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嫩江中下游流域6种灌木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力刚 范竹珊 +4 位作者 曹明全 赵岭 许成启 李峰 高野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2期7-10,33,共5页
对嫩江中下游流域生产上应用的6个主要灌木品种进行了盆栽模拟试验,采用L 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主要光合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等进行了观测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灌木品种中,紫丁香、小叶锦鸡儿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蒸腾速率较... 对嫩江中下游流域生产上应用的6个主要灌木品种进行了盆栽模拟试验,采用L 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主要光合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等进行了观测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灌木品种中,紫丁香、小叶锦鸡儿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蒸腾速率较低,为相对节水、抗旱品种;大果沙棘与宁夏枸杞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低,蒸腾速率较高,为相对耗水较大品种。测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些灌木在生产中的适应性及现实生理生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 光合特性 光强 水分利用效率 羧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8种阔叶乔木主要生理参数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力刚 赵岭 +2 位作者 许成启 李峰 高野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5期5-8,共4页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8种阔叶乔木主要生理参数进行了观测(盆栽试验)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梯度变化,各树种的主要生理参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平均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8种阔叶乔木主要生理参数进行了观测(盆栽试验)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梯度变化,各树种的主要生理参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平均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为:银中杨、349柳、DN113杨属于高光合、中蒸腾、高水分利用效率树种,山新杨、109柳为中光合、中蒸腾、中水分利用效率树种,青山杨为高光合、高蒸腾耗水型、中水分利用效率树种,中黑防为中光合、高蒸腾耗水型、中水分利用效率树种,小黑杨为低光合、低蒸腾节水型、低水分利用效率树种。测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些树种在生产中的适应性及现实表现状况的生理生态特征,为该区节水抗旱树种的筛选提供了生理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乔木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节水抗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主要造林树种光合参数比较及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力刚 韩海成 +3 位作者 赵岭 许成启 李峰 高野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5期14-18,共5页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18个主要造林树种(盆栽模拟试验)主要光合参数、水分利用效率(WUE)及羧化效率(Pn/Ci),同时进行了不同树种之间相应参数值的比较及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灌木中紫丁...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18个主要造林树种(盆栽模拟试验)主要光合参数、水分利用效率(WUE)及羧化效率(Pn/Ci),同时进行了不同树种之间相应参数值的比较及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灌木中紫丁香、锦鸡儿、山杏为WUE较高、蒸腾速率(Tr)较低,相对为节水、抗旱树种,大果沙棘与枸杞为WUE较低、Tr较高,为相对耗水较大树种;阔叶乔木中DN113杨、青山杨属较高Tr、较高Pn、较高WUE的树种,小黑2000、109柳属于较低Tr、较低Pn、较低WUE的树种,银中杨、349柳属较低Tr、较高Pn、较高WUE树种,中黑防、山新杨属于较高Tr、较低Pr、较低WUE树种;针叶树中红皮云杉属较高Pn、较低Tr、较高WUE的树种,长白落叶松属于较低Pn、较低Tr、较低WUE的树种,而樟子松、长白松相对属较高Tr、较高WUE的树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WUE与Pn、Ci、Pn/Ci相关性显著,与Tr、Cond相关性较小,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Pn与各测定参数之间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性水平,Tr与Cond及Pn/Ci相关性显著,与Ci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测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些树种在生产中的适应性及现实表现状况的生理生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造林树种 光合参数 相关性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西部农林复合经营区欧李嫩枝扦插试验初报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力刚 赵岭 +2 位作者 李思雯 张剑斌 温宝阳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12期1-4,共4页
