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利民作品
1
作者 王利民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王利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肥促进作物提质增产机理研究进展
2
作者 谢亚萍 袁明璐 +10 位作者 任亮 赵宝勰 张建平 王利民 李闻娟 赵玮 党照 周阳晨 王兴珍 齐燕妮 安明远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施用硒肥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不同价态Se被广泛应用于减缓作物遭受各种胁迫损伤,增强作物抗性及光合能力等领域。在资源、环境、人口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日益重要背景...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施用硒肥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不同价态Se被广泛应用于减缓作物遭受各种胁迫损伤,增强作物抗性及光合能力等领域。在资源、环境、人口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日益重要背景下,对Se肥改变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品质的研究将会不断增加。本文从外源Se在作物抵御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提高光合效率、促进营养物质摄取、提升产量品质方面发挥的作用,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进行了综述,旨在为Se肥在农业研究及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提质 增产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在亚麻育种中的应用
3
作者 齐燕妮 王利民 +7 位作者 李闻娟 党照 汪平 赵玮 谢亚萍 徐晨梦 王琰 张建平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99-104,共6页
单倍体育种能有效缩短育种年限,不但从本质上提高作物新品种选育进程,而且在杂合二倍体中不表达的一些隐性基因可以在双单倍体(DH)中表达,有利于发现作物的优良性状,提高育种效率。此外,单倍体对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作物进化等基... 单倍体育种能有效缩短育种年限,不但从本质上提高作物新品种选育进程,而且在杂合二倍体中不表达的一些隐性基因可以在双单倍体(DH)中表达,有利于发现作物的优良性状,提高育种效率。此外,单倍体对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作物进化等基础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亚麻作为重要的油料及经济作物,需求量日益增多,单倍体育种能有效加快亚麻育种进程,促进亚麻产业发展。本文总结了作物单倍体获得方法、单倍体诱导基因研究、亚麻单倍体育种等方面的进展,以期为作物DH育种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单倍体育种 活体单倍体 DMP PLA1 亚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不同浓度海藻叶面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利民 陈诗平 黄东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研究不同浓度的海藻叶面肥(Organic-based biostimulant formulas,OBFs)喷施下茶青产量和品质的变化,为红壤区茶树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指导。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以不喷施OBFs为对照(T0),在茶园设置5个OBFs叶面肥喷施体积分数0.33%、0.... 研究不同浓度的海藻叶面肥(Organic-based biostimulant formulas,OBFs)喷施下茶青产量和品质的变化,为红壤区茶树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指导。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以不喷施OBFs为对照(T0),在茶园设置5个OBFs叶面肥喷施体积分数0.33%、0.66%、0.99%、1.32%、1.65%,分别记为T_(1)、T_(2)、T_(3)、T_(4)、T_(5),研究喷施不同浓度OBFs对茶树嫩叶吸收养分、以及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OBFs可以改善茶树农艺性状、促进嫩叶吸收养分和增产提质。与T0相比,T_(1)、T_(2)、T_(3)、T_(4)、T_(5)处理茶青产量分别增加1.4、1.4、1.3、2.1、2.4倍(P<0.05)。随着OBFs喷施浓度增加,茶青总生物碱、咖啡碱和氨基酸的含量先升后降。与T0相比,T_(1)和T_(2)处理茶青总生物碱分别增加9.6%和9.3%,咖啡碱分别增加9.3%和11.4%,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5.0%和12.4%(P<0.05)。此外,T_(1)和T_(2)处理下茶青氮含量分别增加5.5%和6.1%,磷含量分别增加19.9%和13.3%,钾含量分别增加20.9%和10.0%;T_(1)处理下茶青硅含量增加14.8%(P<0.05)。茶青产量与芽头密度、百芽重、节间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正相关;茶青咖啡碱、总生物碱与茶青氮、磷、钾和硅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茶青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与茶青氮、磷、钾含量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喷施OBFs可以提高茶青产量,其中以喷施1.65%OBFs茶青产量较高,喷施0.33%、0.66%OBFs可以提高茶树嫩叶氮、磷、钾和硅元素的含量,改善茶树农艺性状,实现茶青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叶面肥 茶叶产量 品质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萘酚的太赫兹光谱实验及理论研究
5
作者 王利民 朱立江 孙延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39,共7页
