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春玉米区玉米大斑病经济阈值评估
1
作者 王雪 孟玲敏 +5 位作者 贾娇 白雪 王义生 张伟 吴宏斌 苏前富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8-392,共5页
为了摸清玉米大斑病的最佳防治时间、防治次数,以达到最少投入和最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设置大斑病不同病级梯度、不同防治次数的药效试验,从而确定大斑病的经济阈值。结果表明:大斑病病情指数(X)与产量损失率(Y)的回归方程为Y=0.010... 为了摸清玉米大斑病的最佳防治时间、防治次数,以达到最少投入和最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设置大斑病不同病级梯度、不同防治次数的药效试验,从而确定大斑病的经济阈值。结果表明:大斑病病情指数(X)与产量损失率(Y)的回归方程为Y=0.0103 X^(1.732 6),以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与25%嘧菌酯悬浮剂混配剂对大斑病进行防治,与施药1次相比,施药2次增加的净利润仅为147.89元/hm^(2),从成本收益、农药减施角度考虑,确定大斑病药剂防治以1次为宜,以此为测算依据,结合公主岭地区当地产量、价格、药剂、施药成本等因素,确定大斑病经济损失允许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EIL)为32.20;建立防治初期病情指数(x)与防治后病情指数(y)的回归方程y=19.681+3.141 x,确定大斑病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ET)为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经济阈值 经济允许损失水平 北方春玉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的配比筛选及在油莎豆田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王义生 刘佳遥 +4 位作者 黄淑敏 白雪 贾娇 牟忠生 苏前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0-355,共6页
为探索和论证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三者复配的合理性及三者复配制剂对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var.sativus田杂草的防效和对油莎豆的安全性,本试验依据除草剂室内活性测定标准并借鉴除草剂防治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 为探索和论证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三者复配的合理性及三者复配制剂对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var.sativus田杂草的防效和对油莎豆的安全性,本试验依据除草剂室内活性测定标准并借鉴除草剂防治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三者联合作用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藜Chenopodium album 3种杂草表现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当三者混配比例为30∶30∶1时联合作用为增效,为最佳比例。此比例下的36.6%二甲戊·扑·丙炔SC对油莎豆田一年生杂草有较好的防效,试验有效剂量在1647.0~1921.0 g/hm^(2)范围内,对油莎豆出苗、生长较安全;施药后40 d对一年生杂草的防效为91.3%~97.7%。由此可见,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三者联合研制新药剂具有可行性,能扩大杀草谱和应用范围,可用于油莎豆田杂草防控,适宜用量1647.0~1921.0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防除 油莎豆 二甲戊灵 扑草净 丙炔氟草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及补给机制:以羊庄岩溶水系统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康凤新 郑婷婷 +4 位作者 冯亚伟 徐秋晓 刘彬涛 王义生 李传谟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8-282,共15页
为建立北方岩溶区水文地质参数系列,提高岩溶地下水可采资源计算精度,笔者团队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山东羊庄封闭式泉排型岩溶水系统开展了岩溶水均衡试验研究,积累了40余年的监测试验数据。根据长期野外水均衡要素观测资料,推导出裸... 为建立北方岩溶区水文地质参数系列,提高岩溶地下水可采资源计算精度,笔者团队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山东羊庄封闭式泉排型岩溶水系统开展了岩溶水均衡试验研究,积累了40余年的监测试验数据。根据长期野外水均衡要素观测资料,推导出裸露型、半覆盖型和覆盖型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计算公式,建立了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与降水量P和地下水位埋深D的相关方程,以及可调控的最大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系列,揭示了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与α变化机制。结果表明:α随水位埋深D的改变而改变,每个降水量P段分别对应一个最大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_(max)和最大降水入渗补给量即补给极限G_(max),相应的水位埋深便是最佳水位埋深D_(critical)。D>D_(critical)时,包气带截留量随着水位埋深的增大而增大,α<α_(max);D<D_(critical)时,地表径流量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减小而增大,α<α_(max)。不同的降水量段对应不同的D_(critical),降水量增大时,对应的α_(max)及D_(critical)也增大。在任意水位埋深时,G_(max)为蓄满产流临界降水量与包气带最大截流量之差。本研究解决了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的关键科学问题,即揭示降水入渗补给机制、建立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降水量和水位埋深的定量关系,提升了我国北方岩溶水资源基础性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系统 包气带截留量 蓄满产流量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补给机制 羊庄盆地 北方岩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定钉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管扩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义生 张弛 +2 位作者 唐囯皓 李军伟 李劲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锚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采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35~78岁,平均63.5岁。