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波分离的起伏地表逆时偏移成像
1
作者 卫二祥 李振春 +2 位作者 黄建平 王九拴 杨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
传统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对起伏地形的适应性不强,无法对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地下构造准确成像。而全波场互相关成像条件会在偏移结果中产生低频噪声,以及在地下构造速度变化剧烈的区域,还可能产生偏移假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基于行波... 传统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对起伏地形的适应性不强,无法对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地下构造准确成像。而全波场互相关成像条件会在偏移结果中产生低频噪声,以及在地下构造速度变化剧烈的区域,还可能产生偏移假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基于行波分离的起伏地表逆时偏移成像算法。在这种算法中,首先推导曲线坐标系下的声波方程,采用贴体网格和Lebedev网格实现了起伏地表下的高精度数值模拟;然后利用Poynting矢量对地震波场进行行波分离,并推导相应的互相关成像条件;最终选择合适的波场成分进行互相关成像。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消除起伏地表的影响、压制低频噪声和偏移假象,从而获得高信噪比的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分离 Poyting矢量 贴体网格 起伏地表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地震资料在三湖地区油气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九拴 王绪本 +1 位作者 杨静 张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5-609,682+514-515,共5页
地下岩层含气时会引起地震纵波能量吸收与构造畸变问题,且单一利用纵波资料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会表现出明显局限性。而转换波受地层含流体影响较小,联合应用纵波和转换波资料能有效解决单独利用纵波资料易受多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多解性... 地下岩层含气时会引起地震纵波能量吸收与构造畸变问题,且单一利用纵波资料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会表现出明显局限性。而转换波受地层含流体影响较小,联合应用纵波和转换波资料能有效解决单独利用纵波资料易受多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多解性问题。本文基于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的高品质多波数据,从分析纵波与转换波在走时及振幅等属性上的差异入手,通过转换波合成记录标定及纵波与转换波资料匹配等,联合应用多波地震属性进行储层描述和油气预测。经实际钻探验证,本文方法在三湖地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勘探 油气预测 转换波 地震属性 多解性 能量吸收 多波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甜点区”地震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霍丽娜 徐礼贵 +2 位作者 邵林海 丁清香 王九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6-52,共7页
煤层气"甜点区"系指煤层埋藏深度适中、厚度较大、热演化程度合适、含气量相对较高、孔渗性相对较好、单井产量高且稳产的煤层气富集区带。寻找和优选煤层气富集的"甜点"区带,对于煤层气开发井位的部署和优化、提... 煤层气"甜点区"系指煤层埋藏深度适中、厚度较大、热演化程度合适、含气量相对较高、孔渗性相对较好、单井产量高且稳产的煤层气富集区带。寻找和优选煤层气富集的"甜点"区带,对于煤层气开发井位的部署和优化、提高煤层气井产量、促进煤层气藏的有效开发都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以往的研究成果表明,影响煤层气富集的7项关键地质要素为煤层厚度、煤层埋深、热演化程度、煤层含气量、断裂及裂缝、圈闭条件、煤层脆性。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震资料来预测煤层气富集区的地球物理方法,即多种属性相结合的精细构造解释、AVO反演预测裂缝发育特征、多种反演方法相结合预测煤层厚度特征、叠前反演技术预测煤层含气性和脆性特征,然后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各要素均为有利的区域确定其为"甜点区"。应用这一技术思路预测出了HC地区煤层气的分布范围,"甜点区"面积达到21.64km2,在区内部署的2口开发井目前排采效果良好,产气量远高于"甜点区"外的井,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相吻合,为类似"甜点区"的地震预测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有利区 厚度 埋深 含气量 地震勘探 预测 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地震勘探及裂缝储层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向阳 王九拴 《石油科学通报》 2016年第1期45-60,共16页
综述多波多分量地震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油气储层描述中的应用,并结合中国陆上三维三分量(3D3C)地震勘探实例阐述多波地震勘探的方法技术原理及应用效果。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和波阻抗的变化可以用来识别... 综述多波多分量地震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油气储层描述中的应用,并结合中国陆上三维三分量(3D3C)地震勘探实例阐述多波地震勘探的方法技术原理及应用效果。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和波阻抗的变化可以用来识别岩性圈闭;而在裂缝型油气藏勘探中,由于储层中定向排列的裂缝导致储层具有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在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中可以观测到纵波方位各向异性与横波分裂现象。充分利用这些地震波场特征有助于开展对储层中裂缝走向、发育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情况的定量描述。此外,从多波多分量地震数据中能够提取基于频率变化的地震属性,其中包含有与储层中填充的流体类型与流体赋存空间有关的重要信息。目前在国内外多个油气田开展的多波多分量地震应用实例充分证明了该技术在油气藏储层特征描述方面具有毋庸置疑的技术潜力。尽管如此,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推广应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陆上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质量与效率、转换波(PS波)精确成像及多波资料解释等问题。只有不断改进并完善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才有望成为油气勘探的主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勘探 多分量地震 横波分裂 地震裂缝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路卷积神经网络的速度自动拾取方法
