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联合水泥原位固化软土现场试验研究
1
作者 胡志明 王子帅 +3 位作者 张艳林 王东星 乔少博 卓师婷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5期40-47,72,共9页
针对软土含水率高、承载能力低和粉煤灰资源利用化等工程难题,采用原位固化和强力搅拌工艺,进行粉煤灰联合水泥固化软土施工,开展了不同固化剂配比、处理深度和龄期下固化土轻型动力触探测试,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加入1%粉... 针对软土含水率高、承载能力低和粉煤灰资源利用化等工程难题,采用原位固化和强力搅拌工艺,进行粉煤灰联合水泥固化软土施工,开展了不同固化剂配比、处理深度和龄期下固化土轻型动力触探测试,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加入1%粉煤灰能够有效降低水泥固化软土含水率,含水率降低幅度随水泥用量增加而增加;粉煤灰联合水泥原位固化对软土密度影响较小,但会限制固化土早期承载力的发展;固化土承载力随深度增加存在较大波动,增加处理深度有助于减小波动幅度;粉煤灰联合水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水泥固化土对重金属及污染物稳定作用。尤其地,基于双线性插值算法提出固化配比量化方法,并引入变异系数建立原位固化评价指标,可为类似软土原位固化施工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固化 软土 水泥 粉煤灰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性膨胀土的路用性能与微观机制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东星 张子伟 +1 位作者 王协群 邹维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6-316,共11页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动回弹模量、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试验,分析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性膨胀土的强度特性与微观结构随初始含水率、水泥掺量、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和初始...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动回弹模量、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试验,分析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性膨胀土的强度特性与微观结构随初始含水率、水泥掺量、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和初始含水率增加,水泥改性膨胀土的抗压强度和动回弹模量降低;随着水泥掺量增大,膨胀土的抗压强度和动回弹模量增大,但水泥掺量存在着临界值;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膨胀土中的大孔隙数量大幅增加,使得膨胀土的强度和动回弹模量降低,而掺加水泥能够有效抑制膨胀土中大孔隙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水泥改性 干湿−冻融循环 动回弹模量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掺量粉煤灰淤泥固化土的强度与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72
3
作者 王东星 徐卫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659-3664,共6页
基于传统水泥和石灰固化处理方法,提出了利用大掺量低钙粉煤灰、水泥和石灰固化剂进行淤泥固化处理的方法,以期改善淤泥的强度和耐久性,达到淤泥和粉煤灰双重资源化利用的目的。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探讨了该方法处理后固化淤泥的击实特... 基于传统水泥和石灰固化处理方法,提出了利用大掺量低钙粉煤灰、水泥和石灰固化剂进行淤泥固化处理的方法,以期改善淤泥的强度和耐久性,达到淤泥和粉煤灰双重资源化利用的目的。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探讨了该方法处理后固化淤泥的击实特征、强度特性、水稳性和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淤泥固化后最优含水率有所降低、最大干密度则略有增加;弹性模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泥掺量越大,养护时间越长,强度和弹性模量越大;固化后淤泥水稳性得到明显改善;浸水软化和冻融循环导致固化土抗压强度显著劣化,冻胀融缩导致设计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减小约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掺量粉煤灰 固化淤泥 强度 水稳性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淤泥长期强度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王东星 徐卫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2-339,共8页
