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游天然气生产工业甲烷减排措施及难点
1
作者 孙月 赵靓 +5 位作者 王兴睿 丁劲普 贾宇 王红娟 黄薪宇 林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目的 深入探究气田甲烷减排路径,为上游天然气生产工业甲烷控排管理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国内上游天然气生产工业甲烷排放源项,探讨甲烷减排措施及难点,就气田甲烷减排提出相关建议。结果 参照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提供... 目的 深入探究气田甲烷减排路径,为上游天然气生产工业甲烷控排管理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国内上游天然气生产工业甲烷排放源项,探讨甲烷减排措施及难点,就气田甲烷减排提出相关建议。结果 参照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提供的三个层级,总结了新的排放源分类,对比四类减排措施,认为目前能源供应改造工程和甲烷泄漏检测与修复工程工艺相对成熟,减排效果较好,但甲烷控排的推进存在硬减排潜力不足、无甲烷排放量监测设备和未建立本土化排放因子三大难点。结论 为顺利实现“双碳”目标,建议加强气体回收技术攻关,引导企业自愿减排和提升行业甲烷减排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快建立本土化排放因子库和甲烷监测标准方法,支撑各类减排技术和措施的应用,有效衡量减排效果,推动天然气行业减排成果的国内国际互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低碳生产 甲烷减排 甲烷排放 泄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开发过程水资源管理及水环境保护对策探讨
2
作者 王兴睿 江丽 +5 位作者 林冬 王龙 黄玲玲 周晓曼 张珣 陈天欣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6期103-110,共8页
水力压裂和水平钻井技术是页岩气高效经济开采的关键,随着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发,会带来水资源大量消耗、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风险等水环境问题,可能造成页岩气开发区域内水环境影响。为此,本文系统对比研究了中国、美国、加拿大的页岩... 水力压裂和水平钻井技术是页岩气高效经济开采的关键,随着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发,会带来水资源大量消耗、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风险等水环境问题,可能造成页岩气开发区域内水环境影响。为此,本文系统对比研究了中国、美国、加拿大的页岩气开发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监管制度相关的环保法规与标准规范,在借鉴北美页岩气开发的环保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页岩气开发过程面临的水资源管理问题,以及国内页岩气企业在水管理中的实践经验,分别从取水用水、废水处置、水污染预防和控制三个方向提出水资源管理及水环境保护措施建议,目的在于促进页岩气企业规范水资源保护措施,改进清洁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不断改善管理水平,源头削减新鲜水消耗,减少处置风险,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缓解页岩气开发中的用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资源 水环境 环境管理 法规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O_3深度处理钻井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兴睿 王兵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年第10期134-136,共3页
以油气田钻井废水为研究对象,对经过混凝预处理后的废水利用Fe2+/O3氧化技术进行深度处理。文章探讨了pH、反应时间、臭氧流量、臭氧浓度、催化剂FeSO4的投加量等因素。结果表明,当O3流量0.3L/min,O3浓度98mg/L,pH为12,FeSO4加量10mg/L... 以油气田钻井废水为研究对象,对经过混凝预处理后的废水利用Fe2+/O3氧化技术进行深度处理。文章探讨了pH、反应时间、臭氧流量、臭氧浓度、催化剂FeSO4的投加量等因素。结果表明,当O3流量0.3L/min,O3浓度98mg/L,pH为12,FeSO4加量10mg/L,氧化时间20min,原水CODcr由708mg/L降至134mg/L,去除率达81%,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Fe2+催化臭氧氧化钻井废水作用明显,比单独臭氧氧化的CODcr的去除率提高21%;加入少量Na2CO3会对催化反应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说明Fe2+催化臭氧也遵循自由基反应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废水 Fe2+催化臭氧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法处理气田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陶莎 胡金燕 +2 位作者 王兴睿 刘文士 谢蕊蔓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8-134,共7页