病程1.6~18年,平均3.6年... 目的:探讨锚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采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35~78岁,平均63.5岁。病程1.6~18年,平均3.6年。3节段18例,4节段7例。20例合并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均有颈脊髓受压症状,JOA评分3~11分,平均6.7±2.2分。均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开门节段均为C3~C7,均采用锚定钉固定,固定节段为C3、C5、C7。结果 :锚定钉均顺利置入,手术时间60~10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100~500ml,平均200ml,无脊髓损伤、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有颈肩部疼痛,给予对症处理2个月后疼痛消失。术后随访0.5~2.5年,平均1.9年,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0~16分,平均13.8±1.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改善率为(68.1±7.5)%,优良率为88%。X线片检查显示颈椎曲度基本正常,椎管中矢状径与椎体中矢状径比值平均为1.2,锚钉无松动,无颈椎不稳及关门。结论: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时应用锚定钉固定开窗椎板方法简单可靠,可避免"关门",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椎管扩大术 多节段 锚定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晚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62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义生 殷力 +4 位作者 皮国富 鲍恒 许建中 王卫东 翟福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9-1190,共2页
关键词 酒精 股骨头 坏死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或后路手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义生 翟福英 +4 位作者 殷力 皮国富 吴学建 夏磊 左铁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前或后路手术治疗的462例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环锯法颈椎前路扩大脊髓减压并椎体间自体髂骨移植346例;颈椎后路手术116例,其中,中野术式56例,改良中野术式60... 目的:探讨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前或后路手术治疗的462例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环锯法颈椎前路扩大脊髓减压并椎体间自体髂骨移植346例;颈椎后路手术116例,其中,中野术式56例,改良中野术式60例。采用40分法评定疗效。结果:颈椎前路手术后随访4.1 ̄18年,平均13.5年,优185例(53.5%),良126例(36.4%),有效13例(3.7%),差22例(6.4%),优良率为89.9%。颈椎后路手术后随访4.2 ̄16年,平均12.8年,优63例(54.3%),良41例(35.3%),有效3例(2.6%),差9例(7.8%),优良率为89.6%,且以改良中野术式的效果最佳,优良率为95%,无1例再关门。结论: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均可获得较满意的远期疗效。远期效果与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有效减压、稳定颈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疾病 手术入路 远期疗效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6种神经递质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义生 张振 +2 位作者 张鑫 赵国强 李月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乙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神经生长因子(N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降钙素相关基因肽受体(CGRPR)、血管活性肠肽受体(VIPR)、P物质受体(SPR)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第3代... 目的:探讨乙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神经生长因子(N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降钙素相关基因肽受体(CGRPR)、血管活性肠肽受体(VIPR)、P物质受体(SPR)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第3代兔BMSCs,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加入终浓度为0.09mol/L的乙醇,对照组正常培养,于培养的第4、7天,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2组细胞中上述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第4和7天,实验组BMSCs中FGF、CGRPR、VIPR、NGF和SPR的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第4天:t=5.327、34.773、12.036、28.660和22.584,P均<0.01;第7天:t=4.664、44.965、8.461、12.809和35.163,P均<0.01),PPARγmRNA表达增高(t=31.107和36.775,P均<0.001)。结论:乙醇可以抑制兔BMSCs中成骨相关神经递质或其受体的表达,促进PPARγ的表达,从而参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股骨头坏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榫状植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义生 翟福英 许建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采用榫状植骨,以取得更好的植骨效果。方法:86例采用环锯法完成相应颈椎节段前路扩大减压,2或3个间隙者,去除两减压孔间的椎体骨,沟通成一长槽,在槽两端的椎体边缘中部各开一个小凹槽。取自体髂骨... 目的: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采用榫状植骨,以取得更好的植骨效果。方法:86例采用环锯法完成相应颈椎节段前路扩大减压,2或3个间隙者,去除两减压孔间的椎体骨,沟通成一长槽,在槽两端的椎体边缘中部各开一个小凹槽。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制成榫状,使榫状植骨块的突出榫部正好卡在上述小凹槽中。术后用皮革颈围领或石膏颈围领固定。结果:随访0.5~8年,平均4.5年,均无植骨块移位、脱出或陷入,一般在术后2~3个月内植骨完全融合。结论:榫状骨块卡入牢固,增加了骨块的抗旋转与屈伸应力;在术中击入植骨块时或术后,该榫状植骨块不会陷入压迫脊髓,且植骨愈合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榫状植骨 颈椎 前路减压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义生 李月白 毛克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31-34,共4页
