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食味稻‘沪软1212'在浦东新区种植的生长特性探究及其增施叶面肥效应初报
1
作者 张珍 顾春军 +4 位作者 陆晓莉 王冬翼 李引龙 薛玮雯 尹纪根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48-51,共4页
为了解‘沪软1212'在上海市浦东新地区的种植表现,并探明增施叶面肥对‘沪软121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沪软1212'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中旬,成熟期在10月15日左右,全生育期在155d左右。‘沪软1212&#... 为了解‘沪软1212'在上海市浦东新地区的种植表现,并探明增施叶面肥对‘沪软121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沪软1212'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中旬,成熟期在10月15日左右,全生育期在155d左右。‘沪软1212'的出穗速度、成穗率在年份间差异均较大,丰产性和稳产性表现优良。在抗逆性方面,要重点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且要将‘沪软1212’的株高控制在110cm以下,以增强抗倒性。在品质方面,‘沪软1212'的糙米率、粒长、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在年份间差异均不大,均属于同一水平,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在年份间略有差异,整精米率、垩白度在年份间差异均较大。‘沪软1212'的食味品质总体表现较好,米饭油润透亮,光泽好,口感软糯,冷饭不硬。增施叶面肥对‘沪软1212'的生育期没有影响,对其结实率、产量、整精米率、垩白度、碱消值均有一定影响。与不施用叶面肥的处理相比,每667m^(2)施用125.0g叶面肥处理的增产效应显著,且整精米率极显著提高,垩白度极显著降低,碱消值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略有下降,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食味稻 ‘沪软1212' 生长特性 叶面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喷施时间对粳型水稻不育系花时诱导效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依明 王冬翼 +2 位作者 顾春军 吴雪源 戴国忠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6期91-94,共4页
用2 mmol/L茉莉酸甲酯溶液分别于7:00、9:00和15:00对田间粳型不育系进行喷雾处理,观察了茉莉酸甲酯对粳型不育系的颖花开放诱导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粳型不育系对茉莉酸甲酯诱导颖花开放的响应有各自的特点;两系粳型不育系白天时... 用2 mmol/L茉莉酸甲酯溶液分别于7:00、9:00和15:00对田间粳型不育系进行喷雾处理,观察了茉莉酸甲酯对粳型不育系的颖花开放诱导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粳型不育系对茉莉酸甲酯诱导颖花开放的响应有各自的特点;两系粳型不育系白天时段都可以在茉莉酸甲酯诱导下形成开花高峰,响应速度快、开花峰值高,但是开花高峰持续时间短;三系粳型不育系只能在午前被茉莉酸甲酯诱导形成开花高峰,高峰持续时间长,但是响应速度慢、开花峰值低。因此,在实际制种中,要根据不育系类型合理确定适宜的茉莉酸甲酯喷施时间,确保父母本花时吻合才能大幅度提高制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不育系 开花习性 制种 茉莉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对本田期籼粳稻‘浦优201’株高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顾春军 张珍 +5 位作者 王治雄 王依明 王冬翼 李逸龙 吴雪源 纪惠忠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5期33-36,共4页
为了筛选出高杆品种矮化处理的适宜多效唑浓度,对粳籼杂交水稻品种‘浦优201’本田期进行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试验。结果表明:株高、穗长、粒数、茎秆节数、节间长度及茎秆干物质重与多效唑浓度呈负相关;千粒重与多效唑浓度呈正相关,... 为了筛选出高杆品种矮化处理的适宜多效唑浓度,对粳籼杂交水稻品种‘浦优201’本田期进行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试验。结果表明:株高、穗长、粒数、茎秆节数、节间长度及茎秆干物质重与多效唑浓度呈负相关;千粒重与多效唑浓度呈正相关,穗数与多效唑浓度没有相关性;同时,多效唑浓度对生育期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考虑株高和产量构成等多重因素,在拔节前喷施900 mg/L多效唑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浦优201’ 株高 产量 多效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优22’杂交水稻高产制种及钵苗机插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顾春军 盛亚红 +5 位作者 陈建 王冬翼 张珍 王依明 王治雄 吴雪源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60-64,共5页
