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先友 朱启安 +3 位作者 张允什 袁华堂 阎杰 宋德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35-338,共4页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主要的电极反应是锂离子在正极或负极材料中的嵌入与脱嵌。因此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中的扩散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本文介绍了用电化学方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中锂离子扩散系数的方法,重点讨论了...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主要的电极反应是锂离子在正极或负极材料中的嵌入与脱嵌。因此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中的扩散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本文介绍了用电化学方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中锂离子扩散系数的方法,重点讨论了电流脉冲驰豫技术(CPR)、交流阻抗技术(AC)、电位阶跃技术(PSCA)和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等,并对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特性进行了比较和讨论。通过分析和讨论认为,当扩散是该电极过程的控制步骤时,CPR技术、CITT技术和PSCA 技术是非常适用的;AC技术可通过频率容易地区分电极过程的控制步骤,但用AC技术求扩散系数只适用于阻抗平面图上有Warburg 阻抗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系数 电化学方法 充电 放电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研究新动向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先友 张允什 +1 位作者 阎杰 宋德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3-237,共5页
锂离子电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池,其研究重点是电池负极材料。本文根据国内外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讨论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负极——碳电极的发展动态。比较了各类碳材料的性质,如石墨、焦炭、碳纤维和微珠碳等。并提出对石... 锂离子电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池,其研究重点是电池负极材料。本文根据国内外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讨论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负极——碳电极的发展动态。比较了各类碳材料的性质,如石墨、焦炭、碳纤维和微珠碳等。并提出对石墨无序化条件、石墨掺杂形成纳米级复合材料和对石墨改性使其形成纳米级孔、洞和通道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是提高锂的可逆贮量和减少不可逆容量损失,有利于负极比容量的提高,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并认为这些技术将是未来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碳负极 石墨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型氢氧化镍表面包覆钴的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先友 阎杰 +2 位作者 张允什 袁华堂 宋德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氢氧化镍是碱性蓄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为了改善电极的性能,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探讨了在球型氢氧化镍表面化学镀钴的工艺,研究了镀液中钴含量、pH值、温度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化学镀钴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化学镀钴工艺... 氢氧化镍是碱性蓄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为了改善电极的性能,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探讨了在球型氢氧化镍表面化学镀钴的工艺,研究了镀液中钴含量、pH值、温度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化学镀钴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化学镀钴工艺。试验发现影响化学镀钴的几个主要因素分别是pH值、温度、搅拌速度及镀液中钴含量。用化学镀钴后的球型氢氧化镍制成的粘接式氢氧化镍电极具有优良的性能,如高的氧化还原可逆性,更大的放电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镍 化学镀钴 正交试验 碱性蓄电池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铁酸盐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先友 杨红平 +3 位作者 汪形艳 黄伟国 罗旭芳 卓海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2-407,共6页
用简化工艺的化学氧化法快速合成电池级纳米铁酸盐材料,并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吸收碱液浓度对产品产率和纯度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六价铁在碱性电解液中的还原特性,比较了Zn K2FeO4,Zn BaFeO4及Zn SrFeO4电池和添加不同添加剂的Zn Ba... 用简化工艺的化学氧化法快速合成电池级纳米铁酸盐材料,并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吸收碱液浓度对产品产率和纯度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六价铁在碱性电解液中的还原特性,比较了Zn K2FeO4,Zn BaFeO4及Zn SrFeO4电池和添加不同添加剂的Zn BaFeO4电池的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高铁酸钾在7mol/LKOH溶液中还原电位在0.2V左右,溶液电极过程主要受扩散控制;以BaFeO4作为超铁(VI)电池的正极材料时,电池的放电容量最大,尤其是添加3%KMnO4+2%Ba(OH)2作添加剂的Zn BaFeO4电池,其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氧化法 高铁酸盐 循环伏安法 超铁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CoO)/活性炭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先友 黄庆华 +1 位作者 李俊 戴春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7,共6页
