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状土条件下土渠渗漏数值模拟及其多因子数学模型
1
作者 苏佩东 徐阳 +5 位作者 张彦杰 韩旭东 陈爱萍 朱焱 王修贵 刘金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2,60,共10页
准确计算土渠渗漏量对灌区的输水效率测算和灌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出准确高效的渠道渗漏评估方法,以河套灌区义长灌域为研究区,建立土渠二维入渗的数值模型,采用渠道渗漏试验数据对其率定验证,进一步探究渠道水深h、底宽b、边坡系... 准确计算土渠渗漏量对灌区的输水效率测算和灌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出准确高效的渠道渗漏评估方法,以河套灌区义长灌域为研究区,建立土渠二维入渗的数值模型,采用渠道渗漏试验数据对其率定验证,进一步探究渠道水深h、底宽b、边坡系数m、分层土壤饱和水力传导度k_(s1)、k_(s2)、k_(s3)对渠道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规律,以Kostiakov-Lewis模型为基础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基于入渗参数的多因子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数值模型模拟R^(2)均在0.928以上、RMAE、RMSE分别小于14.57%、0.048 cm^(3)/(cm·s),模型可以用于模拟渠道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各因素对渠道稳渗速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k_(s1)>h>k_(s2)>k_(s3)>b(m不显著)。建立的土渠二维入渗多因子数学模型R^(2)在0.87以上,均值为0.96,RMSE、RMAE、ME均值分别为0.05 cm^(3)/(cm·s)、14.13%、0.027 cm^(3)/(cm·s),评价指标结果较好,模拟值与预测值较吻合,模型可行。研究量化了各影响因素对渠道稳渗速率的影响,发现紧邻渠床土层和水深对渠道渗漏影响显著,所建立的土渠渗漏实用公式能够准确高效地用于分层土壤条件下各级渠道渗漏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渠 渠道渗漏 层状土壤 入渗参数 数值模拟 多因子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修贵 张乾元 段永红 《中国水利》 2005年第13期72-75,共4页
节水型社会是针对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而进行的一项制度建设,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产物。必须根据水权水市场理论建立水权制度,培育和发展水市场;遵循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有效性规律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法则,明确各地区、各行业、... 节水型社会是针对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而进行的一项制度建设,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产物。必须根据水权水市场理论建立水权制度,培育和发展水市场;遵循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有效性规律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法则,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水资源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加强和重视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通过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和水道德意识。节水型社会的核心是制度建设。准确地把握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和特征,积极、稳妥协调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对于减少制度的变迁成本,平稳地度过制度转型的“阵痛期”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型社会建设 理论基础 水权水市场 节水型社会 社会建设 水资源紧缺 水资源承载能力 制度建设 水权制度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现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介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修贵 魏小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4,共4页
为了有效地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这一世界性的难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SU)将控制排水、地下灌溉系统和水塘、湿地通过地下管道和抽水泵站连接起来,形成了一种灌溉、排水、湿地净化、排水再利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有效地提高水资源... 为了有效地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这一世界性的难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SU)将控制排水、地下灌溉系统和水塘、湿地通过地下管道和抽水泵站连接起来,形成了一种灌溉、排水、湿地净化、排水再利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有效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该系统主要应用于旱作区,由于投入较高,在我国可用于温室大棚;对于水稻地区,则需要研究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SIS 农业面源污染 灌溉 排水 农田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灌区的特征与建设重点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修贵 张绍强 +2 位作者 刘丽艳 马军朝 罗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9,12,共5页
结合我国灌区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现代灌区的特征与建设重点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代灌区应通过5大体系建设,实现灌区健全的防灾减灾能力、有效的灌排保障、完善的管理与服务、高效的水分生产率和优美的灌区生态与环境等特征。同时... 结合我国灌区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现代灌区的特征与建设重点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代灌区应通过5大体系建设,实现灌区健全的防灾减灾能力、有效的灌排保障、完善的管理与服务、高效的水分生产率和优美的灌区生态与环境等特征。同时认为,由于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前期工作基础及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现代灌区建设的内容将更加全面系统、服务经济社会需求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新的科学技术应用更为广泛。