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发冷却技术的地区适用性实验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亚斯 +3 位作者 郭威 李为 沈小彬 张汉华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81,54,共5页
根据我国各地气候条件多变的特点,建立了各区域适用于蒸发冷却空调的六区模型,分析了直接蒸发与间接蒸发技术在各区域中的应用方式,搭建了可模拟各区域室外环境温湿度的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测试实验台进行实验测试,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 根据我国各地气候条件多变的特点,建立了各区域适用于蒸发冷却空调的六区模型,分析了直接蒸发与间接蒸发技术在各区域中的应用方式,搭建了可模拟各区域室外环境温湿度的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测试实验台进行实验测试,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蒸发冷却在各区域中的适用形式基本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实测各分区采用蒸发冷却技术的出风温度较理论值更低,冷却效果更好;当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低于16℃时,采用直接蒸发进行加湿即可满足空调送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冷却 六区模型 实验测试 对比分析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扇形外遮阳装置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应用
2
作者 王亚斯 梁云 +1 位作者 董翠丽 曹毅然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5-49,共5页
基于常见水平遮阳形式,提出了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和产品弊端的扇形外遮阳装置,并在建立上海地区典型建筑理论模拟的基础上,确定了扇形外遮阳装置的适宜尺寸,搭建了可模拟带遮阳装置和不带遮阳装置接收太阳辐射强度的建筑遮阳效果实... 基于常见水平遮阳形式,提出了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和产品弊端的扇形外遮阳装置,并在建立上海地区典型建筑理论模拟的基础上,确定了扇形外遮阳装置的适宜尺寸,搭建了可模拟带遮阳装置和不带遮阳装置接收太阳辐射强度的建筑遮阳效果实验台。通过实验测试,对比分析二者建筑外窗受外遮阳装置的影响差异,并验证扇形外遮阳装置的遮阳效果。结果显示,实测带遮阳装置的建筑外窗可有效遮挡9:00~16:00的太阳光辐射,降低室内温度;窗墙比为0.34时,进深为1.1m的扇形外遮阳可遮挡37.4%的太阳光辐射,使夏季冷负荷降低10%以上,达到建筑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形外遮阳 太阳光辐射 实验测试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全装配钢结构住宅产品系统双认证评价解析
3
作者 王亚斯 郑建敏 +1 位作者 吴宏磊 张萍 《绿色建筑》 CAS 2018年第6期78-79,88,共3页
结合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提出了一种高性能全装配钢结构住宅产品系统。其增量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满足装配式建筑AAA级和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的双认证评价要求。希冀通过该产品的推广,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钢结构 住宅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热短路现象及换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为 +2 位作者 郭威 王亚斯 沈小彬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9-94,14,共7页
针对影响地埋管换热器热短路现象及换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泵运行方式),建立了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三维非稳态数值模型,通过热响应实验验证了该模型。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不同导热系数土壤条件下地埋... 针对影响地埋管换热器热短路现象及换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泵运行方式),建立了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三维非稳态数值模型,通过热响应实验验证了该模型。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不同导热系数土壤条件下地埋管换热器的热短路损失系数和每延米换热量随回填材料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推荐采用导热系数比周围土壤稍大的回填材料。对比了地源热泵连续与间歇两种运行方式,得出当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周围土壤导热系数时,间歇运行对热短路现象基本无影响;当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大于周围土壤导热系数时,间歇运行可使热短路损失系数降低51.6%~74.5%,每延米换热量提高32.6%~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换热器 回填材料 导热系数 热短路损失系数 每延米换热量 间歇运行 连续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除湿与排风热回收相结合的新风处理系统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振 +4 位作者 袁瑗 郭威 李为 王亚斯 沈小彬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2,共4页