5
作者 赵亮 孙小东 +3 位作者 李振春 秦宁 王九拴 杨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6-1216,共11页
人工拾取速度谱是地震资料常规处理中速度分析的主要手段,此方法既耗时、耗力,又限制了大规模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双路卷积神经网络的速度谱自动拾取方法。首先,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结合注意力机制作为主... 人工拾取速度谱是地震资料常规处理中速度分析的主要手段,此方法既耗时、耗力,又限制了大规模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双路卷积神经网络的速度谱自动拾取方法。首先,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结合注意力机制作为主网络,从速度谱数据中提取能量团的特征并实现速度的自动拾取;其次,训练主网络在输出时间—速度序列之前,通过特征融合和特征转换将速度与另一个卷积神经网络(辅网络)输入的未校正CMP道集的隐藏表征进行信息融合,重构成校正后的CMP道集;最后,通过辅网络模拟CMP道集动校正的过程,利用动校正优化速度拾取的精度。模型和实际资料测试结果表明,在加入辅助神经网络引入动校正信息后,文中方法比单一的卷积神经网络在速度拾取方面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路卷积神经网络 主神经网络 辅神经网络 CMP道集 优化拾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联合反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代福材 张峰 +3 位作者 李向阳 王九拴 陈海峰 周春雷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9,共13页
纵波和横波虽然同为地震弹性波,但是动力学特征差异显著。与地震纵波相比,地震横波对地下介质的横波速度和密度更为敏感,因此联合反演地震纵波和横波有助于更好地估算速度和密度参数,提高储层描述和流体检测的精度。回顾了多波联合反演... 纵波和横波虽然同为地震弹性波,但是动力学特征差异显著。与地震纵波相比,地震横波对地下介质的横波速度和密度更为敏感,因此联合反演地震纵波和横波有助于更好地估算速度和密度参数,提高储层描述和流体检测的精度。回顾了多波联合反演的发展历程,其中纵横波旅行时反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但由于反演结果精度有限,难以直接用于油气检测;多波AVO反演利用地震波振幅信息反演多个弹性参数,有效提升了横波速度、横波阻抗、密度等参数的反演精度。大量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多波联合反演为提高储层定量化预测精度提供了有效途径,而多波数据匹配是保证多波联合反演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基础。继续发展深度域反演技术、智能化反演算法将有助于推动多波联合反演的应用。近年来横波可控震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纯横波地震数据的品质。最新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纯横波地震数据已具备与纵波地震数据相当的品质,并在实际生产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SH-SH波可用于疏松砂岩气云区的高精度成像,SV-SV波可用于准确、可靠的高分辨率密度反演。因此基于横波震源的九分量地震勘探将是未来多波勘探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对地震横波响应特征的认识,明确横波与纵波的动力学特征差异,为地震纵、横波油气直接检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地震 地震旅行时反演 地震AVO反演 纵横波数据匹配 地震横波 九分量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波纯横波联合解释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荆英 杨静 +1 位作者 王传武 王九拴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3-1064,共12页
纯横波地震资料不受流体影响,故可以有效消除气云的影响进而实现地质构造的精确成像。在纯横波地震资料与纵波地震资料的频带宽度及主频相近的情况下,由于横波传播速度较低,故纯横波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要大大高于纵波地震资料的纵向... 纯横波地震资料不受流体影响,故可以有效消除气云的影响进而实现地质构造的精确成像。在纯横波地震资料与纵波地震资料的频带宽度及主频相近的情况下,由于横波传播速度较低,故纯横波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要大大高于纵波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为此,首先从恢复气云区成像、提高断层识别能力、提高纵向分辨率3个方面分析纯横波地震资料的优势;接着详细介绍了纵波、纯横波联合解释,主要包括纯横波叠前AVO同步反演的基本原理和纵波、纯横波联合解释关键技术;最后,以柴达木盆地三湖凹陷驼峰山地区纵波和纯横波地震资料为例,展示了纯横波地震资料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利用纯横波地震资料的优势在气云区开展纵、横波联合地震解释,能够准确识别气云区断裂的展布特征,实现气云区的地质构造精细解释;利用纵波和横波叠前AVO同步反演技术进行砂体储层描述和含气性预测,能够有效提升该区薄互储层预测的纵向分辨率及精度,岩性气藏地震识别成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勘探 气云区构造恢复 断层识别 纵向分辨率 横波叠前AVO同步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三湖地区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技术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九拴 胡杰 +4 位作者 刘志强 杨静 张妍 马宁 杨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5期157-163,175,共7页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由于地下含气所引起的能量吸收与构造畸变问题,单一纵波资料在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历程中表现出明显局限性。利用多波地震勘探技术加入的转换波信息,能解决纵波资料受多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多解性问题,极大提高储层预...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由于地下含气所引起的能量吸收与构造畸变问题,单一纵波资料在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历程中表现出明显局限性。