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处理对白枪杆幼苗叶片性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元友 茶晓飞 董琼 《绿色科技》 2025年第9期73-78,共6页
研究了不同干旱程度对白枪杆幼苗叶片形态及生理的影响,探究了白枪杆幼苗对石漠化地区干旱环境的适应规律。以1年生白枪杆实生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干旱处理[正常水平(CK)、轻度干旱(LD)、中度干旱(MD)和重度干... 研究了不同干旱程度对白枪杆幼苗叶片形态及生理的影响,探究了白枪杆幼苗对石漠化地区干旱环境的适应规律。以1年生白枪杆实生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干旱处理[正常水平(CK)、轻度干旱(LD)、中度干旱(MD)和重度干旱(SD)],测定白枪杆幼苗叶片性状、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白枪杆幼苗叶片在轻度干旱(LD)处理下叶片生长状况最佳,叶片性状最优;②叶片Chla、Chlb、Chl(a+b)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轻度干旱处理下达到峰值;Chl(a/b)在轻、中度干旱下保持稳定,重度干旱下显著降低;③随干旱程度加剧,叶片SOD、POD、CAT保护酶活性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均在轻度干旱(LD)处理下达到峰值。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轻度干旱(LD)处理下,白枪杆幼苗趋向“快速投资”策略,具有较高的Chla、Chlb、Chl(a+b)和SOD。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经干旱处理后白枪杆幼苗叶片Chla、Chlb与SOD呈显著正相关。白枪杆幼苗对持水量50%~70%的轻度干旱土壤有一定适应能力,可通过叶片性状及生理调节抵御干旱。研究可为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树种速生育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枪杆 干旱胁迫 叶片性状 保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枪杆幼苗C、N、P化学计量特征与生物量对降雨变化的响应
2
作者 赵启泽 茶晓飞 +3 位作者 郑绍傑 王元友 韦兴兰 董琼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5-706,共12页
探讨不同降雨变化对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幼苗生长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可为白枪杆幼苗在喀斯特植被恢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2年生白枪杆实生苗为对象,通过设置增雨40%、减雨40%、自然降雨3种雨量梯度,以及... 探讨不同降雨变化对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幼苗生长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可为白枪杆幼苗在喀斯特植被恢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2年生白枪杆实生苗为对象,通过设置增雨40%、减雨40%、自然降雨3种雨量梯度,以及5 d和10 d 2种降雨时间间隔处理,探究白枪杆幼苗生物量及C、N、P化学计量特征对降雨格局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延长降雨间隔及减雨处理对白枪杆幼苗、根、茎、叶生物量积累均有抑制作用,而增雨处理则相反;(2)增雨处理下白枪杆幼苗叶C和P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叶N含量显著下降(P<0.05);减雨处理下,降雨时间间隔为5 d时,根C、N、P,茎C、P和叶C、N含量显著减少(P<0.05);延长降雨间隔,白枪杆幼苗根、茎和叶C、N、P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3)减雨和自然降雨下,白枪杆幼苗叶N∶P(质量比)>16,表明生长受P限制;增雨处理下,幼苗叶N∶P为14~16,表明生长受N和P共同限制。白枪杆通过调节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及C、N、P化学计量特征应对降雨变化。上述结果可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及白枪杆栽培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 降雨时间间隔 生态化学计量 生物量 白枪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含水量对树番茄苗木生长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韦兴兰 李树萍 +3 位作者 王元友 赵启泽 郑绍傑 董琼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188,共11页
【目的】为树番茄苗木水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1年生的树番茄苗木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水分处理,即适宜水分含量处理、轻度亏水处理、中度亏水处理、重度亏水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6.83%~30.41%、21.46%~25.... 【目的】为树番茄苗木水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1年生的树番茄苗木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水分处理,即适宜水分含量处理、轻度亏水处理、中度亏水处理、重度亏水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6.83%~30.41%、21.46%~25.04%、16.10%~19.67%、10.73%~14.31%,比较树番茄苗木在经过不同胁迫时间(15、30、45、60 d)后生长量、各器官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及积累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土壤含水量对树番茄苗木生长与NSC的关系。【结果】在适宜的水分含量和轻度亏水处理下树番茄苗高和地径持续生长,中度和重度亏水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土壤水分含量减少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茎生物量最高,各器官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叶、根;叶片可溶性糖和NSC含量逐渐增加;茎可溶性糖和NSC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根可溶性糖和NSC含量均高于叶和茎。根、茎、叶淀粉含量在适宜水分含量、轻度亏水、中度亏水处理下先减少后增加。胁迫15、30、60 d时,各处理下叶、茎可溶性糖与淀粉的含量比值高于适宜水分含量处理,胁迫45 d时,叶、茎、根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比值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逐渐减少。【结论】树番茄苗木生长和各器官的可溶性糖、淀粉、NSC含量随着胁迫时间延长有不同的响应,随着土壤含水量减少,树番茄苗木在一定的胁迫时间下,NSC不断积累,以此来缓解水分胁迫对树番茄苗木生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番茄 生长 土壤含水量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白枪杆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及非结构性碳特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郑绍傑 茶晓飞 +5 位作者 孙丽娟 郭焕仙 赵启泽 韦兴兰 王元友 董琼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73,共10页
