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诱发大规模黄土液化流滑的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兰民 许世阳 +8 位作者 王平 王睿 车爱兰 周燕国 吴志坚 王谦 蒲小武 柴少峰 马星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3,共9页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7°,东经102.79°,震源深度10 km。本次地震在距震中约20 km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永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二级阶地黄土台塬地貌下引发了长2.5 km的大规模...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7°,东经102.79°,震源深度10 km。本次地震在距震中约20 km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永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二级阶地黄土台塬地貌下引发了长2.5 km的大规模液化流滑灾害,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笔者在震后立即对该液化流滑灾害和地震动特征进行了现场联合调查,基于现场考察、无人机现场勘测、钻孔勘探、电法探测、参考历史同类灾害的前期研究成果等手段,初步查明了液化流滑的特征与机理。结果表明,该液化流滑是由于地震触发11 m深度以下地下水饱和的黄土层大面积液化,上覆土体随液化土体沿液化层带顺着2°~3.5°的缓斜坡方向流滑进入冲沟,然后,沿坡度为1.5°~5°的冲沟向下游继续流滑。在流滑过程中,液化土体中喷涌出的大量水与上覆土体中高含水率表层土中的水不断与流滑土体搅合揉搓使得流滑混合体在到达冲沟中下部的拦洪坝之前,已经演化为泥流。在遇到拦洪坝受阻漫溢到左右两岸的同时,泥流转而也进入了左侧另一条相邻冲沟一定距离,最终拦洪坝溃坝,泥流继续下泄到了金田村和草滩村,造成两村51户房屋被埋或冲毁,20余人死亡,泥流最终停止于两村下游约317 m处。并在结论中得到了评估与减轻此类灾害风险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流滑 黄土地层 地震动 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岩土地震工程领域进展综述
2
作者 马星宇 王兰民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8,共23页
通过参会交流和对口头报告论文的研读,对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岩土地震工程与场地响应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大会大师报告、特邀报告相关进展和分会口头报告相关进展两个方面,涉及专题:强震动记录排序,地震危险性... 通过参会交流和对口头报告论文的研读,对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岩土地震工程与场地响应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大会大师报告、特邀报告相关进展和分会口头报告相关进展两个方面,涉及专题:强震动记录排序,地震危险性评估,区域尺度的地震滑坡评价及应用;隧道与地下基础设施的抗震设计、风险评估与管理;液化场地的地下结构;岩土隔震;面向结构保护和基于抗震超材料的创新地基相互作用概念;浅基础抗震设计中的挑战;面向建筑物和桥梁的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与韧性应用;地震输入、场地效应和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历史发展与对其易损性曲线的影响;抗液化结构;场地响应谱分析的实践、知识和技术的现状与讨论;采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岩土地震工程;土体非线性对建筑环境的影响-观测与预测等。以期与读者全方位分享本届盛会该领域的主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岩土地震工程 场地响应 液化 土结相互作用 土工合成材料 土体非线性 地震滑坡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积石山 M_(s)6.2级地震的震害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丽丽 王兰民 +5 位作者 卢育霞 许世阳 夏晓雨 盖海龙 池佩红 郭梅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71,共14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35.70°N,102.79°E)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烈度为VIII度。地震发生后,通过实地烈度评估与科学考察,对震区VI~VIII度区不同建(构)筑物与生命线工程的震害特...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35.70°N,102.79°E)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烈度为VIII度。地震发生后,通过实地烈度评估与科学考察,对震区VI~VIII度区不同建(构)筑物与生命线工程的震害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抗震设计与施工管理、场地放大效应与地震次生灾害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等角度,提出了此次地震的震害启示。结果表明:1)严重破坏和毁坏的建筑结构主要集中在老旧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和无设防或设防不规范的砖混结构。2)造成建筑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少量自建房抗震设计和施工的不规范、场地放大效应和地震次生灾害。3)优化和改良生土砌筑材料,改进纵横墙间的拉结措施,强化结构整体性是提高土木结构抗震的有效方法;普及“上下圈梁与构造柱”等基本抗震设防措施,规范水泥砂浆强度,提升农村工匠的施工水平,可有效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性,避免房屋出现整体性垮塌;室内洗手间的墙体应该与房顶、纵横墙间建立有效联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4)孤突斜坡、河流高阶地与岸边为抗震不利地带。当建造用地极为匮乏,不得不选址在这些场地之上时,应该综合考虑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水文地质条件、抗震设防目标、建筑结构类型等影响因素,做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科学设防。灾后重建过程中,应由政府统一规划选址、统一设计,规范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6.2级地震 震害调查 场地放大效应 黄土液化流滑 震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睿 王兰民 +1 位作者 周燕国 王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89,105,共20页
