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0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楚汉
王光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也是重要的粮食和能源基地,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黄河又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也是重要的粮食和能源基地,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黄河又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之一,我国治理黄河历史悠久,人民治黄以来,黄河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梳理了人民治黄的辉煌成就,分析了当前治黄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针对如何实现黄河流域长治久安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构建流域水资源保障体系、实现流域重点地区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完善流域防洪防凌与水沙调控工程体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被引量:
45
2
作者
王光谦
张长春
+3 位作者
刘家宏
魏加华
薛海
李铁键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6,共7页
通过遥感手段和数字流域模型,研究了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近10来年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减水减沙效益。研究表明,多沙粗沙区90年代末期与80年代末期相比,植被覆盖度增加区域大约占50%,植被覆盖度没变化区域约占48%。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导致了...
通过遥感手段和数字流域模型,研究了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近10来年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减水减沙效益。研究表明,多沙粗沙区90年代末期与80年代末期相比,植被覆盖度增加区域大约占50%,植被覆盖度没变化区域约占48%。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导致了流域水沙条件的变化,90年代末期植被覆盖条件下,植被措施的减水减沙百分比不高;不同的降雨过程,植被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有一定的差别;从不同降雨过程多年平均看,近10来年植被措施年均减水2.63亿m3,减沙1.13亿t,减水减沙比为2.75,即减1亿t沙的同时减水2.75亿m3,减水百分比为7.61,减沙百分比为10.56,减沙效益大于减水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粗沙区
植被覆盖
流域模型
减水减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泥石流模拟 : I—模型
被引量:
28
3
作者
王光谦
邵颂东
费祥俊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13,共7页
对粘性泥石流的堆积过程,给出平面二维运动的基本方程。用固液两相流模型来模化阻力项,并讨论了泥石流中液、固两相分界粒径的选取以及有关特征参数的计算问题。最后结合已有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建立泥石流的流团模型,包括运动方...
对粘性泥石流的堆积过程,给出平面二维运动的基本方程。用固液两相流模型来模化阻力项,并讨论了泥石流中液、固两相分界粒径的选取以及有关特征参数的计算问题。最后结合已有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建立泥石流的流团模型,包括运动方程和数值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
堆积
模拟
应变
数值计算方法
运动方程
特征参数
基本方程
平面二维
固液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流域源区与上中游空中水资源特征分析
被引量:
19
4
作者
王光谦
李铁键
+2 位作者
李家叶
魏加华
钟德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82,共4页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核心议题。黄河之水天上来,随着气象科学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快速发展,空中水资源应逐步纳入我国的水资源体系,进行空地统一的水资源分析与管理。黄河流域处于我国北方半干旱...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核心议题。黄河之水天上来,随着气象科学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快速发展,空中水资源应逐步纳入我国的水资源体系,进行空地统一的水资源分析与管理。黄河流域处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区,年均370亿m^3的可用水量支撑沿黄9省(区)超过1亿人口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进行空地水资源统一分析与管理的需求最为迫切。本文以黄河源头和上中游地区为例,对比分析了源区(12.7万km2)与上中游地区(66.7万km2,不含源区)的空中水资源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每年空中水汽输入量约为8 700亿m^3,其中约3 700亿m^3为空中水资源,区域降水量约为680亿m^3,考虑区域内蒸发对空中水资源的补给,空中水资源的降水转化率约为16.3%;黄河上中游每年空中水汽输入量约为36 000亿m^3,其中约10 000亿m^3为空中水资源,降水量约为2 920亿m^3,空中水资源的降水转化率约为22.3%。因此,黄河源区空中水资源的丰度较上中游地区高,降水转化率偏低,但产流系数较大。黄河源区更适合进行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适度地利用空中水资源对提高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水资源
水汽输送
降水转化率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成沙纹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
17
5
作者
王光谦
冉启华
刘绿波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基于Bagnold和Sharp提出的沙纹发展机理,运用离散模拟方法,考虑沙粒的跃移和蠕移过程,对风成沙纹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二维计算机模拟,得到了接近于自然情况的沙纹形态。模拟表明沙纹的产生与床面上凸起部对其下游的...
