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草秸秆超低酸水解及水解产物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为国 李自豪 +3 位作者 覃远航 吕仁亮 张俊峰 王存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9-345,共7页
用0.05%(w)的稀硫酸对湖北省稻草秸秆进行水解,考察了混合原料中固体含量和搅拌转速对稻草秸秆水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秸秆颗粒的质量浓度为0.050 0 g/mL,最佳转速为700 r/min。研究了稻草秸秆在160~210℃内的水解趋势。研究结... 用0.05%(w)的稀硫酸对湖北省稻草秸秆进行水解,考察了混合原料中固体含量和搅拌转速对稻草秸秆水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秸秆颗粒的质量浓度为0.050 0 g/mL,最佳转速为700 r/min。研究了稻草秸秆在160~210℃内的水解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60℃时,稻草秸秆水解得到的还原糖含量随水解的进行呈单峰趋势;在170~200℃时呈双峰趋势;当温度达到210℃时又呈现单峰趋势,这与稻草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水解得到的两个还原糖峰随水解的进行呈现叠加和分离有关。表征固体残渣并分析水解产物组成的结果显示,水解后半纤维素大部分水解,木质素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纤维素的聚合度急剧降低但结晶度仍较高;水解产物主要为纤维三糖、纤维二糖、葡萄糖、木糖、丙酮醛和未知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秸秆 超低酸 水解 还原糖 纤维素 半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原位萃取-酯交换法生物柴油的制备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为国 王成成 +1 位作者 汪铁林 王存文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5 11,11,共6页
油脂萃取是许多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原位萃取-酯交换法可以将蛋白核小球藻藻粉直接的转化为生物柴油避免了单独从藻粉中萃取油脂.研究了以蛋白核小球藻藻粉和甲醇为原料,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原位萃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 油脂萃取是许多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原位萃取-酯交换法可以将蛋白核小球藻藻粉直接的转化为生物柴油避免了单独从藻粉中萃取油脂.研究了以蛋白核小球藻藻粉和甲醇为原料,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原位萃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其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用水量和藻粉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65℃,催化剂用量为藻粉质量的3%,甲醇用量和藻粉质量比为8∶1,酯交换反应在8 h内完成.结果表明:以干藻粉质量为基准微藻粗生物柴油收率可达到16.0%,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知微藻粗生物柴油中生物柴油量为43.5%,以干藻粉质量为基准微藻生物柴油总收率为6.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微藻 酯交换法 原位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塔顶累积全回流间歇精馏塔最少理论板数的近似计算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为国 曾真 +1 位作者 王存文 吴元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05-1210,共6页
分析了二元塔顶累积全回流间歇精馏理论塔板数对塔顶产品中轻组分极限浓度的影响,得到当塔釜内的存液量超过一块理论板上的持液量时,塔顶产品中轻组分的极限浓度随理论塔板数的增加而提高;推导出二元塔顶累积全回流间歇精馏塔最少理论... 分析了二元塔顶累积全回流间歇精馏理论塔板数对塔顶产品中轻组分极限浓度的影响,得到当塔釜内的存液量超过一块理论板上的持液量时,塔顶产品中轻组分的极限浓度随理论塔板数的增加而提高;推导出二元塔顶累积全回流间歇精馏塔最少理论塔板数的近似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经验修正,近似计算公式中最少理论塔板数为塔板持液量的显函数。对近似计算公式的验证结果表明,近似计算公式具有普适性,在塔板持液量较小时或塔板持液量较大但所需最少理论塔板数较多时,近似计算的最少理论塔板数与精确计算的最少理论塔板数的相对偏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精馏 塔顶累积全回流 极限浓度 最少理论塔板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法处理酚醛树脂生产废水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为国 徐红军 +2 位作者 王存文 吕仁亮 吴点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6-10,共5页