以表面包覆7%Co(OH)2的球形Ni(OH)2为原料,在450℃热分解得到(NiO+CoO)粉末,将其与活性炭(AC)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超级电容器用(NiO+CoO)/AC复合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样品进行物理... 以表面包覆7%Co(OH)2的球形Ni(OH)2为原料,在450℃热分解得到(NiO+CoO)粉末,将其与活性炭(AC)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超级电容器用(NiO+CoO)/AC复合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样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用循环伏安(CV)法研究不同配比的(NiO+CoO)/AC复合电极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并对复合电极材料模拟电容器与活性炭模拟电容器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当复合材料中的(NiO+CoO)质量分数为6%时,所制备的单电极比电容量最大,为240 F/g,比纯活性炭电极的比电容(约160 F/g)提高50%;复合电极模拟电容器具有较好的可逆性和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复合电极材料 (NiO+CoO)混合物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钴镀层的粘接式氢氧化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先友 张允什 +2 位作者 阎杰 袁华堂 宋德瑛 《电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6-93,共8页
研究了在碱性可充电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球型氢氧化镍粒子表面化学镀钴后氢氧化镍电极的性能.通过比较充放电曲线和循环伏安试验结果,讨论了电极的放电容量、活性物质利用率和Ni(OH)2/NiOOH氧化还原可逆性.实验还发现镀... 研究了在碱性可充电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球型氢氧化镍粒子表面化学镀钴后氢氧化镍电极的性能.通过比较充放电曲线和循环伏安试验结果,讨论了电极的放电容量、活性物质利用率和Ni(OH)2/NiOOH氧化还原可逆性.实验还发现镀钴后的氢氧化镍电极有更好的充放电性能和优良的电极特性.测定了化学镀钴前后氢氧化镍电极的交流阻抗,表明镀钴后氢氧化镍的基体之间的有较低接触电阻.此外,本文还对钴镀层改进氢氧化镍性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 充电电池 氢氧化镍电极 化学镀钴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盐型三价铬电镀液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先友 蒋汉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7-20,共4页
研究了甲酸盐型三价铬镀液的电化学特性,通过循环伏安、动电位扫描、恒电位电镀、恒电流电镀证实了Cr^(3+)在电位负于—1.3V后开始还原为Cr,在-0.9V~-1.3V之间还原为Cr^(2+),Cr^(2+)是暂时的,在溶液中极不稳定.但能加速配体交换反应。... 研究了甲酸盐型三价铬镀液的电化学特性,通过循环伏安、动电位扫描、恒电位电镀、恒电流电镀证实了Cr^(3+)在电位负于—1.3V后开始还原为Cr,在-0.9V~-1.3V之间还原为Cr^(2+),Cr^(2+)是暂时的,在溶液中极不稳定.但能加速配体交换反应。讨论了Cr^(3+)电沉积的电极过程和镀层不能加厚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盐型镀液 镀铬 电化学 电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价铬镀液电沉积非晶态Cr—C镀层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先友 蒋汉瀛 《腐蚀与防护》 CAS 1995年第3期115-117,126,共4页
1 前言 非晶态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已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 制造非晶态材料的方法有急冷法,离子注入法,CVD法,激光及化学镀和电镀等,其中电镀法所用设备简单,可制成面积大和形状复杂的非晶态薄层材料,适合于连续作业和... 1 前言 非晶态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已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 制造非晶态材料的方法有急冷法,离子注入法,CVD法,激光及化学镀和电镀等,其中电镀法所用设备简单,可制成面积大和形状复杂的非晶态薄层材料,适合于连续作业和大规模生产,且可制备其它方法无法获得的非晶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镀液 镀层 非晶态 材料 镀铬 碳铬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制备非晶态铬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先友 蒋汉瀛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5年第4期35-37,共3页
本文研究了从三价铬电镀溶液中获得非晶态铬镀层的工艺,用EDX和WDX测定了镀层的组成,表明镀层是由铬和少量的碳组成: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镀层的结构;发现镀层在2θ为43°时,有非晶态的特征峰“BrondGausi... 本文研究了从三价铬电镀溶液中获得非晶态铬镀层的工艺,用EDX和WDX测定了镀层的组成,表明镀层是由铬和少量的碳组成: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镀层的结构;发现镀层在2θ为43°时,有非晶态的特征峰“BrondGausionPeak”;并且用EG&GPARC电化学软件研究了电镀溶液的电化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镀层 电镀 电化学方法 镀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铬镀层结构及其耐蚀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先友 蒋汉瀛 郭炳昆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826-829,共4页