以粳籼交超高产水稻新品种‘浦优22'为材料,研究了制种父母本大行比、不同钵苗机插密度对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和不同浓度多效唑对钵体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扩大父母本行比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父母本行比最佳值为2:12;钵... 以粳籼交超高产水稻新品种‘浦优22'为材料,研究了制种父母本大行比、不同钵苗机插密度对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和不同浓度多效唑对钵体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扩大父母本行比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父母本行比最佳值为2:12;钵苗机插有利于发挥产量潜力,以株行距12 cm×33 cm的产量最高;秧苗期喷施多效唑对‘浦优22'钵体秧苗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对根系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秧苗在2—3叶期间喷施450 g/hm^2的多效唑纯量对钵苗培育壮秧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浦优22’ 高产制种 钵苗机插 多效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型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开花习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陆燕雯 王冬翼 +2 位作者 顾庆华 胡晓颖 曹忠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4-126,共3页
对2个粳型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和3个其他水稻材料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在28℃以上,湿度在51.5%~86.0%,参试材料均能正常开花,最适宜开花环境为:温度31.3~33.2℃,湿度51.5%~55.8%。粳型二系不育系有4个开花高峰,开花数量各... 对2个粳型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和3个其他水稻材料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在28℃以上,湿度在51.5%~86.0%,参试材料均能正常开花,最适宜开花环境为:温度31.3~33.2℃,湿度51.5%~55.8%。粳型二系不育系有4个开花高峰,开花数量各占全天开花量的26.2%、32.0%、32.9%、8.9%,呈现出开花高峰多、开花过程时间长的特点。籼型恢复系‘浦恢22'开花集中,开花量大,全天有2个开花高峰,开花量占全天开花量的%.1%,开花时间早于粳型二系不育系,花时差达50~80 min;在制种中只能以第2开花高峰37.8%的开花量与粳型二系不育系相遇,影响制种产量。因此,选育花时早而集中、异交率高的粳型不育系,成为粳籼亚种间杂交选育超高产杂粳组合、提高制种产量和大面积推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不育系 恢复系 开花习性 温度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繁种光温条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曹忠 王冬翼 +3 位作者 顾庆华 杜秀芳 沈静 颜春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3-146,共4页
选择4个不同生育类型的粳型二系不育系,在上海浦东和海南陵水两地进行不同光温条件的试验。结果表明: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在上海本地繁种产量低、成本高、风险大,不宜在生产上应用。在海南陵水县于11月25日左右播种,育性转换敏感期安... 选择4个不同生育类型的粳型二系不育系,在上海浦东和海南陵水两地进行不同光温条件的试验。结果表明: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在上海本地繁种产量低、成本高、风险大,不宜在生产上应用。在海南陵水县于11月25日左右播种,育性转换敏感期安排在次年2月10~25日,能达到较高的繁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光温敏感核不育系 繁种 温度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设施土壤盐渍化的一种有效模式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耀良 曹建东 王冬翼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21-123,共3页
研究表明,揭膜、漫灌淋盐和短期蔬菜减肥是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一种有效模式,揭膜、漫灌、淋盐初期盐分可降低至近0.1%左右的一般土壤正常水平;减肥栽培后,土壤盐分在相当时间内可控制在0.3%范围内,保持作物产量正常水平。在这过程... 研究表明,揭膜、漫灌淋盐和短期蔬菜减肥是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一种有效模式,揭膜、漫灌、淋盐初期盐分可降低至近0.1%左右的一般土壤正常水平;减肥栽培后,土壤盐分在相当时间内可控制在0.3%范围内,保持作物产量正常水平。在这过程中,会产生土壤养分的流失,其中以钾素损失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次生盐渍化 土壤养分 漫灌洗盐 减量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籼交超高产组合浦优201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顾春军 王冬翼 +4 位作者 王依明 王治雄 吴雪源 戴国忠 纪惠忠 《中国稻米》 2018年第4期137-139,共3页
浦优201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BT型不育系浦粳06A为母本,与偏籼型恢复系T201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大穗型超高产粳籼杂交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达国标优质米2级标准),抗病性好,熟期适中,超... 浦优201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BT型不育系浦粳06A为母本,与偏籼型恢复系T201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大穗型超高产粳籼杂交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达国标优质米2级标准),抗病性好,熟期适中,超高产等特点。本文简述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及其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交杂交组合 高产栽培技术 浦优2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Wx基因粳籼杂交粳稻米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顾春军 王崒 +5 位作者 赵国超 王依明 余飞宇 李逸龙 戴国忠 王冬翼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6期123-126,共4页