为了解不同林龄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叶片-土壤氮磷钾特征、光合色素及非结构性碳含量的相互作用,以云南省建水县3种不同林龄(5、18和35年)白枪杆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每个林龄内设3个20 m×20 m的标准样方,测定不同土层(0~15... 为了解不同林龄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叶片-土壤氮磷钾特征、光合色素及非结构性碳含量的相互作用,以云南省建水县3种不同林龄(5、18和35年)白枪杆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每个林龄内设3个20 m×20 m的标准样方,测定不同土层(0~15、15~30、30~45 cm)和叶片N、P、K含量,叶片光合色素及非结构性碳含量;并计算叶片-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分析不同林龄白枪杆叶片和土壤N、P、K化学计量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白枪杆叶片氮磷钾含量在中龄林内最高,幼龄林其次,成熟林最低;N∶P随着林龄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K则相反;在幼中龄林内,白枪杆叶片N∶P值小于14,植物生长受N限制,在成熟林中大于16,植物受P限制;叶片可溶性糖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s)含量表现为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而淀粉含量及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在中龄林内最高、幼龄林次之、成熟林最低。土壤N、P、K含量及N∶K在0~15和15~30 cm土层内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升高,在中龄林和成熟林中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同一土层中,N∶K在幼中龄林与成熟林间有显著差异(P<0.05)。白枪杆叶片N∶P与15~30和30~45 cm土层的N∶P、N∶K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叶片N含量与不同土层N含量及叶片K含量与30~45 cm土层K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因此,在幼中龄林时期,白枪杆人工林应注重N肥的施加,而在成熟林中应着重考虑P肥的补充。本研究结果为白枪杆林木养分补充及林分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叶片 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 白枪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树番茄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郑绍傑 金友帆 +4 位作者 董琼 赵启泽 韦兴兰 王元友 石顺柔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122,共15页
为探明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树番茄(Cyphomandrabetacea)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以1年生树番茄幼苗为对象,采用氮磷钾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L_(9)(3^(4)),不施肥为对照组(CK),测定分析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树番茄幼... 为探明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树番茄(Cyphomandrabetacea)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以1年生树番茄幼苗为对象,采用氮磷钾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L_(9)(3^(4)),不施肥为对照组(CK),测定分析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树番茄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下显著提高树番茄幼苗根、茎、叶生物量积累,且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表现为根>叶>茎。树番茄幼苗叶片养分积累为氮>钾>磷,叶片氮和钾在A_(3)B_(2)C_(1)和A_(2)B_(2)C_(3)处理最佳,即添加6g/株氮和6g/株钾,CK组氮磷比<14,植物生长受氮限制。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在A_(1)B_(3)C_(3)处理最优,可溶性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A_(2)B_(2)C_(3)处理最佳,过氧化物酶活性在A_(2)B_(3)C_(1)处理最好,丙二醛含量在A_(2)B_(1)C_(2)处理最低,保护树番茄幼苗受害效果最佳。相关性分析得出不同施肥处理下树番茄幼苗生物量、叶片性状、光合色素、氮磷钾含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保护酶、丙二醛存在一定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主成分分析得出,各指标累计贡献率达79.69%,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A_(1)B_(3)C_(3)处理对树番茄幼苗生长效果最佳。综合试验结果中树番茄幼苗生长指标、叶片养分含量、光合色素、保护酶及丙二醛的情况,配比施肥最佳处理为A_(1)B_(3)C_(3即施加尿素2.0g/株+过磷酸钙6.0g/株+硫酸钾6.0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番茄 配比施肥 叶片养分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