社会发展需求的增长、工程建造能力的提升以及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带来的新震害现象、技术手段和工程需求,为土动力学及岩土地震工程研究提出了新挑战并创造了新机遇。文章重点针对近年来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领域的一些新现象... 社会发展需求的增长、工程建造能力的提升以及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带来的新震害现象、技术手段和工程需求,为土动力学及岩土地震工程研究提出了新挑战并创造了新机遇。文章重点针对近年来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领域的一些新现象、新手段和新挑战进行综述,聚焦于土的动力特性、砂土地震液化、土的动力测试和岩土地震工程试验、岩土地震工程数值模拟以及岩土工程抗震等方面,分析当前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梳理近年来所取得的一些最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特性 地震液化 测试与试验 数值模拟 岩土工程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改良黄土工程性质与加固机理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谦 王兰民 +2 位作者 刘钊钊 钟秀梅 高中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50-154,215,共6页
为有效改善黄土的不良工程性质,选择工业副产品木质素作为改良剂,对黄土工程性能进行改善,以满足工程对土体承载能力的要求。通过配置不同配比的木质素改良黄土,测试了改良黄土的相对质量密度、界限含水率、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和无... 为有效改善黄土的不良工程性质,选择工业副产品木质素作为改良剂,对黄土工程性能进行改善,以满足工程对土体承载能力的要求。通过配置不同配比的木质素改良黄土,测试了改良黄土的相对质量密度、界限含水率、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了素土和改良黄土的工程性质,探讨了木质素用于改良黄土的可行性。并结合物理力学特性测试结果,基于扫描电镜试验和X射线衍射试验,从细观结构和矿物成分方面分析了木质素改良黄土的加固机理。结果表明:与素压实黄土相比,木质素改良黄土的相对质量密度明显降低,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均减小,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优含水率有所下降。木质素掺量和养护龄期对改良黄土工程性质有显著影响,养护龄期28 d、木质素掺量2%时,改良黄土抗压强度最大,相较于素压实黄土强度提升32%。木质素对黄土的改良加固的机制主要包括木质素对黄土的填隙作用、胶结作用、黏土矿物强化作用、离子交换和双电层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改良处理 抗压强度 SEM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建筑物震害防御投资标准研究
6
作者 袁近远 苏安双 +3 位作者 许成顺 王兰民 陈龙伟 袁晓铭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0-198,共9页
震害防御投资是减轻震害损失的必要条件,投资标准应是考虑震害防御目标与整个社会利益权衡下的决策结果,但以往尚少研究。文中通过对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调查分析,得到了我国专业群体对典型建筑物震害防御投资可接受能力的认识... 震害防御投资是减轻震害损失的必要条件,投资标准应是考虑震害防御目标与整个社会利益权衡下的决策结果,但以往尚少研究。文中通过对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调查分析,得到了我国专业群体对典型建筑物震害防御投资可接受能力的认识,阐明了地震风险区、建筑抗震类别和设防目标对抗震投资决策的影响规律。采用综合分析,提出了典型建筑物震害防御投资推荐标准,可供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与工程建设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 抗震投资标准 地震风险区 建筑抗震类别 设防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黄土液化机理与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5
7
作者 王兰民 刘红玫 +1 位作者 李兰 孙崇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9-94,共6页
基于室内土动力学试验、电化学试验和电镜扫描图像处理分析,研究了饱和黄土液化的机理,建立了饱和黄土孔隙水压力和应变的增长模型,定量研究了黄土液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黄土液化 机理 孔压 应变 影响因素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和降雨耦合作用下黄土边坡动力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王兰民 蒲小武 +2 位作者 吴志坚 徐舜华 刘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87-1293,共7页