欧李是一种重要的、极具推广价值的生态经济型小灌木。为了在气候条件较为干旱的黑龙江西部农林复合经营区推广这一树种,提高该区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经济功能,以扦插时间、不同浓度生根粉处理、不同带叶情况处理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 欧李是一种重要的、极具推广价值的生态经济型小灌木。为了在气候条件较为干旱的黑龙江西部农林复合经营区推广这一树种,提高该区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经济功能,以扦插时间、不同浓度生根粉处理、不同带叶情况处理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了欧李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欧李嫩枝扦插愈伤组织的形成、生根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其中,对愈伤组织的形成,3个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带叶情况>扦插时间>生根粉处理,对于生根率,则是带叶情况>生根粉处理>扦插时间;3个因素最佳处理组合为带2片子的插穗、采用200mg·L-1 ABT1号生根粉浓度处理、5月30日扦插,可使扦插生根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嫩枝扦插 愈伤率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石质坡面坑道式造林整地小气候效应观测初报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力刚 李峰 +1 位作者 高野 王韡烨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1期5-8,73,共5页
为改善半干旱区石质坡面立地条件,试验尝试了坑道式造林整地模式,并于2011年5—9月对其所产生的小气候效应进行了初步观测。结果表明:植苗点的坑道内较自然坡面(对照点)地面温度与地中温度在生长季有朝着利于林木成活与生长的方面转化... 为改善半干旱区石质坡面立地条件,试验尝试了坑道式造林整地模式,并于2011年5—9月对其所产生的小气候效应进行了初步观测。结果表明:植苗点的坑道内较自然坡面(对照点)地面温度与地中温度在生长季有朝着利于林木成活与生长的方面转化趋势——在5月与9月温度高于对照,在6、7、8月低于对照;水面蒸发减少194.1mm,在半干旱地区这一变化趋势有利于林木成活与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坡面 坑道式整地 小气候效应 半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风沙区杨树林带萌蘖更新综合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力刚 温丽霞 +2 位作者 赵岭 许成启 李峰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6期110-112,共3页
随着农防林大规模的更新换代,萌蘖更新作为一种经济又颇具实效的杨树林带更新方式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一些乡镇或农场得到试验应用。笔者结合典型试验,将该区所进行的这一更新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完善,从更新的条件、主要技术点、... 随着农防林大规模的更新换代,萌蘖更新作为一种经济又颇具实效的杨树林带更新方式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一些乡镇或农场得到试验应用。笔者结合典型试验,将该区所进行的这一更新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完善,从更新的条件、主要技术点、抚育管理及后续持续生长的维持等几个环节进行了提炼与综合,提出了4种更新模式,并就萌蘖更新今后发展及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风沙区 杨树林带 萌蘖更新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石质荒山掘壕整地造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力刚 李峰 +1 位作者 高野 王韡烨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12期13-16,共4页
石质荒山作为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典型困难立地类型之一,其绿化难度较大,成为该区植被恢复及生态建设的难点之一,采用常规整地造林技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为此试验尝试了掘壕整地造林技术模式,开展了这一整地方式对土壤水分条件、... 石质荒山作为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典型困难立地类型之一,其绿化难度较大,成为该区植被恢复及生态建设的难点之一,采用常规整地造林技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为此试验尝试了掘壕整地造林技术模式,开展了这一整地方式对土壤水分条件、造林地微域小气候及造林成活率与林木生长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采取这一整地造林技术措施,可使土壤含水量提高7%~51.53%;在生长季5-9月可减少水面蒸发量194.1mm;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4.6个百分点;幼树高生长提高22.18%~187.64%。造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西部 掘壕整地 土壤水分 小气候 造林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人工林天然化经营技术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力刚 赵岭 +1 位作者 李峰 高野 《防护林科技》 2008年第4期122-123,共2页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人工林大规模经营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三北工程启动后,经几十年的建设,成效十分显著,对该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由于树种单一,形成大面积的纯林显现许多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人工林大规模经营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三北工程启动后,经几十年的建设,成效十分显著,对该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由于树种单一,形成大面积的纯林显现许多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种类减少;第二,人工林地力在衰退;第三,林分抗御病虫害的能力较弱,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依据"近自然林业"的理论,提出了该区人工林天然化经营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人工林 天然化经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风沙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模式构建与筛选
9
作者 王力刚 王志军 +1 位作者 赵岭 张剑斌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4期14-17,共4页