为了探索一种低成本、节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处理中浓度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的工艺,使废水处理后满足可生化处理的要求,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管式超滤膜处理化学需氧量(COD)为6 000mg/L、挥发酚为3 000mg/L的中等质量浓度酚醛树脂生... 为了探索一种低成本、节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处理中浓度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的工艺,使废水处理后满足可生化处理的要求,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管式超滤膜处理化学需氧量(COD)为6 000mg/L、挥发酚为3 000mg/L的中等质量浓度酚醛树脂生产废水.探讨了进料流速、跨膜压差、料液温度、浓缩比等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温度升高,挥发酚和COD的截留率都下降;跨膜压差增大可提高对挥发酚和COD的截留率.超滤酚醛树脂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跨膜压差40kPa,流速1.4m/s,温度25℃的条件下,挥发酚的截留率可达到43%,COD的截留率可达到48%,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明显改善.对膜的清洗进行了实验,用自制的质量分数0.5%双氧水+0.3%氢氧化钠水溶液对膜进行清洗,能使膜通量部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废水 超滤 膜通量 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恒残液组成提馏式间歇精馏的捷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为国 段晓玲 +2 位作者 曾真 王存文 吴元欣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9-13,共5页
探讨了二元恒残液组成提馏式间歇精馏在理想操作条件下汽化总量的数值计算方法.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出二元恒残液组成提馏式间歇精馏,给定分离任务理论板数与汽化总量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关联计算结果得到其理论板数与汽化总量的近似关系... 探讨了二元恒残液组成提馏式间歇精馏在理想操作条件下汽化总量的数值计算方法.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出二元恒残液组成提馏式间歇精馏,给定分离任务理论板数与汽化总量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关联计算结果得到其理论板数与汽化总量的近似关系式.对于给定的分离任务,如果已知汽化总量,用该近似关系式计算理论板数与精确解的最大正相对偏差为0.027 1,最大负相对偏差为-0.028 8,平均相对偏差为0.014 6;如果已知理论板数,用该近似关系式计算汽化总量与精确解的最大正相对偏差为0.041 8,最大负相对偏差为-0.035 1,平均相对偏差为0.016 5.因此,该近似关系式具有很好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精馏 恒残液组成 提馏式 捷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磷酸的密度和黏度的测定及其关联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为国 陈璐 +1 位作者 张岚欣 王存文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1-3,共3页
分别采用液体比重天平和乌氏黏度计测定了在248.15~298.15 K下及质量分数为0.70~0.85时的磷酸密度和黏度.将测定的磷酸密度和黏度分别与温度和质量分数关联得到相应的关联式.在测定范围内,用相应的关联式计算磷酸水溶液的密度,与测定... 分别采用液体比重天平和乌氏黏度计测定了在248.15~298.15 K下及质量分数为0.70~0.85时的磷酸密度和黏度.将测定的磷酸密度和黏度分别与温度和质量分数关联得到相应的关联式.在测定范围内,用相应的关联式计算磷酸水溶液的密度,与测定值相比,最大正相对偏差0.21%,最大负相对偏差-0.23%,平均相对离差0.068%;用相应的关联式计算磷酸水溶液的黏度,与测定值相比,最大正相对偏差3.0%,最大负相对偏差-5.0%,平均相对离差绝对值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密度 黏度 测定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氧化法合成碘酸钾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为国 张所信 +1 位作者 江龙法 曾真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4-15,共2页
以纯碘为原料 ,经过氧化氢氧化和碳酸钾中和二步反应合成碘酸钾 ,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 ,碘酸钾的总收率可达 95 % ,纯度超过 99% .本法具有反应条件易控制且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 .
关键词 碘酸钾 合成 过氧化氢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回流比二元间歇精馏轻组分的极限浓度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为国 王存文 +1 位作者 吴元欣 伍宝洲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3-15,共3页
介绍了采用恒回流比操作方法,在塔顶、塔板持液时,间歇精馏二元理想混合物,馏出液中轻组分极限浓度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举例计算检验了馏出液中轻组分极限浓度的数值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 间歇精馏 恒回流比 二元混合物 极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氟苯合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为国 张所信 +1 位作者 江龙法 曾真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27-29,共3页
对由氟苯经硝化、氯化制备2,4二氯氟苯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表明采用反应精馏的氯化方法直接氯化由氟苯经硝化制备的粗品2,4二硝基氟苯能明显提高2,4二氯氟苯的总收率,总收率达77.2%.
