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度全球油气开发现状、形势及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作乾 范喆 +8 位作者 陈希 李勇 范子菲 韦青 彭云 刘保磊 岳雯婷 王曦 熊靓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1346,共16页
通过对2023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及生产概况、剩余可采储量分布及变化特征、不同区域及国家间油气生产差异对比、未建产与待建产油气田开发潜力4个方面的分析,梳理了全球油气开发现状与特征,总结了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2023年全球油气上游... 通过对2023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及生产概况、剩余可采储量分布及变化特征、不同区域及国家间油气生产差异对比、未建产与待建产油气田开发潜力4个方面的分析,梳理了全球油气开发现状与特征,总结了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2023年全球油气上游生产版图不断扩大,在产油气田数显著增长;油气可采储量同比提升,新项目发现与储量复算贡献突出;油气产量持续增长,新项目投产和产能建设项目贡献显著;未建产/待建产油气田可采储量丰富,集中于陆上常规大油田与低经济性海域气田。以疫情叠加俄乌冲突重塑全球油气产区、地缘政治危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资本支出结构、油气伴生资源超前布局等视角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为后疫情时代及能源转型趋势下中国石油公司聚焦主营业务领域和明确战略发展方向提出4点启示与建议:全球油气格局深刻调整,把握发展趋势聚焦主营业务;上游业务开发潜力强劲,涉足新兴领域助力接续发展;致密/页岩油气前景可期,探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新路;战新产业实现前沿突破,建立综合能源协同保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油气开发 开发现状 开发潜力 非常规油气 油气伴生资源 海域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度全球油气开发现状、形势及启示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作乾 范喆 +6 位作者 陈希 范子菲 韦青 王曦 岳雯婷 刘保磊 吴雨佳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6-1031,1040,共17页
通过对2022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及生产概况、剩余可采储量分布及变化特征、不同区域及国家间油气生产差异、未建产与待建产油气田开发潜力4个方面的分析,梳理了全球油气开发现状与特征,分析研究了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2022年全球油气田分... 通过对2022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及生产概况、剩余可采储量分布及变化特征、不同区域及国家间油气生产差异、未建产与待建产油气田开发潜力4个方面的分析,梳理了全球油气开发现状与特征,分析研究了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2022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广泛,上游生产活动持续恢复,油气储量同比微降但海域油气储量增幅明显。油气产量持续增长,重点资源国油气增产贡献大。未建产/待建产油气田储量丰富,预测伴随经济性改善开发潜力将逐步释放。通过全球油气开发领域资源接续、地缘政治风险、“一带一路”合作潜力、非常规油气技术升级分析,提出新形势下中国石油公司聚焦核心业务领域和明确战略发展方向4点启示与建议:发挥石油公司比较优势,借鉴合作经验立足陆上常规油气开发;推动开发调整先导试验,深化“一带一路”油气提高采收率合作;提升海域油气作业能力,实现从小股东跟随到联合再到独立作业的突破;探索页岩油气开发途径,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油气 开发现状 开发潜力 中国石油公司 核心业务 发展战略 油气对外依存度 能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全球油气开发现状、形势及启示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作乾 范子菲 +2 位作者 张兴阳 刘保磊 陈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5-1060,共16页
通过对2021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及部分油气田不在产原因、剩余可采储量分布特征及同比变化、油气产量分布特征及同比变化、未建产与待建产油气田开发潜力4个方面的分析,梳理了全球油气开发现状与特征,总结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提出对国际油... 通过对2021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及部分油气田不在产原因、剩余可采储量分布特征及同比变化、油气产量分布特征及同比变化、未建产与待建产油气田开发潜力4个方面的分析,梳理了全球油气开发现状与特征,总结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提出对国际油气合作的启示。2021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广泛,不在产油气田数量较多;油气储量略有下滑,非常规油气储量下降多;油气产量持续增长,重点资源国产量同比增幅大;未建产/待建产油气田储量丰富,未来开发潜力较大。