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风沙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模式进行了试验构建与筛选,结果表明:樟子松、红皮云杉单行及双行林带配置经济树种模式中,带外株间配置较带内株间及带内行间配置成活率高,且随着林带树龄的增大,配置经济树种的成活率明显降... 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风沙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模式进行了试验构建与筛选,结果表明:樟子松、红皮云杉单行及双行林带配置经济树种模式中,带外株间配置较带内株间及带内行间配置成活率高,且随着林带树龄的增大,配置经济树种的成活率明显降低,林带中生态树种树龄以不超过15 a为宜;而针对不同类型区在防护林生育早期可分别间作经济作物或中草材来提高其经济效益,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从而增强了生态型防护林的经济功能;杨树林带与食用菌栽培有机结合可明显提高林带的短期经济效益,又促进了林木生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模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型 模式 构建 筛选 半干旱风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计算在南京南火车站主站房空调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力刚 路东雁 +1 位作者 章宇峰 刘加根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33,6,共8页
采用DeST软件对南京南站主站房建筑全年逐时冷热负荷进行模拟,分析了建筑能耗随围护结构各种热工参数的变化规律,对围护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多区域网络模型和DeST能耗模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计算了无组织渗透风量,并进行了实地测试... 采用DeST软件对南京南站主站房建筑全年逐时冷热负荷进行模拟,分析了建筑能耗随围护结构各种热工参数的变化规律,对围护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多区域网络模型和DeST能耗模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计算了无组织渗透风量,并进行了实地测试。对通风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确定了自然通风优化方案。简要介绍了候车大厅空调系统的分区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T 模拟 优化设计 围护结构 自然通风 空调系统 火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运会部分场馆改造工程暖通空调设计综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小梅 王力刚 +4 位作者 韩兆强 乔群英 龚京蓓 王书香 王鸿莲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0-84,共5页
介绍了首都体育馆、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项目暖通空调系统的改造设计,总结了体育场馆改造设计中的特点和难点。
关键词 场馆改造 节能 冷热源 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低山丘陵区集水造林不同整地形式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韡烨 胡海清 +2 位作者 王力刚 毕广有 孙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2期12633-12637,共5页
针对不同立地荒山分别试验环山掘壕、环山深拉沟、环山拉沟侧筑埂等整地形式,测定、比较不同整地形式与对照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整地形式的造林成活率及林木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掘壕整地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20多... 针对不同立地荒山分别试验环山掘壕、环山深拉沟、环山拉沟侧筑埂等整地形式,测定、比较不同整地形式与对照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整地形式的造林成活率及林木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掘壕整地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20多个百分点,林木初期高生长提高20%以上,环山深拉沟及环山拉沟侧筑埂整地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10~20个百分点,林木初期高生长提高10%以上,造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山丘陵 集水造林 整地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森林碳汇价值评价及碳汇潜力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峰 刘桂英 王力刚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1期87-88,共2页
通过对森林固碳作用的分析,重点对黑龙江省现有森林碳汇价值进行评价,并对2010年和2020年黑龙江省森林碳汇潜力进行预测分析。
关键词 碳储量 碳汇价值 评价 碳汇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林对PM_(2.5)等颗粒物的阻滞吸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琳 王力刚 +1 位作者 张玉柱 毕广有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10期89-90,共2页
随着PM_(2.5)等颗粒物污染问题越来越为人们关注,如何减轻其危害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总结森林调控PM_(2.5)等颗粒物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防护林调控PM_(2.5)的机理和阻滞吸附方式的研究状况,以期为防护林阻滞吸附颗粒物... 随着PM_(2.5)等颗粒物污染问题越来越为人们关注,如何减轻其危害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总结森林调控PM_(2.5)等颗粒物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防护林调控PM_(2.5)的机理和阻滞吸附方式的研究状况,以期为防护林阻滞吸附颗粒物的后续研究以及建设以吸附清除大气污染物为目的的防护林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PM2.5 阻滞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典型森林类型主要树种及林地土壤含碳率测定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峰 王力刚 +1 位作者 刘文环 王餠烨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11期8-10,共3页