关键词 氟苯 二氯氟苯 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混合物恒馏出液组成间歇精馏的捷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为国 曾真 +1 位作者 张所信 江龙法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5-9,共5页
推导出二元混合物恒馏出液组成间歇精馏的一批料的最小气化总量计算式在常用范围内按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二元混合物恒馏出液组成间歇精馏的分离任务,并计算其NmF+1、Nme+1、nvm以及确定N+1的nv关联结果得到一个近似关系式Y=0.353-0.5... 推导出二元混合物恒馏出液组成间歇精馏的一批料的最小气化总量计算式在常用范围内按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二元混合物恒馏出液组成间歇精馏的分离任务,并计算其NmF+1、Nme+1、nvm以及确定N+1的nv关联结果得到一个近似关系式Y=0.353-0.583X0.628,最后举例介绍了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算法 间歇精馏 恒馏出液 二元混合物 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混合物恒回流比间歇精馏的捷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为国 曾真 +1 位作者 毕亚凡 蔡宗寿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6-19,共4页
给出了采用回流比操作方法间歇精馏一批二元混合物的 Nm+1和 Rm 的计算方法 .在常用范围内按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二元混合物恒回流比间歇精馏的分离任务 ,并计算其 Nm+1和 Rm 以及确定的 N +1的R.关联结果得到一个近似关系式 Y=0 .82 2 -0 ... 给出了采用回流比操作方法间歇精馏一批二元混合物的 Nm+1和 Rm 的计算方法 .在常用范围内按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二元混合物恒回流比间歇精馏的分离任务 ,并计算其 Nm+1和 Rm 以及确定的 N +1的R.关联结果得到一个近似关系式 Y=0 .82 2 -0 .74 2 X0 .5 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算法 间歇精馏 恒回流比 二元混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氟苯的合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为国 张所信 +1 位作者 江龙法 曾真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7-28,共2页
以对氯硝基苯为原料经催化氯化、氟化、热氯化三步反应制备2,4二氯氟苯,总收率可达73%.该法安全性高、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二氯氟苯 合成 氯化 抗菌素 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氯苯甲醛的合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为国 张所信 +1 位作者 石美 曾真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7-29,共3页
以对氯甲苯为原料经氯化、水解制备对氯苯甲醛,实验表明采用催化水解法水解由对氯甲苯经循环氯化法氯化制备的α,α二氯对氯甲苯粗品,所得对氯苯甲醛总收率超过75.7%.
关键词 对氯苯甲醛 合成 氯化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的超临界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肖建华 王存文 +3 位作者 吴元欣 王为国 李旺春 孙赵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7-60,共4页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由动植物油通过酯化反应来制备,它在燃料特性方面与矿物柴油有着十分相似的品质,能满足欧洲2号排放标准,有优良的环境特性,是一种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燃油。探索了在超临界条件下,以甲醇和植物油为原料...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由动植物油通过酯化反应来制备,它在燃料特性方面与矿物柴油有着十分相似的品质,能满足欧洲2号排放标准,有优良的环境特性,是一种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燃油。探索了在超临界条件下,以甲醇和植物油为原料进行酯交换反应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与大豆油摩尔比为50:1,反应温度320℃,反应压力12-18MPa,反应时间 12-15 min。植物油可再生,甲醇可循环使用,反应无污染物排出,该工艺属于绿色化学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超临界甲醇 植物油 酯交换 可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咔唑比色法测定豆腐柴叶果胶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徐汶 王光辉 +3 位作者 王存文 陈亚琴 王为国 张俊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3-135,共3页
介绍了采用咔唑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豆腐柴叶果胶粉果胶含量的方法,对其测定条件作了详细的试验,获得了较佳的测定条件浓硫酸用量为5.0mL,水解温度为75℃,水解时间为15min,0.15%咔唑无水乙醇溶液用量为0.2mL,显色温度为25℃左右,显色时间... 介绍了采用咔唑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豆腐柴叶果胶粉果胶含量的方法,对其测定条件作了详细的试验,获得了较佳的测定条件浓硫酸用量为5.0mL,水解温度为75℃,水解时间为15min,0.15%咔唑无水乙醇溶液用量为0.2mL,显色温度为25℃左右,显色时间为2h。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时,结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半乳糖醛酸 光度测定法 咔唑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籽与超临界甲醇原位萃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文 王存文 +6 位作者 王为国 吴元欣 池汝安 李世荣 许克洋 胡平 马连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32-1335,共4页