本试验对含Wx基因粳籼杂交粳稻稻米的8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软米类型粳型不育系和籼型恢复系配组选育的亚种间杂交粳稻能够有效降低直链淀粉含量,21个组合的平均直链淀粉含量为12.6%,比对照’浦优201’降低8.7%,且具有... 本试验对含Wx基因粳籼杂交粳稻稻米的8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软米类型粳型不育系和籼型恢复系配组选育的亚种间杂交粳稻能够有效降低直链淀粉含量,21个组合的平均直链淀粉含量为12.6%,比对照’浦优201’降低8.7%,且具有较好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是选育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的又一可能的新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粳稻 蜡质基因 直链淀粉含量 软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菜地化肥减量施用对西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建云 陆建忠 王冬翼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113-113,123,共2页
设施菜地化肥减量施用对西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西瓜生产基础上,适当减少化肥用量,能有效提高西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西瓜 设施菜地 化肥减量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3414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冬翼 陆建忠 +1 位作者 石正平 曹忠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27-27,29,共2页
浦东新区自2006年实施3414试验以来,发现了不少问题,笔者在分析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3414试验 问题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穴播模式对水稻群体生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12
作者 张珍 顾春军 +4 位作者 王治雄 李逸龙 王冬翼 王建冬 聂元元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8-13,共6页
以上海地区早熟优质水稻品种松早香1号为研究材料,研究了机穴播条件下不同种植时间、种植密度、施用总纯氮量及基蘖肥∶穗肥配比对茎蘖数动态变化、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早香1号经机穴播栽培的适宜播期为5月初,播种行株距... 以上海地区早熟优质水稻品种松早香1号为研究材料,研究了机穴播条件下不同种植时间、种植密度、施用总纯氮量及基蘖肥∶穗肥配比对茎蘖数动态变化、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早香1号经机穴播栽培的适宜播期为5月初,播种行株距为20 cm×10 cm,施用总氮量为300 kg/hm^(2),基蘖肥、穗肥配比以9∶1~10∶0为宜。在此条件下,松早香1号的有效穗多,易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穴播 播期 密度 肥料运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在不同亚种间杂粳组合制种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王依明 王冬翼 +2 位作者 顾春军 吴雪源 戴国忠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8-80,共3页
在父母本花时迥异的3个亚种间杂交粳稻组合制种过程中,采用喷施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方式来调节不育系的花时,促使父母本花时同步,从而实现了提高异交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的效果。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亚种间 茉莉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冬翼 石正平 +2 位作者 李逸龙 纪惠忠 吴雪源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第2期25-26,共2页
为给充分发挥优质稻米的食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STA1B型食味仪,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不同储藏方式、蒸煮时不同米水比例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蒸煮时的米水比例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显著,每个水稻品种的稻米在蒸煮时都需... 为给充分发挥优质稻米的食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STA1B型食味仪,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不同储藏方式、蒸煮时不同米水比例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蒸煮时的米水比例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显著,每个水稻品种的稻米在蒸煮时都需要找出其最佳的米水比例,而干燥方式和储藏方式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1B型食味仪 食味值 干燥方式 储藏方式 米水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配制组合田间纯度鉴定技术初探