利用多波地震勘探技术加入的转换波信息,能解决纵波资料受多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多解性问题,极大提高储层预测、油气检测的精度。以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多波数据地震勘探为应用实例,进一步完善了转换波资料处理、多波联合解释技术,在转换波静校正、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技术上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利用获得的高品质多波数据,深化多波联合解释技术,进行多波地震属性联合分析及油气预测,确定岩性气藏范围,经实际钻探验证,获得良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共转换点 转换波静校正 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 纵波、转换波匹配 联合反演 联合属性分析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方位角地震数据预测裂缝储层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苏世龙 胡丹 +3 位作者 黄志 贺振华 王九拴 李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0-515,6,共6页
现场试验和理论研究表明,裂缝的各向异性会对地震波传播特征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利用现有的窄方位角地震数据进行分方位角处理、解释来预测裂缝性储层。文中结合窄方位角地震数据的分方位角处理、解释与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对M区的裂缝发... 现场试验和理论研究表明,裂缝的各向异性会对地震波传播特征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利用现有的窄方位角地震数据进行分方位角处理、解释来预测裂缝性储层。文中结合窄方位角地震数据的分方位角处理、解释与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对M区的裂缝发育区域进行预测,关键技术如下:1通过采取限炮检距的措施,使分方位角处理数据在不同方位角的分布较均匀;2在进行数据规则化时,采用五维插值技术或OVT域处理技术,而不采用面元均化技术或其他缺失方位角和炮检距信息的数据规则化处理技术,有利于进行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和裂缝预测;3采用全方位角数据解释的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作为最终的分方位角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而有别于常规方法;4通过叠前振幅随方位角变化定量识别和表征裂缝的走向、密度及分布范围,通过属性分析定性识别和表征裂缝的走向、密度及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叠后地震属性反映的裂缝发育方向与区域地质和钻井资料揭示的裂缝发育方向一致,以北东东向、北西西向为主要优势方向;叠前地震属性可定量检测裂缝发育程度;预测结果与非零井源距VSP测井解释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各向异性 分方位角 地震属性 窄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46
10
作者 曹孟起 王九拴 邵林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326,共4页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是油气勘探领域正在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叠前弹性阻抗反演是利用不同炮检距道集数据及横波、纵波、密度等测井资料,联合反演出与岩性、含油气性相关的多种弹性参数,综合判别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该方法也被称作弹...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是油气勘探领域正在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叠前弹性阻抗反演是利用不同炮检距道集数据及横波、纵波、密度等测井资料,联合反演出与岩性、含油气性相关的多种弹性参数,综合判别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该方法也被称作弹性参数反演。由于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利用了大量地震及测井信息,较叠后声阻抗反演在可信度方面有很大提高,并能对含油气性进行半定量-定量描述。本文在简要论述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该方法的反演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阻抗反演 弹性参数反演 地震数据处理 叠前 地震属性 测井数据 含油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多分量联合反演在塔北隆起S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静 王九拴 +2 位作者 彭更新 马宁 谢楠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7-351,共5页
三叠系是塔里木盆地S油田主要含油气层,三角洲前缘砂岩储集层物性好,但含气后纵波速度趋近于泥岩。以地震多波多分量资料为基础,用测井资料分析确定了有效储集层敏感参数;在纵波、转换波精细标定及匹配的基础上,开展纵波、转换波联合反... 三叠系是塔里木盆地S油田主要含油气层,三角洲前缘砂岩储集层物性好,但含气后纵波速度趋近于泥岩。以地震多波多分量资料为基础,用测井资料分析确定了有效储集层敏感参数;在纵波、转换波精细标定及匹配的基础上,开展纵波、转换波联合反演,得到了纵波阻抗、横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等参数。用横波阻抗有效识别出砂岩分布特征,用纵横波速度比预测了储集层的含油气性。结果表明,多波资料储集层预测较单一纵波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 三分量 转换波标定 纵横波匹配 纵波转换波联合反演 储集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九拴 丁清香 +2 位作者 邵林海 郭树平 霍丽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34-436,共3页