以油菜籽和甲醇为原料,在甲醇的超临界状态下进行原位萃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了产物的主要组成以及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原料比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主要由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硬脂肪酸甲酯和... 以油菜籽和甲醇为原料,在甲醇的超临界状态下进行原位萃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了产物的主要组成以及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原料比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主要由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硬脂肪酸甲酯和亚麻酸甲酯构成;并发现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菜籽与甲醇的质量比是影响甲酯产率的主要因素,在菜籽与甲醇质量比为1∶4,反应压力和反应温度分别为14 MPa和280℃时,萃取和酯交换反应可同时在10 m in内完成,且油菜籽中所含的油脂转化率可达到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超临界甲醇 萃取 酯交换法 油菜籽 原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酰二茂铁与氨基酸的Mannich反应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所信 刘新河 +2 位作者 王为国 江龙法 殷世杰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64-367,共4页
使用三氯甲烷做溶剂 ,三氯化铝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了 1 ,1′-二乙酰基二茂铁 ,并初步探讨了其与谷氨酸 ,苯丙氨酸的曼尼希反应 (Mannich)条件 ,制备了
关键词 二乙酰二茂铁 氨基酸 曼尼希反应 衍生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大豆油二组分物系临界参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安民 王存文 +2 位作者 汪铁林 王为国 张俊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87-1291,共5页
对甲醇-大豆油二组分物系的临界参数采用 Lyderson 基团贡献法和 Prausnitz 混合规则进行计算,计算临界温度的平均误差为2%结合甲醇-大豆油二组分物系临界参数的计算结果,对由甲醇和大豆油制生物柴油的管式反应器中的流体相态进行了分... 对甲醇-大豆油二组分物系的临界参数采用 Lyderson 基团贡献法和 Prausnitz 混合规则进行计算,计算临界温度的平均误差为2%结合甲醇-大豆油二组分物系临界参数的计算结果,对由甲醇和大豆油制生物柴油的管式反应器中的流体相态进行了分析。管式反应器沿轴向依次分为扩散区、互溶区和分相区;反应温度影响甲醇和大豆油混合状况和相态的轴向分布,进而影响生物柴油收率;反应压力影响物系的密度和油脂在甲醇中的溶解度,从而影响相态的轴向分布和生物柴油收率;利用管式反应器制生物柴油较适宜的操作条件在物系的临界点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甲醇法 临界参数 生物柴油 管式反应器 甲醇 大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甲醇法连续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文 王存文 +4 位作者 王为国 吴元欣 池汝安 李世荣 刘启栋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在压力9~21MPa,温度260-400℃的超临界甲醇条件下,采用管式反应器连续制备了生物柴油,并对不同反应时间、温度、压力及摩尔比对大豆油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42:1,温度400℃,压力15MP... 在压力9~21MPa,温度260-400℃的超临界甲醇条件下,采用管式反应器连续制备了生物柴油,并对不同反应时间、温度、压力及摩尔比对大豆油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42:1,温度400℃,压力15MPa,时间600s,此时大豆油的转化率可达到53%.在连续操作条件下反应物的混合状况对酯交换反应及其转化率有重要影响,在甲醇中加入有机共溶剂四氢呋喃可明显提高甲醇与大豆油的互溶性,降低甲醇的临界点,使醇油的混合效果更好,当四氢呋喃与甲醇的摩尔比为0.04:1和温度为360℃时,大豆油的转化率可由36%提高到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酯交换反应 超临界甲醇 连续操作 共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腐柴叶果胶提取液中果胶含量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汶 王存文 +1 位作者 王为国 张俊峰 《食品与药品》 CAS 2006年第12A期53-54,共2页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豆腐柴叶果胶提取液中的果胶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咔唑硫酸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果胶提取液中的果胶含量,测定结果再用校正因子校正。结果校正因子为0.8551,本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精密度、灵敏度较高。结论此法可...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豆腐柴叶果胶提取液中的果胶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咔唑硫酸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果胶提取液中的果胶含量,测定结果再用校正因子校正。结果校正因子为0.8551,本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精密度、灵敏度较高。结论此法可快速测定豆腐柴叶提取液中的果胶含量,缩短了分析时间,有利于生产过程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含量 提取液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