结合对全球油气地缘政治、油气行业发展趋势、油气投资强度、热点领域的追踪和研判,总结了2021年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在此基础上,针对国际油气合作和发展战略提出4点启示与建议:高度重视海洋弃置义务,确保海域油气实现高质量长期效益发展;坚持危地不往、乱地不去,提升油气资产集中度,建立稳定保供基地;立足天然气多情景需求,实现一体化协同向全业务链发展的转变;加大优质规模资产获取,注重不同阶段项目持股比例的持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油气开发 开发现状 开发潜力 开发投资 油价 油气供需关系 财税政策 油气资产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边下古生界气藏马五段碳酸盐岩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作乾 何顺利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0-182,共3页
靖边下古生界气藏典型的低渗、低丰度、低产的地质状况,给碳酸盐岩储层的综合评价工作带来了难度。分别从岩性特征,沉积微相特征,成岩作用等角度对储层进行了单因素分类分析,通过优选参数、计算平均值、计算单项参数评价分数、确定权重... 靖边下古生界气藏典型的低渗、低丰度、低产的地质状况,给碳酸盐岩储层的综合评价工作带来了难度。分别从岩性特征,沉积微相特征,成岩作用等角度对储层进行了单因素分类分析,通过优选参数、计算平均值、计算单项参数评价分数、确定权重系数,建立了碳酸盐岩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该体系对于下古生界马五段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有效而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符合该地区的客观实际,对于类似的碳酸盐岩储层评价具有借鉴意义。将靖边下古气藏马五段碳酸盐岩储层分为4类,其中马五11、马五13、马五22共3个溶蚀孔洞和构造裂缝发育的层位,证实其将成为重要的目的层和天然气富集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聚类分析 储层综合评价 成岩作用 下古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存水率和累积水驱指数与含水率的理论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作乾 黄淑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59,共3页
鉴于目前很多文献中出现错误的累积存水率和累积水驱指数与含水率的关系式,从累积存水率和累积水驱指数的定义出发,结合石油天然气标准中推荐的6种水驱特征曲线,推导出了正确的累积存水率和累积水驱指数与含水率的理论关系表达式。用该... 鉴于目前很多文献中出现错误的累积存水率和累积水驱指数与含水率的关系式,从累积存水率和累积水驱指数的定义出发,结合石油天然气标准中推荐的6种水驱特征曲线,推导出了正确的累积存水率和累积水驱指数与含水率的理论关系表达式。用该系列公式可以正确评价水驱油田的注水适应性及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特征曲线 存水率 水驱指数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边气田下古碳酸盐岩气藏储量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作乾 黄淑女 何顺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6期21-24,共4页
长庆靖边气田下古气藏是以裂缝—溶蚀孔(洞)为主的层状碳酸盐岩气藏。为提高储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在容积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沟槽对于储量计算的影响,采用了单井控制面积法、落空井比例法、确定性模型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比较,其中考... 长庆靖边气田下古气藏是以裂缝—溶蚀孔(洞)为主的层状碳酸盐岩气藏。为提高储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在容积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沟槽对于储量计算的影响,采用了单井控制面积法、落空井比例法、确定性模型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比较,其中考虑沟槽分布影响后的确定性模型法计算结果最为准确,应用该方法对靖边气田下古气藏储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为气田深入开发、开发方案设计和扩边井网部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量计算 沟槽 容积法 确定性模型法 单井控制面积法 落空井比例法 靖边气田 下古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动态分析法确定靖边下奥陶统气藏侵蚀沟边界
7
作者 王作乾 康秀兰 何顺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9-280,共2页
靖边气田下奥陶统气藏马家沟组五段侵蚀沟异常发育,过去对它的研究主要是利用钻井、地震波形及古风化壳上下地层补偿关系进行定性或半定量识别,这些方法对规模较大的侵蚀沟刻画精度较高,但对规模稍小的井间二、三级侵蚀沟较难准确辨别... 靖边气田下奥陶统气藏马家沟组五段侵蚀沟异常发育,过去对它的研究主要是利用钻井、地震波形及古风化壳上下地层补偿关系进行定性或半定量识别,这些方法对规模较大的侵蚀沟刻画精度较高,但对规模稍小的井间二、三级侵蚀沟较难准确辨别。用试井分析和动态法验证了井间二、三级侵蚀沟的存在,为精细刻画地质模型提供了依据。结合钻井约束、地震波形等特征,验证下奥陶统气藏存在一级侵蚀沟16条,二级侵蚀沟83条,三级侵蚀沟206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方法 侵蚀沟边界 试井分析 产量不稳定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小兵 窦立荣 +3 位作者 万仑坤 贺正军 王作乾 郜峰 《天然气与石油》 2022年第4期75-83,共9页
