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脉冲电脱水机理浅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凤巢 张建 崔景亭 《石油规划设计》 1998年第3期36-37,共2页
高频脉冲电脱水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电脱水方法。它是在常规电脱水的电压输出波形上叠加了一个高频脉冲信号而形成的。它能使原油乳状液中的水颗粒充分吸收足够的能量;使乳状液中的水颗粒的振动幅度增大;使其与相邻的水颗粒... 高频脉冲电脱水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电脱水方法。它是在常规电脱水的电压输出波形上叠加了一个高频脉冲信号而形成的。它能使原油乳状液中的水颗粒充分吸收足够的能量;使乳状液中的水颗粒的振动幅度增大;使其与相邻的水颗粒碰撞机会增多,以达到提高脱水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乳状液 高频电脱水 脱水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驱采出液电脱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凤巢 赵忠杰 余一刚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复合驱 采出液 高频脉冲 电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热采注蒸汽管网枝状布置优化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明海 马景树 +4 位作者 张健 王建礼 黄善波 李清芳 王凤巢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4,69,共4页
采用最优化方法设计管网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管网的总体经济效益。为了在管网设计中较好地体现注汽井分布不规则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稠油热采注蒸汽干管拐弯的枝状网布置形式和优化设计方法。该种管网布置方式是将每个方向伸出的干管分成两... 采用最优化方法设计管网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管网的总体经济效益。为了在管网设计中较好地体现注汽井分布不规则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稠油热采注蒸汽干管拐弯的枝状网布置形式和优化设计方法。该种管网布置方式是将每个方向伸出的干管分成两段,中间拐弯,能够较好地体现注汽井分布的不规则性。以初投资的年摊还额和运行费用为优化设计目标函数,把管线管径、保温层厚度、注汽站位置和干管走向与长度等设计变量纳于一体,同步设计,得到了总体最优的设计管网,并开发了优化设计软件。根据某油田的实际井位分布情况,运用该软件进行了设计。在相同的经济参数下,优化设计结果同实际管网的对比表明,优化管网大大降低了干管的长度和年运行费用,提高了管网的总体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汽 稠油热采 注蒸汽 油田 井位 管线管 经济参数 干管 管网 布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供电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东杰 朱红 +1 位作者 王凤巢 赵忠杰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57,共4页
通过对原油乳化液导电性能的分析,提出了采用高频脉冲电脱水供电装置,解决了油田3次采出液脱水难的问题.详细介绍了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供电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现场应用中所取得的效果.与常规电脱水装置相比高频脉冲电脱水装置在... 通过对原油乳化液导电性能的分析,提出了采用高频脉冲电脱水供电装置,解决了油田3次采出液脱水难的问题.详细介绍了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供电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现场应用中所取得的效果.与常规电脱水装置相比高频脉冲电脱水装置在电场平稳性及处理效果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复合驱采出液的脱水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频率 高频脉冲电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采油地面配套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岩波 成强 +4 位作者 祝扬 王凤巢 翟晓云 李伟峰 宗华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化学驱地面注入工艺技术 复合驱油采出液处理技术 采油地面配套技术 注聚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现场处理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鞠文波 赵忠杰 王凤巢 《油气田地面工程》 1998年第6期32-34,共3页
利用常规电脱水器、高频电脱水器、碟片式离心机和新型破乳剂在孤岛油田进行了油水分离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采出液的性质已有很大变化,利用新型玻乳剂和现行的脱水工艺可以满足处理要求,试验的新设备中,高频电脱水器效... 利用常规电脱水器、高频电脱水器、碟片式离心机和新型破乳剂在孤岛油田进行了油水分离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采出液的性质已有很大变化,利用新型玻乳剂和现行的脱水工艺可以满足处理要求,试验的新设备中,高频电脱水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聚合物驱油 原油 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家围子油田油气集输工艺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全俊 苑景玉 +1 位作者 李效姝 王凤巢 《油气田地面工程》 1998年第2期13-14,17,共3页
徐家围子油田共建36口油井、9口水井。36口油井分布在油田的中块、北块、东块。中块有24口油井,建一座集油站,两座集油阀组间,采用井口电加热单管环形集油、混输泵保端点井的流程;北块有6口油井,仍然采用中块的集油流程,但在集油... 徐家围子油田共建36口油井、9口水井。36口油井分布在油田的中块、北块、东块。中块有24口油井,建一座集油站,两座集油阀组间,采用井口电加热单管环形集油、混输泵保端点井的流程;北块有6口油井,仍然采用中块的集油流程,但在集油阀组间建一座30m3高架罐集油,采用油罐车拉油;东块有6口零散油井,采用拖拉机的动力带动螺杆泵采油,拖拉机拉油的集油形式。集油站采用了新型、高效的多功能组合装置,该装置具有油气分离、沉降、加热、电脱水、缓冲等功能,油井产出物只经这一装置处理就能产出合格原油。采用上述新工艺、新设备后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建设投资,提高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油气集输工艺 设计 集油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