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滤池同步净化低温高铁锰氨氮地下水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刘煜
李冬
+1 位作者
曾辉平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300-3307,共8页
为实现低温(5~6℃)高铁锰氨氮[TFe:9~15mg/L,Fe^2+:6~12mg/L,Mn^2+:0.8~1.2mg/L,NH3-N:0.9~1.4mg/L]地下水的生物同步净化,以水厂实地滤柱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该种水质下,以1.0,3.0m/h滤速启动生物滤柱,分别历经128,91d启动成功.铁和...
为实现低温(5~6℃)高铁锰氨氮[TFe:9~15mg/L,Fe^2+:6~12mg/L,Mn^2+:0.8~1.2mg/L,NH3-N:0.9~1.4mg/L]地下水的生物同步净化,以水厂实地滤柱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该种水质下,以1.0,3.0m/h滤速启动生物滤柱,分别历经128,91d启动成功.铁和氨氮自启动之初出水即合格,锰的去除仍然是滤池成熟的决定性因素.溶解氧(DO)充足条件下,净化所需滤层厚度随氨氮浓度的升高而加厚,氨氮极限去除浓度为1.60mg/L.进水DO不足是限制氨氮继续提升的主要因素.滤速越大,锰的去除量越少,净化所需滤层越厚,滤柱极限运行滤速为8.0m/h.沿程分析发现,铁和锰的氧化去除存在显著分级,铁和氨氮在滤层内可同步氧化去除,锰的高效氧化去除区间相对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高铁锰氨氮
地下水
同步净化
溶解氧
滤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温高铁锰氨氮地下水两级生物净化快速启动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刘煜
李冬
+1 位作者
曾辉平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61-2369,共9页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低温(5~6℃)高铁、锰、氨氮(TFe:9~15mg/L,Fe^2+:6~12mg/L,NH3^-N:1.4~2.0mg/L,Mn^2+:1.4~2.0mg/L)地下水的净化及解决同层净化中运行稳定性差、出水锰超标的问题,在水厂净化车间开展"两级曝气+两级过滤"工...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低温(5~6℃)高铁、锰、氨氮(TFe:9~15mg/L,Fe^2+:6~12mg/L,NH3^-N:1.4~2.0mg/L,Mn^2+:1.4~2.0mg/L)地下水的净化及解决同层净化中运行稳定性差、出水锰超标的问题,在水厂净化车间开展"两级曝气+两级过滤"工艺启动研究,采用差滤速和同滤速2种启动方式分别启动两级生物净化工艺.结果表明,2种启动方式分别在106,59d启动成功.同滤速启动可以有效的缩短两级生物净化的启动时间,铁、锰、氨氮去除负荷可达110.69,18.80,19.54g/(m^2·h),沿程分析发现,铁在一级滤柱的60cm处即被去除至痕量;85.08%的氨氮在一级滤柱中去除,沿程各段去除均匀,14.92%的氨氮在二级滤柱中去除;锰的去除率和氧化活性去除区位受滤速及进水氨氮浓度影响较大,33.72%的锰在一级滤柱中去除,66.28%的锰在二级滤柱中去除,锰的去除仍然是滤池成熟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锰氨氮
启动
同滤速
差滤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温高铁锰氨地下水净化工艺中氨氮去除途径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杰
梅宁
+3 位作者
李冬
刘孟浩
王刘煜
杨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3,共9页
为探究氨氮的去除途径,在某除铁锰氨地下水水厂,用中试模拟滤柱开展了低温(5~6℃)高铁锰氨[Fe(Ⅱ) 9.2~15.1 mg/L,Mn(Ⅱ) 0.6~1.4 mg/L,NH4^+-N 0.9~2.0 mg/L]净化工艺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滤柱在启动初期就表现出对氨氮良好的去除效果,...
