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场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目的、价值向度与优化路径
1
作者 王勇旗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7,共8页
数字化场景,应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价值理念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规范目的上,信息处理者应结合未成年人特殊性处理其个人信息,在保护与利用之间侧重保护,切实履行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义务。价值向度上,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 数字化场景,应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价值理念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规范目的上,信息处理者应结合未成年人特殊性处理其个人信息,在保护与利用之间侧重保护,切实履行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义务。价值向度上,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应秉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理念价值、保护弱者法治价值、凸显时代特色发展价值、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全面发展目的价值。围绕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价值目标实现上,可从宏观层面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机制,中观层面优化多元化主体要素联合配置,微观层面细化侵害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归责原则等,立体化提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优化路径,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未成年人 个人信息保护 规范目的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利益衡量
2
作者 王勇旗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40,共8页
我国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已初步建构,但关涉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亟待完善。数字化阅读场景中,未成年读者的个人利益同社会公共利益、数字文化产业利益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鉴于此,从利益衡量角度并结合我国相关立... 我国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已初步建构,但关涉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亟待完善。数字化阅读场景中,未成年读者的个人利益同社会公共利益、数字文化产业利益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鉴于此,从利益衡量角度并结合我国相关立法提出,立法理念上确立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保护的法治目标、规范内容融通上提升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有效适用性,以及保障举措多元化构建精细化和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障机制等举措,以衡平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阅读 未成年读者 个人信息保护 利益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城市化进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勇旗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15期72-72,94,共2页
合理的土地制度为城市化提供产品、市场、资本、劳动力及生态贡献,从而极大地推动城市化进程,而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则会阻碍城市化的进程,那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土地制度是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还是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试图通过分析,来说... 合理的土地制度为城市化提供产品、市场、资本、劳动力及生态贡献,从而极大地推动城市化进程,而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则会阻碍城市化的进程,那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土地制度是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还是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试图通过分析,来说明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城市化 社会结构 城乡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该居住廉租房
4
作者 王勇旗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6期11-13,共3页
廉租房作为我国解决城市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的一种方式,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它已经在我们国家缓慢发展起来,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将对谁住房困难、为什么困难、他们为什么应该成为廉租房的保障对象做一个探讨。
关键词 廉租房 保障对象 低收入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疫情防控中个人信息保护的限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勇旗 《征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3-60,共8页
在阐述重大疫情防控中个人信息保护的限制意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重大疫情防控中个人信息保护与限制间的衡平及个人信息保护限制的界限,提出从社会公共利益考量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适度限制,以限制促保护,符合私权与社会公共利益价值... 在阐述重大疫情防控中个人信息保护的限制意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重大疫情防控中个人信息保护与限制间的衡平及个人信息保护限制的界限,提出从社会公共利益考量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适度限制,以限制促保护,符合私权与社会公共利益价值相统一理念;个人信息处理中应对处理主体和范围设定界限,秉持谦抑克制的态度,严格遵守比例原则、目的明确原则及最小化原则,以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间的衡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限制 私权保护 社会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慎对待公共利益作为个人信息处理的正当性基础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勇旗 《征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5,51,共6页
公共利益可通过制定法律直接规定或运用利益衡量理论、价值判断等间接方式认定,是个人信息处理的正当性基础。个人信息为私益,个人信息保护本质上为私益保护,只有公共利益得到保障,私益保护才能实现,二者具有一致性。从公共利益角度处... 公共利益可通过制定法律直接规定或运用利益衡量理论、价值判断等间接方式认定,是个人信息处理的正当性基础。个人信息为私益,个人信息保护本质上为私益保护,只有公共利益得到保障,私益保护才能实现,二者具有一致性。从公共利益角度处理个人信息,是指处理的个人信息涉及国家利益、为维护或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所必要等场景时,具有正当性,但处理时应秉持谦抑克制的态度,严格遵守比例原则,对信息主体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影响应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个人信息处理 个人信息保护 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