本文基于Bagnold和Sharp提出的沙纹发展机理,运用离散模拟方法,考虑沙粒的跃移和蠕移过程,对风成沙纹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二维计算机模拟,得到了接近于自然情况的沙纹形态。模拟表明沙纹的产生与床面上凸起部对其下游的屏蔽作用有关,沙纹的波高H和波长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增大速率逐渐减小,最后趋于某个稳定状态。床面形态发展过程中有融合现象发生,并且发现沙纹剖面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模拟沙纹的λ/H值大致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沙纹
剖面
床面
屏蔽作用
沙粒
稳定状态
模拟
下游
二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的水沙运动模拟
被引量:
13
6
作者
王光谦
李铁键
+1 位作者
贺莉
薛海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5,共7页
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源区。为模拟与预测全流域的水沙运动过程,需要建立流域水沙运动模拟模型。为使模型的建立符合实际的物理图景,将流域分为坡面与沟道两大系统,在坡面上建立产流与侵蚀产沙模型,在沟道系...
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源区。为模拟与预测全流域的水沙运动过程,需要建立流域水沙运动模拟模型。为使模型的建立符合实际的物理图景,将流域分为坡面与沟道两大系统,在坡面上建立产流与侵蚀产沙模型,在沟道系统内建立水沙运动模型。根据沟道无实测断面资料的实际情况,本文改进了以扩散波方法为基础的水流演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不平衡输沙理论计算泥沙输移,提供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系统水沙运动模拟的一种模式。对于沟道水流挟沙力的计算,验证对比了常用于黄河干流的张红武公式和专为泥沙源区建立的费祥俊公式。最后,作为例子给出了方法在小流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道
高含沙水流
黄土高原
丘陵沟壑区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泥石流模拟 : Ⅱ—验证
被引量:
12
7
作者
王光谦
邵颂东
费祥俊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17,共4页
根据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刘希林和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唐川所做的泥石流堆积模型实验,对论文(Ⅰ)建立的泥石流流团模型进行了验证。文中首先介绍有关实验与计算的基本概况,然后分别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应用数值模型计...
根据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刘希林和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唐川所做的泥石流堆积模型实验,对论文(Ⅰ)建立的泥石流流团模型进行了验证。文中首先介绍有关实验与计算的基本概况,然后分别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应用数值模型计算泥石流的堆积范围,并对平面堆积形态进行分析。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计算与实测值符合较好,泥石流流团模型的正确性从而得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堆积
山地灾害
实测值
地理研究
数值模型
模拟
形态
应用
实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水流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I:模型建立与率定
被引量:
8
8
作者
王光谦
杨文俊
+1 位作者
夏军强
周厚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具有流量大、落差大、龙口流速大等特点。为保证截流顺利实施,将一维和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紧密结合,先用一维模型推求明渠的过流量及上下游戗堤承担的水位落差,再用二维模型模拟戗堤进占时明渠内的水力条件。然后利用已...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具有流量大、落差大、龙口流速大等特点。为保证截流顺利实施,将一维和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紧密结合,先用一维模型推求明渠的过流量及上下游戗堤承担的水位落差,再用二维模型模拟戗堤进占时明渠内的水力条件。然后利用已有的水工模型试验资料,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率定。率定结果表明:一维模型计算的明渠过流量、截流总落差、上下游戗堤承担的水位落差等结果与试验值相当接近;二维模型的计算结果不仅与试验值基本符合,同时又符合弯道水力学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明渠截流
水流数学模型
上下戗堤进占
截流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糙率综合论证
被引量:
34
9
作者
王光谦
黄跃飞
+1 位作者
魏加华
吴保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14,共7页
在大量收集与分析国内外输水渠道糙率取值规范和计算方法、混凝土输水渠道实测n值、以及对京密引水渠、引黄济青干渠进行实地考察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推荐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n值的计算方法和各渠段的n值。中线工程各渠段推...
在大量收集与分析国内外输水渠道糙率取值规范和计算方法、混凝土输水渠道实测n值、以及对京密引水渠、引黄济青干渠进行实地考察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推荐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n值的计算方法和各渠段的n值。中线工程各渠段推荐糙率系数的平均值为0.014 9(设计流量)及0.015 0(加大流量);推荐的校核值为 0.015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糙率
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泥石流模拟 : Ⅲ—应用
被引量:
9
10
作者
王光谦
邵颂东
费祥俊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22,共5页
本文将泥石流流团模型用于实际泥石流模拟。根据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源乡沙湾大沟1991年发生的粘性泥石流的堆积观测结果,运用数值模型重现当时泥石流在下游地区的堆积过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并能合理地反映实际...
