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OCTA检查在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01/10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38例38眼,其患病眼为A组,对侧健康眼为B组。所有患者均接受OCTA对黄斑...目的:探讨OCTA检查在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01/10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38例38眼,其患病眼为A组,对侧健康眼为B组。所有患者均接受OCTA对黄斑区视网膜行3mm×3mm范围的模式扫描,获得表层视网膜、深层视网膜、外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4个层面黄斑血流密度图,测量表层视网膜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Image J软件计算4个层面黄斑区血流密度(MVD),OCT模式测量黄斑中心凹的水平厚度与垂直厚度(CFT)。结果: A组和B组浅层视网膜FAZ、水平CFT及垂直CFT测量均有差异( P <0.01)。A组和B组表层视网膜及深层视网MVD均有差异( P <0.01),外层视网膜层MVD、脉络膜毛细血管层MVD结果无差异( P =0.542、0.489)。BCVA(LogMAR)分别与表层视网膜FAZ、水平CFT及垂直CFT呈正相关( r =0.482、0.652、0.621,均 P <0.01),与表层视网膜MVD及深层视网膜MVD呈负相关( r =-0.486 、-0.465,均 P <0.01)。结论:应用OCTA检查对提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的微循环障碍和视力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脑微出血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磁敏感加权成像信号不均匀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3~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微出血患者33例为脑微出血组,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26例为对照组,2组入选者都进行三维T2’加权血管成像(T2 ...目的比较脑微出血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磁敏感加权成像信号不均匀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3~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微出血患者33例为脑微出血组,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26例为对照组,2组入选者都进行三维T2’加权血管成像(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SWAN)序列的扫描。原始数据在工作站上利用自带的Functool软件进行后处理,在胼胝体膝部及压部测量SWAN序列图像上信号的标准差、最大及最小值,并计算出极值,即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比较2组差异。结果在胼胝体压部,脑微出血组的信号标准差为103.0±23.9,对照组为84.7±22.6,脑微出血组的信号极值为490.9±139.6,对照组为408.7±91.7;在胼胝体膝部,脑微出血组的信号标准差为88.7±18.7,对照组为69.7±10.9,脑微出血组的信号极值为409.2±92.1,对照组为324.8±49.5,2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微出血的患者中SwAN序列上信号的不均匀性较健康者增加,提示SWAN序列上信号的不均匀性可以反映小血管病变导致的灌注不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OCTA检查在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01/10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38例38眼,其患病眼为A组,对侧健康眼为B组。所有患者均接受OCTA对黄斑区视网膜行3mm×3mm范围的模式扫描,获得表层视网膜、深层视网膜、外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4个层面黄斑血流密度图,测量表层视网膜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Image J软件计算4个层面黄斑区血流密度(MVD),OCT模式测量黄斑中心凹的水平厚度与垂直厚度(CFT)。结果: A组和B组浅层视网膜FAZ、水平CFT及垂直CFT测量均有差异( P <0.01)。A组和B组表层视网膜及深层视网MVD均有差异( P <0.01),外层视网膜层MVD、脉络膜毛细血管层MVD结果无差异( P =0.542、0.489)。BCVA(LogMAR)分别与表层视网膜FAZ、水平CFT及垂直CFT呈正相关( r =0.482、0.652、0.621,均 P <0.01),与表层视网膜MVD及深层视网膜MVD呈负相关( r =-0.486 、-0.465,均 P <0.01)。结论:应用OCTA检查对提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的微循环障碍和视力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摘目的比较脑微出血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磁敏感加权成像信号不均匀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3~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微出血患者33例为脑微出血组,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26例为对照组,2组入选者都进行三维T2’加权血管成像(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SWAN)序列的扫描。原始数据在工作站上利用自带的Functool软件进行后处理,在胼胝体膝部及压部测量SWAN序列图像上信号的标准差、最大及最小值,并计算出极值,即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比较2组差异。结果在胼胝体压部,脑微出血组的信号标准差为103.0±23.9,对照组为84.7±22.6,脑微出血组的信号极值为490.9±139.6,对照组为408.7±91.7;在胼胝体膝部,脑微出血组的信号标准差为88.7±18.7,对照组为69.7±10.9,脑微出血组的信号极值为409.2±92.1,对照组为324.8±49.5,2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微出血的患者中SwAN序列上信号的不均匀性较健康者增加,提示SWAN序列上信号的不均匀性可以反映小血管病变导致的灌注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