全球深水油气资源丰富、探明率低、潜力巨大,拓展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业务是国际石油公司的核心战略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国际石油公司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特点、运作模式的分析,认为深水油气项目尽管投资大、风险高、技术复杂、运作难度... 全球深水油气资源丰富、探明率低、潜力巨大,拓展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业务是国际石油公司的核心战略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国际石油公司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特点、运作模式的分析,认为深水油气项目尽管投资大、风险高、技术复杂、运作难度大,但只要秉持合作共赢理念,进入深水领域的门槛并非高不可攀。为此,对中国油公司“走出去”发展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业务提出启示与建议:立足主动跟随并争当深水作业者,积极进入深水领域;借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成功经验,着眼深水技术超前研发;建立合作伙伴清单机制,瞄准未来推动合作共赢;实施“人才兴海”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 国际石油公司 独立石油公司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 环非洲 “双勘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伯利亚盆地油砂成矿模式及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康永尚 法贵方 +3 位作者 尹锦涛 王作乾 衣艳静 蔡德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39,共6页
东西伯利亚盆地是一个古老的地台型含油气盆地,经历了4个沉积构造演化阶段,其中基底形成阶段和同生裂谷早期阶段为盆地的孕育期,同生裂谷晚期阶段和被动边缘早期阶段为盆地烃源岩的沉积期,被动边缘阶段为盆地内储层和盖层的发育期... 东西伯利亚盆地是一个古老的地台型含油气盆地,经历了4个沉积构造演化阶段,其中基底形成阶段和同生裂谷早期阶段为盆地的孕育期,同生裂谷晚期阶段和被动边缘早期阶段为盆地烃源岩的沉积期,被动边缘阶段为盆地内储层和盖层的发育期,碰撞挤压阶段为盆地内部构造格局变化以及油砂成矿的关键期。丰富的油源、良好的储集条件、充足的油气远距离运移动力、畅通的疏导体系及烃类降解稠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促使东西伯利亚盆地形成规模化油砂资源。根据油砂的成矿机理,该盆地分为斜坡降解型和古油藏破坏型2种成矿模式,初步预测油砂资源为23380亿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伯利亚盆地 地质特征 油砂 成矿条件 成矿模式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全球油气开发形势回顾与趋势展望 被引量:6
10
作者 常毓文 王作乾 +3 位作者 刘保磊 蒋伟娜 韦青 陈希 《石油科技论坛》 2018年第5期64-74,共11页
通过系统梳理全球油气田个数、分布含油气盆地、剩余可采储量、历年油气产量等数据,分4种类型(陆上常规油田、陆上常规气田、海域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和六大区域(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亚太、欧洲)分析了全球油气田开发现... 通过系统梳理全球油气田个数、分布含油气盆地、剩余可采储量、历年油气产量等数据,分4种类型(陆上常规油田、陆上常规气田、海域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和六大区域(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亚太、欧洲)分析了全球油气田开发现状。从国际油价、投资成本、油藏类型、技术创新、资源国政策及国际石油公司发展战略角度对2017年全球油气开发形势进行了研判。具体包括:原油价格震荡上行,油气开发投资恢复增长;油气开发成本降低,油气开发效益明显提升;天然气消费增速回暖,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注重油气可持续发展,海域油气开发稳步提升;突出效益优先理念,差异化发展非常规油气;强化开发技术创新,持续提高油气开发效果;资源国政策调整频繁,投资热点有所扩展;国际公司引领地位明显,由生存向发展转变。并从资源类型、区域布局及油藏类型对全球油气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油气资源 开发形势 趋势展望 陆上常规油气 海域常规油气 非常规油气 剩余可采储量 油气产量 新建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第一座16万m^3全容LNG储罐 被引量:20
11
作者 黄淑女 王作乾 《石油工程建设》 2009年第4期15-17,共3页