本文将泥石流流团模型用于实际泥石流模拟。根据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源乡沙湾大沟1991年发生的粘性泥石流的堆积观测结果,运用数值模型重现当时泥石流在下游地区的堆积过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并能合理地反映实际堆积情况,证实泥石流流团模型的可靠性。最后,文中根据计算给出的有关成果,对泥石流堆积扇的全面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
堆积扇
观测结果
实测值
模拟
数值模型
云南省
下游地区
发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堰塞坝及其溃决模拟研究评述
被引量:
26
11
作者
王光谦
王永强
+1 位作者
刘磊
王大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共7页
堰塞坝形成突然、危险性大,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形成巨大威胁,研究堰塞坝的溃决成灾机理与应急条件下的除险减灾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结合国内外堰塞坝及其溃决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评述了堰...
堰塞坝形成突然、危险性大,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形成巨大威胁,研究堰塞坝的溃决成灾机理与应急条件下的除险减灾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结合国内外堰塞坝及其溃决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评述了堰塞坝的形成过程和特征、溃决过程以及除险减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堰塞坝及其溃决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若干重大关键问题:1堰塞体形成过程中的土石料堆积分选机制;2强非恒定流、非均匀流下的输沙理论;3多机理耦合的溃口发展模型;4大尺度堰塞坝溃决实体模型试验;5如何降低除险减灾策略制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结构特征
溃坝模型
灾害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泥沙未来变化趋势
被引量:
42
12
作者
王光谦
钟德钰
吴保生
《中国水利》
2020年第1期9-12,32,共5页
受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黄河水沙变化显著。与1960年以前相比,潼关站近期的水量减少44%、沙量减少85%。未来水沙如何变化,是黄河治理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对黄河未来水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50年内,潼关站年均径...
受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黄河水沙变化显著。与1960年以前相比,潼关站近期的水量减少44%、沙量减少85%。未来水沙如何变化,是黄河治理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对黄河未来水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50年内,潼关站年均径流量在247亿m3左右,年均输沙量在3亿t左右,且均呈现缓慢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输沙量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流域三维仿真系统的构想与实现
被引量:
13
13
作者
王光谦
刘家宏
孙金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共3页
黄河流域三维仿真系统因其涉及的范围广、数据量大、仿真精度要求高而变得异常复杂,为此,系统的总体框架在设计上将需要仿真的三维场景分成两个层次:主窗体层和子窗体层。主窗体层用来仿真全流域大范围的地物信息,子窗体用来仿真局部地...
黄河流域三维仿真系统因其涉及的范围广、数据量大、仿真精度要求高而变得异常复杂,为此,系统的总体框架在设计上将需要仿真的三维场景分成两个层次:主窗体层和子窗体层。主窗体层用来仿真全流域大范围的地物信息,子窗体用来仿真局部地区的详细信息以及计算结果的查询演示。主窗体和子窗体的分层解决了当前硬件条件下显示范围大与显示精度高之间很难协调的矛盾,实现了大到黄河全流域整体漫游,小到小浪底电站厂房内的一台机组的全方位、多层次、高精度的三维立体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三维仿真
数字黄河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快速颗粒流碰撞应力的动理模型
被引量:
8
14
作者
王光谦
倪晋仁
费祥俊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48-355,共8页
颗粒碰撞是快速颗粒流的动量传递,能量传递及耗散的主要机制。因此,碰撞应力是快速颗粒流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基于大小均匀、光滑圆球颗粒的非弹性碰撞模型,类比气体分子动理论中的处理方法得出快速颗粒流积分形式的碰撞应力,能量传递...
颗粒碰撞是快速颗粒流的动量传递,能量传递及耗散的主要机制。因此,碰撞应力是快速颗粒流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基于大小均匀、光滑圆球颗粒的非弹性碰撞模型,类比气体分子动理论中的处理方法得出快速颗粒流积分形式的碰撞应力,能量传递通量及能量耗散率等关系。在颗粒速度分布函数的一级近似式符合Maxwell分布的假设下,对碰撞应力积分得出相应于Boltzmann方程二级近似解的碰撞应力表达式。在简单快速颗粒流动条件下,本文的理论结果与实验资料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动理模型
碰撞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颗粒流研究评述
被引量:
29
15
作者
王光谦
倪晋仁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19,共13页
颗粒流可看作一种颗粒间直接作用占优势的特殊两相流,它涉及自然界和工程实际中的许多流动问题,例如泥石流、雪崩、滑坡及固体物料的管道输送等,现阶段在国际上对颗粒流的研究正形成一个热点,而在国内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本文在广...