采用INSTRON 5500R 4206-006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基于水泥、石灰和低钙粉煤灰的固化淤泥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得到标准养护360 d淤泥固化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破坏强度和破坏应变。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剂掺... 采用INSTRON 5500R 4206-006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基于水泥、石灰和低钙粉煤灰的固化淤泥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得到标准养护360 d淤泥固化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破坏强度和破坏应变。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剂掺入导致固化土破坏应变明显减小,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增大,且破坏模式由塑性破坏逐渐向脆性破坏方向发展;从长期强度和经济成本角度,石灰-低钙粉煤灰固化剂完全可取代同配比水泥-低钙粉煤灰固化剂;淤泥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为10左右;掺加适当配比粉煤灰的设计固化材料可考虑用作低强度交通负载公路路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淤泥 粉煤灰 固化 长期强度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氧镁水泥固化淤泥力学特性及微观机制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东星 陈政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5,92,共10页
将氯氧镁水泥(MOC)创新性地引入淤泥固化,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固化体含水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测定(EDS)等试验,研究了初始含水率、MgO/MgCl2摩尔比、养护龄期和MgO活性等复杂因素对淤泥固化效能影响及其驱动机制。结果... 将氯氧镁水泥(MOC)创新性地引入淤泥固化,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固化体含水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测定(EDS)等试验,研究了初始含水率、MgO/MgCl2摩尔比、养护龄期和MgO活性等复杂因素对淤泥固化效能影响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越高,试样强度越低,中等含水率时MOC固化淤泥中出现针杆状的3相或5相晶体;随MgO/MgCl2摩尔比升高,试样抗压强度随之增加,水化产物从无定形凝胶逐渐转化为3相、5相和Mg(OH)2晶体;随养护龄期延长,固化淤泥强度总体呈上升趋势,28d前强度增长相对较快,28d后强度趋于稳定;养护后期,MgO/MgCl2摩尔比较高的试样表面易出现泛霜现象;MgO活性提高使得MOC固化淤泥试样含有更多有效活性组分,无侧限抗压强度更高,但MgO活性高低对水化产物演变规律并无显著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绿色、低碳MOC基胶凝材料研发及其在淤泥固化等土体加固领域中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 氯氧镁水泥(MOC) 固化 强度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碳化矿渣-CaO-MgO加固土效能与机理探索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东星 何福金 朱加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97-2206,共10页
CO2碳化联合工业固废协同加固土技术是旨在替代传统水泥固化方法的新型技术尝试。以工业废料--矿渣为主要材料,辅以活性MgO和CaO形成矿渣-CaO-MgO固化体系,将固化土料均匀搅拌制样后进行CO2碳化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扫描电镜和X... CO2碳化联合工业固废协同加固土技术是旨在替代传统水泥固化方法的新型技术尝试。以工业废料--矿渣为主要材料,辅以活性MgO和CaO形成矿渣-CaO-MgO固化体系,将固化土料均匀搅拌制样后进行CO2碳化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试验,探究固化剂掺量、配比、碳化时间和初始含水率等因素对碳化加固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O2碳化对土体加固具有明显改良效果,碳化24 h试样抗压强度最高可提升25.77倍;碳化试样抗压强度与固化剂掺量(6S4L0M除外)、活性MgO占比呈正相关;碳化试样强度随碳化时间先增加后趋于平缓(或略微下降)、最佳碳化时间为6 h左右,随初始含水率增加而先增加后下降、最佳含水率为16%左右;活性MgO碳化效能明显优于活性CaO,矿渣中低活性CaO并不能显著改良自身碳化性能。CO2碳化作用促使碳酸盐晶体(CaCO3、MgCO3)生成,晶体发育程度与碳化时间、固化剂掺量及活性等因素有关;碳酸盐晶体有效填充试样内部孔隙并黏结土颗粒,形成整体骨架结构使试样强度得以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CaO-MgO CO2碳化 抗压强度 CO2吸收量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氧镁水泥固化淤泥力学特性应变速率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东星 陈政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34-2646,共13页
