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贞吉和他的诗歌创作
1
作者 王佩增 《文史哲》 1987年第4期30-33,共4页
曹贞吉(1634--1698),字升六,又字升阶、迪清,别号实庵,山东安丘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中。高祖曹一麟,明嘉靖丙辰进士,吴江知县。曾祖曹应埙,太学生,为遵化县丞。祖父曹铨,太学生,光禄寺署丞。父曹复植为诸生,早卒。外祖刘正宗,崇祯... 曹贞吉(1634--1698),字升六,又字升阶、迪清,别号实庵,山东安丘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中。高祖曹一麟,明嘉靖丙辰进士,吴江知县。曾祖曹应埙,太学生,为遵化县丞。祖父曹铨,太学生,光禄寺署丞。父曹复植为诸生,早卒。外祖刘正宗,崇祯元年进士,入清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能诗。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就受到了较好的文化教养。然而因为幼而失怙,又处于明清易代之际的战乱中,所以他也曾经历过一段颇为艰难的困苦生活。他曾有诗追忆这段生活说:“伤哉垂九龄,已感终天逝,茕茕弃路隅,艰难时陨涕。提携惟老母,追随有弱弟。抢攘兵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学生 明清易代 中书舍人 刘正宗 大学士 三藩之乱 诗歌创作 遵化 嘉靖 徽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典编写工作的苦和乐
2
作者 王佩增 《中国出版》 1982年第7期49-53,共5页
我是在一九七六年二月参加《汉语大词典》编写工作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整整六个年头了。要是有人问我,你参加这一工作主要的体会是什么呢?我首先想到的一个字,就是“苦”。俄国诗人N·罗札诺夫说:“不用拿困难的铁匠活儿去折磨他,不... 我是在一九七六年二月参加《汉语大词典》编写工作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整整六个年头了。要是有人问我,你参加这一工作主要的体会是什么呢?我首先想到的一个字,就是“苦”。俄国诗人N·罗札诺夫说:“不用拿困难的铁匠活儿去折磨他,不用派他到矿山去干艰巨的工作,让他去搞词汇吧——仅此一件就够了,这种劳动本身就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艰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词典编写 工作 义项 词汇 书证 出错 困难 失误 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法后王”辨
3
作者 王佩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08-116,共9页
讲起荀子,总不免要讲到'法先王'和'法后王'的问题。在一些人看来,'法先王'是要不得的,'法先王'就是要'复辟西周奴隶制度',是对'当时变革的社会进行捣乱','是欺骗和愚弄群众',... 讲起荀子,总不免要讲到'法先王'和'法后王'的问题。在一些人看来,'法先王'是要不得的,'法先王'就是要'复辟西周奴隶制度',是对'当时变革的社会进行捣乱','是欺骗和愚弄群众',总之它代表着一条'倒退'的反动路线。而'法后王'可就大不相同了,这是一条'厚今薄古的路线',体现了'发展的历史观',革命得很。但是,在事实上,'法先王'和'法后王'就真的那么誓不两立,代表着两条相反的路线吗?在中外古今的哲学史上,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在提出自己革新的主张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后王 思想体系 法先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4
作者 董治安 王佩增 《文史哲》 1978年第6期39-47,12,共10页
本文打算就孟子的“仁政”思想作一点分析批判,而把对于这种思想历史影响的考察,局限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范围以内。管窥蠡测,聊供讨论。(一) 孟子在论及推行“仁政”的效用时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 本文打算就孟子的“仁政”思想作一点分析批判,而把对于这种思想历史影响的考察,局限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范围以内。管窥蠡测,聊供讨论。(一) 孟子在论及推行“仁政”的效用时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下》),以下引《孟子》只列篇名)又说:“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士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梁惠王上》)推行“仁政”,就能使民众归心于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仁政 地主阶级 封建统治者 历史影响 封建制度 战国时代 封建社会 奴隶主 政治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