颗粒流可看作一种颗粒间直接作用占优势的特殊两相流,它涉及自然界和工程实际中的许多流动问题,例如泥石流、雪崩、滑坡及固体物料的管道输送等,现阶段在国际上对颗粒流的研究正形成一个热点,而在国内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本文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颗粒流研究现状作了全面的评述,内容包括颗粒流动现彖、实验研究、基本理论、数值模拟,颗粒流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动理论
硬球模型
软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华大学泥沙研究回顾
被引量:
2
16
作者
王光谦
张仁
+2 位作者
惠遇甲
王桂仙
王兴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1-25,共5页
关键词
清华大学
泥沙
研究成果
泥沙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
被引量:
5
17
作者
王光谦
刘家宏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21,共7页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是“数字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理解为“数字流域+流域水沙、水质模型”。文中在数字流域模型框架下,以坡面为基本单元,建立具有多层结构的产流模型;在坡面产流的基础上,建立坡面产沙数学模型。进而以流域分级理论...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是“数字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理解为“数字流域+流域水沙、水质模型”。文中在数字流域模型框架下,以坡面为基本单元,建立具有多层结构的产流模型;在坡面产流的基础上,建立坡面产沙数学模型。进而以流域分级理论为依据,将坡面、小流域、区域、全流域四个层次的模型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流域整体模型。文中提出了不同层次模型之间的联系途径和整合方法,探讨了模型框架、参数提取、模型计算原理方面的技术问题。应用建立的模型,给出了四个计算实例:黄河全流域水量计算、小花间汛期洪水模拟、多沙粗沙区产沙计算和岔巴沟淤地坝规划。实践表明:建立的模型基本具备了在黄河全流域进行降雨—径流模拟、侵蚀产沙计算和进行淤地坝规划的功能,辅以降雨预报模块则可进行洪水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流域模型
数字黄河
径流模拟
侵蚀产沙
淤地坝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波状泥石流运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
5
18
作者
王光谦
倪晋仁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9,共9页
基于波状泥石流运动的基本方程,即浅水波方程,本文中分析了运动速度与形状保持不变的波状泥石流波面形态,并与蒋家沟实测4阵波状泥石流波形在运动过程中变化的波状泥石流,作者在明槽中进行了模拟试验,并用特征线方法做了相应计算...
基于波状泥石流运动的基本方程,即浅水波方程,本文中分析了运动速度与形状保持不变的波状泥石流波面形态,并与蒋家沟实测4阵波状泥石流波形在运动过程中变化的波状泥石流,作者在明槽中进行了模拟试验,并用特征线方法做了相应计算,试验测量结果包括固定点泥位变化,不同时间泥石流波峰位置及波状泥石流最终停积形态;计算结果包括波状泥石流的运动过程,从开始运动、中间任一时刻波状泥石流的位置及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运动特性
波状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流泥沙研究进展
被引量:
91
19
作者
王光谦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4-80,F0003,共18页
泥沙研究主要是认识水流中的泥沙运动规律、河床演变规律,进而解决水利工程中的泥沙问题。泥沙学科体系始建于20世纪,侧重河流泥沙研究。河流泥沙运动力学基本理论包括:泥沙的沉降特性、泥沙的起动特性、悬移质运动规律、推移质运动规...
泥沙研究主要是认识水流中的泥沙运动规律、河床演变规律,进而解决水利工程中的泥沙问题。泥沙学科体系始建于20世纪,侧重河流泥沙研究。河流泥沙运动力学基本理论包括:泥沙的沉降特性、泥沙的起动特性、悬移质运动规律、推移质运动规律、水流挟沙力、非平衡输沙、泥沙运动统计理论、异重流运动理论、波流作用下的泥沙运动理论等。在长期的治河实践中,我国的泥沙科学发展迅速,主要进展包括:泥沙运动力学基本理论,高含沙水流的运动机理与理论,河流模拟的理论与技术,水库泥沙的对策与管理,河道演变规律的认识及治河工程技术等。本文对河流泥沙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央犹他工程
被引量:
1
20
作者
王光谦
杨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5-38,58,共5页
中央犹他调水工程于20世纪中期开始授权建设,是一个跨世纪的具有综合效益的调水工程。工程为犹他州有效利用科罗拉多河的水资源,加强尤因塔流域和博纳维尔流域水资源的调度和分配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成为盐湖城等经济发达地区生活和工...
