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莓炭疽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仰珍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4期279-280,共2页
蓝莓炭疽病是影响蓝莓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分析了该病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蓝莓炭疽病 识别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坡地大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尚文艳 计博学 +4 位作者 陈万翔 张新燕 李珊珊 金哲石 王仰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986-6987,共2页
[目的]探讨坡地大豆的3种种植方式的增产效果,为坡地种植大豆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共设3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结果]行距40 cm、株距20 cm双株种植较传统的行距40 cm、株距10 cm单株种植增产显著,每667 m2比传统单株... [目的]探讨坡地大豆的3种种植方式的增产效果,为坡地种植大豆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共设3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结果]行距40 cm、株距20 cm双株种植较传统的行距40 cm、株距10 cm单株种植增产显著,每667 m2比传统单株种植的大豆增产77.6 kg。而株距20 cm双株种植与株距30 cm 3株种植、株距30 cm 3株种植与传统株距10 cm单株种植之间差异不显著。[讨论]综合考虑,在承德地区大豆最好采用行距40 cm、株距20 cm双株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坡地 种植方式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深度对黄芩出苗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淑侠 尚文艳 +2 位作者 金哲石 李珊珊 王仰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811-1081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播种深度对黄芩出苗的影响,为大面积栽培黄芩保证苗齐苗全提供依据。[方法]共设7个处理,播深分别为0、0.5、1、1.5、2.0、2.5、3.0 cm,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播深为0 cm(不覆土)和播深0.5 cm(覆土厚度0.5 cm)... [目的]探讨不同播种深度对黄芩出苗的影响,为大面积栽培黄芩保证苗齐苗全提供依据。[方法]共设7个处理,播深分别为0、0.5、1、1.5、2.0、2.5、3.0 cm,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播深为0 cm(不覆土)和播深0.5 cm(覆土厚度0.5 cm)的处理25 d出苗率极显著高于其他播深的出苗率,分别高达69%和60%。播深在1 cm时,黄芩出苗率居第3位,为46%,播深在1.5 cm时,黄芩出苗率为16%,其余播深不足5%。[结论]黄芩出苗率随播种深度的增加,出苗率降低。即播深越浅,出苗率越高,出苗速度越快,因此在大田黄芩种植以浅播为宜(0~0.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播种深度 覆土厚度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果类蔬菜裂果原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宏君 李秀华 +1 位作者 王仰珍 杨春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9期201-201,共1页
蔬菜已成为我县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广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几年来,由于当地无霜期较短,昼夜温差大,干旱年份多。造成瓜果类蔬菜裂果现象较为严重。通过对重点乡镇的调查,每年发生裂果通常在30%~40%,严重时可达60%-70... 蔬菜已成为我县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广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几年来,由于当地无霜期较短,昼夜温差大,干旱年份多。造成瓜果类蔬菜裂果现象较为严重。通过对重点乡镇的调查,每年发生裂果通常在30%~40%,严重时可达60%-70%以上,影响了蔬菜的商品性,也给菜农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果类蔬菜 裂果原因 防治 支柱产业 昼夜温差 干旱年份 裂果现象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黑星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5
作者 裴玉侠 王仰珍 钟玉臣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5期219-220,共2页
黄瓜黑星病菌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寄主种类有黄瓜、甜瓜、西葫芦、冬瓜、南瓜、西瓜等葫芦科作物,近几年来在承德市零星发现。通过三年实践,对该病的症状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黄瓜黑星病 识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育秧期管理技术
6
作者 张永生 王仰珍 李云峰 《河北农业》 2012年第6期9-10,共2页
一、苗床管理1、苗床地的选择。苗床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被风向阳、通透性好、排灌方便、地下水位在1—1.5米以下、水源较近、便于管理的田园或庭院。
关键词 管理技术 育秧期 水稻 苗床管理 地下水位 通透性 排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