为了证明酒精中毒导致骨质疏松,本实验取健康新西兰种家兔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采用灌胃法,实验组给予烈性酒(含乙醇45%)10ml/(kg·d),对照组给予10%的葡萄糖溶液10ml(kg·... 为了证明酒精中毒导致骨质疏松,本实验取健康新西兰种家兔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采用灌胃法,实验组给予烈性酒(含乙醇45%)10ml/(kg·d),对照组给予10%的葡萄糖溶液10ml(kg·d)。两组动物在实验第1、2、3、6月时分批处死。观察股骨头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结果显示股骨头髓内脂肪细胞增多、增大,空骨陷窝百分比升高,骨小梁变细、稀疏,骨小梁面积分数降低。透射电镜下见股骨头软骨下骨细胞内脂质沉积,甚或脂肪充满整个骨陷窝,骨细胞固缩、死亡。放射学检查显示,骨皮质变薄,骨密度降低。这些结果提示,长期过量饮酒发生的酒精中毒可导致骨质疏松,后者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个发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对照组 股骨头软骨 酒精性 骨细胞 酒精中毒 实验研究 放射学检查 髓内 骨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长度的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义生 陈宾 +1 位作者 李军伟 张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长度的变化。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接受单侧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17例(152髋),术前下肢等长35例,不等长82例。所有病例均使用生物型假体关节行全髋关节置换。测量术后1周内的下肢长...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长度的变化。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接受单侧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17例(152髋),术前下肢等长35例,不等长82例。所有病例均使用生物型假体关节行全髋关节置换。测量术后1周内的下肢长度,计算术后双下肢长度之差,视双下肢长度之差≤10mm者为等长。结果:117例患者中,术后下肢等长116例(99.2%),双下肢长度相差11mm者1例(0.9%);116例中术后双下肢完全等长108例(92.3%),相差<6mm者5例,相差6~10mm者3例。结论:充分掌握各种术中测量下肢长度的方法,综合运用于平衡下肢长度,术中多次比对可降低术后下肢不等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下肢长度 不等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中野术式治疗颈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义生 左铁臣 +4 位作者 王利民 张春霖 皮国富 翟福英 许振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30-131,共2页
改良中野术式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王义生,左铁臣,王利民,张春霖,皮国富,翟福英,许振华颈椎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作者设计一种改良中野术式,自1991年11月~1992年11月,治疗不同原因所致颈椎椎管狭窄症14例... 改良中野术式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王义生,左铁臣,王利民,张春霖,皮国富,翟福英,许振华颈椎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作者设计一种改良中野术式,自1991年11月~1992年11月,治疗不同原因所致颈椎椎管狭窄症14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管狭窄 术式 中野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种除草剂对野稷的活性测定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义生 贾娇 +3 位作者 张伟 孟玲敏 常雪 苏前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7-322,共6页
参照除草剂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准则,在温室中测定了14种除草剂对野稷的生物活性,并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评价。生测结果表明,土壤处理药剂中,异噁唑草酮、氟噻草胺、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异噁草松对野稷的活性较高,其ED90... 参照除草剂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准则,在温室中测定了14种除草剂对野稷的生物活性,并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评价。生测结果表明,土壤处理药剂中,异噁唑草酮、氟噻草胺、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异噁草松对野稷的活性较高,其ED90分别为43.08、47.14、137.09、209.93、583.74 g/hm^(2)(有效成分用量);茎叶处理药剂中,苯唑草酮、高效氟吡甲禾灵、烟嘧磺隆和苯唑氟草酮对野稷的活性较高,其ED90分别为22.21、35.95、95.64、111.43 g/hm^(2)。