对氯氧镁水泥(MOC)固化淤泥进行无侧限压缩与间接拉伸试验,研究养护龄期、延迟压实对试样强度与刚度的影响,分析恒定多应变速率加载和交替应变速率加载下固化淤泥的应变速率效应。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增加,纯淤泥的拉压强度、弹性模量、... 对氯氧镁水泥(MOC)固化淤泥进行无侧限压缩与间接拉伸试验,研究养护龄期、延迟压实对试样强度与刚度的影响,分析恒定多应变速率加载和交替应变速率加载下固化淤泥的应变速率效应。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增加,纯淤泥的拉压强度、弹性模量、破坏应变与总应变能均随之增加。MOC固化淤泥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其总应变能随应变速率增加呈增加趋势,而弹性模量和破坏应变受应变速率影响较弱。应变速率越快,试样破裂面越扭曲且崎岖不平。养护龄期延长,MOC固化淤泥抗压强度及总压缩应变能显著增加,而抗拉强度及总拉伸应变能略有减少,不同计算方法下龄期对应变速率敏感性的影响不同。延迟压实会折减固化淤泥的拉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总应变能,降低应变速率敏感性。应变速率突变产生的应力跳跃随应力增大而增加,随应变增大先增加后持平。速率敏感性系数结果表明,固化淤泥的速率敏感性低于纯淤泥,劈裂抗拉强度对应变速率变化的敏感性大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该研究结果可为固化淤泥材料应变速率效应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 氯氧镁水泥(MOC) 固化 应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废弃泥浆泥水分离过程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东星 伍林峰 +1 位作者 唐弈锴 徐学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49-1057,共9页
为明确建筑废弃泥浆泥水分离性能,提高泥浆泥水分离效率,选取有机、无机和复合3种化学絮凝方法,通过室内沉降柱、颗粒级配和扫描电镜试验,对比研究絮凝剂类型和投加量对泥浆泥水分离效果的影响及微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有机和复合絮凝... 为明确建筑废弃泥浆泥水分离性能,提高泥浆泥水分离效率,选取有机、无机和复合3种化学絮凝方法,通过室内沉降柱、颗粒级配和扫描电镜试验,对比研究絮凝剂类型和投加量对泥浆泥水分离效果的影响及微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有机和复合絮凝剂可有效促进快速泥水分离,有机絮凝剂按调理效果排序(根据上清液体积高低)依次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适宜投加密度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泥水分离效果最佳,分离泥浆中水的质量分数小于76.8%;无机絮凝剂的泥水分离效果则相对较差;氯化铁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联合投加可以提高泥浆调理效果,有效发挥絮凝剂的电中和及网捕-卷扫作用;絮凝剂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使泥浆颗粒发生明显聚集现象,即细颗粒减少、团聚粗颗粒增加.扫描电镜图显示:原始泥浆颗粒倾向于平行方式沉积,投加絮凝剂使得泥浆颗粒团聚、絮体结构更加致密,揭示了絮凝作用诱发建筑泥浆泥水分离过程的微观机理,为泥浆快速泥水分离技术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泥浆 絮凝剂 沉降柱 泥水分离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东湖淤泥碳化-固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东星 肖杰 +1 位作者 肖衡林 马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05-1812,共8页
引入活性MgO-粉煤灰固化材料,采用碳化-固化联合技术处理武汉东湖疏浚淤泥,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扫描电镜和压汞试验,研究加压碳化模式、碳化时间、Mg O-粉煤灰配比和固化剂掺量等因素下CO_2碳化作用对固化淤泥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影... 引入活性MgO-粉煤灰固化材料,采用碳化-固化联合技术处理武汉东湖疏浚淤泥,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扫描电镜和压汞试验,研究加压碳化模式、碳化时间、Mg O-粉煤灰配比和固化剂掺量等因素下CO_2碳化作用对固化淤泥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Mg O-粉煤灰固化淤泥碳化后抗压强度进一步增长,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压密阶段应变缩小;不同固化剂配比的东湖淤泥试样具有不同的最佳加压模式,而加压模式决定了相同碳化时间下固化淤泥CO_2吸入量,从而影响碳化-固化淤泥试样抗压强度;活性Mg O掺量低时试样抗压强度整体较低,强度随碳化时间增加先增大后减小;Mg O掺量较高时,碳化试样强度随碳化时间快速达到较高值,随后增长缓慢。微观分析表明:水碳镁石、球碳镁石和碳酸镁石等镁碳酸盐是碳化-固化联合技术增强淤泥强度的主要原因,其膨胀性和胶结作用促使土体中团粒内孔隙向颗粒间孔隙转化,土体更密实,抗压强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活性MgO-粉煤灰 碳化-固化 抗压强度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MgO固化淤泥水稳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东星 王宏伟 肖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9-726,共8页