同时,现代灌区建设标准的确定应与当地经济社会条件相适应,建设过程中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灌区 节水改造 灌溉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四湖流域涝渍地综合利用与治理对排涝模数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修贵 张华彬 +2 位作者 罗文兵 孔东 温季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湖北四湖流域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历史上曾是湖区沼泽之地,经过多年围垦开发,现为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和水产基地,通过采取暗管排水、旱改水、渔作养种等措施综合利用和治理涝渍地成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为了探究涝渍地利用... 湖北四湖流域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历史上曾是湖区沼泽之地,经过多年围垦开发,现为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和水产基地,通过采取暗管排水、旱改水、渔作养种等措施综合利用和治理涝渍地成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为了探究涝渍地利用与治理对排涝模数的影响,以SWAT模型为工具,建立涝渍地治理影响下的流域产汇流模型,根据实测资料,选择观测系列较长的2009年、2013年日径流数据进行率定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当地的降雨径流.基于该地区对涝渍地的实际利用与治理经验,采用旱地改水田、渔作养种以及暗管排水3种措施的不同组合方式,应用所建立的模型模拟不同组合方式对排涝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未进行涝渍地利用与治理相比:13种措施都会引起排涝模数的减小,3种措施引起的排涝模数的减小幅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渔作养种、旱改水、暗管排水;2在相同的暴雨重现期下,渔作养种引起排涝模数的减小幅度为5.8%-9.1%,旱改水的减小幅度为3.4%-6.8%,暗管排水的减小幅度为1.1%-2.3%;3单一措施对排涝模数的影响程度随涝渍地治理或利用面积的增加而增大;4对涝渍地采取组合措施治理,暗管排水和旱改水组合时排涝模数减少的幅度为1.8%-3.7%,暗管排水与渔作养种组合时排涝模数减少的幅度为4.0%-6.1%,渔作养种与旱改水组合时排涝模数减少的幅度为5.0%-8.2%.适应涝地特点的综合利用与治理对于有效地缓解当地的排涝压力、减小排涝模数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涝渍治理 涝渍地利用 排涝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产量对水分亏缺敏感性指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修贵 张祖莲 +2 位作者 赵长友 李远华 薛继亮 《灌溉排水》 CSCD 1998年第2期25-30,共6页
在灌溉水资源不足时,作物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是确定最优灌溉制度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作物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指标的定义,基于此定义,给出了平均敏感性指标、概化的敏感性指标以及边际敏感性指标的具体表达式。以Doorebos模型... 在灌溉水资源不足时,作物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是确定最优灌溉制度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作物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指标的定义,基于此定义,给出了平均敏感性指标、概化的敏感性指标以及边际敏感性指标的具体表达式。以Doorebos模型、Jensen模型和Blank模型等常见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为基础,导出了各种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水稻试验资料,分析了敏感性指标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作物敏感性指标 非充分灌溉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试验站规划的有关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修贵 崔远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12,共5页
根据全国的气候、农业、水利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区划 ,合理地选择各省的中心站及重点试验站 ,并对其进行科学地规划设计 ,对于总体把握我国灌溉试验基础数据尤为重要。针对目前正在全国进行的灌溉试验站网规划 ,对省级中心站及重点站的课... 根据全国的气候、农业、水利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区划 ,合理地选择各省的中心站及重点试验站 ,并对其进行科学地规划设计 ,对于总体把握我国灌溉试验基础数据尤为重要。针对目前正在全国进行的灌溉试验站网规划 ,对省级中心站及重点站的课题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试验 灌溉排水 节水灌溉 灌溉试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水灾害治理标准规律的初步认识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修贵 陈斌 +1 位作者 雷声隆 江焱生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50,共3页
水灾害治理标准是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具有暂时性和阶段性。水灾害治理标准发生作用的大小受人类活动干预程度的影响。水灾害治理标准具有可测性,通... 水灾害治理标准是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具有暂时性和阶段性。水灾害治理标准发生作用的大小受人类活动干预程度的影响。水灾害治理标准具有可测性,通过对水灾害治理标准影响因素的统计或预测,可以有效地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认识并遵循水灾害治理标准的规律,对于正确制定水灾害治理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灾害 洪涝灾害 治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淹灌—露田”灌溉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修贵 李家禄 +2 位作者 王富庆 沈荣开 李中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7,共3页
在总结水稻传统淹水灌溉方式及现行节水灌溉方式的基础上 ,研究提出了水稻“淹灌—露田”灌溉模式 ,该模式具有减少灌水次数、减轻灌溉管理的劳动强度、减少斗农渠的输水时间从而提高输水效率 ,并可提高降雨利用率等优点。介绍了该灌溉... 在总结水稻传统淹水灌溉方式及现行节水灌溉方式的基础上 ,研究提出了水稻“淹灌—露田”灌溉模式 ,该模式具有减少灌水次数、减轻灌溉管理的劳动强度、减少斗农渠的输水时间从而提高输水效率 ,并可提高降雨利用率等优点。介绍了该灌溉模式的基本依据、技术要点及在湖北省宜昌市东风渠管理处灌溉试验站的试验情况 ,并根据 2 0 0 0~2 0 0 1年的试验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水灌溉 灌溉试验 灌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林区农业后备资源综合开发最优规划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修贵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5-208,共4页