15
作者 王依明 王冬翼 +3 位作者 戴国忠 石正平 胡晓颖 陆燕雯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25-26,共2页
为加快两系杂交稻的推广,探索出一套稳定可靠的粳型二系杂交组合的纯度鉴定方法,浦东新区农技推广中心在海南三亚进行了粳型二系杂交组合纯度鉴定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初步得出了利用株高差异、利用化药差异、人工补光等几种纯度鉴定方法... 为加快两系杂交稻的推广,探索出一套稳定可靠的粳型二系杂交组合的纯度鉴定方法,浦东新区农技推广中心在海南三亚进行了粳型二系杂交组合纯度鉴定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初步得出了利用株高差异、利用化药差异、人工补光等几种纯度鉴定方法,同时这些方法最好结合使用,以保证鉴定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光温敏感不育系 纯度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种间杂交粳稻生产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
16
作者 王依明 王冬翼 +2 位作者 吴雪源 顾春军 纪惠忠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26-27,共2页
通过籼粳杂交选育亚种间杂交粳稻,是粳稻种植区域大幅提高水稻单产的主要技术途径。目前,亚种间杂交粳稻在生产上已应用十余年,主要表现出穗数适中、穗大粒多、粒小质优、茎秆粗壮等特点,产量优势非常显著,但也存在制种产量低、落粒性... 通过籼粳杂交选育亚种间杂交粳稻,是粳稻种植区域大幅提高水稻单产的主要技术途径。目前,亚种间杂交粳稻在生产上已应用十余年,主要表现出穗数适中、穗大粒多、粒小质优、茎秆粗壮等特点,产量优势非常显著,但也存在制种产量低、落粒性强、不耐贮藏等问题。现对亚种间杂交粳稻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进一步促进亚种间杂交粳稻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粳稻 应用现状 有利因素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浦东新区优质稻米品种选育思路及推进举措
17
作者 张珍 王冬翼 +1 位作者 王依明 顾春军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第3期10-11,共2页
为进一步选育出优质稻米品种,通过简述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育种历史及取得的成绩,同时根据时代需求,提出了未来浦东新区优质稻米育种思路,即选育软米型的亚种间杂交粳稻和具有自主产权的优质稻米品种。此外,提出了将育种... 为进一步选育出优质稻米品种,通过简述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育种历史及取得的成绩,同时根据时代需求,提出了未来浦东新区优质稻米育种思路,即选育软米型的亚种间杂交粳稻和具有自主产权的优质稻米品种。此外,提出了将育种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强各环节联动、充分发挥新品种的潜力、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补充育种技术力量等举措,以期进一步推进浦东新区优质稻米育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米 品种选育 思路 推进措施 浦东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籼交超高产组合'浦优22'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天明 王冬翼 +5 位作者 戴国忠 王依明 顾春军 吴雪源 曹忠 尹纪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利用粳籼亚种间杂种优势和株型改良,选育了矮杆抗倒、大穗型粳籼交超高产杂粳组合‘浦优22',该组合具有株型优良、熟期早、产量高、适种范围广、食味品质较好等优点。简述了该组合的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粳稻 籼稻 杂交稻 选育 '浦优22’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合粳稻两系不育系的高培养力原因研究
19
作者 张珍 王冬翼 +1 位作者 郜李彬 王依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9期48-48,50,共2页
在花药培养的研究过程中筛选到1份高培养力的杂合粳稻两系不育系材料,通过对其高培养力原因研究,结果发现,愈伤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的协调提高是该份材料培养力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杂合粳稻 两系不育系 花药培养 高培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粳新品种“嘉浦优608”的制种技术初探
20
作者 王冬翼 石正平 +2 位作者 胡晓颖 陆燕雯 戴国忠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24-24,26,共2页
"嘉浦优608"是一个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好的新品种,尤其对条纹叶枯病及35℃以上高温具有较好的抗性。为加快该品种的推广速度,初步探讨了该品种的高产制种技术,详细介绍了播期安排、花期预测及调节、去杂保优等主要环节,以供... "嘉浦优608"是一个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好的新品种,尤其对条纹叶枯病及35℃以上高温具有较好的抗性。为加快该品种的推广速度,初步探讨了该品种的高产制种技术,详细介绍了播期安排、花期预测及调节、去杂保优等主要环节,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浦优6 0 8 制种技术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