2013年岷漳Ms6.6级地震诱发的永光村泥流状滑坡表明,单一因素下稳定的黄土边坡在地震和降雨耦合作用下会诱发严重的岩土灾害。因此,基于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现实需求,开展了地震和降雨耦合作用下黄土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加载卓越... 2013年岷漳Ms6.6级地震诱发的永光村泥流状滑坡表明,单一因素下稳定的黄土边坡在地震和降雨耦合作用下会诱发严重的岩土灾害。因此,基于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现实需求,开展了地震和降雨耦合作用下黄土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加载卓越频率差异较大的原始波和压缩波,研究了地震和降雨耦合作用下黄土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边坡动力作用过程,土体微结构不断损伤演化,土体动力参数——共振频率与阻尼比随动载强度增大不断调整变化,从而引起边坡不同部位加速度响应特征(频谱、幅度)的变化。PGA放大效应取决于边坡自振频率与荷载主频接近程度,当二者愈接近,放大效应越明显,反之放大效应越弱甚至响应衰减(放大系数小于1)。根据边坡模型宏观变形以及相关物理量的变化特征,地震和降雨耦合作用下的边坡失稳破坏过程可划分为:弹性动变形阶段、残余变形快速增加阶段、液化滑移阶段,不同阶段边坡动力响应各具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边坡 动力响应 振动台 模型试验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震滑坡的触发类型、特征与成灾机制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兰民 柴少峰 +4 位作者 薄景山 王平 许世阳 李孝波 蒲小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43-1554,共12页
基于现场调查勘探、无人机航测和大型振动台试验,系统研究了黄土地震滑坡的触发类型、特征与成灾机制。结果表明,黄土地震滑坡在空间分布、单体规模、致灾范围、平面形态、地形水文条件、地震动强度、土层厚度、与发震断层关系等方面具... 基于现场调查勘探、无人机航测和大型振动台试验,系统研究了黄土地震滑坡的触发类型、特征与成灾机制。结果表明,黄土地震滑坡在空间分布、单体规模、致灾范围、平面形态、地形水文条件、地震动强度、土层厚度、与发震断层关系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黄土地震滑坡从触发机理角度可划分为剪切型滑坡、液化型滑坡、震陷型滑坡三种类型。剪切型滑坡根据滑动面地层岩性可进一步分为黄土层内滑坡、黄土与泥岩接触面滑坡、切入基岩的切层滑坡;液化型滑坡可根据液化层位置划分为底部液化滑移型、表层液化泥流型、底-表层联合液化滑流型等。震陷型滑坡可根据坡体破坏形式细分为陷滑型、崩滑型等两种。本文可为黄土地震滑坡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震滑坡 剪切型 液化型 震陷型 成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场地震陷时桩基负摩阻力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兰民 孙军杰 +2 位作者 黄雪峰 徐舜华 石玉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1-348,共8页
有关强震诱发黄土震陷时桩基负摩阻力的研究资料极少,其影响尚未能引入桩基设计之中。通过开展爆破模拟地震动诱发黄土震陷条件下桩基负摩阻力的现场观测试验,分析研究了强震引发黄土震陷时桩基负摩阻力的基本特征。本次现场试验在选定... 有关强震诱发黄土震陷时桩基负摩阻力的研究资料极少,其影响尚未能引入桩基设计之中。通过开展爆破模拟地震动诱发黄土震陷条件下桩基负摩阻力的现场观测试验,分析研究了强震引发黄土震陷时桩基负摩阻力的基本特征。本次现场试验在选定的黄土场地内布置试桩两根,每根试桩内按2 m间距对称植入钢筋应力计20个;地震动由15组炸药微差延时爆破模拟生成,试验场地布设地震计17个。现场试验期间,整个场地所有沉降观测点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震陷,最大震陷量达33 mm;桩基负摩阻力量值显著,桩身负摩阻力平均值达54 kPa,桩身总的负摩阻力约1654 kN。试验的观测结果表明,地震诱发黄土震陷时的桩基负摩阻力不容忽视,应当在桩基设计时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摩阻力 桩基础 黄土 震陷 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村民房地震易损性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兰民 袁中夏 林学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25,共10页
甘肃省农村地震灾害严重。基于对甘肃省农村民房的调查和数次农村民房震害资料分析,概括论述了甘肃省农村民房的主要类型及其抗震性能,研究分析了甘肃农村民房地震易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涉及农村民房的建筑场地和地基基础、结构布局、... 甘肃省农村地震灾害严重。基于对甘肃省农村民房的调查和数次农村民房震害资料分析,概括论述了甘肃省农村民房的主要类型及其抗震性能,研究分析了甘肃农村民房地震易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涉及农村民房的建筑场地和地基基础、结构布局、施工技术、选材用料以及维护使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民房 抗震 甘肃省 地震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层大规模地震液化滑移的机理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46
12
作者 王兰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9,共19页