随着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的推广,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储层预测的技术,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与常规叠后声阻抗反演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以中国西部某油田三维及多波二维测线为依托进行了研究,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 随着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的推广,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储层预测的技术,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与常规叠后声阻抗反演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以中国西部某油田三维及多波二维测线为依托进行了研究,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总结并完善了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的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进行储层预测及烃类检测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时间偏移 声阻抗 反演 储集层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叠前联合反演技术在委内瑞拉Junin4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九拴 杨静 +1 位作者 荆英 马宁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8-906,共9页
与纵波叠前AVO反演相比,多波叠前联合反演既有实测的纵波与转换波地震数据又保留了各自叠前AVO信息,将纵波速度与横波速度以及纵波速度与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约束条件,能够提高反演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获得高精度的横波阻抗和密度参... 与纵波叠前AVO反演相比,多波叠前联合反演既有实测的纵波与转换波地震数据又保留了各自叠前AVO信息,将纵波速度与横波速度以及纵波速度与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约束条件,能够提高反演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获得高精度的横波阻抗和密度参数。以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Junin4区块浅层疏松砂岩储层为研究目标,阐述了多波叠前联合反演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多波叠前联合反演的关键步骤,进行了岩石物理分析,优选对储层敏感的密度参数,并利用多波叠前联合反演的密度参数完成了Junin4区块疏松砂岩储层及泥岩隔层预测,其中砂岩储层预测符合率达91%,泥岩隔层预测符合率达86%,较纵波地震储层预测精度有大幅度提高,展示了多波地震资料在浅层未固结疏松砂岩超重油油藏地质条件下的良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超重油 多波叠前联合反演 叠前AVO反演 岩石物理分析 密度参数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检测技术在三湖浅层生物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宏伟 王九拴 +2 位作者 邵林海 丁清香 李云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0-775,673+854,共6页
基于双相介质理论的油气检测技术是利用频率敏感段的累积能量或特定频率信息研究地层属性及含油气性。本文针对三湖第四系浅层生物气区地震剖面呈现"含气下拉"、油气检测显示"低频共振、高频衰减"的频率分布特征,... 基于双相介质理论的油气检测技术是利用频率敏感段的累积能量或特定频率信息研究地层属性及含油气性。本文针对三湖第四系浅层生物气区地震剖面呈现"含气下拉"、油气检测显示"低频共振、高频衰减"的频率分布特征,优选表征油气富集程度的参数,应用最大能量累加法(CM法)对研究区内含气有利区的平面分布范围与展布规律进行预测。为了避免检测结果的片面性,还应结合地震构造解释成果、参考叠后地震属性和钻井试气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介质 油气检测 第四系 生物气 低频共振 高频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正演的天然气水合物定量描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静 张雷 +3 位作者 王九拴 谢楠 马宁 张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9-425,I0007,共8页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技术已从定性预测、半定量预测发展到定量描述,而在没有实测钻井资料的区域,如何开展天然气水合物量化描述是地震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难点。基于模型正演的天然气水合物量化描述技术提供了解决之道。文中以中国南海...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技术已从定性预测、半定量预测发展到定量描述,而在没有实测钻井资料的区域,如何开展天然气水合物量化描述是地震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难点。基于模型正演的天然气水合物量化描述技术提供了解决之道。文中以中国南海海域实际地震资料为例,利用地震多属性圈定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再结合大洋钻探(ODP)数据不断调整沉积层速度和密度组合关系,建立与地震波组响应特征高相似度的水合物矿体正演模型;最后依据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矿体与纵波阻抗关系量板,利用叠前弹性反演完成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空间分布及物性参数预测,为天然气水合物储量估算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地震属性 模型正演 叠前波阻抗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阶速度-应力方程的起伏地表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16
作者 李振春 卫二祥 +2 位作者 黄建平 王九拴 杨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LSRTM)具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振幅保真性及均衡性等优势。然而,目前的LSRTM算法大多基于水平地表假设,在面对复杂地形时无法很好地适应剧烈的起伏地表。基于二阶常密度声波方程...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LSRTM)具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振幅保真性及均衡性等优势。然而,目前的LSRTM算法大多基于水平地表假设,在面对复杂地形时无法很好地适应剧烈的起伏地表。基于二阶常密度声波方程的LSRTM算法忽略了密度变化对振幅的影响,很难在变密度介质中取得保真的成像结果。为此,从一阶速度-应力方程出发,在曲线坐标系下推导相应的扰动方程和伴随方程,并通过伴随状态法给出梯度更新公式,最终实现基于贴体网格的起伏地表LSRTM算法。模型试算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对复杂地表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消除起伏地表的影响、压制低频噪声、恢复高频成分、均衡成像振幅,实现地下变密度介质的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体网格 起伏地表 一阶速度-应力方程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