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值空间滤波去噪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侯彦威 王信文 +1 位作者 张卜文 李文刚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基于空间滤波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值空间滤波的去噪技术,该方法可以在有效地保护电法资料中的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去除资料中的随机噪声。介绍了中值空间滤波的算法原理,并给出了实验数据和效果图。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有较好的去除噪声和... 基于空间滤波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值空间滤波的去噪技术,该方法可以在有效地保护电法资料中的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去除资料中的随机噪声。介绍了中值空间滤波的算法原理,并给出了实验数据和效果图。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有较好的去除噪声和保护有效信息的效果。结合实例说明了该算法去噪能力强,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法勘探 中值空间滤波 随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值空间滤波剔除高密度电法中的随机噪声
2
作者 侯彦威 王信文 李文刚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112-114,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值空间滤波的去噪技术,该方法可以有效的保护高密度电法资料中的有效信息,去除资料中的随机噪声。先给出了中值空间滤波的算法原理,并给出了一组实验数据和效果图。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有较好的去除噪声和保护有效信息... 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值空间滤波的去噪技术,该方法可以有效的保护高密度电法资料中的有效信息,去除资料中的随机噪声。先给出了中值空间滤波的算法原理,并给出了一组实验数据和效果图。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有较好的去除噪声和保护有效信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中值空间滤波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实验教学评价:现实样态、功能与多元化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守德 王信文 黄莹莹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当前地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不够明晰、忽视实践技能培养和反馈滞后等问题。评价对地理实验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可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推进教育公平。基于此,提出表现性评价、结构性评价、进阶式评价等多元评价实... 当前地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不够明晰、忽视实践技能培养和反馈滞后等问题。评价对地理实验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可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推进教育公平。基于此,提出表现性评价、结构性评价、进阶式评价等多元评价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实验教学 表现性评价 结构性评价 进阶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电影为载体,提升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从美国大片《金蝉脱壳》的地理教学价值讲起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友强 王信文 《地理教学》 2015年第4期45-47,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电影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够巧妙利用学生喜爱的热门大片,组织学生一起欣赏,进而引导学生探究当中的地理知识,这样可大大提升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 电影 载体 探究 地理 兴趣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巷道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技术的有效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鲁晶津 王信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7-263,共7页
煤矿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技术是掘进工作面前方富水异常体探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我国煤矿有着近30年的发展历史。有些专家学者通过研究分析,对该技术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为此,笔者以均匀全空间中无限延伸板状体、球体或立方体模型为基... 煤矿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技术是掘进工作面前方富水异常体探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我国煤矿有着近30年的发展历史。有些专家学者通过研究分析,对该技术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为此,笔者以均匀全空间中无限延伸板状体、球体或立方体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点电源在全空间的电位分布和异常特征参数提取方法,拟合了异常距离与异常特征参数极小值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底板异常的响应特征,计算了理论探测距离。结果表明: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体能在巷道后方产生明显的异常响应,即后方信号包含前方低阻体的信息,证明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前方低阻体与后方视电阻率异常位置并非镜像关系,选取正确的异常特征参数可获得前方异常位置;巷道前方低阻体与底板低阻体均能产生电位异常,根据异常响应特征的不同可以对其加以甄别;直流电法超前探测的最大距离可以达到80 m左右。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直流超前探测方法是有效的,可以继续推广应用并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法 超前探测 板状体 球体 异常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中学地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信文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年第4期23-24,共2页
教学反思,是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发现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加以解决的过程。《中学地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以福... 教学反思,是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发现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加以解决的过程。《中学地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以福州教育研究院地理科高中新课程教研培训为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反思 地理教师 教师专业 培养 能力 中学 载体 教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融合的地理学习
7
作者 王信文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1-23,共3页
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但学生普遍存在无法合理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区域认知。目前新课程改革注重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探讨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教·学·考的地理学习实践,通过经典例题阐述在地理学习中... 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但学生普遍存在无法合理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区域认知。目前新课程改革注重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探讨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教·学·考的地理学习实践,通过经典例题阐述在地理学习中致力于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的融合,进而解决现实情境的地理问题,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地理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围岩低阻体矿井音频电透视探测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军 张涛 王信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2-190,共9页
