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下埋藏式注药器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价值
1
作者 王云检 张玲 +3 位作者 韩风 韩有志 黄长山 庞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肝动脉栓塞化疗 原发性肝癌 术后复发率 皮下埋藏式 注药 根治性切除 价值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骨扫描在肝癌术前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余伟 黄长山 +3 位作者 王云检 崔宏 韩风 张玲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骨扫描在肝癌术前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行全身骨扫描检查,统计骨转移检出率,分别和整组患者中的检出率进行比较。最后对发生骨转移的患者的确诊依据进行分析。结果:全部210名肝癌患者中,骨转移... 目的:探讨全身骨扫描在肝癌术前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行全身骨扫描检查,统计骨转移检出率,分别和整组患者中的检出率进行比较。最后对发生骨转移的患者的确诊依据进行分析。结果:全部210名肝癌患者中,骨转移的检出率为8.57%(18/210),其中有症状组的检出率为18.75%(6/32),无症状组中骨转移的检出率为6.74%(12/178)。有症状组的检出率和全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组的检出率和全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具有骨转移临床症状的肝癌患者行骨扫描是必要的,但尚需其他辅助检查确诊,无骨转移症状患者行全身骨扫描不能提高骨转移的早期发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骨转移 骨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靶向性纳米载体介导psiRNA对HepG2细胞HLA-E干扰效率的检测
3
作者 聂常富 韩风 +3 位作者 邱大鹏 庞春 王云检 陈规划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靶向性Gal-PEG-PEI纳米基因载体介导psiRNA干扰HepG2细胞HLA-E表达的效率。方法:分别用Gal-PEG-PEI/psiRNA、裸psiRNA、PEG-PEI/psiRNA、Gal-PEG-PEI/NC-psiRNA、Lipofectamine 2000/psiRNA转染HepG2细胞,同时以未转染的... 目的:检测肝细胞靶向性Gal-PEG-PEI纳米基因载体介导psiRNA干扰HepG2细胞HLA-E表达的效率。方法:分别用Gal-PEG-PEI/psiRNA、裸psiRNA、PEG-PEI/psiRNA、Gal-PEG-PEI/NC-psiRNA、Lipofectamine 2000/psiRNA转染HepG2细胞,同时以未转染的HepG2细胞为空白对照组,以Gal-PEG/NC-psiRNA(无义siRNA质粒)转染为阴性对照组。48 h后,Real-time RT-PCR检测HLA-E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LA-E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al-PEG-PEI组对HLA-E的干扰效率为55%(mRNA水平)和62%(蛋白水平),显著高于Lipofectamine 2000组、PEG-PEI组、裸psiRNA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Gal-PEG-PEI/psiRNA纳米粒具有良好的肝细胞靶向性,对HepG2细胞HLA-E有较高的干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靶向 基因干扰 纳米基因载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BT1过表达对胆囊癌细胞系GBC-SD粘附增殖的影响
4
作者 贺涛 张玲 +4 位作者 崔宏 王云检 黄长山 黄涛 韩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观察DMBT1体外过表达对胆囊癌细胞同质、异质粘附能力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为介导在体外建立稳定表达DMBT1的胆囊癌细胞系,细胞分组:GBC-SD/DMBT1,转染DMBT1组;GBC-SD/Vector,转染空载体组;GBC-SD,未处理组;平板克... 目的:观察DMBT1体外过表达对胆囊癌细胞同质、异质粘附能力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为介导在体外建立稳定表达DMBT1的胆囊癌细胞系,细胞分组:GBC-SD/DMBT1,转染DMBT1组;GBC-SD/Vector,转染空载体组;GBC-SD,未处理组;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细胞聚集实验观察细胞同质粘附能力,层粘蛋白实验及人脐静脉上皮细胞(HUVEC)粘附实验观察细胞异质粘附能力。统计学采用配对或独立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平板克隆实验发现GBC-SD/DMBT1组克隆形成数20±3,GBC-SD/Vector组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聚集实验表明GBC-SD/DMBT1聚集指数在振摇时间40、60min时分别为0.471±0.041、0.610±0.050,显著高于GBC-SD/Vector(40、60min时分别为0.250±0.024、0.312±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层粘蛋白Ln粘附实验表明GBC-SD/DMBT1在培养60、90min时残留细胞吸光度分别为0.157±0.008及0.139±0.010显著低于GBC-SD/Vector(60、90min时分别为0.347±0.026、0.476±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脐静脉粘附表明GBC-SD/DMBT1粘附率为0.341±0.042、GBC-SD/vector粘附率为0.694±0.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MBT1在体外过表达抑制胆囊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胆囊癌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附,抑制细胞与基质或异种细胞的粘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 胆囊癌 粘附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头胆管内支架管植入术在胆囊癌合并黄疸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5
作者 余伟 黄长山 +3 位作者 王云检 崔宏 韩风 张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9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多头胆管内支架管在胆囊癌合并黄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6例胆囊癌合并黄疸患者行自制多头胆管内支架管置入术,术后观察肝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并进行随访。结果置入自制多头胆管内支架管后,复查患者肝功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 目的探讨自制多头胆管内支架管在胆囊癌合并黄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6例胆囊癌合并黄疸患者行自制多头胆管内支架管置入术,术后观察肝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并进行随访。结果置入自制多头胆管内支架管后,复查患者肝功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均有明显下降;21例获随访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7个月,最长生存27个月。结论多头胆道内支架管置入术能很好的解除晚期胆囊癌患者的胆道梗阻,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阻塞性黄疸 胆管支架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病变胆囊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云检 张珉 +2 位作者 张玲 贺涛 尤国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11期907-909,共3页
探讨黏蛋白(MU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胆囊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56例(胆囊结石组),胆囊息肉患者40例(胆囊息肉组),同时选取正常胆囊标本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 探讨黏蛋白(MU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胆囊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56例(胆囊结石组),胆囊息肉患者40例(胆囊息肉组),同时选取正常胆囊标本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PCR检测各组胆囊组织MUC和EGFR mRNA的相对表达。胆囊结石组MUC1、MUC2、MUC5AC和MUC5B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0.02±12.03、70.27±11.37、110.02±23.29和167.20±22.11,明显高于胆囊息肉组和对照组(P<0.05);胆囊结石组MUC3 mRNA相对表达为20.04±9.11,明显低于胆囊息肉组(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结石组MUC6 mRNA相对表达为60.04±17.1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胆囊息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结石组EGFR mRNA相对表达为48.10±11.26,明显高于胆囊息肉组和对照组(P<0.05);胆囊结石患者EGFR mRNA与MUC5AC mRNA相对表达呈正相关(r=0.562,P<0.05),与MUC1、MUC2、MUC3、MUC5B和MUC6 mRNA相对表达无相关性(P>0.05)。MUC和EGFR基因可能与胆囊结石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其中MUC5AC与EGFR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