优化算法实现预测的能力。机器学习的出现给食品科学领域提供了理解复杂风味特征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传统和新型机器学习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与分析仪器电子舌、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不同应用场景。此外还综述了机器学习在食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经过研究发现,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对应了不同食品风味分析的场景,需要根据样本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使用。机器学习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性和消费者满意度方面具有重大的潜力,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和分析技术相结合,对食品风味分析将产生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食品风味 风味感知 质量控制 感官分析 成分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GC×GC-TOFMS分析3种脂肪含量牛乳中挥发性化合物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海涛 沈潇 +3 位作者 姚凌云 孙敏 王化田 冯涛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GC-...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GC-TOFMS)技术对全脂牛乳(whole milk,WM)、低脂牛乳(low-fat milk,LFM)和脱脂牛乳(non-fat milk,NFM)3种牛乳样品进行挥发性化合物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4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2-壬酮、2-十一酮等奇数碳链的甲基酮构成WM的主要风味化合物;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表明,其模型可以很好地区分3种牛乳样品,并且有较好的方差和交叉验证预测能力;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1、P≤0.05且含量≥1%筛选出9种化合物,被认定为关键香气差异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能是导致3种牛乳风味不同的主要因素;聚类热图结果表明,NFM因异味化合物(如十六醛)的存在可能导致不良感官表现,而WM和LFM存在更多的香气化合物,令其在感官方面具有饱满丰富的香气。本研究建立了HS-SPME-GC×GC-TOFMS分析牛乳的研究方法,为乳制品风味改进和乳制香精调配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牛乳 风味 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馒头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9
作者 付元哲 黄雅玲 +4 位作者 冯涛 孙敏 姚凌云 王化田 宋诗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2-320,共9页
馒头是中国传统主食之一,具有1 70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馒头种类更加丰富,风味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愉悦的风味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驱动力,这对工业化酵母馒头的风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响馒头风味形成的因素有很... 馒头是中国传统主食之一,具有1 70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馒头种类更加丰富,风味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愉悦的风味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驱动力,这对工业化酵母馒头的风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响馒头风味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发酵剂种类、原料以及加工工艺等。其中不同发酵剂因所含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不同,对馒头风味形成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针对现阶段影响馒头风味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为馒头风味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开发适应工业化生产且风味更佳的馒头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馒头 风味 发酵剂 微生物菌群 发酵原料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预测食品风味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蔡尉彤 冯涛 +5 位作者 宋诗清 姚凌云 孙敏 王化田 于闯 柳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1,共11页
食品风味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风味分析检测方法对于预测食品风味的能力有限,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者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对食品风味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建立得到分类和预测模型,使风味预测变得更准确和高效。本文综述了传统和... 食品风味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风味分析检测方法对于预测食品风味的能力有限,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者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对食品风味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建立得到分类和预测模型,使风味预测变得更准确和高效。本文综述了传统和新型机器学习方法的原理,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k最近邻和神经网络,及其与风味分析仪器、分子结构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并用于食品风味预测的研究进展,为机器学习模型在食品风味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通过总结发现机器学习模型可用于预测不同物质成分对风味的影响、识别不同产地的风味特征等,并且将多种机器学习模型结合分析的方法可提高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推动促进食品风味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食品风味 预测 风味检测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籽粕蛋白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化田 董卓凡 +4 位作者 李亮 冯涛 宋诗清 孙敏 姚凌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17-224,共8页
