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点两线三面”创新实验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龚良玉 王杰 +6 位作者 杜丰玉 徐鲁斌 马传利 颜世海 宋祖伟 刘福恒 王修中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26-32,共7页
传统化学实验室功能单一、分布零散、共享性差,导致实验用房和实验设备利用效率低,这种建设模式不利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本研究秉承“建优质平台,抓实践育人,树创新理念,育创新人才”的指导思想... 传统化学实验室功能单一、分布零散、共享性差,导致实验用房和实验设备利用效率低,这种建设模式不利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本研究秉承“建优质平台,抓实践育人,树创新理念,育创新人才”的指导思想,在化学实验室资源整合共享、利用率提升、开放式管理以及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方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经过多年探索,搭建起“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着力点”“教学科研两条主线”“教学科研三层面”的创新实验(训)平台,取得了一定成效,将为同类高校的创新实验(训)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 应用型 一点两线三面 实验(训)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测定土壤沉积物中的铜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修中 陈艳玲 +2 位作者 田春香 王秀霞 王焰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本文研究了在碳纳米管(CNT)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用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对土壤沉积物中铜的测定方法,在1.0mol/L的HCl介质中,于-0.6V电位处富集240s,静置10s,在阳极扫描过程中,被富集于修饰电极表面的铜在约-0.25V电位处出现特定的溶... 本文研究了在碳纳米管(CNT)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用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对土壤沉积物中铜的测定方法,在1.0mol/L的HCl介质中,于-0.6V电位处富集240s,静置10s,在阳极扫描过程中,被富集于修饰电极表面的铜在约-0.25V电位处出现特定的溶出峰,据此实现铜离子的测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0-7~1.2×10-5mol/L,检出限为2.0×10-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沉积物 含量测定 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电极 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修中 徐鲁斌 龚良玉 《大学化学》 CAS 2020年第10期92-98,共7页
基于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客观分析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和不足,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实践,... 基于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客观分析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和不足,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实践,为构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农科院校产学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新工科 培养模式 产学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盲部病变55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修中 汤海涛 《安徽医学》 2014年第9期1255-1258,共4页
目的分析回盲部病变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回盲部病变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14年3月有完整资料的回盲部疾病的手术病例,统计入院后的B超、CT、X线钡剂灌肠造影及结肠镜等检查结果及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诊断。结... 目的分析回盲部病变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回盲部病变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14年3月有完整资料的回盲部疾病的手术病例,统计入院后的B超、CT、X线钡剂灌肠造影及结肠镜等检查结果及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资料完整的回盲部病变患者55例,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48例,以右下腹及脐周为主,右下腹扪及包块16例,便血或脓血便9例,腰痛2例,腹泻4例,肠梗阻7例,肠套叠2例,肠穿孔2例。术前初诊胆囊结石1例,8例术前初诊急性阑尾炎,术中探查发现回盲部包块(其中回盲部癌2例,回盲部间质瘤1例,回盲部憩室伴脓肿1例,回盲部炎性肿块4例),阑尾炎手术后3例(回盲部癌1例,回盲部炎性肿块1例,回盲部肠管皮肤瘘1例)。结肠镜检查与B超、CT及X线钡剂灌肠造影等检查相比,对提高术前诊断价值更大。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配合结肠镜等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盲部病变 B超 CT X线钡剂灌肠造影 结肠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67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修中 汤海涛 +1 位作者 潘宏年 蒋宇敏 《安徽医学》 2009年第2期204-205,共2页
目的通过对67例上消化道异物经胃镜治疗的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67例患者中食管异物52例(77.6%),胃异物14例(20.9%),十二指肠异物1例(1.5%)。全部病例采用日本Fujinon EG-99WR及Olympus GIF-260型电子胃镜及配件取出各种异物。结果... 目的通过对67例上消化道异物经胃镜治疗的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67例患者中食管异物52例(77.6%),胃异物14例(20.9%),十二指肠异物1例(1.5%)。全部病例采用日本Fujinon EG-99WR及Olympus GIF-260型电子胃镜及配件取出各种异物。结果本组病例67例患者中,有66例成功取出,占98.5%,其中7例儿童均成功取出。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经内镜取异物是治疗上消化道异物首选方法,且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疗效好,费用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上消化道 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微流控芯片化学发光检测灵敏度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修中 《农学学报》 2011年第6期42-48,共7页