该系统能实现温度湿度独立控制,提高空调冷水温度。介绍了液体除湿独立处理新风和液体除湿与全热换热器共同处理新风的焓湿图和系统流程图。结合对某工程的节能改造,分析了节能效益及减排量。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在设计工况下可获得冷量... 该系统能实现温度湿度独立控制,提高空调冷水温度。介绍了液体除湿独立处理新风和液体除湿与全热换热器共同处理新风的焓湿图和系统流程图。结合对某工程的节能改造,分析了节能效益及减排量。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在设计工况下可获得冷量1.36GJ/h,CO2减排量132.5kg/h,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回收 液体除湿 温度湿度独立控制 节能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及层次分析法的空调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被引量:6
6
作者 郭威 +1 位作者 刘金松 王亚斯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将因果分析图法与层次分析法有机结合,联合应用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分析.首先用因果分析图法找出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然后用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对每层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通过引入准确反映绝大多数人的分辨和判断... 将因果分析图法与层次分析法有机结合,联合应用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分析.首先用因果分析图法找出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然后用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对每层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通过引入准确反映绝大多数人的分辨和判断能力的标度,对判断矩阵采用近似计算的方法(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和相应因素排序的权值w,最终通过排序找出空调工程中质量控制的3个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分析图法 层次分析法 空调工程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艉轴密封装置动态环境下的热态性能模拟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亚斯 +4 位作者 段文珊 郭威 李为 沈小彬 张汉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1-366,共6页
船舶艉轴密封装置工作时,其密封环连续接触产生摩擦热,引起密封端面的温升以及热变形.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立密封环的温度场模型,采用ANSYS 13.0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不同弹簧压缩量下密封环的温度场,获得端面的温度分布、应力分布规律... 船舶艉轴密封装置工作时,其密封环连续接触产生摩擦热,引起密封端面的温升以及热变形.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立密封环的温度场模型,采用ANSYS 13.0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不同弹簧压缩量下密封环的温度场,获得端面的温度分布、应力分布规律以及时间响应下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密封环温度随着弹簧压缩量的增加而升高;密封环的瞬时温度约0.5h可达到稳定状态,且不同弹簧压缩量下的密封环温度满足实际使用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艉轴密封 有限元分析法 摩擦热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材料应用于建筑外墙的保温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梁云 邱童 +1 位作者 王亚斯 董翠丽 《绿色建筑》 CAS 2019年第6期54-57,共4页
对相变材料在上海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波动情况进行研究。对比试验相变材料和传统建筑保温材料应用于试验房中的节能效果和室内热环境,分析不同应用模式下的相变储能围护结构应用效果,得出上海地区冬季和夏季相变材料... 对相变材料在上海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波动情况进行研究。对比试验相变材料和传统建筑保温材料应用于试验房中的节能效果和室内热环境,分析不同应用模式下的相变储能围护结构应用效果,得出上海地区冬季和夏季相变材料应用于建筑外墙的不同保温效果。这些可给相变材料应用于上海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建筑外墙保温效果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建筑外墙 围护结构 保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理念下绿色城市隧道技术体系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文辉 王亚斯 +1 位作者 陈勇 季亮 《绿色建筑》 CAS 2022年第5期17-20,共4页
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双驱动,开展了低碳理念下绿色城市隧道体系关键技术与应用探究工作。提出了需聚焦安全耐久、资源节约、环境舒适、绿色施工、运营高效 5 个维度优先开展绿色技术适配性研究,实现城市隧道绿色低碳化,从而营造更为安全... 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双驱动,开展了低碳理念下绿色城市隧道体系关键技术与应用探究工作。提出了需聚焦安全耐久、资源节约、环境舒适、绿色施工、运营高效 5 个维度优先开展绿色技术适配性研究,实现城市隧道绿色低碳化,从而营造更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以助力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 城市隧道 技术适配性 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住宅建筑外围护结构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建敏 张正庭 +1 位作者 王亚斯 吴宏磊 《建筑施工》 2019年第10期1824-1825,1840,共3页