气田水的产水量大,水质复杂,若直接排入水体,将造成环境污染。为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剖析了气田水的有机物组成,并单独采用臭氧(O3)氧化技术和紫外光(UV)/H2O2氧化技术对气田水进行了深度氧化处理,考察了各氧化工艺条件下的... 气田水的产水量大,水质复杂,若直接排入水体,将造成环境污染。为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剖析了气田水的有机物组成,并单独采用臭氧(O3)氧化技术和紫外光(UV)/H2O2氧化技术对气田水进行了深度氧化处理,考察了各氧化工艺条件下的影响因子对气田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了O3氧化后水中的有机物特点,最终提出了O3+UV/H2O2氧化技术。结果表明:气田水中的有机物种类复杂,含有各种难降解的含氮、含硫杂环有机化合物;当O3投加量为7.5 g/h、pH值为11、氧化时间为90 min时,气田水中的有机物矿化程度最高,约为20%;O3氧化后的有机物表征显示大部分物质被氧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酸类、醇类、酯类等简单化合物;UV/H2O2氧化过程中H2O2投加量为6 720 mg/L、pH值为3、反应时间为90 min时,可将TOC值由87.27 mg/L降到10 mg/L以下;最后,将两种氧化工艺联合使用,当H2O2投加量为4 880 mg/L、pH值为3、反应时间为60 min时,可将TOC值由87.27 mg/L降到20 mg/L以下,适当增加时间,可降为10 mg/L左右。对比两种氧化工艺,O3+UV/H2O2氧化技术不仅减少了H2O2投加量,同时也缩短了UV/H2O2氧化的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水 高级氧化 O3氧化 UV/H2O2氧化 有机物组成 有机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排水工程中顶管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兴睿 《山西建筑》 2019年第15期92-93,共2页
城市道路排水工程中,非开挖顶管技术因对周围环境、道路交通、附近建筑影响较小而广泛推广。结合大同市开发区纬一路道路排水工程实践,对城市道路排水工程中顶管技术的施工要点进行了细致探讨,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排水工程 顶管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下穿铁路框架桥顶进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兴睿 《山西建筑》 2019年第7期188-189,共2页
框架桥顶进施工是在既有铁路线路不停运的情况下,将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桥顶入铁路路基下方,从而形成一个交叉的立交桥。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以大同市装备园区经二路北延道路建设工程下穿京包铁路立交桥工程为例,对道路下穿铁路框架桥顶... 框架桥顶进施工是在既有铁路线路不停运的情况下,将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桥顶入铁路路基下方,从而形成一个交叉的立交桥。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以大同市装备园区经二路北延道路建设工程下穿京包铁路立交桥工程为例,对道路下穿铁路框架桥顶进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探讨,以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框架桥 顶进施工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价阳离子在低盐水改变砂岩润湿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杰 董朝霞 +4 位作者 向启贵 雷宇 胡金燕 彭锋 王兴睿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124,132,共11页
根据岩心自渗吸实验及Zeta电位测试结果,在宏观上研究二价阳离子改变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机理;根据极性模拟油组分在砂岩表面吸/脱附实验和分子模拟结果,在微观上阐释二价阳离子改变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机理。结果表明:原油中的酸性组分和砂... 根据岩心自渗吸实验及Zeta电位测试结果,在宏观上研究二价阳离子改变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机理;根据极性模拟油组分在砂岩表面吸/脱附实验和分子模拟结果,在微观上阐释二价阳离子改变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机理。结果表明:原油中的酸性组分和砂岩表面硅醇基团被电离而带负电,酸性组分主要通过二价阳离子架桥吸附于砂岩表面,并不能通过一价阳离子架桥吸附及范德华力吸附,砂岩表面亲水性减弱;盐水盐度降低使酸性组分、砂岩表面负电性增强,两者静电斥力增大,酸性组分脱附,导致砂岩表面亲水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价阳离子 吸/脱附 润湿性改变 低盐水驱 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水改变砂岩表面润湿性的pH升高机理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杰 董朝霞 +4 位作者 向启贵 雷宇 胡金燕 彭锋 王兴睿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4-113,127,128,共12页
低矿化度水驱能改变砂岩表面润湿性,注入低矿化度水使体系pH升高。当岩心初始饱和水为酸性时,利用岩心自渗吸和接触角实验,在宏观上研究自渗吸盐水pH升高对砂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结合Zeta电位测试解释pH升高改变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机理;... 低矿化度水驱能改变砂岩表面润湿性,注入低矿化度水使体系pH升高。当岩心初始饱和水为酸性时,利用岩心自渗吸和接触角实验,在宏观上研究自渗吸盐水pH升高对砂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结合Zeta电位测试解释pH升高改变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机理;利用极性模拟油组分砂岩表面吸附实验,结合分子模拟在微观上分析自渗吸盐水pH升高改变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机理。实验及分子模拟结果表明:当初始饱和水为酸性时,原油中的石油酸电离被抑制,以羧酸分子形式存在,碱组分电离而带正电,羧酸分子、正电性碱组分分别通过氢键和库仑力(静电引力)吸附在砂岩表面的负电性硅氧基团上。由于吸附的酸碱组分另一端为烃基,砂岩表面亲水性减弱,当体系pH升高时,吸附在砂岩表面上的羧酸分子电离而成负电性羧酸根,碱组分电离被抑制而成电中性碱,在负电性羧酸根与砂岩表面负电性硅氧基团之间存在库仑力,电中性碱组分与硅氧基团之间的范德华力不足以自行吸附在砂岩表面的基团上,导致酸碱组分从砂岩表面脱落,砂岩亲水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升高 吸/脱附 库仑力 氢键 表面润湿性 砂岩 低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