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书法艺术在现代广告中的传达运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再承
-
机构
湖南商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1年第5期101-103,共3页
-
文摘
广告中运用书法是符合中国人审美传统的。但书法运用有一个度的把握:怪异的东西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而同质化的东西也难以呈现产品的品位。这就决定了广告书法不能效仿书法界的"搞怪",也不宜循规蹈矩无所创意。广告师作为从事"象征符号生产"职业的一类审美人,一定要在此类设计中渗透文化情结,并且不使书法运用显得虚伪与浅薄。
-
关键词
书法艺术
现代广告
审美传统
象征符号
文化情结
中国人
审美观
同质化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周易》方位观对中国传统风水布局理论的影响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再承
-
机构
湖南商学院文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5年第11期9-13,共5页
-
文摘
关于《周易》如何影响中国术数,学界多有研究,而对中国传统风水布局理论所受《周易》方位观的影响却研究不足。事实上,作为周易应用术数的一个旁支,风水术是周易实际应用门类最为庞大的,有着对天、地、人诸多神秘契合关系的探究。"位"乃"人之所立"的处所。在《周易》中,"方位"极为重要。而中国风水学以博奥的易学理论体系为主,由后人传承演生出各类流派。《周易》的方位观对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特别是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关键词
《周易》
风水
阴阳
术数
-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周易》变易中的美学意识刍议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再承
-
机构
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4期28-31,共4页
-
文摘
《周易》观物取象,其关于阴阳、三才、天人合一以及刚柔、神、感、象等范畴的阐述,已成为中国古典美学解释各种文化艺术现象和理论的重要依据。《周易》反对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哲学观,对万物变化持积极肯定态度。同生生不息的宇宙观相适应,《周易》劝诫人们树立"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在适应外界变化的同时,发挥探索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主体能动作用。"生生之谓易"可谓易道之点睛话语与最佳礼赞,并推演产生了波澜壮阔的永生之态与天设地造之"生成美"。完全可以认为,《周易》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价值基座,昭示着中国美学应在变易中求美的价值取向。
-
关键词
《周易》
美学意识
变易
中国古典美学
“自强不息”
主体能动作用
自然与社会
观物取象
-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将书法艺术全面引入大学教育
- 4
-
-
作者
王再承
-
机构
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年第4期61-63,共3页
-
文摘
书法教育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育形式。除专业教学外,高校应将其列入通识文化教育或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书法艺术深深地植根于国学的沃土之中。提高书法水平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习其他传统文化课程。书法课可与大学语文等必修课和古典文学鉴赏、诗词欣赏、艺术概论等选修课相互促进,使大学公共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
-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大学教育
-
分类号
J292.1-4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