文章在对LNG储罐进行分类、对全容LNG储罐的结构性能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引进的第一座16万m3全容LNG储罐的结构性能特点进行了论述,较详细地阐述了该储罐的设计特点、设计要求;介绍了该储罐预应力混凝土外罐、钢结构内罐的... 文章在对LNG储罐进行分类、对全容LNG储罐的结构性能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引进的第一座16万m3全容LNG储罐的结构性能特点进行了论述,较详细地阐述了该储罐的设计特点、设计要求;介绍了该储罐预应力混凝土外罐、钢结构内罐的建造方法以及所用材料的特点等,并对我国今后一段时间LNG储罐的引进、设计、建造等工作提出一些经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储罐 全容 结构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主力油气田开发特征与合作模式 被引量:2
12
作者 韦青 王作乾 +1 位作者 陈希 崔洪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136,共15页
在世界经济格局不断调整重构、国际能源形势变化、油气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为实现项目开发的高效推进,油气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大油气田形成了特定的合作开发模式。通过系统梳理全球主力油气田的开发现状,明确主力油气田区域分布、产量分... 在世界经济格局不断调整重构、国际能源形势变化、油气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为实现项目开发的高效推进,油气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大油气田形成了特定的合作开发模式。通过系统梳理全球主力油气田的开发现状,明确主力油气田区域分布、产量分布、储量分布、储采比及开采速度变化特征,从主要合同模式、运营模式、国际石油公司持股策略、不同开发阶段特点等6个方面总结分析全球主力油气田合作开发模式,厘清不同资源类型、不同开发阶段及各种不可见因素对项目效益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得出4点认识与启示:主力油气田建产规律性强,选择合适的时机与方式尤为重要;陆上常规原油是利润主体,深水主力油田将是未来开发重点;国际石油公司核心资产产量贡献明显,核心产区战略意义重大;持续跟踪国际石油公司交易动态,争取大油气田合作开发机会。面对国际油气市场,中国石油公司要充分借鉴全球主力油气田合作开发经验,扬长避短,确保“走出去”战略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主力油气田 开发特征 不同类型油气田 合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LNG储罐中9%Ni钢的焊接施工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淑女 王作乾 《石油工程建设》 2010年第5期62-63,共2页
大型LNG储罐的内罐采用9%Ni钢焊接而成,9%Ni钢的焊接是安装技术领域的难题。文章介绍了9%Ni钢的化学成分、机械和工艺性能,分析论述了9%Ni钢的焊接工艺和内罐的焊接安装方法,总结了广东LNG储罐和福建LNG储罐的焊接施工经验。
关键词 LNG储罐 9%NI钢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深水油气开发特征、潜力分布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希 王作乾 +5 位作者 顾硕 岳雯婷 韦青 范喆 崔洪嘉 张禹 《石油科技论坛》 2023年第6期69-76,共8页
全球深水油气田主要分布在中—南大西洋两岸、墨西哥湾、东非海上、东地中海、黑海、南里海、澳大利亚西北陆架七大海域,中—南大西洋两岸海域深水油气技术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占全球比例均为50%左右。近几年,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海域中深... 全球深水油气田主要分布在中—南大西洋两岸、墨西哥湾、东非海上、东地中海、黑海、南里海、澳大利亚西北陆架七大海域,中—南大西洋两岸海域深水油气技术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占全球比例均为50%左右。近几年,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海域中深水油气产量增速较快,中低经济性和待获得开发许可的油气田储量最多。全球深水油气发展历经3个发展阶段,主要以衰竭式开发方式为主。深水油气具有高成本、高收益特征,七大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将深水油气作为主要投资领域。对于油公司来说,迈向深水领域是必由之路。建议我国石油公司积极获取规模优质的深水油气资产,与国际大石油公司开展合作,共享勘探开发经验,发挥一体化优势,做好深水油气作业能力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油气田 储产量特征 开发潜力 高成本高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三维深度监督网络的断层检测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静 张军华 +3 位作者 芦凤明 孟瑞刚 王作乾 常健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7-957,I0007,共12页