基于矿井音频电透视施工过程中巷道空间狭小、环境复杂、存在积水、金属等低阻体干扰的原因,电极的接地条件与环境等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探测数据一致性较差,干扰常导致真实的异常信号信噪比较低,给数据处理解释带来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 基于矿井音频电透视施工过程中巷道空间狭小、环境复杂、存在积水、金属等低阻体干扰的原因,电极的接地条件与环境等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探测数据一致性较差,干扰常导致真实的异常信号信噪比较低,给数据处理解释带来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矿井音频电透视数据的巷道围岩低阻体干扰校正方法。该校正方法是在充分分析了巷道中存在的低阻干扰体对探测结果影响的前提下,研究了矿井音频电穿透原理及方法,对巷道存在的低阻体干扰进行了数值模拟,使用小波变换的数据降噪方法进行处理,通过实测数据的分析验证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具体校正方法是根据不同发射点将矿井音频电透视数据进行分组并且绘制接收曲线;当不同发射点对应的接收曲线在同一接收点附近均出现畸变异常时,根据发射点不同进行分组的数据,在组内按照接收点坐标位置进行排序,应用小波变换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当同一发射点对应的接收曲线出现畸变异常时,按照接收点坐标位置排序并且进行圆滑处理,完成矿井音频电透视数据的校正。研究结果表明,在数据校正前,接收电位差数据会产生了较大偏差,通过巷道围岩低阻体数据校正方法使发射端或接收端低阻体干扰导致的视电导率畸变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既对低阻干扰体影响做了校正,又保留了可能存在的其他异常。通过对实测成果的数据校正,验证了该校正方法的预期效果,可以较好地解决矿井音频电透视存在的问题。数值模拟部分所做模型为二维模型,针对上述问题,若能建立三维模型,对低阻干扰体进行三维空间定位,将会取得更加精确的校正效果,达到矿井音频电透视精细化探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音频电透视 低阻体 校正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随钻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军 雷晓荣 王信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0-157,共8页
为解决矿井随钻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功能单一、成果显示效果不佳、信息融合不足等问题,采用C#语言与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了矿井随钻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软件具有数据实时传输、钻孔数据处理、钻孔轨迹评价、钻孔轨迹三维显示等功能模块,可... 为解决矿井随钻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功能单一、成果显示效果不佳、信息融合不足等问题,采用C#语言与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了矿井随钻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软件具有数据实时传输、钻孔数据处理、钻孔轨迹评价、钻孔轨迹三维显示等功能模块,可实现现场测量数据实时传输。软件中数据实时传输模块使用网络传输协议实时接收井下矿用钻孔轨迹仪采集的原始数据,读取实时传输的原始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读取模块中可以读取不同格式类型的钻孔轨迹数据,可对不同格式数据进行处理与成图。实现钻孔轨迹快速处理,钻孔轨迹数据的深度分析与评价,钻孔群数据库管理及轨迹钻机三维状态显示的作用。实现钻孔群中单个钻孔或钻孔群轨迹的三维成图技术,实现巷道、钻场、钻孔轨迹数据的三维立体展示。设计钻孔通过煤层段的进煤点坐标、出煤点坐标,实际钻孔轨迹通过煤层段的进煤点坐标、出煤点坐标,经过离散数据点网格化后生成进煤点曲面和出煤点曲面,以及煤层赋存图。对钻孔编号、钻孔深度等参数进行差异化标识,可直观显示钻场区域内钻孔的覆盖面图,从覆盖面图看出该区域钻孔分布是否均匀、是否存在空白带。对区域空白带通过覆盖面图采集的坐标自动计算补充钻孔的开孔角度,更好地指导后续钻孔施工。现场试验证明,随钻测量数据处理软件通信信号稳定、测量数据准确、功能全面、显示效果佳,为优化定向钻孔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钻孔数据处理 钻孔轨迹评价 数据实时传输 数据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36”模式的高中区域地理精准复习策略探究——以世界地理“北美”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家燕 王信文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0,19,共4页
本文试图将"336"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二区域地理智慧课堂,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利用智慧教室大数据分析的强大功能,探究区域地理精准高效的复习策略的选择,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让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自... 本文试图将"336"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二区域地理智慧课堂,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利用智慧教室大数据分析的强大功能,探究区域地理精准高效的复习策略的选择,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让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自主搜集与学习地理知识,发展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提升地理实践力,形成人地协调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36模式 区域地理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随钻三维轨迹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军 王信文 张鹏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7期110-114,119,共6页
煤矿井下钻孔施工中,在缺少控制钻孔轨迹偏移测量技术的情况下,施工钻孔轨迹与钻孔设计轨迹偏差较大,无法满足煤矿瓦斯抽采的设计需求。分析了随钻钻孔三维轨迹测量技术,通过对随钻三维轨迹测量技术的研究,精确控制瓦斯钻孔轨迹,解决瓦... 煤矿井下钻孔施工中,在缺少控制钻孔轨迹偏移测量技术的情况下,施工钻孔轨迹与钻孔设计轨迹偏差较大,无法满足煤矿瓦斯抽采的设计需求。分析了随钻钻孔三维轨迹测量技术,通过对随钻三维轨迹测量技术的研究,精确控制瓦斯钻孔轨迹,解决瓦斯突出煤层快速掘进及安全高效回采问题。钻孔随钻三维轨迹测量技术是通过对钻机开孔角度的精确测量和对钻孔轨迹的精确测量,使用三维轨迹成图方法显示。大量的数据采集与施工验证表明,该方法成为预抽钻孔煤层保安全、促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避免钻孔设计及施工的盲目性,提高了抽采钻孔的利用率及施工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精确控制 钻孔设计 轨迹测量 三维显示 钻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视角下提升学生乡土认知能力的课例探究——以福建地形对农业影响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端端 王信文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9年第2期86-88,共3页
中学地理教学中"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建构知识网络。其实质是学生能够进行知识迁移,把原有储备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过程,学生通过深度学习拥有解决问题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与新课程背景下培养... 中学地理教学中"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建构知识网络。其实质是学生能够进行知识迁移,把原有储备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过程,学生通过深度学习拥有解决问题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与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吻合,所以深度学习方式的培养的研究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笔者在文中就以"福建地形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为例探究深度学习视角下如何提升学生乡土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乡土认知 课例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开的“澳洲之莲”——悉尼
13
作者 王信文 《地理教学》 1994年第1期31-31,共1页
1993年9月2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摩纳哥路易二世体育场向全世界宣布:2000年第27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定在悉尼。
关键词 悉尼 地理 学习辅导 初中 旅游景观 气候环境
全文增补中
以图为器:可视化解析地理逻辑
14
作者 郑曦 王信文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92-94,共3页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地理核心素养从高中反哺初中,有效落地是关键点,立足地理教·学·测的有效融合,切实以地理学科第二语言——地图为抓手,明确地理问题的情境要素,将地理逻辑可视化的梳理,解析地理要素关联,直至解决...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地理核心素养从高中反哺初中,有效落地是关键点,立足地理教·学·测的有效融合,切实以地理学科第二语言——地图为抓手,明确地理问题的情境要素,将地理逻辑可视化的梳理,解析地理要素关联,直至解决地理问题,落实素养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解析 可视化 教·学·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