为增强微流控芯片化学发光检测的灵敏度,扩大该方法的应用领域,利用金属离子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反应,通过比较几种结构不同的微流控芯片,对影响检测发光信号灵敏度的因素,如试剂浓度、流速和微通道的尺度等作了详细地讨论。提出了具有... 为增强微流控芯片化学发光检测的灵敏度,扩大该方法的应用领域,利用金属离子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反应,通过比较几种结构不同的微流控芯片,对影响检测发光信号灵敏度的因素,如试剂浓度、流速和微通道的尺度等作了详细地讨论。提出了具有双螺旋形结构芯片的微流动注射系统,大大增强了化学发光检测的灵敏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铬离子(Cr3+)浓度在5.0×10-9~2.0×10-6mol/L范围内与其体系的发光信号强度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对浓度为6.0×10-8mol/L的铬连续11次进样,相对标准偏差为1.59%,其检出限为1.50×10-9mol/L。该体系可以成功地用于天然湖水和自来水中金属铬的分析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微芯片 铬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间硝基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蒋爱雯 段艳青 +1 位作者 袁维国 王修中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0-204,共5页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间硝基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激发波长为280nm,发射波长为342nm,在pH 7.50的Tris-盐酸缓冲溶液中反应150min后,间硝基苯胺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效果最为明显。289K,304K和318K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667×...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间硝基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激发波长为280nm,发射波长为342nm,在pH 7.50的Tris-盐酸缓冲溶液中反应150min后,间硝基苯胺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效果最为明显。289K,304K和318K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667×104,1.428×104,1.250×104L·mol-1。根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相关热力学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结合间硝基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焓变(ΔH)<0和熵变(ΔS)>0,可推断两者的相互作用力主要为静电作用力。结果表明:间硝基苯胺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最后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牛血清白蛋白 间硝基苯胺 相互作用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链”衔接的化学类专业“专创融合”教育生态链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5
8
作者 龚良玉 辛鑫 +7 位作者 王修中 王海霞 王杰 田保玲 董冬旗 黄海红 王辉 赵玉婷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1期1-7,共7页
立足于化学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打造“多级递进创新创业课程链”“多级联动创新创业实践链”“多元协同创新创业平台链”三链衔接的“专创融合”教育生态链,通过链式设计、梯级递进,全过程融合实施,使得“双创”教育与专... 立足于化学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打造“多级递进创新创业课程链”“多级联动创新创业实践链”“多元协同创新创业平台链”三链衔接的“专创融合”教育生态链,通过链式设计、梯级递进,全过程融合实施,使得“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逻辑同向而行,共同指向专业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链 实践链 平台链 专创融合 全过程实施 创新应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硝基苯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孙萍 李鸿丽 王修中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4-808,共5页
本文应用荧光分析法研究了不同酸度、温度和反应时间条件下,硝基苯对牛血清蛋白(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发波长λex=280nm,发射波长λem=342nm,浓度为0.05 mol·L-1,pH=7.5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猝灭效果最为明显。计... 本文应用荧光分析法研究了不同酸度、温度和反应时间条件下,硝基苯对牛血清蛋白(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发波长λex=280nm,发射波长λem=342nm,浓度为0.05 mol·L-1,pH=7.5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猝灭效果最为明显。计算289,304和318 K温度下二者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25×104、1.00×104和0.833×104L·mol-1。通过Gibbs-Helmholtz方程对其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进行计算(ΔH=-10.7 kJ·moL-1;ΔS=41.4 J·moL-1·K-1),表明二者之间是静电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硝基苯对牛血清蛋白荧光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最后使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对其作用机理进一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蛋白 硝基苯 相互作用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中心二支柱三维管理”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6
10
作者 龚良玉 王杰 +7 位作者 杜丰玉 王修中 徐鲁斌 宋祖伟 颜世海 潘维 刘福恒 赵玉婷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3期46-52,共7页