1-萘酚是煤化工产物萘的合成产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危害.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获得了1-萘酚在0.5~4.0 THz范围内的实测太赫兹吸收谱,同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赝势模型对1-萘酚晶胞模型进行理论光谱计算,探讨了平... 1-萘酚是煤化工产物萘的合成产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危害.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获得了1-萘酚在0.5~4.0 THz范围内的实测太赫兹吸收谱,同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赝势模型对1-萘酚晶胞模型进行理论光谱计算,探讨了平面波截断能在800~1600 eV范围内对理论光谱的影响,并对吸收峰的振动模式进行了理论归属.实验结果表明,1-萘酚在0.5~4.0 THz范围内有1.14 THz、1.60 THz、2.16 THz、2.81 THz、3.56 THz共5个吸收峰,平面波截断能1400 eV下得到的理论吸收谱与实测吸收谱在吸收峰个数、峰位、归一化峰强度上均有较好的一致性,5个吸收峰的振动模式均是以两元环为平面的受氢键束缚的面外摇摆振动或者面内扭转振动引起的.这为太赫兹技术对1-萘酚的识别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密度泛函理论(DFT) 理论光谱 1-萘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化翻译“的结构”
6
作者 王利民 《海外英语》 2025年第2期48-50,53,共4页
尽管“的结构”在汉语中普遍存在,但少有系统性的翻译探讨。文章以四级翻译为例,用模式化的方法系统性地分析探讨了“的结构”在英译汉、汉译英中的应用,以期为高职院校英语基础教学和四级辅导提供帮助。
关键词 “的结构” 模式翻译 英语四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作用下纤维混凝土动态劈裂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崔大顺 王利民 +3 位作者 薛辉庭 张春巍 郜殿伟 陈凡秀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19-226,共8页
为研究不同纤维材料对混凝土动态劈裂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作用效果的差异,采用直径为100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和V2512超高速数字摄像机,分别对素混凝土、棕榈纤维混凝土以及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巴西圆盘动态劈裂试验研究... 为研究不同纤维材料对混凝土动态劈裂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作用效果的差异,采用直径为100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和V2512超高速数字摄像机,分别对素混凝土、棕榈纤维混凝土以及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巴西圆盘动态劈裂试验研究。通过DIC软件技术分析不同纤维混凝土试件的破裂过程和裂纹扩展规律,获得不同纤维混凝土试件的动态抗拉性能与动态断裂韧性等。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冲击荷载作用下,纤维的掺入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韧性,减少试件加载端部因应力集中而产生的崩坏现象,延缓试件的破坏时间并有效抑制裂纹的扩展,其中钢纤维对混凝土的阻裂作用时间长于棕榈纤维。在相同荷载作用时间情况下,棕榈纤维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峰值应变都低于素混凝土。钢纤维的掺入能够显著阻滞混凝土试件内部的破裂过程,损伤变量变化相对缓慢,试件开裂后在相同裂纹宽度下,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更大的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 动态劈裂试验 动态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MW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超 王研凯 +4 位作者 陈相如 孙兴业 刘铠瑞 王利民 车得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1009,共9页
为研究锅炉水冷壁的动态特性,将水冷壁划分为多个模块,区分了沿高度方向与沿周向的热负荷不均匀情况,建立了660 MW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区域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水冷壁不同墙在热负荷变化下的壁温分布,对比了不同边界条件阶跃下水冷壁的... 为研究锅炉水冷壁的动态特性,将水冷壁划分为多个模块,区分了沿高度方向与沿周向的热负荷不均匀情况,建立了660 MW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区域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水冷壁不同墙在热负荷变化下的壁温分布,对比了不同边界条件阶跃下水冷壁的响应特性,考察了变负荷过程中水冷壁的水动力与壁温特性。结果表明:后墙热负荷变化只会影响后墙水冷壁与凝渣管处的壁温;当后墙热负荷上升到锅炉最大出力的1.5倍时,凝渣管出现超温现象;当热负荷、入口质量流量与入口工质温度分别阶跃降低10%时,汽水分离器处出口汽温分别变化-7.97 K、+11.57 K和-19.97 K,即入口工质温度变化对汽温的影响最大;升负荷过程中汽温先上升后下降,降负荷过程中汽温先下降后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动态特性 变负荷 水动力 壁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硫菌唑合成工艺中副产物形成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闫景铭 王夏菲 +4 位作者 程绎南 张蒙萌 马艺超 王利民 李洪连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8,共8页