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野稷出苗前,土壤喷雾40%氟噻草胺SC (810 g/hm^(2))、900 g/L乙草胺EC (1 620 g/hm^(2))和960 g/L精异丙甲草胺EC (2 160 g/hm^(2))对野稷防效较高,药后40 d对野稷的株防效均在86.0%以上,鲜重防效在88.4%以上,其次是75%异噁唑草酮WG (90 g/hm^(2)),防效为82.5%~84.8%,480 g/L异噁草松EC (1 008 g/hm^(2))防效76.3%~81.6%,而38%莠去津SC (1 710 g/hm^(2))对野稷基本无效;茎叶处理剂中,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72.9 g/hm^(2))对野稷的防效最高,施药后30 d对野稷的防效为94.8%~96.5%,其次是9%苯唑氟草酮OD (120 g/hm^(2))、30%苯唑草酮SC (27 g/hm^(2))和40 g/L烟嘧磺隆OD (60 g/hm^(2)),三者施药后30 d对野稷的防效为72.2%~84.5%,复配制剂28%硝磺·烟·莠去津OD(630 g/hm^(2))对野稷的防效较高。野稷发生危害重的田块,苗前土壤喷雾可选择氟噻草胺、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苗后茎叶喷雾可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或硝磺·烟·莠去津;野稷发生危害轻的田块,土壤喷雾还可以选择异噁唑草酮、异噁草松,苗后可选择苯唑草酮、苯唑氟草酮、烟嘧磺隆,在防控其他杂草的同时,对野稷进行防控。不同作物田需根据药剂的登记范围进行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稷 除草剂 活性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义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3-536,共4页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为骨科常见病[1-3],其定义为:ONFH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治疗 策略 疗效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或“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的选择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义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5-186,共2页
多年来对后纵韧带骨化(OPLL)症或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入路及术式选择一直存在争议,近年随着手术技术、手术器械、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其入路及术式选择再次成为争论焦点。本期编辑部邀请了在该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几位专家... 多年来对后纵韧带骨化(OPLL)症或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入路及术式选择一直存在争议,近年随着手术技术、手术器械、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其入路及术式选择再次成为争论焦点。本期编辑部邀请了在该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几位专家,就前入路、后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或术式选择问题进行了讨论。专家们以亲身临床实践为基础,以其治疗结果为依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阐述了不同入路和术式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其适应证选择、禁忌证、手术风险、手术费用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估等方面做了论述,具有很高的参考性。希望各位同道阅读后,能结合自己的临床资料做出总结,或提出问题讨论,以便今后以循证医学准则做出结论,更好地推动其外科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入路 多节段 钳夹 前后路联合手术 分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增殖子活化受体-γsiRNA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义生 张弛 +5 位作者 李月白 赵国强 王少华 李振伟 殷力 刘宏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7-479,共3页
目的:构建针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基因的siRNA腺病毒载体。方法:依据siR-NA设计原则,在PPARγmRNA(AF013266)序列中设计2个特异性靶序列(36-54、73-91),体外合成对应发卡样DNAs,退火后先将其克隆入pSIREN-Shuttle载... 目的:构建针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基因的siRNA腺病毒载体。方法:依据siR-NA设计原则,在PPARγmRNA(AF013266)序列中设计2个特异性靶序列(36-54、73-91),体外合成对应发卡样DNAs,退火后先将其克隆入pSIREN-Shuttle载体,再亚克隆入pAdeno腺病毒载体,对插入序列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发卡样siRNA单链DNA寡核苷酸退火后,电泳可见明亮靶条带。连接退火寡核苷酸和pSIREN-Shuttle载体得到阳性克隆pSIREN-Shuttle-siPPARγ-36、pSIREN-Shuttle-siPPARγ-73。同源重组后得到亚克隆pAdeno-siPPARγ-36、pAdeno-siPPARγ-73,测序证实插入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2个靶向PPARγ基因的siRNA载体pAdeno-siPPARγ-36和pAdeno-siPPARγ-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 腺病毒载体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肉瘤组织中cyclinE和ki-67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义生 李月白 +4 位作者 张岩 许建中 卢中道 胡新永 王秀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05-807,共3页