本文在全面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神农架林区的具体特点,建立了神农架林区农业后备资源综合开发最优规划数学模型。在林区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关指标达到预期值的前提下,以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对全区农业后备资源综合开发进行了十年... 本文在全面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神农架林区的具体特点,建立了神农架林区农业后备资源综合开发最优规划数学模型。在林区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关指标达到预期值的前提下,以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对全区农业后备资源综合开发进行了十年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 农业资源 综合开发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山区泉渍低产田暗管排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修贵 张明炷 +3 位作者 彭先传 李科进 李传生 贺自润 《灌溉排水》 CSCD 1993年第3期6-10,共5页
为配合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对湖南湘西援助的“W.F.P.中国3779项目”的实施,探索岩溶山区泉渍低产田治理工程技术措施和经验,我们从1989年起连续三年进行了以暗管排水为主要措施的治理试验。 本文对泉渍低产田暗管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进行... 为配合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对湖南湘西援助的“W.F.P.中国3779项目”的实施,探索岩溶山区泉渍低产田治理工程技术措施和经验,我们从1989年起连续三年进行了以暗管排水为主要措施的治理试验。 本文对泉渍低产田暗管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总结,对治理工程产生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对岩溶山区泉渍低产田暗管排水标准及工程技术要素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田 暗管 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经济学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修贵 胡浩云 +1 位作者 杨明生 黎南关 《海河水利》 2005年第3期38-40,50,共4页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制定灌溉计划、进行灌溉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的有效工具。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也是一种生产函数,根据经济学中生产函数的一般特性,分析了几种常用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结构形式、代表性及相关参数的经济学意义和可能的变化...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制定灌溉计划、进行灌溉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的有效工具。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也是一种生产函数,根据经济学中生产函数的一般特性,分析了几种常用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结构形式、代表性及相关参数的经济学意义和可能的变化范围,为深入研究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提供了经济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经济学 节水灌溉 灌溉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etchUp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修贵 《山西建筑》 2008年第6期365-367,共3页
从国内建筑行业实际出发,利用SketchUp软件的特点及基本功能,结合建筑设计的工作特点,全面剖析SketchUp在辅助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指出SketchUp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计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SKETCHUP 建筑设计 设计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季佳佳 赵冬玲 +2 位作者 杨建宇 王修贵 杜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96,共7页
研究目的:为改善现有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质量的评价方法过于刚性化的缺点,以甲、乙两省为例,探究土地变更调查中错误量相近省份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方法: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采用缺陷扣分法确定隶属度,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Delph... 研究目的:为改善现有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质量的评价方法过于刚性化的缺点,以甲、乙两省为例,探究土地变更调查中错误量相近省份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方法: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采用缺陷扣分法确定隶属度,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Delphi法计算权重。研究结果:错误量的大小无法直接表明数据质量的优劣。研究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快速识别影响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调查 数据质量评价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DELPHI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农田排水技术进展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45
15
作者 王少丽 王修贵 +1 位作者 丁昆仑 瞿兴业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1,共4页
涝渍盐碱灾害是我国不少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提高防御涝渍盐碱灾害的能力,对加速发展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长期的实践证明,农田排水在防御涝渍灾害和土壤盐碱化、改善田间耕作管理、增加农作物产量、促进国... 涝渍盐碱灾害是我国不少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提高防御涝渍盐碱灾害的能力,对加速发展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长期的实践证明,农田排水在防御涝渍灾害和土壤盐碱化、改善田间耕作管理、增加农作物产量、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阐述了农田排水技术的重要性,回顾了排水技术的发展与主要实践,指出排水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今后农田排水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涝渍 盐碱 农田排水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渠道衬砌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肖雪 王修贵 +2 位作者 谭丹 白雪 巴乾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6-61,共6页