中央犹他调水工程于20世纪中期开始授权建设,是一个跨世纪的具有综合效益的调水工程。工程为犹他州有效利用科罗拉多河的水资源,加强尤因塔流域和博纳维尔流域水资源的调度和分配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成为盐湖城等经济发达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从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及工程效益等方面介绍中央犹他调水工程的基本概况,希望能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犹他工程
调水
博纳维尔枢纽
工程建设管理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楚汉
王光谦
机构
清华大学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2020-ZW06-A-016,2021-JS02-B-019,2023-ZW-07-A-023)。
文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也是重要的粮食和能源基地,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黄河又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之一,我国治理黄河历史悠久,人民治黄以来,黄河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梳理了人民治黄的辉煌成就,分析了当前治黄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针对如何实现黄河流域长治久安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构建流域水资源保障体系、实现流域重点地区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完善流域防洪防凌与水沙调控工程体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Keywords
ecological protec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Yellow River Basin
分类号
TV212.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被引量:
45
2
作者
王光谦
张长春
刘家宏
魏加华
薛海
李铁键
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项目(50221903)
文摘
通过遥感手段和数字流域模型,研究了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近10来年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减水减沙效益。研究表明,多沙粗沙区90年代末期与80年代末期相比,植被覆盖度增加区域大约占50%,植被覆盖度没变化区域约占48%。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导致了流域水沙条件的变化,90年代末期植被覆盖条件下,植被措施的减水减沙百分比不高;不同的降雨过程,植被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有一定的差别;从不同降雨过程多年平均看,近10来年植被措施年均减水2.63亿m3,减沙1.13亿t,减水减沙比为2.75,即减1亿t沙的同时减水2.75亿m3,减水百分比为7.61,减沙百分比为10.56,减沙效益大于减水效益。
关键词
多沙粗沙区
植被覆盖
流域模型
减水减沙
Keywords
rich and coarse sediment area
vegetation coverage
digital basin model
water and sediment reduction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石流模拟 : I—模型
被引量:
28
3
作者
王光谦
邵颂东
费祥俊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1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对粘性泥石流的堆积过程,给出平面二维运动的基本方程。用固液两相流模型来模化阻力项,并讨论了泥石流中液、固两相分界粒径的选取以及有关特征参数的计算问题。最后结合已有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建立泥石流的流团模型,包括运动方程和数值计算方法。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
堆积
模拟
应变
数值计算方法
运动方程
特征参数
基本方程
平面二维
固液两相流
分类号
TV14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源区与上中游空中水资源特征分析
被引量:
19
4
作者
王光谦
李铁键
李家叶
魏加华
钟德钰
机构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海大学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8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59003
51579131)
+2 种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1028)
青海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SF-130)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资助项目(20141081294)
文摘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核心议题。黄河之水天上来,随着气象科学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快速发展,空中水资源应逐步纳入我国的水资源体系,进行空地统一的水资源分析与管理。黄河流域处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区,年均370亿m^3的可用水量支撑沿黄9省(区)超过1亿人口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进行空地水资源统一分析与管理的需求最为迫切。本文以黄河源头和上中游地区为例,对比分析了源区(12.7万km2)与上中游地区(66.7万km2,不含源区)的空中水资源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每年空中水汽输入量约为8 700亿m^3,其中约3 700亿m^3为空中水资源,区域降水量约为680亿m^3,考虑区域内蒸发对空中水资源的补给,空中水资源的降水转化率约为16.3%;黄河上中游每年空中水汽输入量约为36 000亿m^3,其中约10 000亿m^3为空中水资源,降水量约为2 920亿m^3,空中水资源的降水转化率约为22.3%。因此,黄河源区空中水资源的丰度较上中游地区高,降水转化率偏低,但产流系数较大。黄河源区更适合进行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适度地利用空中水资源对提高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空中水资源
水汽输送
降水转化率
黄河流域
Keywords
sky water resources
water vapor transport
precipitation conversion rate
Yellow River basin
分类号
