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国产鸢尾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沈云光 管开云 +1 位作者 王仲朗 冯宝钧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1-25,共5页
采用不同的贮藏条件、种皮处理和播种基质对国产4种鸢尾属植物的种子萌发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显示:4℃冷层积能明显促进长葶鸢尾(I.delavayiM ich.)、西南鸢尾(I.bulleyanaDykes)、金脉鸢尾(I.chrysographesDykes)的种子萌发,而高... 采用不同的贮藏条件、种皮处理和播种基质对国产4种鸢尾属植物的种子萌发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显示:4℃冷层积能明显促进长葶鸢尾(I.delavayiM ich.)、西南鸢尾(I.bulleyanaDykes)、金脉鸢尾(I.chrysographesDykes)的种子萌发,而高原鸢尾(I.collettiiHook.f.)的种子在室温和冷层积两种贮藏条件下,萌发率能达到100%和98.33%,没有区别;去除种皮后,长葶鸢尾、金脉鸢尾的种子萌发率提高,但是种皮对高原鸢尾、西南鸢尾的种子萌发没有抑制作用,在剥皮和未剥皮的情况下萌发率基本相同;对比3种不同的播种基质,根据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幼苗的生长情况,混合土(红土∶腐殖土=1∶2)、腐殖土是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属 种子萌发 贮藏温度 种皮处理 播种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犁头尖属植物(天南星科)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卞福花 王仲朗 +1 位作者 李恒 管开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7-153,T001-T002,共9页
报道了 6种 8个居群犁头尖属 ( Typhonium Schott)植物的核型 ,其结果如下 :( 1 )独角莲 ( T.gigan-teum)北京居群 2 n=4 x=5 2 =4 4m+ 7sm+ 1 st;( 2 )鞭檐犁头尖 ( T.flagelliforme)金平居群 2 n=3x=2 4 =3m+ 9sm( 4 SAT) + 1 2 st,... 报道了 6种 8个居群犁头尖属 ( Typhonium Schott)植物的核型 ,其结果如下 :( 1 )独角莲 ( T.gigan-teum)北京居群 2 n=4 x=5 2 =4 4m+ 7sm+ 1 st;( 2 )鞭檐犁头尖 ( T.flagelliforme)金平居群 2 n=3x=2 4 =3m+ 9sm( 4 SAT) + 1 2 st,河内居群 2 n=4 x=32 =7m+ 2 0 st+ 4sm+ 1 t;( 3)单籽犁头尖 ( T. calcicolum)西畴居群2 n=4 x=5 2 =2 1 sm+ 2 3m( 5 SAT) + 8st;( 4 )犁头尖 ( T.blumei)重庆居群 2 n=4 x=5 2 =4 0 m( 1 SAT) + 1 2 sm( 3SAT) ;( 5 )马蹄犁头尖 ( T.trilobatum)西双版纳居群 2 n=2 x=1 8=4 sm( 2 SAT) + 1 2 m+ 2 st,河内居群 2 n=2 x=1 8=2 st+ 9m+ 7sm;( 6 )金慈菇 ( T. roxburgii)个旧居群 2 n=2 x=1 8=8sm+ 1 0 m( 2 SAT)。其中鞭檐犁头尖 2 n=2 4、32 ,金慈菇 2 n=1 8均为首次报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南星科 犁头尖属植物 核型 染色体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芙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梁静 王仲朗 +2 位作者 张瑞宾 沈云光 管开云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42,46,共3页
对木芙蓉种子进行机械破损、不同药剂浸种等处理,结果表明:砂纸摩擦、丙酮浸种均可促进木芙蓉种子的萌发,以砂纸摩擦5 m in结合丙酮浸泡3 h处理获得的效果最佳;木芙蓉种子对赤霉素不敏感;一年陈种子在发芽率上明显高于新种子。初步得出... 对木芙蓉种子进行机械破损、不同药剂浸种等处理,结果表明:砂纸摩擦、丙酮浸种均可促进木芙蓉种子的萌发,以砂纸摩擦5 m in结合丙酮浸泡3 h处理获得的效果最佳;木芙蓉种子对赤霉素不敏感;一年陈种子在发芽率上明显高于新种子。初步得出:种皮障碍是木芙蓉种子萌发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木芙蓉种子需要后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芙蓉 种子萌发 机械破损 浸种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犁头尖属(Typhonium Schott)植物和两个近缘属等位酶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卞福花 王仲朗 管开云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用凝胶电泳法分析了七种犁头尖属植物和两个近缘属三个种的6种酶系统,检测了7个等位酶位点,利用软件BIOSIS-2进行遗传相似性的聚类分析,绘出树状分支图,将七种犁头尖属植物分为三个组,同时澄清了犁头尖属、斑龙芋属和半夏属之间的近缘性... 用凝胶电泳法分析了七种犁头尖属植物和两个近缘属三个种的6种酶系统,检测了7个等位酶位点,利用软件BIOSIS-2进行遗传相似性的聚类分析,绘出树状分支图,将七种犁头尖属植物分为三个组,同时澄清了犁头尖属、斑龙芋属和半夏属之间的近缘性,即犁头尖属与斑龙芋属比与半夏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犁头尖属植物 近缘属 等位酶 遗传相似性 聚类分析 斑龙芋属 半夏属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犁头尖属及其近缘属植物天南星科的花粉形态(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爱花 沈云光 +1 位作者 管开云 王仲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71-2377,共7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犁头尖属(Typhonium Schott)及其近缘属共18种植物的花粉进行研究,其中,8种为首次报道,11种为我国特有。结果表明:天南星族4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基本一致,即球形,无萌发孔,无覆盖层,具刺。但各个种在花粉粒大小、刺... 利用扫描电镜对犁头尖属(Typhonium Schott)及其近缘属共18种植物的花粉进行研究,其中,8种为首次报道,11种为我国特有。结果表明:天南星族4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基本一致,即球形,无萌发孔,无覆盖层,具刺。但各个种在花粉粒大小、刺长、刺的形状、刺的密度、刺基部直径和刺间纹饰方面差别较大,可以作为种的区别特征之一。花粉形态特征支持天南星族为本科最进化类群的观点。花粉粒刺间具颗粒为半夏属(Pinellia Tenore)植物花粉的显著特征。花粉形态特征不支持将单籽犁头尖(T. calcicolum C.Y.Wu ex H.Li et al.)和昆明犁头尖(T.kunmingense H.Li)合并。西南犁头尖(T.ometense H.Li)的花粉粒非常小,认为是较进化的种。犁头尖属内种间的花粉形态差异较大,甚至大于属间的差异,或许该属的系统分类需要作较大的变动,这与Susanne利用cpDNA片段的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形态 犁头尖属 系统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龙芋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分析
6
作者 李爱花 王仲朗 管开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3-226,共4页
运用分支分类分析方法对斑龙芋属及其近缘属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4个属的15个种作为15个分支分类单位,选择菖蒲科的菖蒲作为外类群,从斑龙芋属植物特征中选取了14个性状作为建立数据矩阵的基本资料,并以外类群比较和通行的形态演化规律,... 运用分支分类分析方法对斑龙芋属及其近缘属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4个属的15个种作为15个分支分类单位,选择菖蒲科的菖蒲作为外类群,从斑龙芋属植物特征中选取了14个性状作为建立数据矩阵的基本资料,并以外类群比较和通行的形态演化规律,及核型演化规律为依据对这些性状进行极化,采用改进的最大同步法和最小平行法进行分类运算,按照最简约的原则,运用演化长度较短的最大同步法谱系分支图,作为讨论的基础,讨论了斑龙芋属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龙芋属 分支分类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