研究了低浓度6价铬溶液中低温电沉积铬镀层结构和形貌。发现,当28为43°时,镀层有非晶态的特征峰──BroadGaussianPeak.同时研究了镀层的抗腐蚀性能,与传统铬镀层相对照,对其抗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镀铬 非晶态材料 耐蚀性 非晶态铬 镀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NiCoMnAl)_5贮氢合金中铝对直封型MH/Ni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先友 刘冰 +1 位作者 袁华堂 张允什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4-57,共4页
制作电池前在正极活性物质βNi(OH)2微粒表面沉积5%Co,抑制了γNiOOH的产生,并能有效地防止βNi(OH)2在充放循环过程中粉化,通过对电池充放电曲线的测量、X射线分析,探明了用前处理方法可消除贮氢合... 制作电池前在正极活性物质βNi(OH)2微粒表面沉积5%Co,抑制了γNiOOH的产生,并能有效地防止βNi(OH)2在充放循环过程中粉化,通过对电池充放电曲线的测量、X射线分析,探明了用前处理方法可消除贮氢合金中铝对正极活性物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直封型 镍氢电池 正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铬电镀溶液的电极过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先友 蒋汉瀛 郭炳昆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830-833,共4页
用Ni,Cu,Fe和玻璃碳电极,研究了非晶态铬电镀过程中Cr(-Ⅵ)还原为Cr(Ⅲ)的电化学特征,发现Cr(Ⅵ)还原为Cr(Ⅲ)的电势与电极材料密切相关,在金属电极上还存在着新相的形成和生长过程,新相形成主要是钝化膜... 用Ni,Cu,Fe和玻璃碳电极,研究了非晶态铬电镀过程中Cr(-Ⅵ)还原为Cr(Ⅲ)的电化学特征,发现Cr(Ⅵ)还原为Cr(Ⅲ)的电势与电极材料密切相关,在金属电极上还存在着新相的形成和生长过程,新相形成主要是钝化膜中的铬离子还原为金属铬,这为后继的铬电沉积提供了晶体生长中心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材料 电镀 电镀溶液 电极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活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3
作者 易四勇 王先友 +2 位作者 李娜 魏建良 戴春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75,共4页
活性炭在催化、吸附、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和导热性佳、化学稳定性好、价格便宜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活性炭的制备过程中,活化处理技术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综述了各种活化方法制备活性... 活性炭在催化、吸附、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和导热性佳、化学稳定性好、价格便宜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活性炭的制备过程中,活化处理技术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综述了各种活化方法制备活性炭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活化方法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物理活化 化学活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铁(VI)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红平 王先友 +3 位作者 汪形艳 黄伟国 罗旭芳 卓海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50-1153,共4页
研究了高铁酸钾和高铁酸钡在7mol·L-1KOH溶液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发现随着温度升高,高铁酸盐溶解度逐渐增大,稳定性迅速下降;并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测试,发现所合成的高铁酸盐具有空间群... 研究了高铁酸钾和高铁酸钡在7mol·L-1KOH溶液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发现随着温度升高,高铁酸盐溶解度逐渐增大,稳定性迅速下降;并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测试,发现所合成的高铁酸盐具有空间群为D2h(Pnma)的正交晶系结构,由粒径为50~165nm的纳米-亚微米级粒子组成.用两种高铁酸盐材料制备Zn-超铁电池,放电试验结果表明Zn-BaFeO4电池比Zn-K2FeO4电池放电电位平台高170~220mV,放电容量高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铁电池 正极材料 制备 性能 稳定性 溶解度 结构测试 高铁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Mn-O正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顺毅 王先友 +2 位作者 魏建良 李秀琴 唐安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69-1674,共6页
以Mn(CH3COO)2·4H2O为锰源,以Na2CO3为钠源,通过溶液-凝胶法合成干凝胶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空气气氛中焙烧得到Na-Mn-O正极材料.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测试等对材料结构... 以Mn(CH3COO)2·4H2O为锰源,以Na2CO3为钠源,通过溶液-凝胶法合成干凝胶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空气气氛中焙烧得到Na-Mn-O正极材料.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测试等对材料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00℃焙烧的样品为结构稳定的层状锰酸钠,属于六方层状P2结构,空间群为P63/mmc,通过PowderX软件计算得到其晶胞参数为a=0.284nm,c=1.116nm.Na-Mn-O正极材料在Li+嵌入和脱出过程中,部分Na+从层状主晶格中脱出,使得Li+在MnO6层间的嵌/脱阻力减小(由于Na+(0.095nm)半径比Li+(0.076nm)大),电化学性能明显改善.在充放电电流密度为25mA·g-1,电压在2.0-4.3V范围时,600℃焙烧的样品第二次放电容量高达176mAh·g-1,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有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层状正极材料 钠锰氧化物 溶液-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空电池及其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红平 王先友 +2 位作者 汪形艳 黄伟国 罗旭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0-82,共3页