在丙硫菌唑不同合成路线及纯化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副反应,导致副产物的产生,严重影响工艺收率及产品质量。通过研究工艺、分离副产物和1H NMR、13C NMR、ESI-MS或X-射线衍射等结构表征,明确了丙硫菌唑3种主要合成路线中所生成的2-(1-氯环... 在丙硫菌唑不同合成路线及纯化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副反应,导致副产物的产生,严重影响工艺收率及产品质量。通过研究工艺、分离副产物和1H NMR、13C NMR、ESI-MS或X-射线衍射等结构表征,明确了丙硫菌唑3种主要合成路线中所生成的2-(1-氯环丙基)-1-(2-氯苯基)-3-(4H-1,2,4-三唑-4-基)-2-丙醇(7)、6-(2-氯苄基)-6-(1-氯环丙基)-5,6-二氢-4H-1,3,4-噁二嗪-4-硫代甲酰胺(8)、丙硫菌唑缩合物(9)和2-(2-氯苄基)-2-((5-硫酮-4,5-二氢-1,2,4-三唑-1-基)甲基)环丁酮(10) 4种主要副产物及其结构。其中,副产物8首次在取代肼-丙酮合成路线中被发现。通过工艺分析和验证进一步阐明了4种副产物的形成机制,为丙硫菌唑产品的合成路线选择、工艺控制及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硫菌唑 合成工艺 副产物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的断裂损伤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欧阳鹏 王利民 +3 位作者 张春巍 王玺德 陈凡秀 钟宜辰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探究钢纤维的掺入在混凝土断裂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应变片电测法和数字图像相关(DIC)法对楔入劈拉试件进行加载试验,分析了素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两种材料的裂纹扩展行为。利用应变片电测法得到断裂损伤区内虚拟裂纹张开位移随荷载的... 为探究钢纤维的掺入在混凝土断裂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应变片电测法和数字图像相关(DIC)法对楔入劈拉试件进行加载试验,分析了素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两种材料的裂纹扩展行为。利用应变片电测法得到断裂损伤区内虚拟裂纹张开位移随荷载的变化和不同荷载时的张开位移分布的变化,绘制成曲线;由DIC法得到试件的应变场变化云图,并计算出张开位移,与应变片电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能阻挡裂缝贯通发展,钢纤维试件在破坏过程中承载能力变化更为平缓;DIC法的运用在试件达到峰值荷载前是可靠的。另外,基于双K断裂准则计算了试件的最大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通过非线性断裂的裂纹黏聚模型及损伤因子计算法,结合试验数据,给出黏聚裂纹张开位移与损伤变量在断裂过程区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断裂性能 应变片 DIC法 断裂过程区 损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纤维混凝土弯曲梁的加载断裂损伤测试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健 赵新波 +1 位作者 何晓红 王利民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7期165-168,共4页
采用不同切口深度的PVA纤维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弯曲实验,结合双K断裂准则,计算不同开口深度梁起裂强度因子和失稳强度因子,通过准脆性计算公式计算得到PVA纤维混凝断裂过程区裂缝开口位移和黏聚应力。
关键词 PVA纤维混凝土 四点弯曲梁试验 双K断裂准则 断裂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电与新能源技术现状及协同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元 王超 +3 位作者 朱愉洁 刘铠瑞 王利民 车得福 《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第4期386-405,共20页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中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尽管如此,燃煤发电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依然在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方面扮演着基础和兜底的重要角色。燃煤发电与新能源发电并非对立关系,而是需...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中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尽管如此,燃煤发电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依然在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方面扮演着基础和兜底的重要角色。燃煤发电与新能源发电并非对立关系,而是需要协同推进,实现煤电转型与新能源发展的双赢局面。为了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该文从煤电转型、新能源发电稳定运行和煤电与新能源耦合技术3个方面系统且深入地探讨了当前煤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挑战。最后,提出一个煤电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的新型能源系统,旨在为低碳、经济、安全稳定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新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氢能 富氧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能源集团老矿区转型发展路径探索
13
作者 李伟 周鸿 +2 位作者 韩钟琦 王利民 秦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9,共7页
在“双碳”政策大背景下,全国工业化进程历经多年的高速推进,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日益凸显,特别是煤炭行业,曾经支撑着老矿区蓬勃发展的各类矿产资源正逐渐走向枯竭,同时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持续升高,环保要求愈发严... 在“双碳”政策大背景下,全国工业化进程历经多年的高速推进,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日益凸显,特别是煤炭行业,曾经支撑着老矿区蓬勃发展的各类矿产资源正逐渐走向枯竭,同时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持续升高,环保要求愈发严格,众多老矿区陷入了发展的泥沼,转型发展已然到了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关键时刻,必须尽快探索出一条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面对生存发展的严峻考验,山东能源集团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后煤矿时代”转型之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发展区域,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探索出一条老矿区战略转型实践路径,实现老矿区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发展、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矿区 转型发展 能源企业 煤炭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土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4