TV21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P42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成沙纹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
17
5
作者
王光谦
冉启华
刘绿波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基于Bagnold和Sharp提出的沙纹发展机理,运用离散模拟方法,考虑沙粒的跃移和蠕移过程,对风成沙纹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二维计算机模拟,得到了接近于自然情况的沙纹形态。模拟表明沙纹的产生与床面上凸起部对其下游的屏蔽作用有关,沙纹的波高H和波长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增大速率逐渐减小,最后趋于某个稳定状态。床面形态发展过程中有融合现象发生,并且发现沙纹剖面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模拟沙纹的λ/H值大致为7。
关键词
风成沙纹
剖面
床面
屏蔽作用
沙粒
稳定状态
模拟
下游
二维
分类号
TV14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P931.3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的水沙运动模拟
被引量:
13
6
作者
王光谦
李铁键
贺莉
薛海
机构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221903)
文摘
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源区。为模拟与预测全流域的水沙运动过程,需要建立流域水沙运动模拟模型。为使模型的建立符合实际的物理图景,将流域分为坡面与沟道两大系统,在坡面上建立产流与侵蚀产沙模型,在沟道系统内建立水沙运动模型。根据沟道无实测断面资料的实际情况,本文改进了以扩散波方法为基础的水流演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不平衡输沙理论计算泥沙输移,提供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系统水沙运动模拟的一种模式。对于沟道水流挟沙力的计算,验证对比了常用于黄河干流的张红武公式和专为泥沙源区建立的费祥俊公式。最后,作为例子给出了方法在小流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沟道
高含沙水流
黄土高原
丘陵沟壑区
模拟
Keywords
channel system
hyper-concentration flow
the Loess Plateau
simulation
分类号
TV13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TV143.6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石流模拟 : Ⅱ—验证
被引量:
12
7
作者
王光谦
邵颂东
费祥俊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1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根据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刘希林和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唐川所做的泥石流堆积模型实验,对论文(Ⅰ)建立的泥石流流团模型进行了验证。文中首先介绍有关实验与计算的基本概况,然后分别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应用数值模型计算泥石流的堆积范围,并对平面堆积形态进行分析。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计算与实测值符合较好,泥石流流团模型的正确性从而得以证实。
关键词
泥石流
堆积
山地灾害
实测值
地理研究
数值模型
模拟
形态
应用
实验条件
分类号
TV213.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水流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I:模型建立与率定
被引量:
8
8
作者
王光谦
杨文俊
夏军强
周厚贵
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系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项目(50221903)
文摘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具有流量大、落差大、龙口流速大等特点。为保证截流顺利实施,将一维和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紧密结合,先用一维模型推求明渠的过流量及上下游戗堤承担的水位落差,再用二维模型模拟戗堤进占时明渠内的水力条件。然后利用已有的水工模型试验资料,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率定。率定结果表明:一维模型计算的明渠过流量、截流总落差、上下游戗堤承担的水位落差等结果与试验值相当接近;二维模型的计算结果不仅与试验值基本符合,同时又符合弯道水力学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明渠截流
水流数学模型
上下戗堤进占
截流流量
Keywords
Three Gorges Project
open channel closure
flow mathematical model
dike advancement
closure discharge
分类号
TV131.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TV135.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糙率综合论证
被引量:
34
9
作者
王光谦
黄跃飞
魏加华
吴保生
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14,共7页
文摘
在大量收集与分析国内外输水渠道糙率取值规范和计算方法、混凝土输水渠道实测n值、以及对京密引水渠、引黄济青干渠进行实地考察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推荐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n值的计算方法和各渠段的n值。中线工程各渠段推荐糙率系数的平均值为0.014 9(设计流量)及0.015 0(加大流量);推荐的校核值为 0.015 4。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糙率
渠道
Keywords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Roughness coefficient
Canal
分类号
TV13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石流模拟 : Ⅲ—应用
被引量:
9
10
作者
王光谦
邵颂东
费祥俊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2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将泥石流流团模型用于实际泥石流模拟。根据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源乡沙湾大沟1991年发生的粘性泥石流的堆积观测结果,运用数值模型重现当时泥石流在下游地区的堆积过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并能合理地反映实际堆积情况,证实泥石流流团模型的可靠性。最后,文中根据计算给出的有关成果,对泥石流堆积扇的全面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