锌空电池由于其性能稳定、比能量高、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其研究开发深受重视,尤其是其正极材料的研究深受关注。以CoO、Ag2O、CaO、MnO2、Ba(OH)2、Ni(OH)2、KMnO4等原料作为空气电池正极催化材料,通过对它们进行电化学测试,发现... 锌空电池由于其性能稳定、比能量高、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其研究开发深受重视,尤其是其正极材料的研究深受关注。以CoO、Ag2O、CaO、MnO2、Ba(OH)2、Ni(OH)2、KMnO4等原料作为空气电池正极催化材料,通过对它们进行电化学测试,发现混合催化剂对氧的阴极还原有更好的催化活性;特别是掺杂了氢氧化合物类的催化剂后,电极显示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表明它们更适合作锌空电池氧电极材料。混合催化剂做成的电池放电曲线更加平稳,放电容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空气电池 电极材料 极化曲线 电化学性能 氧电极 放电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MnO_2的电化学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9
17
作者 黄庆华 王先友 +2 位作者 汪形艳 李俊 黄伟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70-473,共4页
在25℃,沉积电位为0.50~0.95V条件下,从0.25mol/L醋酸锰溶液中,在石墨电极上沉积出二氧化锰(MnO2)。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得样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测试,并用循环伏安技术测试了不同沉积电位下制备的二氧化锰电极在不同电解液中的比电容... 在25℃,沉积电位为0.50~0.95V条件下,从0.25mol/L醋酸锰溶液中,在石墨电极上沉积出二氧化锰(MnO2)。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得样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测试,并用循环伏安技术测试了不同沉积电位下制备的二氧化锰电极在不同电解液中的比电容。通过比较不同电解液中的循环伏安行为,发现二氧化锰电极在2mol/LKCl溶液和2mol/L(NH4)2SO4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特性较好,在0.5V下沉积的二氧化锰性能最好。当扫描速度为5mV/s时,其比电容分别为274.74F/g和309.74F/g,并且在2mol/LKCl溶液中电极具有更好的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电容器 电沉积 比电容 二氧化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晶模板法制备3DOM尖晶石型LiMn_2O_4及表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宋春霞 杨立新 +2 位作者 陈小明 吴淑英 王先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4-207,共4页
通过乳液聚合获得粒径为280nm左右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从其母液中离心沉降制得胶晶模板.将LiNO3,Mn(Ac)2·4H2O和柠檬酸按摩尔比1:2:2配成前驱物的醇水混合溶液,填充于PMMA胶晶模板间隙中,经干燥和焙烧氧化成... 通过乳液聚合获得粒径为280nm左右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从其母液中离心沉降制得胶晶模板.将LiNO3,Mn(Ac)2·4H2O和柠檬酸按摩尔比1:2:2配成前驱物的醇水混合溶液,填充于PMMA胶晶模板间隙中,经干燥和焙烧氧化成孔制得了三维有序大孔(3DOM)锂锰氧化物.实验结果表明,当n(Li)/rKMn)=0.6,前驱液浓度在0.6~1.0mol/L之间和升温速率为2℃/min时,分别在300与600℃下两段恒温焙烧2~3h有利于目标产物的形成.SEM测试结果表明,PMMA胶晶模板和3DOM锂锰氧化物均为面心立方紧密堆积,排列规则有序,大孔直径在200~240砌之间,孔壁厚度在30~45砌之间.产物经XRD晶相测定和EDTA,KMnO4滴定分析确证为正尖晶石型LiMn2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晶模板法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 三维有序大孔 尖晶石型 LIMN2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汪形艳 王先友 黄伟国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2-193,共2页
超级电容器是介于传统电容器和蓄电池之间的贮能元件。介绍了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优点、工作原理、应用前景 ,并详细综述了碳素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器 法拉第准电容器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制备有序中孔炭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娜 王先友 +2 位作者 李双双 杨顺毅 伍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150-3157,共8页
以SBA-15为模板,蔗糖为炭源,在不同的炭化温度下合成了不同比表面积的中孔炭材料。利用红外光谱(IR),小角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N2吸脱附及循环伏安测试等技术考察了不同炭化温度对中孔炭材料形貌、比表面积、孔体积及比电容的... 以SBA-15为模板,蔗糖为炭源,在不同的炭化温度下合成了不同比表面积的中孔炭材料。利用红外光谱(IR),小角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N2吸脱附及循环伏安测试等技术考察了不同炭化温度对中孔炭材料形貌、比表面积、孔体积及比电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炭化温度为700℃,TEM观测表明,700℃炭化所制备的样品孔结构呈二维六角有序分布,N2吸脱附测试表明,该样品的孔体积为1.88cm3·g-1,比表面积为1394m2·g-1,具有典型的中孔结构和集中的中孔分布,它的最可几孔径为3.4nm;采用循环伏安测试电极及电容器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该样品单电极在6mol·L-1的KOH电解液中,扫描速度为1mV·s-1时,比电容可达212F·g-1,是一种理想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法 中孔炭材料 SBA-15 超级电容器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