作者 王利民 陈金林 +4 位作者 梁珍海 陈菲然 王丽娜 薛丹 赵好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3-148,共6页
盐碱土因其含盐多、pH值高、结构差、肥力低等特点,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均有很大影响,因此,改良利用盐碱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了土壤母质、质地、地形、新构造运动、水文条件和人为活动等盐碱土主要成因,分析了盐... 盐碱土因其含盐多、pH值高、结构差、肥力低等特点,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均有很大影响,因此,改良利用盐碱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了土壤母质、质地、地形、新构造运动、水文条件和人为活动等盐碱土主要成因,分析了盐碱土改良利用的技术措施,即耕作施肥、覆盖技术、水利措施、化学措施、电磁改良等非生物技术和种质资源筛选、远缘杂交培育、基因工程培育等生物技术;建议进一步完善区域盐分预报系统和发挥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盐碱土 改良措施 利用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引进油用亚麻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6
15
作者 王利民 张建平 +4 位作者 米君 赵利 党照 赵玮 党占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6-361,共6页
对从国外引进的256份油用亚麻品种资源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7.51%~92.43%,表明各材料间农艺性状遗传变异丰富,类型广泛;2)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农艺性状凝聚为4个主成... 对从国外引进的256份油用亚麻品种资源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7.51%~92.43%,表明各材料间农艺性状遗传变异丰富,类型广泛;2)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农艺性状凝聚为4个主成分,分别为"单株果数因子"、"株高因子"、"千粒重因子"和"果粒数因子",这4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33.85%、25.95%、16.32%和12.05%,累计贡献率为88.17%;3)系统聚类分析将256份品种资源在欧氏距离D=34.42水平上聚为六大类群,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主要集中在第Ⅲ、第Ⅳ类群,包括76份材料,这些材料株高适中,单株分茎、分枝能力强,单株果数多,单株生产力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作为优异基因资源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培肥下红黄壤区茶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利民 李卫华 +3 位作者 范平 邱孝煊 黄东风 林新坚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7-352,共6页
通过红黄壤区茶园长期培肥试验,研究不施肥、全量化肥、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全量有机肥、全量化肥+豆科绿肥、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等不同培肥模式对土壤蛋白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培... 通过红黄壤区茶园长期培肥试验,研究不施肥、全量化肥、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全量有机肥、全量化肥+豆科绿肥、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等不同培肥模式对土壤蛋白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培肥模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蛋白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特别是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的培肥模式可显著增强这3种酶的活性,分别增加了2.82、7.73、0.33倍,而长期施用化肥对这些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则较小。此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土壤含水量、茶树株高及茶叶产量与土壤蛋白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均有显著正相关性,说明这些酶对培肥模式的变化反应灵敏,可作为红黄壤区茶园土壤肥力水平和茶树生长状况的评价指标;而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相关性较弱,该酶活性不能较好地表征土壤肥力状况。因此,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的培肥模式更有利于加快土壤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循环,增加茶树的养分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培肥 红黄壤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利民 黄东风 +5 位作者 李清华 何春梅 张辉 刘彩玲 栗方亮 黄毅斌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2-352,共11页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施肥(CK)、100%化肥(CF)和50%化肥+50%有机肥+豆科植物(IF)等3种处理对茶园黄红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TOC)和全氮(T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以≥2 mm水稳性团聚体占优势,其质量分数高达54.95%~66.97%;同...