每种林分类型主要树种的含碳率是研究该林分类型碳汇量的关键因子。利用从黑龙江省6个地市不同林分类型采集到的18个树种各器官(干、枝、叶、根)以及各林分类型的林下植被、枯枝落叶及土壤各层的样品,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湿烧法进... 每种林分类型主要树种的含碳率是研究该林分类型碳汇量的关键因子。利用从黑龙江省6个地市不同林分类型采集到的18个树种各器官(干、枝、叶、根)以及各林分类型的林下植被、枯枝落叶及土壤各层的样品,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湿烧法进行含碳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8个树种不同器官含碳率的变化范围为40.52%~53.23%,平均含碳率为46.82%;各林分类型枯枝落叶含碳率较高,达到35.76%~52.57%,土壤A层含碳较低,B层较A层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主要树种 土壤 含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坚果资源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强 王力刚 +1 位作者 张玉柱 崔琳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4期64-66,共3页
文章介绍了黑龙江省三大坚果树种—红松、核桃楸、榛子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根据国内外坚果产业发展趋势,对黑龙江省三大坚果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关键词 坚果资源 利用现状 前景展望 发展对策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修复在黑龙江省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中的优化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峰 单保林 +3 位作者 毕广有 刘文环 高野 王力刚 《防护林科技》 2008年第5期96-97,共2页
通过对生态修复的涵义、理论、实践及模式的论述,研究分析了生态修复对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中的优化作用,指出了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既有利于对治理工程的保护,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实现水土流失... 通过对生态修复的涵义、理论、实践及模式的论述,研究分析了生态修复对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中的优化作用,指出了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既有利于对治理工程的保护,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实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黑土区 水土流失 治理工程 优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不同治理模式对其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琳 王力刚 +3 位作者 张玉柱 毕广有 曹志伟 毕宇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10期6-9,共4页
根据样地调查资料,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杜蒙沙地不同治理模式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杜蒙沙地不同治理模式下共有26种植物出现,隶属11科,其中禾本科植物是群落优势物种。(2)沙地人工群落的... 根据样地调查资料,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杜蒙沙地不同治理模式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杜蒙沙地不同治理模式下共有26种植物出现,隶属11科,其中禾本科植物是群落优势物种。(2)沙地人工群落的优势种主要为小叶锦鸡儿和花棒等灌木种,表现良好,且群落植物种类也较未播种灌木治理模式丰富。(3)通过多样性指数比较,得出小叶锦鸡儿(播种)+樟子松固沙林治理模式和花棒(播种)+封育治理模式下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高,是比较理想的沙地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江沙地 植被恢复模式 物种组成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水”造林技术在石质山绿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玉华 杨素青 +1 位作者 李峰 王力刚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3期98-99,共2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石质山区造林绿化难度大,自然条件恶劣等现状分析,提出要解决这一难题,取得造林成功,可以借鉴和引入"三水"造林技术。并提出了石质山造林在集水、保水、供水方面可以借鉴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三水”造林技术 石质山 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化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效益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玉柱 俞冬兴 +2 位作者 崔琳 毕广有 王力刚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5期109-111,共3页
通过对绥化地区各县三北防护林体系生态服务功能效益的研究评价,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予以了量化,并根据防护林特点建立了服务功能评估体系框架,评估结果能够直观反映当地生态建设成果,检验其林业建设成就,对其今后防护林体系结构调整、树... 通过对绥化地区各县三北防护林体系生态服务功能效益的研究评价,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予以了量化,并根据防护林特点建立了服务功能评估体系框架,评估结果能够直观反映当地生态建设成果,检验其林业建设成就,对其今后防护林体系结构调整、树种选择、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体系 生态效益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