将绿色、低碳、环保的活性MgO引入淤泥固化处理,通过对比活性MgO、MgO-粉煤灰及传统固化剂水泥固化淤泥试样,分析不同浸水时间下试样外观、质量、应力-应变关系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性质,综合评价活性MgO基材料固化淤泥的水稳特性.结果表... 将绿色、低碳、环保的活性MgO引入淤泥固化处理,通过对比活性MgO、MgO-粉煤灰及传统固化剂水泥固化淤泥试样,分析不同浸水时间下试样外观、质量、应力-应变关系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性质,综合评价活性MgO基材料固化淤泥的水稳特性.结果表明:活性MgO固化淤泥水稳性显著优于未固化淤泥,且水稳性随掺入MgO质量分数和标准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强;粉煤灰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活性MgO固化淤泥的抗压强度和水稳性;浸水时间增加对固化淤泥无侧限抗压强度呈削弱效应,提高掺入活性MgO质量分数可以减小固化淤泥破坏应变;整体上,活性MgO-粉煤灰固化淤泥水稳性优于活性MgO,活性MgO优于传统固化剂水泥.微观分析表明:Mg(OH)_2和水化硅酸镁M-S-H等胶结物质是活性MgO和活性MgO-粉煤灰固化淤泥水稳性增强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MgO 固化淤泥 水稳性 强度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力分析的新型汽车散热器设计
11
作者 王东星 方立德 +2 位作者 李婷婷 梁玉娇 李丹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2期39-42,59,共5页
汽车散热器是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但在使用过程中,散热器扁管时常会出现裂纹甚至爆裂,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发现扁管处存在应力局部集中现象。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一种新型散热器,在上、下水室分别增加整流罩,改... 汽车散热器是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但在使用过程中,散热器扁管时常会出现裂纹甚至爆裂,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发现扁管处存在应力局部集中现象。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一种新型散热器,在上、下水室分别增加整流罩,改善散热器模型,利用CFD仿真软件进行优化,得到一种整流型汽车散热器。经过试验发现新型散热器可以有效改善应力集中现象,均化流体速度,平衡各部应力,延长散热器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分析 数值模拟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层斜井冻结壁力学特性及温度场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任建喜 孙杰龙 +2 位作者 张琨 王江 王东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5-1412,共8页
研究富水砂层斜井冻结壁力学特性及温度场分布规律,可为解决斜井冻结法凿井穿越富水砂层技术难点提供可靠依据。以陕北某斜井冻结法凿井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现场实测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冻结状态下... 研究富水砂层斜井冻结壁力学特性及温度场分布规律,可为解决斜井冻结法凿井穿越富水砂层技术难点提供可靠依据。以陕北某斜井冻结法凿井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现场实测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冻结状态下砂土的热物理及力学特性,分析了斜井冻结法凿井期间冻结壁受力机制,深入分析斜井冻融过程中冻结压力变化规律及原因,对测温孔与冻结壁径向温度实测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冻结砂土导热系数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冻结温度对冻结砂土的内摩擦角影响较大;冻结温度、井筒埋深和地下水对冻结压力的影响较大;混凝土水化热对冻结壁的影响范围约为460~475 mm。研究结果可为富水砂层地区斜井冻结法凿井的优化设计和安全稳定性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砂层 斜井冻结壁 热物理及力学特性 冻融过程 冻结压力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盖挖法地铁车站基坑及周边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任建喜 王东星 +4 位作者 王江 刘康辉 程远 张杨洋 刘东洋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88,共7页