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施肥(CK)、100%化肥(CF)和50%化肥+50%有机肥+豆科植物(IF)等3种处理对茶园黄红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TOC)和全氮(T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以≥2 mm水稳性团聚体占优势,其质量分数高达54.95%~66.97%;同时,该级水稳性团聚体中TOC、TN储量分别是相应全土总量的33.31%~45.45%和33.76%~46.60%。其中,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TOC和TN的贡献率在IF和CF处理中的大小排序为(≥2 mm)>(<0.5~0.25 mm)>(<1~0.5 mm)>(<2~1 mm)>(<0.25~0.106 mm),而在CK中为(≥2 mm)>(<1~0.5 mm)>(<0.5~0.25 mm)>(<2~1 mm)>(<0.25~0.106 mm)。与CK相比,IF处理可显著(P<0.05)提升≥2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增加该粒径水稳性大团聚体中TOC和TN的含量及储量。而且,≥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全土TOC、TN含量均呈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但是,IF处理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的C:N比值一般比CK低。综上表明,处理IF不仅能增加土壤及其水稳性团聚体中TOC和TN的含量及储量,而且提高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是茶园黄红壤固碳供氮的合理培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培肥措施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养分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两相流介尺度LBM-DEM模型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利民 邱小平 李静海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5-692,共8页
LBM-DEM耦合方法通常是指一种颗粒流体系统直接数值模拟算法,即是一种不引入经验曳力模型的计算方法,颗粒尺寸通常比计算网格的长度大一个量级,颗粒的受力通过表面的粘性力与压力积分获得,其优点是能描述每个颗粒周围的详细流场,产生详... LBM-DEM耦合方法通常是指一种颗粒流体系统直接数值模拟算法,即是一种不引入经验曳力模型的计算方法,颗粒尺寸通常比计算网格的长度大一个量级,颗粒的受力通过表面的粘性力与压力积分获得,其优点是能描述每个颗粒周围的详细流场,产生详细的颗粒-流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信息,可以探索颗粒流体界面的流动、传递和反应的详细信息及两相相互作用的本构关系,但其缺点是计算量巨大,无法应用于真实流化床过程模拟。本文针对气固流化床中的流体以及固体颗粒间的多相流体力学行为,建立了一种稠密气固两相流的介尺度LBMDEM模型,即LBM-DEM耦合的离散颗粒模型,实现在颗粒尺度上流化床的快速离散模拟。该耦合模型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描述气相的流动和传递行为,离散单元法(DEM)用于描述颗粒相的运动,并利用能量最小多尺度(EMMS)曳力解决气固耦合不成熟问题,以提高其模拟精度。通过经典快速流态化的模拟,验证了介尺度LBM-DEM耦合模型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介尺度LBM-DEM模型是一种探索实验室规模气固系统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尺度 离散颗粒模型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离散单元法 EMMS 曳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纹垂直于双相介质界面时的应力强度因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利民 陈浩然 +2 位作者 徐世烺 赵光远 蒲琪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3-36,共4页
本文利用 J积分与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 ,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研究了当裂纹与双相介质的界面垂直时 ,其裂纹的近界面端和远界面端的应力强度因子随双相介质参数和裂纹端部到界面的距离的变化规律。同时还分析了当边裂纹逐渐扩展时 ,应力强... 本文利用 J积分与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 ,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研究了当裂纹与双相介质的界面垂直时 ,其裂纹的近界面端和远界面端的应力强度因子随双相介质参数和裂纹端部到界面的距离的变化规律。同时还分析了当边裂纹逐渐扩展时 ,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介质 裂纹 界面J积分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纹端部细短纤维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利民 徐世烺 陈浩然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0-207,共8页
基于裂纹端部存在与其裂纹面相垂直的二相细短纤维分析模型,采用叠加原理推导了求解纤维表面应力分布函数的积分方程,通过简化得到了该方程的解析表达显式,该积分方程的特征值方程是纤维几何参数,材料常数以及纤维相对于裂纹位置的... 基于裂纹端部存在与其裂纹面相垂直的二相细短纤维分析模型,采用叠加原理推导了求解纤维表面应力分布函数的积分方程,通过简化得到了该方程的解析表达显式,该积分方程的特征值方程是纤维几何参数,材料常数以及纤维相对于裂纹位置的相关函数,当材料参数不满足特征方程时,积分方程将具有唯一解;并借助数值方法,给出了纤维剪应力分布算例,和纤维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 短纤维 应力分析 叠加原理 应力强度因子 纤维几何参数 纤维强韧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