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水重力流沉积研究综述
1
作者 马佳明 朱定军 +1 位作者 周伟 王俊轲 《中外能源》 CAS 2025年第1期47-56,共10页
对于深水重力流沉积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最新研究包括重力流成因机制、类型、沉积相模式等。有学者综合流体流变学特征与沉积物支撑机制,将沉积物重力流分为浊流、流体化流、液化流、颗粒流和黏性碎屑流5类。后又有学者提出三端元分类方... 对于深水重力流沉积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最新研究包括重力流成因机制、类型、沉积相模式等。有学者综合流体流变学特征与沉积物支撑机制,将沉积物重力流分为浊流、流体化流、液化流、颗粒流和黏性碎屑流5类。后又有学者提出三端元分类方案,将重力流划分为泥质碎屑流、砂质碎屑流、浊流和颗粒流4种类型,大大提高了分类的准确性与实用性。现今关于深水重力流成因机制有三种,分别是多种触发机制作用下的沉积物再搬运成因、沉积物持续补给成因和漂浮流体卸载沉降成因。沉积模式主要有Walker综合扇模式及Shanmugam深水斜坡扇模式。深水重力流沉积在油气地质中具有重要作用,往往作为良好的储集层和输导通道,也可与其他沉积体系交互形成多类型圈闭。目前深水重力流沉积研究中仍面临术语未统一、重力流流态转化研究尚浅、取样困难等问题。未来应进一步加大高精度勘探技术的应用,以更加精准地对深水沉积物进行观测和取样;以“源-汇”思想为指导,加强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在深水重力流研究中的应用;开展深水重力流沉积全球对比研究,建立国际化数据共享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重力流 成因机制 浊流 砂质碎屑流 沉积模式 术语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海泡石层系泥质灰岩中自生黏土矿物的类型、组成与成岩演化过程--以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茅一段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宋金民 王佳蕊 +12 位作者 刘树根 李智武 罗平 江青春 金鑫 杨迪 黄士鹏 范建平 叶玥豪 王俊轲 邓豪爽 王斌 郭嘉欣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1-322,共12页
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实测和岩心观察,结合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激光剥蚀元素面扫描等方法,对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简称茅一段)含海泡石层系泥质灰岩中自生黏土矿物类型、产状及其组成进... 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实测和岩心观察,结合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激光剥蚀元素面扫描等方法,对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简称茅一段)含海泡石层系泥质灰岩中自生黏土矿物类型、产状及其组成进行了分析,明确黏土矿物的成岩演化序列,建立黏土矿物沉积-成岩演化模式。研究表明,川东地区茅一段在富Si^(4+)、Mg^(2+)的凉水文石海中沉淀自生海泡石矿物,形成含海泡石层系;在埋藏成岩过程中,自生黏土矿物会经历两条可能的演化序列:①早成岩A期到中成岩A_(1)期,在普遍缺乏Al^(3+)的浅埋藏环境中,海泡石维持稳定状态;中成岩A_(2)期,自生海泡石开始演化为斯蒂文石;中成岩B_(1)期演化为无序滑石;中成岩B_(2)期至晚成岩期,最终演化为滑石,形成了茅一段主要的自生黏土矿物成岩演化序列“海泡石—斯蒂文石—无序滑石—滑石”。②早成岩A期,风暴和上升洋流携带的Al^(3+)参与成岩过程,微量海泡石向蒙脱石演化,部分蒙脱石继续演化为绿泥石;早成岩B期至中成岩A_(1)期,部分蒙脱石演化为伊/蒙混层;中成岩A_(2)期至中成岩B_(2)期,伊/蒙混层向伊利石发生演化,至晚成岩期全部转化为伊利石,由此形成茅一段次级自生黏土矿物成岩演化序列“海泡石—蒙脱石—绿泥石/伊利石”。含海泡石层系泥质灰岩中自生黏土矿物的类型与演化具有两方面的油气地质意义:①海泡石吸附和聚集大量有机质,有效提升茅一段烃源岩的品质和生烃潜力。②海泡石向滑石演化过程中形成大量有机质孔和黏土收缩孔(缝),同时释放富Mg^(2+)成岩转化流体,使凹陷内或凹陷边缘区的灰岩发生白云石化,在中二叠统形成自生自储和(旁)下生(侧)上储型的源储配置新模式,提高了油气成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海泡石层系 自生黏土矿物 成岩演化 中二叠统茅口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在页岩储层研究中的应用——以川南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俊轲 王斌 +1 位作者 周纯润 马佳明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5期33-37,共5页
随着中国石化在涪陵地区页岩气开采取得重大突破,页岩被视为重要油气储层,本文针对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开展研究,进行核磁共振实验判明目标储层页岩的孔隙渗透性特征、岩石样品的油水饱和度和其他物理特性,为页岩储存的核磁共振研究提... 随着中国石化在涪陵地区页岩气开采取得重大突破,页岩被视为重要油气储层,本文针对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开展研究,进行核磁共振实验判明目标储层页岩的孔隙渗透性特征、岩石样品的油水饱和度和其他物理特性,为页岩储存的核磁共振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 核磁共振 T2谱图 孔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