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鸢尾素通过STAT6重编程小胶质细胞且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佳() 刘风雨(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3,共1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作为老年病人麻醉、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且无有效的防治方法。POCD不仅早期损伤病人认知功能,远期还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和死亡风险。中枢神经炎症反应是POCD...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作为老年病人麻醉、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且无有效的防治方法。POCD不仅早期损伤病人认知功能,远期还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和死亡风险。中枢神经炎症反应是POCD的重要病理机制。已有动物研究表明,适度运动能够有效改善POCD小鼠的认知损伤,但对于临床中不便于运动的老年病人仍存在巨大挑战。目的:探讨鸢尾素(irisin)预防中枢神经炎症的机制及其预防POCD发生的效果。方法:(1)在临床研究中,ELISA结果表明70岁以上术后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术前血清irisin水平低于术后认知正常组。(2)在基础研究中,通过蛋白质组学检测发现,FNDC5-KO小鼠(FNDC5为irisin的基因名)表现为神经免疫系统异常,尤其补体信号通路被显著抑制,提示irisin缺失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鸢尾素 STAT6 死亡风险 小胶质细胞 老年病人 PO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丘脑神经环路分别调控组织损伤和抑郁样状态引起的机械痛敏 被引量:21
2
作者 Zhu X Tang HD +2 位作者 Dong WY 王佳() 刘风雨(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5-515,共1页
丘脑是疼痛传导通路中重要的脑区之一,疼痛的上行传导与下行调控通路中均有丘脑参与调节。组织损伤和负面情绪(如抑郁)都能引起痛觉敏化,但是否由不同的丘脑环路调控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丘脑调控组织损伤引起的痛敏和抑郁情绪产生痛敏... 丘脑是疼痛传导通路中重要的脑区之一,疼痛的上行传导与下行调控通路中均有丘脑参与调节。组织损伤和负面情绪(如抑郁)都能引起痛觉敏化,但是否由不同的丘脑环路调控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丘脑调控组织损伤引起的痛敏和抑郁情绪产生痛敏的机制。方法:(1)动物模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小鼠慢性炎症痛模型或通过保留性神经损伤(SNI)建立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采用慢性束缚应激(CRS)或慢性不可预测应激(CUS)诱导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的同时引起痛敏;(2)行为学实验:采用von Frey hair纤维丝检测机械痛敏;采用社交行为、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检测抑郁样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弗氏佐剂 机械痛敏 组织损伤 悬尾实验 负面情绪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环路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扣带回皮质投射到伏隔核(ACC-NAc)调控疼痛与镇痛的社会转移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佳() 刘风雨(校) Smith ML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1-281,共1页
共情(Empathy)指接受和感受他人的感觉和情感状态,在社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共情曾被认为是一种仅在人类中存在的高级情感认知过程,但逐渐被认识到,许多物种都表现出进化上保守的共情行为,例如观察性恐惧。前扣带回皮质(ACC)能够编码关... 共情(Empathy)指接受和感受他人的感觉和情感状态,在社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共情曾被认为是一种仅在人类中存在的高级情感认知过程,但逐渐被认识到,许多物种都表现出进化上保守的共情行为,例如观察性恐惧。前扣带回皮质(ACC)能够编码关于他人情感状态的信息,然而其调控共情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共情相关的行为状态(包括疼痛、镇痛和恐惧)发生神经环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环路 情感认知 伏隔核 共情 情感状态 ACC 性恐惧 人的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编码的高时空分辨率检测去甲肾上腺素荧光探针
4
作者 Feng JS 王佳() +1 位作者 付苏(校) 刘风雨(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59-659,共1页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是一种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参与多种生理过程。NE的释放或信号传递过程受损与多种精神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相关。因此,以高时空分辨率的方式检测神经环路中内源NE的动态分布,对解析NE在生理及病理...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是一种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参与多种生理过程。NE的释放或信号传递过程受损与多种精神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相关。因此,以高时空分辨率的方式检测神经环路中内源NE的动态分布,对解析NE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的功能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的技术无法精确检测去甲肾上腺素的在体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神经退行性病变 精神疾病 单胺类神经递质 神经环路 信号传递过程 动态分布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引起损伤神经变性
5
作者 Davies 王佳() 刘风雨(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13-613,共1页
神经病理痛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难治性慢性疾病。其病因之一是神经部分损伤后,未完全被降解的受损神经轴突阻碍了轴突新生,同时,又继续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疼痛信号",进而导致痛觉敏化和慢性痛的发生。本项研究旨在探讨自然杀... 神经病理痛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难治性慢性疾病。其病因之一是神经部分损伤后,未完全被降解的受损神经轴突阻碍了轴突新生,同时,又继续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疼痛信号",进而导致痛觉敏化和慢性痛的发生。本项研究旨在探讨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通过对受损神经的降解而缓解疼痛的机制。方法:①原代培养细胞:在胚胎期和成熟期DRG神经元,探究NK细胞的活化对神经元轴突的作用;②构建模式小鼠:Ncr1编码表达在NK细胞中的受体NKp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神经变性 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 DRG神经元 原代培养细胞 神经轴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