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凯石 周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29-33,共5页
文章指出近年来全国职务犯罪有上升的趋势,其产生不仅有职务主体个人品质、法制观念、献身精神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在于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分配的多元化导致分配的不平衡、对等价交换观念的错误理解,经济体制的转型,政治体制... 文章指出近年来全国职务犯罪有上升的趋势,其产生不仅有职务主体个人品质、法制观念、献身精神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在于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分配的多元化导致分配的不平衡、对等价交换观念的错误理解,经济体制的转型,政治体制及法律制度的缺陷和不配套等方面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 分配制度 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法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毒品犯罪中的诱惑侦查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凯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在毒品案件侦查实践中,诱惑侦查已被大量使用,我国立法应有限度地承认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并加强对其规制,建立侦查机关内部监督与检察机关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制。在司法实践中,应从诱惑侦查主体、适用范围、侦查对象选定、特情的建... 在毒品案件侦查实践中,诱惑侦查已被大量使用,我国立法应有限度地承认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并加强对其规制,建立侦查机关内部监督与检察机关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制。在司法实践中,应从诱惑侦查主体、适用范围、侦查对象选定、特情的建立和选派、立案及诱惑行为强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犯罪 诱惑侦查 犯意引诱 机会提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人员的刑法解释权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凯石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6期116-119,共4页
我国立法理论不承认司法人员享有刑法解释权与司法人员实际在行使解释权之间产生了矛盾 ,出现了实践反对理论的局面。立法者禁止司法人员解释刑法的哲学根基在于对理性的绝对崇拜 ,目的在于防止司法腐败与司法专横 ,但二者其实并无必然... 我国立法理论不承认司法人员享有刑法解释权与司法人员实际在行使解释权之间产生了矛盾 ,出现了实践反对理论的局面。立法者禁止司法人员解释刑法的哲学根基在于对理性的绝对崇拜 ,目的在于防止司法腐败与司法专横 ,但二者其实并无必然的联系。为使抽象正义到具体个案正义得以实现 ,应建立以司法人员在个案适用中的刑法解释为核心的刑法解释体制。司法人员解释刑法的主体为侦查人员、公诉人和审判人员 ,其载体一般为司法文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人员 刑法解释权 法律解释 司法腐败 司法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的司法时令制度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凯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2,共5页
“刑以秋冬”的司法时令思想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是春秋时期,但这一思想的起源还应早于此。自汉代起,“刑以秋冬”的思想逐渐发展成我国古代的一项司法制度,并最终在唐代得到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轻罪与时令的关系逐渐断绝,而关于死刑行... “刑以秋冬”的司法时令思想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是春秋时期,但这一思想的起源还应早于此。自汉代起,“刑以秋冬”的思想逐渐发展成我国古代的一项司法制度,并最终在唐代得到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轻罪与时令的关系逐渐断绝,而关于死刑行刑的规定却越来越详细。司法时令制度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关”的思想,其现实基础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时令 “刑以秋冬” 刑罚 死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