地震资料人工解释断层往往具不确定性。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度学习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地球物理领域,多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也广泛地应用于断层识别。为此,结合三维U-Net和深度残差网络,引入多层深度监督的机制,构建了... 地震资料人工解释断层往往具不确定性。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度学习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地球物理领域,多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也广泛地应用于断层识别。为此,结合三维U-Net和深度残差网络,引入多层深度监督的机制,构建了一种基于三维深度监督网络的断层检测方法。残差模块的引入能够简化网络的学习目标,降低训练难度,而多层的深度监督能够为网络提供更多的反馈,减轻训练过程中潜在的梯度消失,使解码器子网络能够学习到不同尺度的断层语义信息,可进一步提高断层识别的准确性。理论模型测试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断层位置;与常规U-Net网络相比,减少了小断层的漏识别和错误识别;识别的大断层连续性好,断层细节更丰富,明显提高了断层识别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解释 三维U-Net网络 残差模块 多层深度监督 断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地震标定研究与新认识——以大港自来屯油田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军华 于虓野 +3 位作者 芦凤明 孟瑞刚 王作乾 常健强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7-658,711,共13页
以大港自来屯复杂断块油田为例,对地震标定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总结出6个方面的有效措施,厘清了研究区复杂的井震关系,得到以下结论与认识:研究区枣Ⅴ底与Ek^(1)_(2)之间有一稳定的反射同相轴,系复合波叠合形成,资料为正极性、枣Ⅴ底... 以大港自来屯复杂断块油田为例,对地震标定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总结出6个方面的有效措施,厘清了研究区复杂的井震关系,得到以下结论与认识:研究区枣Ⅴ底与Ek^(1)_(2)之间有一稳定的反射同相轴,系复合波叠合形成,资料为正极性、枣Ⅴ底对应波谷反射;以枣32井目标区为例,利用测井相的相似与差异特征,查清了孔二段先沉积后隆起、隆起区枣Ⅴ厚度变薄的成因;采用先连续地层、后复杂地层、再斜井辅助验证的标定策略,实现了构造异常复杂区井震标定;讨论了标定的拉伸/压缩功能,建议此功能有效性当以测井相、地震相整体吻合为原则;利用密井网优势,分析了全区地震速度和测井声波时差换算速度的差异,从多井统计的角度检验了标定的正确性;将标定分为层位标定与储层标定,薄互储层的识别可尝试采用90°相移技术。研究成果对大港油田开展油藏精细描述、对其它复杂断块进行地震标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来屯油田 标定 井震关系 极性 拉伸/压缩 地层速度 90°相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深部储层流度属性提取及应用
17
作者 张军华 王作乾 +3 位作者 谭明友 于正军 赵杰 田志宏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1-449,共9页
东营凹陷深部储层埋深大、储层薄,为干燥环境下沉积的红层,采用常规储层描述与预测方法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在流度属性表征方法计算公式详细推导和流度属性本质含义解剖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岩石物理参数和流体置换的特征,建立了含油层和... 东营凹陷深部储层埋深大、储层薄,为干燥环境下沉积的红层,采用常规储层描述与预测方法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在流度属性表征方法计算公式详细推导和流度属性本质含义解剖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岩石物理参数和流体置换的特征,建立了含油层和干层的理论模型,发现将储层主频作为优势频率提取的流度属性,具有很好的有利储层识别度,含油砂体的流度属性能量团比干层及其它地层的能量要强。对东营凹陷深部实际三维工区数据进行目标处理,过井剖面的有利储层得到很好展示;沿层流度属性切片,其储层厚度、储层流体类型及其分布范围与井点图吻合度很高,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拓展了流度属性的应用范围(以往仅局限于低频),也为深部储层预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薄互层 反射系数渐进式 广义S变换 流度属性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尔加—乌拉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法贵方 袁圣强 +2 位作者 王作乾 吴义平 蔡德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50,153,共5页
伏尔加—乌拉尔盆地是俄罗斯陆台向乌拉尔褶皱带过渡的前陆盆地。盆地内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广泛发育的优质烃源岩、良好的储盖组合和圈闭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二叠纪,随着乌拉尔山隆起,前陆盆地形成,烃源岩成熟并达到生烃高峰,大量油气运... 伏尔加—乌拉尔盆地是俄罗斯陆台向乌拉尔褶皱带过渡的前陆盆地。盆地内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广泛发育的优质烃源岩、良好的储盖组合和圈闭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二叠纪,随着乌拉尔山隆起,前陆盆地形成,烃源岩成熟并达到生烃高峰,大量油气运移至附近的构造高点,形成多个大规模油气田。盆地东部和南部的小构造、非构造圈闭以及深层,资源潜力很大,是未来勘探的重点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尔加-乌拉尔盆地 前陆盆地 沉积构造演化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