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某金矿选矿工艺试验
1
作者 王恩祥 孙健 +3 位作者 曹欢 程倩 王勇海 万宏民 《现代矿业》 2025年第3期163-168,共6页
为提高陕西某热液硅化蚀变岩型低品位金矿的回收效率,在系统的工艺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优化浮选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条件试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为磨矿细度-74μm75%,硫酸铜用量100 g/t,组合捕收剂丁基黄药+丁铵黑药用量(40+20)g... 为提高陕西某热液硅化蚀变岩型低品位金矿的回收效率,在系统的工艺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优化浮选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条件试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为磨矿细度-74μm75%,硫酸铜用量100 g/t,组合捕收剂丁基黄药+丁铵黑药用量(40+20)g/t,起泡剂2#油用量10 g/t;闭路试验获得了金品位66.14 g/t、金回收率83.32%、银品位368.50 g/t、银回收率81.13%的金精矿,尾矿中金、银品位分别降低至0.38 g/t和2.46 g/t,产品满足行业标准《金精矿》(YS/T 3004-2021)五级品要求;该浮选工艺可实现对复杂嵌布金矿的有效富集和高效回收,可为类似低品位难选金矿的浮选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化蚀变岩 金矿 浮选 闭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某含碳高硫细粒嵌布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勇海 马晶 牛芳银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6,共6页
在查明各矿物赋存状态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铜、铅、锌、银、硒等矿物的嵌布特征,经过多方案探索试验,准确选择流程方案,充分发挥组合抑制剂、捕收剂的协同效应,采用"除碳—铜(银)锌优先浮选—重选(浮尾)硫"工艺流程,使该... 在查明各矿物赋存状态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铜、铅、锌、银、硒等矿物的嵌布特征,经过多方案探索试验,准确选择流程方案,充分发挥组合抑制剂、捕收剂的协同效应,采用"除碳—铜(银)锌优先浮选—重选(浮尾)硫"工艺流程,使该矿的各有用矿物得到有效分离,铜、锌回收率均大于90%,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抑制剂 优先浮选 协同效应 混合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新疆某地金矿浮选回收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勇海 冯其明 马晶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10年第5期11-14,共4页
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浮选中采用合理的调整剂及分段加药方式可使某金矿金的回收率提高近3%,且金精矿的金品位提高10g/t以上。此工艺为现厂下一步技改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关键词 浮选 调整剂 分段加药 细粒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某地金矿柱浸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勇海 宁新霞 任金菊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6年第1期33-36,共4页
根据甘肃某地金矿石的特性,对该矿石进行柱浸—活性炭吸附提金工艺试验,获得金的浸出率89.76%,活性炭吸附率99.50%的指标,通过试验证明该矿适合就地堆浸生产。
关键词 柱浸 堆漫 浸出率 吸附率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细粒磁黄铁矿铁锌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牛芳银 马晶 +1 位作者 王重阳 王勇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6-60,共5页
某铁锌矿石中可选矿回收的目的矿物为磁铁矿和闪锌矿,但部分闪锌矿中包裹有磁性较强、粒度较细的磁黄铁矿,处理不当易导致铁精矿中硫含量超标或影响锌精矿品位。为了给该矿石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对其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 某铁锌矿石中可选矿回收的目的矿物为磁铁矿和闪锌矿,但部分闪锌矿中包裹有磁性较强、粒度较细的磁黄铁矿,处理不当易导致铁精矿中硫含量超标或影响锌精矿品位。为了给该矿石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对其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浮选锌后弱磁选铁的原则流程,可以解决铁精矿硫超标问题;将锌粗精矿再磨至-400目占85%后再精选,可以保证锌精矿品位。试验最终获得了锌品位为48.74%、锌回收率为86.92%的锌精矿和铁品位为63.29%、铁回收率为90.58%、硫含量为0.29%的铁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锌矿石 磁铁矿 闪锌矿 磁黄铁矿 锌浮选—铁弱磁选工艺 锌粗精矿再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某难选金锑矿石综合回收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晓华 吴天娇 +1 位作者 王勇海 陈维青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11年第5期19-23,共5页