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牡丹籽粕蛋白,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牡丹籽粕蛋白提取工艺,并对牡丹籽粕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质做出测定。结果表明,对蛋白质得率影响因素为: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在料液比1:20 g/mL、提取温... 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牡丹籽粕蛋白,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牡丹籽粕蛋白提取工艺,并对牡丹籽粕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质做出测定。结果表明,对蛋白质得率影响因素为: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在料液比1:20 g/mL、提取温度70℃、pH9、提取时间45 min的最佳条件下,牡丹籽粕蛋白的得率为79.83%±1.22%。SDS-PAGE显示,牡丹籽蛋白有五种分子量的蛋白质,分别有两种在15~25 kDa之间,有两种在35~40 kDa之间,有一种在55~70 kDa之间。傅里叶红外显示,牡丹籽粕蛋白中主要为α-螺旋和β-折叠,同时含有分子间氢键和少量碳水化合物。扫描电镜显示,牡丹籽粕蛋白中主要由β-折叠构成。与大豆蛋白、花生蛋白、豌豆蛋白对比发现,牡丹籽粕蛋白具有较好的持油性,达到4.5 g/g,和大豆蛋白相似的起泡性和乳化性。本研究可为牡丹籽粕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粕 蛋白质 提取工艺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冷鲜猪里脊肉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梦琦 冯涛 +6 位作者 孔秋莲 戚文元 王亮 宋诗清 姚凌云 孙敏 王化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78,共7页
为深入了解电子束辐照对猪肉风味的影响,对低剂量电子束辐照(1、2、3、4 kGy)处理的冷鲜猪里脊肉风味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电子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 为深入了解电子束辐照对猪肉风味的影响,对低剂量电子束辐照(1、2、3、4 kGy)处理的冷鲜猪里脊肉风味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电子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以及邻苯二甲醛与氯甲酸芴甲酯联合柱前衍生法测定游离氨基酸,对其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游离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后1、2 kGy猪里脊肉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电子舌从味感上分析发现辐照样品与对照组相比,在酸味、甜味、苦味和苦味回味上有差异;电子鼻结果显示辐照样品与对照组在嗅感上存在差异,其中2 kGy样品与未辐照样品挥发性风味物质最接近;同时,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辐照后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增加。研究发现电子束辐照对冷鲜猪里脊肉的风味有影响,不同辐照剂量对冷鲜猪里脊肉风味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猪里脊肉 风味 电子鼻 电子舌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IMS和GC-MS分析不同发酵方式对黄桃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马宁原 姚凌云 +4 位作者 孙敏 王化田 宋诗清 常煦 冯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6-314,共9页
研究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与商业酿酒酵母BV818(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不同接种方式和自然发酵对黄桃酒风味的影响。以奉贤黄桃为原料,除了自然发酵(自然发酵组)以外,将巴斯德毕赤酵母与酿酒酵母BV818分别同时接种(同时... 研究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与商业酿酒酵母BV818(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不同接种方式和自然发酵对黄桃酒风味的影响。以奉贤黄桃为原料,除了自然发酵(自然发酵组)以外,将巴斯德毕赤酵母与酿酒酵母BV818分别同时接种(同时接种组)、间隔1 d顺序接种发酵(混菌发酵1组)、间隔3 d顺序接种发酵(混菌发酵2组)、单独接种酿酒酵母(BV818发酵组),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结合感官特性(定量描述分析)研究不同发酵方式酿造对黄桃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乙醇发酵均在15 d内完成,通过GC-MS和GC-IMS分别检测到31种和22种化合物。混菌发酵组增加了醇类,减少了酸类、酯类物质含量,但增加了萜烯类、醇类、酸类物质种类。感官评价中,混菌发酵组比其他香气丰富度和香气平衡度更高。同时发酵坚果和甜香得分更高,自然发酵的类酸香最强。本研究表明混菌发酵可以提高黄桃酒的香气,毕赤酵母与酿酒酵母混菌发酵对黄桃酒酿造有应用价值,其中混菌发酵2组的感官评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桃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化合物 巴斯德毕赤酵母 感官评价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优化黄桃酒发酵工艺 被引量:15
14
作者 马宁原 马博文 +5 位作者 姚凌云 宋诗清 王化田 孙敏 侯飞娜 冯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5-230,共6页
以奉贤"锦绣"黄桃为原料进行发酵制备黄桃酒,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黄桃果皮处理方式、酵母接种量、初始pH值为影响因素,以黄桃酒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黄桃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黄桃酒最佳... 以奉贤"锦绣"黄桃为原料进行发酵制备黄桃酒,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黄桃果皮处理方式、酵母接种量、初始pH值为影响因素,以黄桃酒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黄桃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黄桃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黄桃采用酶法去皮处理,以柠檬酸调节黄桃汁初始pH值至3.5,酵母接种量为5%,于28℃下发酵7 d。在此优化条件下,黄桃酒感官评分为89.0分。黄桃酒色泽诱人、金黄透亮、澄清度较高、口感清爽、酸甜适中、果香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桃酒 模糊综合评判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纯露的挥发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君燕 孙敏 +4 位作者 宋诗清 王化田 冯涛 姚凌云 俞文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47,共8页
