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咽入路单节段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力冉 赵刘军 马维虎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期93-96,共4页
寰椎骨折是常见的颈椎骨折类型,由于上颈椎特殊的解剖结构,寰椎骨折通常为不稳定性骨折。以往的寰椎骨折治疗方法中,外固定往往带来低骨愈合率和远期颈痛,而颈枕融合与寰枢椎融合则牺牲了颈椎活动度。近年来,有学者经口咽入路到达寰椎前... 寰椎骨折是常见的颈椎骨折类型,由于上颈椎特殊的解剖结构,寰椎骨折通常为不稳定性骨折。以往的寰椎骨折治疗方法中,外固定往往带来低骨愈合率和远期颈痛,而颈枕融合与寰枢椎融合则牺牲了颈椎活动度。近年来,有学者经口咽入路到达寰椎前方,通过前路寰椎侧块螺钉及配套钢板同时完成骨折块的复位及固定,随访证明此术式保证骨性融合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颈椎活动度,还具有出血少、不剥离后路组织等优点,但存在术中脊髓与椎动脉的损伤及术后较高感染率等并发症,且对于其固定强度及手术的适应范围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总之,经口咽入路单节段固定是治疗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给脊柱外科医师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入路 单节段固定 寰椎骨折 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建模分析倒退旋转法在腰椎椎体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适用性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雷宁 赵刘军 +5 位作者 于亮 顾勇杰 徐荣明 王力冉 张吉辉 肖武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6期524-530,共7页
目的:利用Mimics软件建立腰椎的3D模型,使用模拟穿刺来观察倒退旋转法在腰椎椎体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适用性及进针参数。方法:选取24例全腰椎螺旋CT扫描初次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腰椎无异常骨质破坏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女各12例,应... 目的:利用Mimics软件建立腰椎的3D模型,使用模拟穿刺来观察倒退旋转法在腰椎椎体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适用性及进针参数。方法:选取24例全腰椎螺旋CT扫描初次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腰椎无异常骨质破坏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女各12例,应用Mimics软件对原始DICOM文件进行3D建模,分离出各节段椎体,直接导入3-matic软件后约束其椎体后壁进行标准化测量后以椎弓根中点作一垂直于中切面及椎体后壁的素描图,在素描图上进行模拟穿刺,记录穿刺针可活动范围的角度参数及距离参数,记录穿刺针在最大外倾角时落在椎体中切线前、中、后区的穿越点,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数据在左右两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节段数据在两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L1-L5最大外倾角均逐渐增大,男性从(33.41±1.31)°到(56.53±4.71)°,女性从(28.58±2.55)°到(53.86±2.68)°,所有穿越点未落在前区,其中女性26.67%落在中区,男性3.33%落在中区,A、B、C分区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倒退旋转法理论上均能满足椎体压缩性骨折对穿刺点的要求,其中男性及下腰椎更加适用倒退旋转法。最大外倾角的测定对倒退旋转法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计算机 模拟 骨质疏松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