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药用植物牛至组培苗丛生芽增殖培养体系建立
- 1
-
-
作者
赵敏
张雅琪
党仟仟
王以撒
吕梦真
张艳玲
-
机构
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9期39-42,共4页
-
基金
信阳农林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QN2022002,QN2021024)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42102311288)。
-
文摘
为筛选出药用植物牛至最优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以牛至茎段为试材,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基本培养基、6-BA、NAA、蔗糖4个因素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培养基类型>NAA浓度>6-BA浓度=蔗糖浓度;不同培养基类型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MS>1/2 MS>1/4 MS,不同6-BA浓度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3 mg/L>1 mg/L>2 mg/L,不同NAA浓度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0.2 mg/L>0.3 mg/L>0.4 mg/L,不同蔗糖浓度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15 g/L>20 g/L>30 g/L。在牛至组培苗的生长过程中,NAA浓度对其株高、植株鲜重、植株干重以及整体生长状况的影响较大;培养基类型对叶片数的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对增殖系数和组培苗生长指标的综合评估可知,最优牛至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1 mg/L 6-BA+0.2 mg/L NAA+20 g/L蔗糖。
-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牛至
组织培养
丛生芽
增殖培养
正交试验
培养体系
-
分类号
S567.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Ca^(2+)对茅苍术丛生芽诱导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 2
-
-
作者
赵敏
徐运飞
李金燕
王以撒
吕梦真
张艳玲
-
机构
信阳农林学院
-
出处
《农技服务》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
基金
信阳农林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QN2022002、QN2021024)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油茶苍术生态种植模式应用研究”(222102110338)。
-
文摘
为提高茅苍术组培苗品质,以信阳野生茅苍术种子获取的初代无菌试管苗为试材,采用植物组织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Ca^(2+)对茅苍术丛生芽诱导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Ca^(2+)浓度为1.50 mmol/L时茅苍术丛生芽增殖数最高,为16.36个;Ca^(2+)浓度为3.00 mmol/L时丛生芽总干重最高,为0.37 g;Ca^(2+)浓度为6.00 mmol/L时丛生芽总鲜重、单芽平均叶片数最高,分别为3.19 g、5.44个;Ca^(2+)浓度为12.00 mmol/L时茅苍术丛生芽的株高最高,为493.95 mm;Ca^(2+)浓度为24.00 mmol/L时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总量和丛生芽SOD总活性最高,分别为1.54 mg/g、0.40 mg/g、0.36 mg/g、1.94 mg/g和329.36 U/g。在茅苍术组织培养过程中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Ca^(2+)浓度。
-
关键词
茅苍术
CA^(2+)
丛生芽诱导
生理特征
-
分类号
S567.21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