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青海主要农作物秸秆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乾冰
李月梅
宋明丹
塔林葛娃
王鸿霞
刘承琦
-
机构
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国家农业环境西宁观测实验站
-
出处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0,共6页
-
基金
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2023-NK-A3]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3]。
-
文摘
农作物秸秆是青藏高原农区重要的饲料来源,如何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秸秆是影响当地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提高秸秆饲用的科学性及实效性,本研究以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以干物质、全氮、全磷、全钾、粗灰分、粗蛋白、粗纤维等12项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青海省12个涉农县的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黑青稞、白青稞、春小麦5种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农作物秸秆的12项营养品质指标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粗蛋白与纤维素、中性洗涤纤维、粗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干物质与中性洗涤纤维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主成分分析时提取了3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92.12%。秸秆营养品质综合评价顺序为白青稞>黑青稞>春小麦>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聚类分析结果表现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为一类;白青稞、黑青稞为一类;春小麦为一类。
-
关键词
青海省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农作物秸秆
营养品质
-
Keywords
Qinghai provinc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crop straw
nutritional quality
-
分类号
S816.5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
-
题名德令哈市不同盐渍化土壤粒度组成及可蚀性研究
- 2
-
-
作者
王乾冰
李月梅
宋明丹
塔林葛娃
王鸿霞
刘承琦
-
机构
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国家农业环境西宁观测实验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35-41,共7页
-
基金
青海省重大科技计划专项(2023-NK-A3)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资助(2019QZKK0303)。
-
文摘
为揭示青海省德令哈市不同盐化程度土壤的颗粒组成及其与土壤可蚀性K值的关系,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粒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基于机械组成和有机碳体积含量的EPIC模型估算土壤可蚀性K值,分析该区域5种盐化程度土壤的土壤颗粒粒径分布、可蚀性K值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德令哈市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粉粒(55%~84%)和砂粒(15%~44%)为主,随着盐化程度的增加土壤质地逐渐变细;可蚀性因子K值为0.048~0.061,平均为0.054。按照土壤可蚀性K值分级标准,研究区土壤均属于高可蚀性(K>0.048)土壤,存在较高的侵蚀风险。通过分析土壤表层可蚀性K值与8个土壤粒径组成的相关性发现,可蚀性因子K值与黏粒、粉粒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德令哈市表层土壤盐渍化严重,细颗粒增多使得可蚀性因子K值升高,土壤更易受侵蚀。
-
关键词
盐化分级
土壤颗粒组成
土壤可蚀性
土壤质地
-
Keywords
Saltification grading
Soil particle composition
Soil erodibility
Soil texture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