目的 :探讨人骨肉瘤组织中cyclinE和ki 6 7蛋白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30例骨肉瘤和1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cyclinE和ki 6 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骨肉瘤组织中cyclinE及ki 6 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3.33%和 6 6 .6 7% ,骨... 目的 :探讨人骨肉瘤组织中cyclinE和ki 6 7蛋白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30例骨肉瘤和1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cyclinE和ki 6 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骨肉瘤组织中cyclinE及ki 6 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3.33%和 6 6 .6 7% ,骨软骨瘤中分别为 30 %和 10 % ,2者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cyclinE蛋白表达强度与ki 6 7蛋白表达强度之间呈正相关 (rs=0 .6 4 1,P <0 .0 1)。结论 :骨肉瘤组织中cyclinE和ki 6 7蛋白均为高表达 ,它们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CYCLINE蛋白 KI-67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融合术与非融合术不是相互替代而是互补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义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共2页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减压后脊柱融合术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具有肯定的疗效,得益于脊髓神经减压和脊柱的稳定与脊柱序列的维持。但脊柱融合术也存在并发症.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相互替代 脊柱退变性疾病 临床实践 神经减压 减压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生物学特性
18
作者 王义生 韩枫 +1 位作者 曹亚伟 申子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山羊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MSC),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常规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山羊骨髓中分离BMSC并传代培养,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倍增时间,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其表型。结...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山羊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MSC),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常规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山羊骨髓中分离BMSC并传代培养,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倍增时间,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其表型。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初始呈圆形、梭形及多角形等,细胞呈贴壁生长,48h可见贴壁细胞有伸展现象,细胞渐变为均一梭形,14d时可达90%融合。第1、3和5代BMSC生长曲线呈“s”型,l~2d为潜伏期,2—3d后进入对数增长期,7~8d后进入平台期,平均倍增时间为(23.2±1.9)h。BMSCCD29和CD44呈广泛阳性表达,CD34和CD45呈阴性表达。结论:成功分离培养出山羊BMSC,细胞纯度较高,生长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生物学特性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格掌握颈前路融合与非融合手术联合应用的适应证
19
作者 王义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共2页
近年来,基于对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再认识,颈前路融合与非融合手术方式选择成为一个新的争论话题。争论的焦点是融合手术对ASD的影响,以及非融合手术是否能达到减少ASD的目的。
关键词 颈前路融合 融合手术 适应证 邻近节段退变 ASD 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外穿刺行单侧PVP或PKP术治疗上中位胸椎椎体骨折 被引量:24
20
作者 陈书连 卢义峰 +3 位作者 王振 钟楚楠 高延征 王义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05-909,共5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外穿刺行单侧PVP或PKP术治疗上中位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s)的特点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上、中胸椎OVCFs患者26例39个椎体,均采用椎弓根外穿刺行单侧PVP或PKP术,其中男8例,女18... 目的:探讨椎弓根外穿刺行单侧PVP或PKP术治疗上中位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s)的特点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上、中胸椎OVCFs患者26例39个椎体,均采用椎弓根外穿刺行单侧PVP或PKP术,其中男8例,女18例;平均年龄71.3±1.3岁;原发性OVCFs 19例,继发OVCFs 7例。骨折时间平均3.5周,骨折椎体分布:T3 1个、T4 3个,T5 4个,T6 4个,T7 6个、T8 10个、T9 6个、T10 5个。1个节段17例,2个节段5例,3个节段4例。PVP 15例27个节段,PKP 11例12个节段。术中观察穿刺针针尖达到椎体中线的比率,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测量骨折椎体前缘和椎体中间高度的恢复值、VAS评分的改善率、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39个椎体均经单侧胸椎椎弓根外途径穿刺完成PVP和PKP操作。均穿刺成功、骨水泥在椎体内左右对称分布。手术时间为25~35min/椎,无穿刺并发症。骨水泥平均注射量3.5ml/椎。骨水泥渗漏4例,渗漏率10.25%。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VAS评分术前平均为9.8±0.3分,术后1d平均为5.7±0.4分,末次随访时为3.3±0.4分,术前与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比较,疼痛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值和椎体中间高度恢复值分别为为63.1±18.6%和68.5±25.3%,均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达100%。结论:治疗上、中位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弓根外穿刺行单侧PVP和PKP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骨折 单侧椎弓根外途径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