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浒全传注序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利器
-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9-17,共9页
-
-
关键词
天都外臣
李卓吾
致语
无穷会
工尺谱
引头
《拍案惊奇》
《清平山堂话本》
八十四调
《宣和遗事》
-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肘后方的贡献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利器
-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30-33,共4页
-
文摘
那是在两汉时代出现了令人恐惧的病症,只要有人感染上,就会一个一个地死去,乃至一家一家地死绝。当时,人们观察出这其间的注连关系,就把这种可怕的病症叫做“注”。史游《忽就章》第二十三章:“寒泄气注腹胪胀。”作者自会其书“分别部居不杂厕。”此章专言疾病,则注即疰也。郑玄《周礼·天官·疡医》注写道:“祝读如注病之注。”刘熙《释名·释疾病》第二十六写道:“注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注之为病,在《说文·水部》无注病义,《疒部》无疰病文。《广雅·释诂》一: “疰,病也。”王念孙《广雅疏证》据《周礼》郑注及刘熙《释名》写道:“‘注’与‘疰’通。”
-
关键词
肘后方
疡医
寒泄
广雅疏证
胪胀
疰病
分别部居
史游
专言
《释名》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治学、研究要从读书开始
- 3
-
-
作者
王利器
林在勇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7,共6页
-
文摘
□我是辛亥年生人,但阳历已是1912年,因为我的生日是在腊月。八十四了,虚岁还要加两岁。 ○今天在文史哲方面卓有建树、最受景仰的老前辈,年纪和您相差都在一两岁之间,大多是30年代初北大、清华的几届。这在学术史上算是个人才“辈”出的有趣现象了。而在古籍校勘整理、古典文学研究注释方面,若论著作质量之精,数量之丰,像先生这样恐怕是少有的。 □这也是过誉了。 ○我觉得,尽管您所做的工作,对学术研究的深入有很大帮助,许多学者会从中得益,但毕竟不是一个能够时不时地掀起“舆论轰动”的治学方向。
-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国民党
《红楼梦》翻译
《道藏》
图书馆
《文镜秘府论》
北大
古典文学研究
研究生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
分类号
K825.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访日讲学记
- 4
-
-
作者
王利器
-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1-9,共9页
-
-
关键词
《文镜秘府论》
京都大学
大学教授
图书馆
《吕氏春秋》
日本
副教授
麻婆豆腐
香港中文大学
研究生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严辑全文之失误
- 5
-
-
作者
王利器
-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3,共3页
-
-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文心雕龙》
《艺文类聚》
《文选》
《全晋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太平御览》
《左传》
《六臣注文选》
文章志
-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记杜甫有后于江津
- 6
-
-
作者
王利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1981年第2期62-64,共3页
-
文摘
一江津县旧制分三里,县东南的江流域日杜里,里有杜市场,场有杜村,以南宋初伟大诗人杜甫十三世孙杜莘老移居于此而得名。杜村距县七十里,有虎脑山①,一作江兖山,山有杜莘老墓,虞允文题为“刚直御史之墓”。袁方城《江津县志》卷二《嫁墓》写道:“今建祠墓侧,并置祭田。”程德音《江津县志》卷七之七《人物志》写道:“杜莘老晚家江津云云。”
-
关键词
诗人杜甫
《人物志》
虞允文
南宋初
江津县
莘老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注杜诗
- 7
-
-
作者
王利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1986年第2期53-54,共2页
-
文摘
世言“千家注杜”,将以诗无达诂,遂乃各抒已见,故尔层出不穷耶?陆游《跋柳书韩夫人墓志》云:“近世注杜诗数十家,无一字一义可取。盖欲注杜诗,须去少陵地位;不太远,乃可下语;不然,则勿注可也。今注家徒欲以口耳之学揣摩之可乎?”
-
关键词
各抒已见
诗无达诂
口耳之学
墓志
近世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诂杜三题
- 8
-
-
作者
王利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1992年第2期1-5,共5页
-
文摘
一、不得妄言信“诗无达诂”世人所作《杜诗》注解或赏析,遇疑义时,率皆逞臆,“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1),且为之说曰:诗无达诂也。于是而异说日滋,遁辞日出矣。此说大有害于学术人心,不可以不辨。
-
关键词
诗无达诂
(1)
疑义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施耐庵是怎样创造水浒寨梁山泊的(下)
- 9
-
-
作者
王利器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79年第4期40-42,共3页
-
文摘
二、施耐庵是怎样创造水浒寨梁山泊的明李贤《天下一统志》卷二十八《怀庆府·山川》写道:“碗子城山,在府城北五十里,山势险峻,上有古城.”明程百二《方舆胜略》卷五《河南怀庆府》写道:“太行山畔有碗子城关”.按:碗子城即《水浒》的宛子城,元李文蔚《燕青博鱼》杂剧第四折又作皖子城,当是《水浒》英雄活动于大行区域的根据地.《宣和遗事》元集写道:“这李进义同孙立商议,兄弟十一人往黄河岸上等待杨志过来,将防送军人杀了。
-
关键词
梁山泊
施耐庵
子城
水浒
太行山
杂剧
怀庆府
忠义军
杨景贤
农民革命运动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施耐庵是怎样创造水浒寨梁山泊的〔上〕
- 10
-
-
作者
王利器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79年第3期29-31,共3页
-
文摘
梁山泊是一个广阔的“河湖港汊地带”,据宋人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三十记载:“梁山泊八百里”,《忠义水浒传》第七十八回“入回赋”写道:“寨名水浒,泊号梁山。周回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有七十二段港汊,藏千百只战舰艨艟,建三十六座雁台,屯百千万军粮马草。”元高文秀《黑旋风双献功》杂剧第一折白;“寨名水浒,泊号梁山。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东连大海,西接济汤。
-
关键词
梁山泊
施耐庵
水浒
八百里
农民革命运动
侍郎
军粮
兵部
战舰
建炎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