青海某金矿石属少硫化物石英斑岩型微细浸染状金矿石,金粒度小于0.005mm,主要包裹在硅酸盐、碳酸盐以及含砷黄铁矿等硫化物中,有害元素砷含量较高,属于难选冶矿石。针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原矿直接氰化浸金,原矿氧化焙烧-氰化浸金及浮选... 青海某金矿石属少硫化物石英斑岩型微细浸染状金矿石,金粒度小于0.005mm,主要包裹在硅酸盐、碳酸盐以及含砷黄铁矿等硫化物中,有害元素砷含量较高,属于难选冶矿石。针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原矿直接氰化浸金,原矿氧化焙烧-氰化浸金及浮选等工艺流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锑金优先浮选-金精矿抑砷浮选是处理该矿较为合理的工艺。锑、金分别经过两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可获得锑品位为57.00%,锑回收率为62.70%的锑精矿,金品位为32.35g/t,金回收率为73.28%的金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金矿 包裹金 微细粒浸染状 金精矿抑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榴辉岩型金红石矿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勇海 覃文庆 +2 位作者 牛芳银 王重阳 万宏民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107,148,共9页
苏北某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富含石榴石和绿辉石,由于金红石与石榴石、绿辉石等矿物密度和磁性差异较小,在选别金红石时分选效果不理想,且有用矿物未被充分回收,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对该金红石矿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分析以及大量的选矿流... 苏北某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富含石榴石和绿辉石,由于金红石与石榴石、绿辉石等矿物密度和磁性差异较小,在选别金红石时分选效果不理想,且有用矿物未被充分回收,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对该金红石矿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分析以及大量的选矿流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金红石粒度较细、石榴石和绿辉石粒度较粗,金红石多赋存于石榴石与绿辉石粒间,或部分包裹于石榴石、绿辉石中,欲回收各有用矿物,需要采用阶段磨矿、联合选矿的方式方法。采用重—磁—浮联合选矿工艺,并在浮选时使用新型金红石捕收剂TXB、合理调控矿浆pH值,有效实现了金红石、石榴石、绿辉石的分离,不仅得到了TiO;品位大于90%的金红石精矿,而且还综合回收了矿石中的石榴石、绿辉石和钛铁矿,基本实现了无尾矿排放。研究成果既利于环保,又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为类似金红石矿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金红石 综合利用 TX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浸钒渣制备高强陶粒工艺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勇海 梁效 +2 位作者 牛芳银 曹欢 郭月琴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63,共6页
为了提高酸浸钒渣的利用效率,以商洛千家坪钒渣为主要原料,添加黏土和粉煤灰制备建筑用烧结陶粒。对陶粒制备过程中各物料的配比、制粒工艺参数、预热和焙烧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物料配比为钒渣∶粘土∶粉煤灰=6∶1∶3、制粒... 为了提高酸浸钒渣的利用效率,以商洛千家坪钒渣为主要原料,添加黏土和粉煤灰制备建筑用烧结陶粒。对陶粒制备过程中各物料的配比、制粒工艺参数、预热和焙烧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物料配比为钒渣∶粘土∶粉煤灰=6∶1∶3、制粒用水量为18%、制粒时间为15 min、预热温度为400℃、预热时间为30 min、焙烧温度为1160℃、焙烧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可制得筒压强度为11.58 MPa,堆积密度为1014.7 kg/m^(3),吸水率为5.61%的高强陶粒。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钒渣在烧结成陶粒的过程中主要产生了石英、斜长石和钾长石相,形成了结构致密、孔骨架良好的矿物集合体,因此提高了陶粒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浸钒渣 烧结 陶粒 高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混合型金矿石选冶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祥 任金菊 +1 位作者 王勇海 吴天骄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9年第5期27-30,共4页
某金矿石工艺类型为少硫化物方解石重晶石石英脉型金矿石,金的赋存状态以裂隙金为主,其次有占金总量30%左右的包裹金,包裹在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硅酸盐矿物中。为选择适合该金矿开发的提金工艺,进行了全泥氰化炭浸、浮选、重... 某金矿石工艺类型为少硫化物方解石重晶石石英脉型金矿石,金的赋存状态以裂隙金为主,其次有占金总量30%左右的包裹金,包裹在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硅酸盐矿物中。为选择适合该金矿开发的提金工艺,进行了全泥氰化炭浸、浮选、重选多方案探讨试验,最终确定采用全泥氰化炭浸工艺,并进行了详细条件优化试验研究,获得金浸出率82.19%、金吸附率98.06%的技术指标,并通过探讨试验分析了金浸出率偏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包裹金 工艺方案 氰化炭浸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尾矿制备免烧砖工艺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效 王勇海 +4 位作者 吴天骄 牛芳银 程倩 宁新霞 李孝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0,共7页