堆积扇
观测结果
实测值
模拟
数值模型
云南省
下游地区
发生
应用
分类号
TV64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堰塞坝及其溃决模拟研究评述
被引量:
26
11
作者
王光谦
王永强
刘磊
王大宇
机构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039003)
文摘
堰塞坝形成突然、危险性大,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形成巨大威胁,研究堰塞坝的溃决成灾机理与应急条件下的除险减灾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结合国内外堰塞坝及其溃决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评述了堰塞坝的形成过程和特征、溃决过程以及除险减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堰塞坝及其溃决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若干重大关键问题:1堰塞体形成过程中的土石料堆积分选机制;2强非恒定流、非均匀流下的输沙理论;3多机理耦合的溃口发展模型;4大尺度堰塞坝溃决实体模型试验;5如何降低除险减灾策略制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堰塞坝
结构特征
溃坝模型
灾害防御
Keywords
barrier dam
structural features
dam-break model
disaster defense
分类号
TV122.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泥沙未来变化趋势
被引量:
42
12
作者
王光谦
钟德钰
吴保生
机构
青海大学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利》
2020年第1期9-12,32,共5页
文摘
受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黄河水沙变化显著。与1960年以前相比,潼关站近期的水量减少44%、沙量减少85%。未来水沙如何变化,是黄河治理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对黄河未来水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50年内,潼关站年均径流量在247亿m3左右,年均输沙量在3亿t左右,且均呈现缓慢增长趋势。
关键词
黄河
输沙量
变化趋势
Keywords
Yellow River
amount of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future changes tendency
分类号
TV14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三维仿真系统的构想与实现
被引量:
13
13
作者
王光谦
刘家宏
孙金辉
机构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水利部联合资助重大项目"江河泥沙灾害形成机理及其防治"(59890 2 0 0 )。
文摘
黄河流域三维仿真系统因其涉及的范围广、数据量大、仿真精度要求高而变得异常复杂,为此,系统的总体框架在设计上将需要仿真的三维场景分成两个层次:主窗体层和子窗体层。主窗体层用来仿真全流域大范围的地物信息,子窗体用来仿真局部地区的详细信息以及计算结果的查询演示。主窗体和子窗体的分层解决了当前硬件条件下显示范围大与显示精度高之间很难协调的矛盾,实现了大到黄河全流域整体漫游,小到小浪底电站厂房内的一台机组的全方位、多层次、高精度的三维立体仿真。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三维仿真
数字黄河
黄河流域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digital Yellow River, the Yellow River basin
分类号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V39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快速颗粒流碰撞应力的动理模型
被引量:
8
14
作者
王光谦
倪晋仁
费祥俊
机构
中科院力学所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48-355,共8页
文摘
颗粒碰撞是快速颗粒流的动量传递,能量传递及耗散的主要机制。因此,碰撞应力是快速颗粒流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基于大小均匀、光滑圆球颗粒的非弹性碰撞模型,类比气体分子动理论中的处理方法得出快速颗粒流积分形式的碰撞应力,能量传递通量及能量耗散率等关系。在颗粒速度分布函数的一级近似式符合Maxwell分布的假设下,对碰撞应力积分得出相应于Boltzmann方程二级近似解的碰撞应力表达式。在简单快速颗粒流动条件下,本文的理论结果与实验资料符合较好。
关键词
颗粒流
动理模型
碰撞应力
Keywords
rapid granular flow, kinetic model, collisional stresses, dispersive stresses
分类号
O359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颗粒流研究评述
被引量:
29
15
作者
王光谦
倪晋仁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
北京大学
出处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19,共13页
文摘
颗粒流可看作一种颗粒间直接作用占优势的特殊两相流,它涉及自然界和工程实际中的许多流动问题,例如泥石流、雪崩、滑坡及固体物料的管道输送等,现阶段在国际上对颗粒流的研究正形成一个热点,而在国内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本文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颗粒流研究现状作了全面的评述,内容包括颗粒流动现彖、实验研究、基本理论、数值模拟,颗粒流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颗粒流
动理论
硬球模型
软球模型
分类号
O359.1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华大学泥沙研究回顾
被引量:
2
16
作者
王光谦
张仁
惠遇甲
王桂仙
王兴奎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1-25,共5页
关键词
清华大学
泥沙
研究成果
泥沙运动
分类号
TV149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TV14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
被引量:
5
17
作者
王光谦
刘家宏
机构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21,共7页
文摘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是“数字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理解为“数字流域+流域水沙、水质模型”。文中在数字流域模型框架下,以坡面为基本单元,建立具有多层结构的产流模型;在坡面产流的基础上,建立坡面产沙数学模型。进而以流域分级理论为依据,将坡面、小流域、区域、全流域四个层次的模型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流域整体模型。文中提出了不同层次模型之间的联系途径和整合方法,探讨了模型框架、参数提取、模型计算原理方面的技术问题。应用建立的模型,给出了四个计算实例:黄河全流域水量计算、小花间汛期洪水模拟、多沙粗沙区产沙计算和岔巴沟淤地坝规划。实践表明:建立的模型基本具备了在黄河全流域进行降雨—径流模拟、侵蚀产沙计算和进行淤地坝规划的功能,辅以降雨预报模块则可进行洪水预报。