2018年印度尼西亚帕卢7.4级地震造成的低角度饱和土层大规模滑移灾难对黄土地区地震造成的土层大规模低角度滑动灾害研究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为了研究黄土地层大规模地震液化滑移机理,通过对国内外强震触发的典型黄土地震液化灾害进行... 2018年印度尼西亚帕卢7.4级地震造成的低角度饱和土层大规模滑移灾难对黄土地区地震造成的土层大规模低角度滑动灾害研究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为了研究黄土地层大规模地震液化滑移机理,通过对国内外强震触发的典型黄土地震液化灾害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于现场大型探槽和钻孔勘探、室内动三轴试验、现场剪切波速测试、SPT测试、土体微结构测试和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饱和黄土液化的特征和机理,提出了饱和黄土场地液化的初判与详判方法,研究了黄土大规模地层液化滑移的滑动条件、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论述了黄土地层大规模地震液化滑移的机制,构建了滑距和致灾范围预测模型;提出了液化滑移灾害的概率风险评估方法,给出了不同超越概率下黄土地层大规模地震液化灾害风险区划图;并从主动防控、被动防控和综合监测预警3个方面提出了黄土地层大规模液化滑移灾害的防控途径及措施。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地层大规模液化滑移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层 液化判别 滑移机理 滑距和致灾范围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震诱发滑坡分布特征与灾害风险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兰民 蒲小武 陈金昌 《城市与减灾》 2019年第3期33-40,共8页
引言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东西长1000km,南北宽750km,横跨甘、青、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的大部或局部,面积约34万km^2。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分布的主体区域,也是全世界黄土连续分布面积最大、土层最... 引言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东西长1000km,南北宽750km,横跨甘、青、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的大部或局部,面积约34万km^2。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分布的主体区域,也是全世界黄土连续分布面积最大、土层最厚的黄土地区。第四纪以来的风积黄土作用,覆盖于地表欠压密的应力历史,形成了黄土特殊的支架孔隙结构,以及具有很强水敏性、崩解性等水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分布 分布规律 地震诱发 地震滑坡 黄土滑坡 滑坡灾害 黄土高原 灾害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害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兰民 郭安宁 +1 位作者 王平 马星宇 《城市与减灾》 2020年第6期43-53,共11页
引言根据《中国近代地震目录》,1920年12月16日20:05′53″在宁夏海原发生8.5级地震,震中烈度Ⅻ度,震中位置:N36.7°,E104.9°(仪器震中),宏观震中:N36.5°,E105.7°,位于海原县干盐池一带,宏观震源深度17km,发震断裂... 引言根据《中国近代地震目录》,1920年12月16日20:05′53″在宁夏海原发生8.5级地震,震中烈度Ⅻ度,震中位置:N36.7°,E104.9°(仪器震中),宏观震中:N36.5°,E105.7°,位于海原县干盐池一带,宏观震源深度17km,发震断裂带长度237km,极震区面积达20000km2,造成23.4万人遇难。2010年,中国近现代重大地震考证研究宁夏项目组《关于1920年海原大地震死亡人数的调研报告》复核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为27万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宏观震中 震中位置 地震目录 极震区 死亡人数 仪器震中 震中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4届国际岩土地震工程和土动力学进展大会论文综述
15
作者 王兰民 唐毅 袁中夏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3期9-20,共12页
第4届国际岩土地震工程和土动力学进展大会于2001年3月26—31日在美国圣地亚哥成功召开,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共接受了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286篇论文,并以光盘出版了论文集.这... 第4届国际岩土地震工程和土动力学进展大会于2001年3月26—31日在美国圣地亚哥成功召开,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共接受了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286篇论文,并以光盘出版了论文集.这些论文可归为三大类:新进展和实践报告、特别报告和分属11个主题的分会论文.本文按分类和主题综述了会议论文中的主要进展,以期与同行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地震工程 土动力学 国际大会 论文 综述 深基础 液化反应 斜坡 土坝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兰民 《城市与减灾》 2021年第4期13-26,共14页
引言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是地震灾害预防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重要支撑学科领域。其中,岩土地震工程学是研究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地震工程问题的学科,也是岩土工程与地震工程、土动力学交叉而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在地... 引言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是地震灾害预防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重要支撑学科领域。其中,岩土地震工程学是研究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地震工程问题的学科,也是岩土工程与地震工程、土动力学交叉而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在地震作用下土体的变形与强度特性,场地、地基和土工结构物的变形与稳定性问题。而土动力学是研究动力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力特性、场地动力响应和场地液化、震陷、滑坡等问题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动力学 动力荷载作用 岩土工程 岩土地震工程 动力响应 场地液化 工程抗震设防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3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概述
