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对稠油油藏的物性调控及辅助蒸汽驱提高采收率 被引量:3
1
作者 魏鸿坤 王健 +3 位作者 许天寒 路宇豪 周娅芹 王俊衡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7,共7页
为提高稠油油藏蒸汽驱后期开发效率,聚焦“双碳”背景下CCUS-EOR(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体系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J6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O_(2)作用前后的稠油四组分分析,测试饱和压力、膨胀系数、黏度和密度变化情况,探究CO... 为提高稠油油藏蒸汽驱后期开发效率,聚焦“双碳”背景下CCUS-EOR(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体系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J6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O_(2)作用前后的稠油四组分分析,测试饱和压力、膨胀系数、黏度和密度变化情况,探究CO_(2)对稠油物性的调控效果;通过并联岩心物理模拟实验研究CO_(2)辅助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稠油黏度主要受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影响,稠油随着CO_(2)溶解气量的增加,饱和压力由2.08 MPa上升至11.11 MPa,膨胀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7.6%;同时,黏度降低30.5%,密度减小3.5%。表明CO_(2)在提高饱和压力的同时,通过优化膨胀系数、黏度和密度,有效改善了稠油物性。此外,采用CO_(2)辅助蒸汽驱后,在CO_(2)溶解降黏、破乳的作用下,稠油采收率从38.55%提高至46.46%,相比纯蒸汽驱提高了7.91%。为CO_(2)辅助蒸汽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可为同类型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J6区 稠油油藏 CO_(2) 蒸汽驱 提高采收率 物性调控 四组分分析 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热病邪,可致多种疾病;辨证清热,能取多重疗效 被引量:9
2
作者 赵进喜 贾海忠 +6 位作者 张保春 于智敏 王世东 刘宁 庞博 王俊衡 洑晓哲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860-863,共4页
火热是六淫中最常见的致病邪气之一,属阳邪,其性炎上,有易伤津液,易动风、动血、扰乱心神等致病特点,内涵十分复杂。《内经》对火热致病认识深刻,金元时期更多发挥,明清以来温病学逐渐成熟,火热致病病因理论亦日趋完善。现代许多疾病都... 火热是六淫中最常见的致病邪气之一,属阳邪,其性炎上,有易伤津液,易动风、动血、扰乱心神等致病特点,内涵十分复杂。《内经》对火热致病认识深刻,金元时期更多发挥,明清以来温病学逐渐成熟,火热致病病因理论亦日趋完善。现代许多疾病都存在火热病因,但具体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基于火热致病的具体特点,灵活选用针对性的清热治法,可指导多种复杂疑难疾病治疗,收到多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病因学 六淫 热邪 清热法 伏火 火热致病 病机十九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栲胶堵剂的研制及油藏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刚 王俊衡 +3 位作者 王丹翎 颜永何 蒋雪峰 王倩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3期452-458,共7页
稠油油藏蒸汽驱控制汽窜使用的耐高温堵剂存在强度低、老化稳定性差等问题,急需研发新型耐高温堵剂,推进现场应用。针对新疆油田九6区齐古组稠油油藏层间非均质性强导致的蒸汽驱汽窜严重、泡沫驱效果差等生产技术难题,研制出了由磺化栲... 稠油油藏蒸汽驱控制汽窜使用的耐高温堵剂存在强度低、老化稳定性差等问题,急需研发新型耐高温堵剂,推进现场应用。针对新疆油田九6区齐古组稠油油藏层间非均质性强导致的蒸汽驱汽窜严重、泡沫驱效果差等生产技术难题,研制出了由磺化栲胶、交联剂和促进剂组成的适用于高温油藏的磺化栲胶堵剂体系。通过静态评价实验,优化出堵剂配方为:0.6%磺化栲胶+(2.0%~2.5%)醛类交联剂Ⅰ+(1.0%~2.0%)酚类交联剂Ⅱ+(0.05%~0.06%)促进剂。油藏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油藏温度下老化30 d后堵剂强度保持H级以上,堵剂的封堵效率在94%以上,研究成果为克拉玛依油田九6区齐古组稠油油藏控制蒸汽窜技术的现场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汽窜 耐高温堵剂 磺化栲胶 油藏适应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CO_(2)辅助蒸汽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俊衡 王健 +4 位作者 周志伟 王丹翎 赵鹏 王桂庆 卢迎波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6期852-857,863,共7页
为进一步明确稠油油藏CO_(2)辅助蒸汽协同驱油机理,利用亚克力板可视化模型和天然岩心,开展了可视化CO_(2)辅助蒸汽驱油实验,分析了CO_(2)辅助蒸汽驱油过程中二者之间存在的“协同作用”及注入方式对实际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 为进一步明确稠油油藏CO_(2)辅助蒸汽协同驱油机理,利用亚克力板可视化模型和天然岩心,开展了可视化CO_(2)辅助蒸汽驱油实验,分析了CO_(2)辅助蒸汽驱油过程中二者之间存在的“协同作用”及注入方式对实际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辅助蒸汽驱具有协同降黏、扩大蒸汽波及系数、启动盲端残余油、破乳等“协同作用”,其中原油综合降黏率达到59.8%,蒸汽波及面积提高了37.44%。对比纯蒸汽驱,CO_(2)辅助驱可使原油采收率大幅上升,其中交替注入蒸汽与CO_(2)采收率为65.7%,比混合注入提高了7.9%,且能够在出口端观测到稳定的泡沫油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驱 CO_(2)辅助蒸汽驱 可视化 泡沫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风城Z32稠油油藏注气辅助蒸汽驱实验研究及矿场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桑林翔 吕柏林 +5 位作者 卢迎波 王俊衡 王健 黄克川 马鹏 邢向荣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2期241-247,共7页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后期,汽窜严重,开发效果逐年变差,急需探讨改善蒸汽驱效果的相关技术,针对新疆油田风城Z32齐古组油藏稠油特点,研究了注CO_(2)辅助蒸汽驱改善开发效果的可行性。在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过程中,注入CO_(2)、N_(2)或烟道...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后期,汽窜严重,开发效果逐年变差,急需探讨改善蒸汽驱效果的相关技术,针对新疆油田风城Z32齐古组油藏稠油特点,研究了注CO_(2)辅助蒸汽驱改善开发效果的可行性。在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过程中,注入CO_(2)、N_(2)或烟道气,可以使原油体积膨胀,增加地层弹性能量,降低原油黏度,改善原油的流动能力。利用高温高压原油配样器和岩心流动实验装置,测定了不同类型注入气对稠油的膨胀、降黏效果:注入CO_(2)、N_(2)和模拟烟道气分别可使原油体积膨胀约10%~40%、2%~10%、4%~16%,黏度降低27.3%~82.9%、4.3%~18.5%、10.2%~45.8%,CO_(2)、N_(2)和模拟烟道气分别能够提高采收率5.83%、3.08%、3.75%,因此,推荐选用CO_(2)作为注入介质。现场应用实践表明,CO_(2)辅助蒸汽驱措施后,井组日产油由26.6 t上升至36.2 t,油汽比由0.174上升至0.206,增油1 158 t,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该技术的规模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CO_2 辅助蒸汽驱 室内实验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