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用宫内节育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趋势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健 王冠融 +4 位作者 林洁 施雯慧 杨月华 巴磊 孙志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283-3287,共5页
目的分析常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为合理使用IUD、促进避孕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9年收集的IUD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和IUD人群使用信息数据库进行记录联接,计算10种常用IUD不良事件发生粗率... 目的分析常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为合理使用IUD、促进避孕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9年收集的IUD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和IUD人群使用信息数据库进行记录联接,计算10种常用IUD不良事件发生粗率,并比较其发生风险。结果放置IUD后第1年,10种常用IUD不良事件的平均发生粗率为2.66%,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IUD(活性γ型除外)不良事件发生粗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活性γ型却随着使用时间延长,不良事件发生粗率逐渐升高。宫铜200型IUD不良事件3年和5年累计发生粗率均列10种IUD之首,显著高于平均发生粗率,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69(95%CI:1.55~1.83)和1.84(95%CI:1.72~1.98)。MLCu375不良事件3年和5年累计发生粗率居第2位,发生粗率亦均高于平均发生粗率,RR分别为1.20(95%CI:1.12~1.28)和1.14(95%CI:1.07~1.21)。结论建议应进一步加强避孕药具不良事件监测,提高报告数量和质量,减少漏报。对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高IUD品种应适当减少采购和使用数量。做好置器后定期随访和及时处理,重点关注置器后两年内以及临近放置年限的IUD使用状况,从而减少因症取出,促进避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不良事件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铜300宫内节育器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巴磊 孙志明 +2 位作者 张学宁 许豪勤 王冠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25-529,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使用宫铜300宫内节育器(IUD)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entral等9种数据库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IUD生...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使用宫铜300宫内节育器(IUD)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entral等9种数据库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IUD生产企业、临床试验注册相关网站,采用Openmeta analyst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合并。结果:共检索到6062篇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涉及宫铜300 IUD副反应的文献12篇,均为RCT或准RCT,共计8666例观察对象,其中宫铜300 IUD组3611例。Mtea分析表明,出血与疼痛的发生率均随使用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组,在放置后3个月和6个月时,出血的发生率[45.0%(95%CI 35.2~54.8)和34.0%(95%CI 24.7~43.3)]均显著高于正常月经间期放置组[21.2%(95%CI 15.0~27.3)和17.6%(95%CI 11.9~23.4)](P<0.05);城市组在放置后6个月出血发生率[20.9%(95%CI 8.5~33.4)]显著高于农村组[7.0%(95%CI 5.7~8.4)](P<0.05)。结论:宫铜300 IUD放置初期应关注出血的处理,若为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的对象还应加强后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宫铜300 宫内节育器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 Ⅲ期无缝设计二分类变量效应的估计
3
作者 王冠融 邵方 +3 位作者 刘丽亚 陈峰 柏建岭 于浩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6-579,584,共5页
目的针对二分类结果变量,探索II/III期无缝设计的效应估计。方法期中分析选择疗效最优的一个试验组进入二阶段,考虑早期无效终止,研究试验进入二阶段条件下的疗效无偏估计。本文基于二分类资料推导出疗效的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法,并比... 目的针对二分类结果变量,探索II/III期无缝设计的效应估计。方法期中分析选择疗效最优的一个试验组进入二阶段,考虑早期无效终止,研究试验进入二阶段条件下的疗效无偏估计。本文基于二分类资料推导出疗效的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法,并比较该法与极大似然估计法及二阶段估计法的偏性和均方误差。结果就偏性而言,二阶段估计法最小,极大似然估计法最大,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法稍高于二阶段估计法;就均方误差而言,极大似然估计法最小,二阶段估计法最大,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法稍高于极大似然估计法。结论针对二分类资料,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法的偏性及均方误差相对较小,在可接受范围内,故推荐该法作为二分类资料无缝设计的效应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 Ⅲ期无缝设计 二分类资料 效应估计 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的江苏省康复人力资源配置现况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姚捷 孙志明 +9 位作者 张敏 王丽娟 施雯慧 巴磊 张学宁 王冠融 杨雪 许光旭 刘欣荣 王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64-1370,共7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康复人力资源在《江苏省康复医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前后配置现状,为政府制定和优化康复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江苏省卫健委系统对江苏省内13个设区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发放电子版调查表,围绕江... 目的:了解江苏省康复人力资源在《江苏省康复医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前后配置现状,为政府制定和优化康复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江苏省卫健委系统对江苏省内13个设区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发放电子版调查表,围绕江苏省“十三五”期间康复医疗资源基本情况、康复队伍建设等核心问题进行调查,对省内康复资料进行调查。以2015年和2020年作为规划实施前后时间点,分别查询《江苏省统计年鉴》(2016年版和2020年版)等,采用描述性统计、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等方法对江苏省康复人力资源按人口和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2015年和2020年康复人力资源按照人口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21和0.279,按照面积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96和0.420。规划实施后江苏省康复人力资源总体配置情况和公平性虽然有所改善,但配置尚需调整。结论:江苏省亟需优化本省康复人力资源配置,调整人力资源分布,提升康复服务水平和地区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人力资源 配置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风险:基于监测数据的信号挖掘和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施雯慧 王冠融 +5 位作者 林洁 巴磊 周健 杨月华 姚捷 孙志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6-729,共4页
目的分析常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异位发生风险,为促进IUD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比的方法对2016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收集的IUD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进行信号检测,并与同时间段的IUD放置类型的... 目的分析常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异位发生风险,为促进IUD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比的方法对2016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收集的IUD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进行信号检测,并与同时间段的IUD放置类型的人群使用信息数据库进行联接,计算常用IUD的异位发生粗率,对信号进行初步验证。结果信号检测结果提示,IUD异位的可疑信号涉及MCu、MCuⅡ、MYCu、金属单环、OCu、元宫200型和宫铜200型等类型,数据库记录链接分析结果表明,16种IUD异位的3年累计发生粗率为0.32‰,其中MCu、MCuⅡ、MYCu高于平均水平,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15(95%CI:1.01~17.12)、2.84(95%CI:1.21~6.67)和5.32(95%CI:2.39~11.84)。结论信号检测方法应用于IUD不良事件监测数据有一定可行性。本研究提示应关注MCu系列IUD的异位发生风险,建议生产厂家对发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产品说明书应增加对相关风险因素的提示以指导临床规范使用,减少严重伤害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异位 数据挖掘 信号检测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