17
作者 王兰民 袁中夏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4期1-10,共10页
介绍了第13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的概况。内容涉及大会报告和6个专题(工程地震、岩土地震工程、结构工程、生命线工程、综合减灾与社会经济问题以及近期地震的经验教训与地震工程实践)。作者还对目前国际范围内的地震工程最新进展及其发... 介绍了第13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的概况。内容涉及大会报告和6个专题(工程地震、岩土地震工程、结构工程、生命线工程、综合减灾与社会经济问题以及近期地震的经验教训与地震工程实践)。作者还对目前国际范围内的地震工程最新进展及其发展趋势作以论述。最后,根据对本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的认识,作者对如何办好由中国地震局主办2008年在我国北京举行的第14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谈了一些初步的看法。笔者愿以此文使国内同行对本届大会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 工程地震 中国地震局 生命线工程 最新进展 岩土 专题 结构工程 综合减灾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地震工程学》一书介绍与评价
18
作者 王兰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27,共1页
在1995年Steven L.Karamer编著出版《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岩土地震工程学)和2002年Robert W.Day编著出版《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Handbook》(岩土地震工程手册)之后,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了由陈国... 在1995年Steven L.Karamer编著出版《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岩土地震工程学)和2002年Robert W.Day编著出版《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Handbook》(岩土地震工程手册)之后,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了由陈国兴教授编著的我国第一部岩土地震工程的专著《岩土地震工程学》于200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地震工程 地震工程学 科学出版社 评价 书介 Robert 编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地震工程学》一书介绍与评价
19
作者 王兰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424,共1页
在1995年Steven L.Karamer编著出版《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岩土地震工程学)和2002年Robert W.Day编著出版《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Handbook》(岩土地震工程手册)之后,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了由陈国... 在1995年Steven L.Karamer编著出版《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岩土地震工程学)和2002年Robert W.Day编著出版《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Handbook》(岩土地震工程手册)之后,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了由陈国兴教授编著的我国第一部岩土地震工程的专著《岩土地震工程学》于200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地震工程 地震工程学 科学出版社 评价 书介 Robert 编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远场黄土场地地震动场地放大效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吴志坚 王兰民 +1 位作者 陈拓 王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36-3740,共5页
通过汶川地震震后科学考察发现,汶川地震局部场地的震害和地震动放大效应明显,地震对甘肃省境内远离震中的黄土地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此基础上,结合钻孔波速测试,运用二维等价线性时程响应动分析法对甘肃省平凉市典型黄土塬进行... 通过汶川地震震后科学考察发现,汶川地震局部场地的震害和地震动放大效应明显,地震对甘肃省境内远离震中的黄土地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此基础上,结合钻孔波速测试,运用二维等价线性时程响应动分析法对甘肃省平凉市典型黄土塬进行了地震动力响应计算,分析了该地区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黄土塬具有地震动放大效应,随着塬高的增加,加速度、速度、位移均出现放大效应;随着地震动在黄土覆盖层中的传递,卓越频率向低频移动,高频成分被吸收,加速度反应谱中长周期分量逐渐增大。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基本吻合,其结果对黄土地区进行合理的抗震设防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场地 放大效应 动力响应 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