【目的】研究渠道衬砌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方法】以新疆伊犁喀什河下游灌区为对象,根据实测资料测算不同衬砌形式典型渠段单位渠长输水损失率,据此推求不同衬砌形式、衬砌位置及不同级别渠道衬砌条件下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 【目的】研究渠道衬砌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方法】以新疆伊犁喀什河下游灌区为对象,根据实测资料测算不同衬砌形式典型渠段单位渠长输水损失率,据此推求不同衬砌形式、衬砌位置及不同级别渠道衬砌条件下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灌溉水利用系数与渠长衬砌率的定量关系。【结果】新疆伊犁喀什河下游灌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值为0.485,如果各级固定渠道全部进行混凝土衬砌,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91;采用预制混凝土U型衬砌渠道水利用系数最大,混凝土衬砌次之,浆砌石第三;衬砌在渠首的渠道水利用系数总是大于衬砌在渠尾的渠道水利用系数;从现状衬砌条件到干渠全部衬砌、干支渠全部衬砌、干支斗渠全部衬砌和干支斗农渠全部衬砌,灌溉水利用系数逐步增加的相对量分别为11.8%、14.0%、6.8%和4.7%;以渠长衬砌率为自变量,灌溉水利用系数为因变量,得到二者定量关系式。【结论】在灌区渠道衬砌方案比选中,衬砌形式优先选择预制混凝土U型渠;衬砌位置优先选择从渠首开始;衬砌渠道优先选择干支渠,其次才是斗农渠;灌溉水利用系数与渠长衬砌率呈对数关系,当渠道衬砌达到一定程度时,灌溉水利用系数增长较缓,不建议再加大投资进行渠道防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利用系数 渠道水利用系数 渠道衬砌 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灌溉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7
作者 王卫光 王修贵 +2 位作者 沈荣开 杨树清 胡文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1,共3页
合理利用地下微咸水资源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对国内外利用微咸水灌溉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本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微咸水灌溉 节水灌溉 水资源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的平原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罗文兵 王修贵 +3 位作者 乔伟 孙金伟 钱龙 付浩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1,共6页
为准确模拟平原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选取湖北省四湖流域螺山排区作为研究区,利用构建的SCS-MIKE11耦合模型计算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排涝模数,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并通过设置不同水旱比、水面率和地面... 为准确模拟平原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选取湖北省四湖流域螺山排区作为研究区,利用构建的SCS-MIKE11耦合模型计算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排涝模数,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并通过设置不同水旱比、水面率和地面硬化率的组合,对土地利用变化条件下的排涝措施进行模拟优化。结果表明:在10 a一遇的1 d暴雨3 d排除和3 d暴雨5 d排除的标准下,2011年土地利用方式下求得的排涝模数比1994年求得的排涝模数大,分别增加了159.3%和33.6%;在保持水旱比和水面率不变的情况下,地面硬化率每增加1%,1 d和3 d暴雨下排涝模数分别增加0.005 m^3/(s·km^2)和0.003 m^3/(s·km^2);在保持水旱比和地面硬化率不变的情况下,水面率每增加1%,1 d和3 d暴雨下排涝模数分别减小0.016 m^3/(s·km^2)和0.012 m^3/(s·km^2);在保持水面率和地面硬化率不变的情况下,水旱比每增加0.1,1 d暴雨和3 d暴雨下排涝模数分别减小0.004 m^3/(s·km^2)和0.003 m^3/(s·km^2)。因此,除了增加排涝泵站的排涝流量外,减少地面硬化率(例如采用透水路面)、增加水面率和水旱比也是除涝减灾的有效措施。研究成果可为土地利用变化条件下平原湖区排涝模数的确定和排涝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湖区 排涝模数 土地利用方式 SCS模型 MIKE1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和CLUE-S模型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排涝模数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娜 王修贵 +2 位作者 罗强 王述海 柯志刚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83,共8页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优化区域排涝管理。【方法】选取湖北四湖流域螺山排区为研究区域,将流域水文模型SWAT和土地利用变化模型CLUE-S联合应用,设置了6种水旱比、5种水面率及5种城市化率的单因素变化(即其他2...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优化区域排涝管理。【方法】选取湖北四湖流域螺山排区为研究区域,将流域水文模型SWAT和土地利用变化模型CLUE-S联合应用,设置了6种水旱比、5种水面率及5种城市化率的单因素变化(即其他2个因素不发生变化)条件下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应用CLUE-S模型模拟生成各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图,建立了SWAT模型模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降雨径流过程,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排涝模数的影响。【结果】在相同的设计暴雨、其他因素维持现状条件下:当水旱比由0增加到1时,排涝模数减小了0.117 m^3/(s·km^2);当水面率由0增加到20%时,排涝模数减小了0.111 m^3/(s·km^2);当城市化率由0增加到10%时,排涝模数增加了0.104 m^3/(s·km^2)。排涝模数随着水旱比和水面率的增大均呈减小趋势,随着城市化率的增大呈增大趋势。在相同设计暴雨、其他因素维持现状条件下:当水旱比由0增加到0.2时,排涝模数只减小了3.06%;当水面率由0增加到10%时,排涝模数减小了14.03%;当城市化率由0增大到10%时,排涝模数增大了16.67%。3种引起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因素中,排涝模数对水面率和城市化率变化的敏感程度相当,对二者的敏感程度明显大于水旱比。【结论】在未来区域规划中,可以通过增大水旱比、增大水面面积和限制城市扩张来减轻排涝压力,其中适当增大水面面积和限制城市扩张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CLUE-S模型 排涝模数 土地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节水制度建设 被引量:11
20
作者 严冬 王修贵 +1 位作者 张乾元 刘丹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49,52,共4页
介绍了国外节水制度建设经验。从国外经验可见,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制度的改革是节水制度建设的重点,而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则是辅助性措施。国外的节水制度建设对于我国正在开展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节水 节水型社会 水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