实验与实践是化学学科专业的生命线,更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为例,构建“一中心二支柱三维管理”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服务“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 实验与实践是化学学科专业的生命线,更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为例,构建“一中心二支柱三维管理”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服务“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这一中心,通过建立“三层次四模块多单元全过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子系统,着力打造“实验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两大支柱体系,并依托涵盖“途径、条件保障、质量监控与评估”的“三维度”管理子系统,全面加强对学院本科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子系统 三维度管理子系统 创新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管、查、练”四位一体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龚良玉 王杰 +7 位作者 王强 杜丰玉 徐鲁斌 徐香 潘维 王修中 尹莉 李元君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0期280-287,共8页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构建了“育、管、查、练”四位一体的实验室安全体系。一“育”:即“多层级、多渠道、多样性、多层次、全程化”推进实验室安全教育;二“管”:指“定人、定岗、定责、定章”管控实验室安全,并突出重点环节管控...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构建了“育、管、查、练”四位一体的实验室安全体系。一“育”:即“多层级、多渠道、多样性、多层次、全程化”推进实验室安全教育;二“管”:指“定人、定岗、定责、定章”管控实验室安全,并突出重点环节管控;三“查”:即“全员性、全时段、全要素、全覆盖”推进实验室安全检查常态化、制度化;四“练”:指强化演练模拟,提升安全防范及应急处变能力。“育、管、查、练”四位一体,多点齐抓、多维共建,保障了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并为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 安全检查 安全演练 四位一体安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泵负压进样-芯片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测定儿茶酚胺类物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红美 王修中 +3 位作者 徐春秀 殷学锋 孙秀梅 郭远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7-380,共4页
提出了用芯片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测定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方法。采用自制的无泵负压进样系统,避免了进样歧视效应。在优化的条件下,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肾上腺素(E)可在1 min内完全分离。3种儿茶酚胺的平均迁移时间依... 提出了用芯片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测定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方法。采用自制的无泵负压进样系统,避免了进样歧视效应。在优化的条件下,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肾上腺素(E)可在1 min内完全分离。3种儿茶酚胺的平均迁移时间依次为30.59,37.23,46.43 s,其相对标准偏差(n=7)依次为1.10%,1.28%,0.45%。3种物质的线性范围为0.3~5.0 mg.L-1(NE及DA)和0.05~4.0 mg.L-1(E),检出限(3S/N)依次为30,30,10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 儿茶酚胺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虚拟网络运营技术研究
13
作者 朱玉娜 王修中 《中兴通讯技术》 2015年第5期21-23,共3页
探讨了为实现移动虚拟网络运营(MVNO)核心网网元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需要提供"虚拟"HLR功能;电路交换(CS)网元的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MSC Server)/拜访位置寄存器(VLR)需要提供等效公众陆地移动网... 探讨了为实现移动虚拟网络运营(MVNO)核心网网元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需要提供"虚拟"HLR功能;电路交换(CS)网元的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MSC Server)/拜访位置寄存器(VLR)需要提供等效公众陆地移动网(EPLMN)功能、网络标识和时区(NITZ)功能,MSC Server/VLR还需要解决路由选择的问题;分组交换/演进分组核心网(PS/EPC)网元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移动性管理实体/分组数据网网关(SGSN/GGSN/MME/PGW)需要支持多公众陆地移动网(PLMN)功能以及虚拟路由转发表(VRF)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虚拟网络运营 等效公众陆地移动网 路由选择 多公众陆地移动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米诺-铁氰化钾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玉萍 姚悦悦 +1 位作者 蒋泳汝 王修中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基于白藜芦醇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反应的增敏作用,对其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系统试验,并结合流动注射,提出了测定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1×10^-3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鲁米诺溶液及铁氰化钾... 基于白藜芦醇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反应的增敏作用,对其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系统试验,并结合流动注射,提出了测定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1×10^-3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鲁米诺溶液及铁氰化钾溶液的最佳浓度依次为8×10-6,2×10^-5 mol·L^-1。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的线性范围为1.00×10-8~1.00×10^-6 mol·L^-1,检出限(3S/N)为3.0×10^-9 mol·L^-1。对4.00×10^-7 mol·L^-1白藜芦醇标准溶液进行精密度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为2.6%。分析实际样品时,将红葡萄酒样品减压抽滤除去不溶性颗粒,取滤液50mL,煮沸2min,除去挥发性芳香物质,冷却后离心5min,取上清液按仪器工作条件进行测定。按此方法在样品的基础上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95.9%~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法 鲁米诺 铁氰化钾 白藜芦醇 红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