研究目的:西安地铁3号线胡家庙地铁车站因周边情况复杂,故采用全盖挖顺作法施工。本文以西安地铁3号线胡家庙地铁全盖挖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地铁车站的围护结构、周边地表以及邻近构筑物的变形影响进行研究。本工程的设计及其监测... 研究目的:西安地铁3号线胡家庙地铁车站因周边情况复杂,故采用全盖挖顺作法施工。本文以西安地铁3号线胡家庙地铁全盖挖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地铁车站的围护结构、周边地表以及邻近构筑物的变形影响进行研究。本工程的设计及其监测结果可为全盖挖地铁深基坑工程的信息化施工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结论:(1)设计的"围护桩+钢支撑+军便梁"支护结构体系在抑制基坑变形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方案选取合理可行;(2)对临近基坑边缘的长乐桥而言,对桥桩的注浆加固措施合理可行,保证了交通正常运行;(3)通过对全盖挖地铁车站运用FLAC3D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4)本研究成果可为黄土地区其他全盖挖地铁车站深基坑的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全盖挖 围护结构 周边变形 监测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煤层大采高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留设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任建喜 王东星 +3 位作者 王江 刘康辉 程远 王丽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共3页
以陕北某浅埋煤矿工作面5-2煤为对象,研究浅埋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的合理宽度问题。通过弹塑性极限平衡理论方法以及FLAC数值方法进行分析,提出5-2煤合理的区段煤柱留设尺寸为16 m。工程实践表明,巷道的顶、底板变形量最大为36... 以陕北某浅埋煤矿工作面5-2煤为对象,研究浅埋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的合理宽度问题。通过弹塑性极限平衡理论方法以及FLAC数值方法进行分析,提出5-2煤合理的区段煤柱留设尺寸为16 m。工程实践表明,巷道的顶、底板变形量最大为36.2 mm,两帮移近量最大为38.2 mm,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大采高采区 区段煤柱 合理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层冻结斜井冻结壁厚度设计 被引量:7
15
作者 任建喜 孙杰龙 +2 位作者 张琨 王江 王东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8,共3页
根据富水砂层松散地层的特殊性质将冻结井筒分为浅埋和深埋2种情况,分别采用岩柱法和普氏理论对井筒围岩压力进行分析,给出了井筒浅埋和深埋2种情况下富水砂层斜井冻结壁厚度计算方法,现场实践表明富水砂层冻结斜井冻结壁厚度设计方法... 根据富水砂层松散地层的特殊性质将冻结井筒分为浅埋和深埋2种情况,分别采用岩柱法和普氏理论对井筒围岩压力进行分析,给出了井筒浅埋和深埋2种情况下富水砂层斜井冻结壁厚度计算方法,现场实践表明富水砂层冻结斜井冻结壁厚度设计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斜井 浅埋 深埋 冻结壁厚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辅料对紫杉醇脂质体粒径及Zeta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侯巍 王淑君 +3 位作者 孙宽 王敏 王东星 刘巍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5965-15967,共3页
[目的]探讨处方中几种辅料的加入对紫杉醇(Tax)脂质体粒径大小及Zeta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Tax脂质体,利用正交设计筛选出Tax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并测定Tax脂质体的粒径及Zeta电位。[结果]脂质体粒径及稳定性与处方... [目的]探讨处方中几种辅料的加入对紫杉醇(Tax)脂质体粒径大小及Zeta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Tax脂质体,利用正交设计筛选出Tax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并测定Tax脂质体的粒径及Zeta电位。[结果]脂质体粒径及稳定性与处方中所加油酸钠等辅料有显著关系,且随着辅料量的增加,脂质体粒径变小,Zeta电位值降低,稳定性提高。[结论]油酸钠等辅料能显著降低Tax脂质体粒径及Zeta电位值。采用优选工艺制备的Tax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均匀,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脂质体 正交设计 粒径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包覆镍纳米胶囊/石蜡复合材料电磁波吸收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黎 周远良 +5 位作者 张彬 史桂梅 赛义德 贾韦迪 王东星 董星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36,共6页
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在甲烷气氛中制备碳包覆磁性镍纳米胶囊(Carbon-coated Ni nanocapsules,Ni(C)NCs),将它作为电磁波吸收剂,按照质量比10%、20%、30%和40%与有机石蜡基体复合,在0.1~18GHz范围内测定其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 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在甲烷气氛中制备碳包覆磁性镍纳米胶囊(Carbon-coated Ni nanocapsules,Ni(C)NCs),将它作为电磁波吸收剂,按照质量比10%、20%、30%和40%与有机石蜡基体复合,在0.1~18GHz范围内测定其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并对其电磁波响应特性及吸收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i(C)纳米胶囊具有明显的极化损耗特征,其介电常数在低频范围内随频率提高而急剧衰减,而磁导率具有宽化的多重共振峰;随着Ni(C)纳米胶囊添加量的增加,其介电常数逐渐增加,其复磁导率实部和虚部分别在0.1~8GHz、0.1~10GHz出现增加,而在8~18GHz和10~18GHz范围内出现实部减小和虚部平缓变化的特征。