陕南地区酸浸提钒尾矿堆存量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隐患。为了促进尾矿的利用,减小其堆存给矿山和社会带来的危害,以钒尾矿和水泥为主要原料制备免烧砖,进行了尾矿的基本性质和环境安全性分析,对制备免烧砖工艺过程中的物料配比... 陕南地区酸浸提钒尾矿堆存量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隐患。为了促进尾矿的利用,减小其堆存给矿山和社会带来的危害,以钒尾矿和水泥为主要原料制备免烧砖,进行了尾矿的基本性质和环境安全性分析,对制备免烧砖工艺过程中的物料配比、外加剂种类及用量、用水量和成型压力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免烧砖强度形成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钒尾矿中石英和石膏含量高,且毒性浸出及放射性均满足建材标准要求,能够用于制备免烧砖;在钒尾矿和水泥质量配比为85∶15、三乙醇胺掺入量为7.5‰、用水量为15%、成型压力为12.5 MPa的条件下,可以制备出MU15等级的免烧砖;免烧砖养护过程中,钒尾矿和水泥中的矿物发生水化作用,形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矿物质交联成致密的结构,保障了免烧砖的强度。使用钒尾矿制备免烧砖对尾矿的利用率高,是实现尾矿减量化、大宗化利用的一种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尾矿 环境安全性 免烧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综合回收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任金菊 崔恩静 +1 位作者 马晶 王勇海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5年第1期25-28,共4页
对某地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石(V2O5 0. 22%、TFe25. 8%、TiO2 5. 35% )采用优先浮选—磁选—重选联合工艺,在回收主元素Fe、Ti的同时,还综合回收了V、Co、S、P伴生组分,分别获得了含V2O5 0. 76%、Fe66. 75%、S0. 019%、P0. 008%的优质铁精... 对某地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石(V2O5 0. 22%、TFe25. 8%、TiO2 5. 35% )采用优先浮选—磁选—重选联合工艺,在回收主元素Fe、Ti的同时,还综合回收了V、Co、S、P伴生组分,分别获得了含V2O5 0. 76%、Fe66. 75%、S0. 019%、P0. 008%的优质铁精矿;含Co0. 35%、S33. 28%的合格钴硫精矿;含TiO2 43. 88%、S0. 096%、P0. 078%的钛精矿;含P2O5 31. 24%的合格磷精矿。该工艺使矿石中对主产品铁、钛精矿有害的成分S、P及有用成分V、Co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有价可销售的副产品,增加了主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综合工艺技术指标及综合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回收 优先浮选 钒钛磁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复配对铁尾矿沉降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梁效 王勇海 +1 位作者 吴天骄 赵笑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9-133,共5页
陕西某铁矿选矿厂尾矿难沉降、尾水质量差,尾水长期未回用,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加快尾矿沉降、改善尾水质量,对尾水进行回用,选用不同种类的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对尾矿浆进行沉降试验研究,并考察了FeCl3和新型AL902... 陕西某铁矿选矿厂尾矿难沉降、尾水质量差,尾水长期未回用,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加快尾矿沉降、改善尾水质量,对尾水进行回用,选用不同种类的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对尾矿浆进行沉降试验研究,并考察了FeCl3和新型AL9020有机絮凝剂复配对尾矿絮凝沉降的作用。结果表明,该铁尾矿粒度细,自然沉降效率低,单独使用无机絮凝剂时尾矿沉降速度较慢,但澄清层浊度低;单独使用有机絮凝剂时尾矿沉降速度快,但澄清层浊度高;将FeCl3和AL9020絮凝剂配合使用既能提高尾矿的沉降速度,又能降低澄清层的浊度,增强了尾矿的沉降效用。在最佳药剂制度下:先添加200 g/m^3的FeCl3,再加入15 g/m^3的AL9020絮凝剂,铁尾矿的沉降速度为301.68 m/d,澄清层浊度为23NTU,沉降速度的加快和澄清层浊度的降低为尾水回用提供了质量保障。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复配后产生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尾矿的沉降效果,为尾矿尤其是细粒尾矿的沉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细粒 絮凝剂复配 沉降速度 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石综合回收钒、钴、硫、磷选矿工艺研究
13
作者 任金菊 崔恩静 +1 位作者 马晶 王勇海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6,共3页
对某地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石(含V2O5为0.22%、TFe为25.8%、TiO2为5.35%)采用优先浮选-磁选-重选联合工艺,在回收主元素Fe、Ti的同时,还综合回收了V、Co、S、P伴生组分,分别获得含V2O5为0.76%、Fe为66.75%、S为0.019%、P为0.008%的优质铁精... 对某地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石(含V2O5为0.22%、TFe为25.8%、TiO2为5.35%)采用优先浮选-磁选-重选联合工艺,在回收主元素Fe、Ti的同时,还综合回收了V、Co、S、P伴生组分,分别获得含V2O5为0.76%、Fe为66.75%、S为0.019%、P为0.008%的优质铁精矿;含Co为0.35%、S为33.28%的合格钴硫精矿;含TiO2为43.88%、S为0.096%、P为0.078%的合格钛精矿;含P2O5为31.24%的合格磷精矿.使矿石中对主产品铁、钛精矿有害成分S、P及有用成分V、Co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有价可销售的副产品,增加主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综合工艺技术指标及综合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回收 优先浮选 最大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