关键词
数字流域模型
数字黄河
径流模拟
侵蚀产沙
淤地坝规划
Keywords
the digital watershed model
Digital Yellow River Project
rain-runoff
soil erosion
check-dams planning
分类号
TV-1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波状泥石流运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
5
18
作者
王光谦
倪晋仁
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系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站基金
文摘
基于波状泥石流运动的基本方程,即浅水波方程,本文中分析了运动速度与形状保持不变的波状泥石流波面形态,并与蒋家沟实测4阵波状泥石流波形在运动过程中变化的波状泥石流,作者在明槽中进行了模拟试验,并用特征线方法做了相应计算,试验测量结果包括固定点泥位变化,不同时间泥石流波峰位置及波状泥石流最终停积形态;计算结果包括波状泥石流的运动过程,从开始运动、中间任一时刻波状泥石流的位置及波形。
关键词
泥石流
运动特性
波状泥石流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流泥沙研究进展
被引量:
91
19
作者
王光谦
机构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4-80,F0003,共18页
文摘
泥沙研究主要是认识水流中的泥沙运动规律、河床演变规律,进而解决水利工程中的泥沙问题。泥沙学科体系始建于20世纪,侧重河流泥沙研究。河流泥沙运动力学基本理论包括:泥沙的沉降特性、泥沙的起动特性、悬移质运动规律、推移质运动规律、水流挟沙力、非平衡输沙、泥沙运动统计理论、异重流运动理论、波流作用下的泥沙运动理论等。在长期的治河实践中,我国的泥沙科学发展迅速,主要进展包括:泥沙运动力学基本理论,高含沙水流的运动机理与理论,河流模拟的理论与技术,水库泥沙的对策与管理,河道演变规律的认识及治河工程技术等。本文对河流泥沙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河流泥沙
研究进展
Keywords
Advances
river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分类号
TV14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央犹他工程
被引量:
1
20
作者
王光谦
杨益
机构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政策及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5-38,58,共5页
文摘
中央犹他调水工程于20世纪中期开始授权建设,是一个跨世纪的具有综合效益的调水工程。工程为犹他州有效利用科罗拉多河的水资源,加强尤因塔流域和博纳维尔流域水资源的调度和分配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成为盐湖城等经济发达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从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及工程效益等方面介绍中央犹他调水工程的基本概况,希望能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中央犹他工程
调水
博纳维尔枢纽
工程建设管理
经济效益
Keywords
The Central Utah Project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Benefits
分类号
TV68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张楚汉
王光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王光谦
张长春
刘家宏
魏加华
薛海
李铁键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泥石流模拟 : I—模型
王光谦
邵颂东
费祥俊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河流域源区与上中游空中水资源特征分析
王光谦
李铁键
李家叶
魏加华
钟德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风成沙纹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王光谦
冉启华
刘绿波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的水沙运动模拟
王光谦
李铁键
贺莉
薛海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泥石流模拟 : Ⅱ—验证
王光谦
邵颂东
费祥俊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水流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I:模型建立与率定
王光谦
杨文俊
夏军强
周厚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糙率综合论证
王光谦
黄跃飞
魏加华
吴保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6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泥石流模拟 : Ⅲ—应用
王光谦
邵颂东
费祥俊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堰塞坝及其溃决模拟研究评述
王光谦
王永强
刘磊
王大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黄河泥沙未来变化趋势
王光谦
钟德钰
吴保生
《中国水利》
2020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黄河流域三维仿真系统的构想与实现
王光谦
刘家宏
孙金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快速颗粒流碰撞应力的动理模型
王光谦
倪晋仁
费祥俊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颗粒流研究评述
王光谦
倪晋仁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92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清华大学泥沙研究回顾
王光谦
张仁
惠遇甲
王桂仙
王兴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
王光谦
刘家宏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波状泥石流运动特性分析
王光谦
倪晋仁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河流泥沙研究进展
王光谦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
9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中央犹他工程
王光谦
杨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