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可分离与可传达的--本雅明广播实践中的声学考察与媒介反思
1
作者
王凡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1,共9页
自19世纪无线电发明以来,脱域化、远距离的声学传播带来了听觉感知上的媒介革命。对此,在无线电广播新媒介诞生之初就进行广播创作的本雅明,曾以不同的方式对德国早期无线电广播“可分离”与“可传达”的技术形态与声学特征展开讨论:前...
自19世纪无线电发明以来,脱域化、远距离的声学传播带来了听觉感知上的媒介革命。对此,在无线电广播新媒介诞生之初就进行广播创作的本雅明,曾以不同的方式对德国早期无线电广播“可分离”与“可传达”的技术形态与声学特征展开讨论:前者不仅关涉广播媒介在声源乃至视听联觉上的分离形式,也论及大众在现代媒介语境中的分心现实与感知训练;后者不仅指向听觉媒介技术革命下得以强化的声学效果、普及效力以及教育潜力,更指向魏玛时期无线电广播面向现代听众时所蕴含的政治美学潜力以及不容忽视的内在危机。因此,围绕被本雅明归纳为“可分离”与“可传达”这两条相异又互补的早期广播技术特征与媒介反思展开讨论,能够进一步考察在艺术的传播途径与文化的消费方式发生持续变化的技术革新时期,本雅明如何在听觉媒介领域阐释以及回应时代转型中的知识生产与知识实践、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广播
听觉媒介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纯语言”在说什么?——以本雅明1916年语言学笔记与波德莱尔译序为主的讨论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凡柯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5,共11页
以“纯语言”(die reine Sprache)为核心的早期语言哲学被视为本雅明思想的源动力,它不仅与本氏哲学图景中的诸多母题相关,也是其充满“迷路艺术”(Irrkünste)意象写作的哲学底色。然而纵观国内关于本雅明的学术讨论,该阶段或被置...
以“纯语言”(die reine Sprache)为核心的早期语言哲学被视为本雅明思想的源动力,它不仅与本氏哲学图景中的诸多母题相关,也是其充满“迷路艺术”(Irrkünste)意象写作的哲学底色。然而纵观国内关于本雅明的学术讨论,该阶段或被置于边缘的位置,或屈尊为某种理论佐料,并未展现它真正的理论潜能与精神内涵。本文以本雅明早期语言哲学关键词“纯语言”为考察对象,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梳理,并把1916年语言学笔记和波德莱尔诗歌译序作为主要阐释文本深入讨论,从而进一步审视本雅明早期语言哲学的具体内涵与学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纯语言”
语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分离与可传达的--本雅明广播实践中的声学考察与媒介反思
1
作者
王凡柯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瓦尔特·本雅明早期思想研究(1914-1924)”(22CWW002)。
文摘
自19世纪无线电发明以来,脱域化、远距离的声学传播带来了听觉感知上的媒介革命。对此,在无线电广播新媒介诞生之初就进行广播创作的本雅明,曾以不同的方式对德国早期无线电广播“可分离”与“可传达”的技术形态与声学特征展开讨论:前者不仅关涉广播媒介在声源乃至视听联觉上的分离形式,也论及大众在现代媒介语境中的分心现实与感知训练;后者不仅指向听觉媒介技术革命下得以强化的声学效果、普及效力以及教育潜力,更指向魏玛时期无线电广播面向现代听众时所蕴含的政治美学潜力以及不容忽视的内在危机。因此,围绕被本雅明归纳为“可分离”与“可传达”这两条相异又互补的早期广播技术特征与媒介反思展开讨论,能够进一步考察在艺术的传播途径与文化的消费方式发生持续变化的技术革新时期,本雅明如何在听觉媒介领域阐释以及回应时代转型中的知识生产与知识实践、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
本雅明
广播
听觉媒介
大众文化
Keywords
Walter Benjamin
radio
auditory media
mass culture
分类号
G223 [文化科学]
G206.2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纯语言”在说什么?——以本雅明1916年语言学笔记与波德莱尔译序为主的讨论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凡柯
机构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5,共11页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本雅明语言哲学及对当代德语文学影响”[项目编号:FJ2019C02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以“纯语言”(die reine Sprache)为核心的早期语言哲学被视为本雅明思想的源动力,它不仅与本氏哲学图景中的诸多母题相关,也是其充满“迷路艺术”(Irrkünste)意象写作的哲学底色。然而纵观国内关于本雅明的学术讨论,该阶段或被置于边缘的位置,或屈尊为某种理论佐料,并未展现它真正的理论潜能与精神内涵。本文以本雅明早期语言哲学关键词“纯语言”为考察对象,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梳理,并把1916年语言学笔记和波德莱尔诗歌译序作为主要阐释文本深入讨论,从而进一步审视本雅明早期语言哲学的具体内涵与学理意义。
关键词
本雅明
“纯语言”
语言哲学
Keywords
Walter Benjamin
“die reine Sprac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可分离与可传达的--本雅明广播实践中的声学考察与媒介反思
王凡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纯语言”在说什么?——以本雅明1916年语言学笔记与波德莱尔译序为主的讨论
王凡柯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