基于被动房的设计理念,重点针对窗墙节点连接和阳台热阻隔系统,提出了一种外围护结构系统在钢结构住宅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其通过构造设计配合施工工艺优化的方式,可有效解决建筑外皮的渗漏和热桥等问题,大幅度提升居住空间的舒适度和... 基于被动房的设计理念,重点针对窗墙节点连接和阳台热阻隔系统,提出了一种外围护结构系统在钢结构住宅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其通过构造设计配合施工工艺优化的方式,可有效解决建筑外皮的渗漏和热桥等问题,大幅度提升居住空间的舒适度和健康体验;同时改变了传统建筑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实现了装配式建筑和被动式建筑技术的有机融合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住宅 窗墙节点连接 阳台热阻隔系统 设计和施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发展分析
11
作者 张正庭 王亚斯 +1 位作者 郑建敏 韩斐 《绿色建筑》 CAS 2021年第2期30-31,共2页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大力推广和应用,钢结构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或将成为未来建筑领域研究的重要体系和发展新方向之一。以“装配式”为手段,以“性能提升”为目标,可充分发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轻质、高强、大...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大力推广和应用,钢结构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或将成为未来建筑领域研究的重要体系和发展新方向之一。以“装配式”为手段,以“性能提升”为目标,可充分发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轻质、高强、大跨度、平面布置灵活等优势,实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有机融合,满足消费者对居住环境不断提升的要求。其研究成果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住宅建筑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技术融合 性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产品思维为指导开发高性能全装配钢结构住宅产品系统
12
作者 张正庭 邵君雅 +2 位作者 王亚斯 郑建敏 韩斐 《建筑科技》 2018年第4期91-93,共3页
系统化推进装配式建筑是行业发展大势。介绍基于融合技术和产品思维开发的高性能全装配钢结构住宅产品系统。这个系统具备产品技术国情化、性能成本高效化、设计建造一体化、定制服务个性化和协同研发系统化的"五化"特征,有... 系统化推进装配式建筑是行业发展大势。介绍基于融合技术和产品思维开发的高性能全装配钢结构住宅产品系统。这个系统具备产品技术国情化、性能成本高效化、设计建造一体化、定制服务个性化和协同研发系统化的"五化"特征,有助于推动传统建筑企业业务模式转型升级。具备产品思维的建筑企业将成为行业引领者,产品思维将不断引领中国建筑企业发展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思维 融合技术 高性能 全装配 钢结构住宅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与健康建筑技术糅合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亚斯 《建筑科技》 2020年第3期118-120,共3页
对标现行健康建筑标准,对建筑空间布局、节点设计与工艺优化、高性能部品材料、智能家居系统等方面开展技术适配性研究。同时提出实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与健康建筑技术的糅合应用的关键技术点,在于营造更为舒适、健康、便捷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健康建筑 糅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气密性研究路径分析
14
作者 王亚斯 《绿色建筑》 CAS 2021年第4期75-76,共2页
建筑气密性是决定建筑品质和性能的关键性指标之一。聚焦建筑气密性构造节点研究,重点阐述了钢结构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气密性研究路径的思考。针对改善建筑气密、水密等问题,提出了研究路径,涵盖市场调研、设计优化、工艺研究、理... 建筑气密性是决定建筑品质和性能的关键性指标之一。聚焦建筑气密性构造节点研究,重点阐述了钢结构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气密性研究路径的思考。针对改善建筑气密、水密等问题,提出了研究路径,涵盖市场调研、设计优化、工艺研究、理论和试验论证、技术推广应用5个方面,可助力钢结构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气密性技术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气密性 研究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台断桥构造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正庭 王亚斯 +1 位作者 郑建敏 吴宏磊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1年第14期122-124,共3页
基于被动房结构断桥设计理念,提出一种适宜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应用的阳台断桥构造。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检测综合评估,对比分析常规阳台做法和考虑阳台断桥做法的热桥分布及热损失情况,验证通过断桥技术优化后是否可实现较良好的热桥... 基于被动房结构断桥设计理念,提出一种适宜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应用的阳台断桥构造。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检测综合评估,对比分析常规阳台做法和考虑阳台断桥做法的热桥分布及热损失情况,验证通过断桥技术优化后是否可实现较良好的热桥阻隔目标。结果显示,采用阳台结构断桥设计,阳台板与主体结构连接部位和周边温差均<1.0℃,无明显热工缺陷;相较于常规阳台板做法,在冬季工况条件下,热桥线传热系数可降低23%,热桥阻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装配式 住宅 阳台 断桥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