为探究氨氮的去除途径,在某除铁锰氨地下水水厂,用中试模拟滤柱开展了低温(5~6℃)高铁锰氨[Fe(Ⅱ) 9.2~15.1 mg/L,Mn(Ⅱ) 0.6~1.4 mg/L,NH4^+-N 0.9~2.0 mg/L]净化工艺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滤柱在启动初期就表现出对氨氮良好的去除效果,通过沿程分析及成熟滤料和反冲洗泥的吸附试验可知,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约为1.1 mg/L时,氨氮主要经滤层上部的铁锰氧化物吸附去除,而经生物作用去除的比例很小.为进一步探究滤柱对氨氮的生物作用和吸附作用,梯度调节进水氨氮质量浓度,随着进水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经生物作用去除的氨氮增加.在此进水铁锰质量浓度条件下,在滤层最上部20 cm范围内通过铁锰氧化物吸附去除的氨氮约为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高铁锰
氨氮
生物作用
吸附
铁锰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滤池同步净化低温高铁锰氨氮地下水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刘煜
李冬
曾辉平
张杰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试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试验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300-330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8006)
文摘
为实现低温(5~6℃)高铁锰氨氮[TFe:9~15mg/L,Fe^2+:6~12mg/L,Mn^2+:0.8~1.2mg/L,NH3-N:0.9~1.4mg/L]地下水的生物同步净化,以水厂实地滤柱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该种水质下,以1.0,3.0m/h滤速启动生物滤柱,分别历经128,91d启动成功.铁和氨氮自启动之初出水即合格,锰的去除仍然是滤池成熟的决定性因素.溶解氧(DO)充足条件下,净化所需滤层厚度随氨氮浓度的升高而加厚,氨氮极限去除浓度为1.60mg/L.进水DO不足是限制氨氮继续提升的主要因素.滤速越大,锰的去除量越少,净化所需滤层越厚,滤柱极限运行滤速为8.0m/h.沿程分析发现,铁和锰的氧化去除存在显著分级,铁和氨氮在滤层内可同步氧化去除,锰的高效氧化去除区间相对滞后.
关键词
低温
高铁锰氨氮
地下水
同步净化
溶解氧
滤层厚度
Keywords
low temperature
high iron manganese and ammonia nitrogen
groundwater
simultaneous purification
dissolved oxygen
thickness of filter layer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温高铁锰氨氮地下水两级生物净化快速启动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刘煜
李冬
曾辉平
张杰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试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试验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61-236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8006)
文摘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低温(5~6℃)高铁、锰、氨氮(TFe:9~15mg/L,Fe^2+:6~12mg/L,NH3^-N:1.4~2.0mg/L,Mn^2+:1.4~2.0mg/L)地下水的净化及解决同层净化中运行稳定性差、出水锰超标的问题,在水厂净化车间开展"两级曝气+两级过滤"工艺启动研究,采用差滤速和同滤速2种启动方式分别启动两级生物净化工艺.结果表明,2种启动方式分别在106,59d启动成功.同滤速启动可以有效的缩短两级生物净化的启动时间,铁、锰、氨氮去除负荷可达110.69,18.80,19.54g/(m^2·h),沿程分析发现,铁在一级滤柱的60cm处即被去除至痕量;85.08%的氨氮在一级滤柱中去除,沿程各段去除均匀,14.92%的氨氮在二级滤柱中去除;锰的去除率和氧化活性去除区位受滤速及进水氨氮浓度影响较大,33.72%的锰在一级滤柱中去除,66.28%的锰在二级滤柱中去除,锰的去除仍然是滤池成熟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高铁锰氨氮
启动
同滤速
差滤速
Keywords
high iron manganese and ammonia nitrogen
start-up
the same filtration rate
the differential filtration rat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温高铁锰氨地下水净化工艺中氨氮去除途径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杰
梅宁
李冬
刘孟浩
王刘煜
杨航
机构
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3,共9页
基金
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BJJWZYJH01201910005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8006)。
文摘
为探究氨氮的去除途径,在某除铁锰氨地下水水厂,用中试模拟滤柱开展了低温(5~6℃)高铁锰氨[Fe(Ⅱ) 9.2~15.1 mg/L,Mn(Ⅱ) 0.6~1.4 mg/L,NH4^+-N 0.9~2.0 mg/L]净化工艺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滤柱在启动初期就表现出对氨氮良好的去除效果,通过沿程分析及成熟滤料和反冲洗泥的吸附试验可知,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约为1.1 mg/L时,氨氮主要经滤层上部的铁锰氧化物吸附去除,而经生物作用去除的比例很小.为进一步探究滤柱对氨氮的生物作用和吸附作用,梯度调节进水氨氮质量浓度,随着进水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经生物作用去除的氨氮增加.在此进水铁锰质量浓度条件下,在滤层最上部20 cm范围内通过铁锰氧化物吸附去除的氨氮约为1 mg/L.
关键词
低温
高铁锰
氨氮
生物作用
吸附
铁锰氧化物
Keywords
low temperature
high concentration of iron and manganese
ammonia nitrogen
biological action
adsorption
iron and manganese oxides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滤池同步净化低温高铁锰氨氮地下水
王刘煜
李冬
曾辉平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温高铁锰氨氮地下水两级生物净化快速启动
王刘煜
李冬
曾辉平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低温高铁锰氨地下水净化工艺中氨氮去除途径
张杰
梅宁
李冬
刘孟浩
王刘煜
杨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