为了研究香榧纯露的稳定性及体内外抗氧化活性,以香榧假种皮水蒸气提取精油的副产物香榧纯露为试验材料,采用LUMi Sizer稳定性分析仪对香榧纯露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技术对纯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在... 为了研究香榧纯露的稳定性及体内外抗氧化活性,以香榧假种皮水蒸气提取精油的副产物香榧纯露为试验材料,采用LUMi Sizer稳定性分析仪对香榧纯露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技术对纯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体外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估了香榧纯露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利用秀丽隐杆线虫模型对香榧纯露体内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膜过滤处理的香榧纯露不稳定系数接近于0(0.007±0.003),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采用GC-MS技术共鉴定出49种挥发性成分,以醇类化合物(41.82%)为主,共21种;其次为萜类化合物(5.27%),共7种;其他还包括酚类化合物(5种)、烃类化合物(5种)、醛类化合物(3种)及酯类化合物等。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香榧纯露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浓度呈正相关,最高浓度下清除率分别为67.3%±1.2%和84.2%±3.7%。此外,香榧纯露可显著提高秀丽隐杆线虫抗氧化应激性能及良好的延长寿命的作用(P<0.05),有望开发为抗氧化、抗衰老功效的新型食品或化妆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纯露 抗氧化 挥发性成分 寿命 秀丽隐杆线虫 不稳定系数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挥发性风味物质富集与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嘉卿 冯涛 +5 位作者 王凯 庄海宁 宋诗清 姚凌云 孙敏 王化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8期17-21,共5页
随着我国茶业产值和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以及新式茶饮的多元化业务开拓,人们在饮茶时对风味的要求逐渐提高。普洱茶作为中国茶叶产业发展最为快速、品牌化最广的茶品种之一,更是备受研究者的青睐。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采用不同富集与分析... 随着我国茶业产值和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以及新式茶饮的多元化业务开拓,人们在饮茶时对风味的要求逐渐提高。普洱茶作为中国茶叶产业发展最为快速、品牌化最广的茶品种之一,更是备受研究者的青睐。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采用不同富集与分析技术关于普洱茶风味的研究报道,并提出一些在普洱茶风味富集分析领域等有潜力和前景的新兴技术,旨在为今后更为全面准确的研究普洱茶的风味以及相关副产品的生产研发、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挥发性风味物质 旋转锥体柱蒸馏 风味轮 原位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感官评价分析3种干制浒苔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奕 冯涛 +4 位作者 王化田 宋诗清 孙敏 岳恒 姚凌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83-291,共9页
为探讨3种干制浒苔的挥发性风味,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浒苔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在条浒苔(U.clathrata)样品X、缘管浒苔(U.linza)样品Y、浒苔(U.prolifera)样品N中共检测出醛类(19种)、酮... 为探讨3种干制浒苔的挥发性风味,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浒苔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在条浒苔(U.clathrata)样品X、缘管浒苔(U.linza)样品Y、浒苔(U.prolifera)样品N中共检测出醛类(19种)、酮类(9种)、醇类(6种)、酸类(8种)、酯类(3种)、含硫化合物(2种)和其它化合物(14种)等61种物质,其中含硫化合物含量最高,达40.39%~58.09%。采用相对香气活度值法(ROAV)和感官评价鉴定浒苔的特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干制浒苔关键特征风味化合物为二甲基硫醚(洋葱味、熟大蒜、硫磺)和β-紫罗酮(紫罗兰、花香)。此外,3种浒苔共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还包括二甲基亚砜、4-甲基-3-戊烯-2-酮、苯甲醛、二氢猕猴桃内酯等。其中,样品N特征香气物质最多,特别是酮醛类羰基化合物,(E)-2-丁烯醛、(E)-2-辛烯醛、(E)-2,6-壬二醛和1-辛烯-3-醇等被认为是影响风味的关键性挥发物质。浒苔Y特有的风味物质包括(5Z)-1,5-辛二烯-3-醇、4-乙基苯甲醛、5-甲基呋喃醛等,这些物质具有独特的青香和果香等香气特征。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样品N和样品Y具有更多的花香、果香、脂肪青香气味,而样品X海腥味较显著(P<0.05)。本文通过对3种浒苔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研究,可为进一步阐明不同浒苔的风味物质差异及合理开发相关产品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品香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嘉卿 冯涛 +3 位作者 宋诗清 姚凌云 孙敏 王化田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0年第3期50-54,共5页
随着乳制品风味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关注,对乳品香精的研究促进着该产业的迅速发展。本文归纳近年来国内外在乳品香精领域的研究进展,梳理了一些常见乳制品的主要风味物质,对其不良风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乳品香精的制备技术提供... 随着乳制品风味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关注,对乳品香精的研究促进着该产业的迅速发展。本文归纳近年来国内外在乳品香精领域的研究进展,梳理了一些常见乳制品的主要风味物质,对其不良风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乳品香精的制备技术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对未来风味乳制品的发展及乳品香精的进一步开发进行展望,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品香精 风味 香料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