根据极化、涡流以及反射损耗的理论分析,发现Ni(C)纳米胶囊以介电损耗为主,并对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包覆镍纳米胶囊 电磁参数 电磁波吸收机制 输入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淤泥固化土非饱和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邹维列 贺扬 +3 位作者 张凤德 王东星 汪帅 王远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82-2188,共7页
针对路基土的非饱和渗透特性对路基土强度和变形特性有着很大影响的问题,采用变水头方法,量测不同压实度、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下改性淤泥固化土的饱和渗透系数.利用瞬态脱吸湿法(TRIM)系统对改性淤泥固化土样进行脱、吸湿试验,采用TRIM... 针对路基土的非饱和渗透特性对路基土强度和变形特性有着很大影响的问题,采用变水头方法,量测不同压实度、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下改性淤泥固化土的饱和渗透系数.利用瞬态脱吸湿法(TRIM)系统对改性淤泥固化土样进行脱、吸湿试验,采用TRIM系统的软件进行反算,获得难以实际测量的水力学参数,得到改性淤泥固化土的渗透函数曲线.重点分析压实度、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等因素对改性淤泥固化土非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基于现有非饱和渗透系数模型,提出能够反映水泥掺量、压实度及饱和度等影响的改性淤泥固化土非饱和渗透系数预测模型,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固化土渗透性较差,与养护龄期、水泥掺量和压实度成反比.脱、吸湿阶段,养护龄期对改性淤泥固化土非饱和渗透系数影响不大,改性淤泥固化土非饱和渗透系数随压实度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固化土 水泥改性 非饱和土 渗透性 瞬态脱吸湿法(TR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黄土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诱发地表沉降及隧道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任建喜 王丽 +4 位作者 王江 王东星 刘东洋 刘康辉 程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4,30,共6页
以西安地铁3号线某区间双侧壁导坑法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FLAC3D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引起的地表及隧道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横向沉降曲线关于隧道中轴线对称分布,影响范围左右各30 m,可见,上导洞的... 以西安地铁3号线某区间双侧壁导坑法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FLAC3D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引起的地表及隧道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横向沉降曲线关于隧道中轴线对称分布,影响范围左右各30 m,可见,上导洞的开挖是造成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土体,有效控制了拱顶下沉;隧道开挖后两帮收敛值迅速增大,开挖面超前监测断面20m时收敛趋于稳定;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说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能有效预测地层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黄土隧道 双侧壁导坑法 地表沉降 变形规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低温弹性蛋白酶菌株的高效诱变及酶学特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樊陈 王茂广 +3 位作者 高兆建 杜永凯 王东星 周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90-194,共5页
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产低温弹性蛋白酶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 XZE116为原始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经弹性蛋白平板水解圈初筛、摇瓶发酵复筛,成功筛选出一株高产突变菌株XZU21,其活力是出发菌株的1.67倍... 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产低温弹性蛋白酶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 XZE116为原始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经弹性蛋白平板水解圈初筛、摇瓶发酵复筛,成功筛选出一株高产突变菌株XZU21,其活力是出发菌株的1.67倍,最大产酶量160.3U/mL。10次传代实验表明遗传稳定性好。突变菌株最佳反应pH值为9.5,温度20℃,比原始菌株低5℃。该菌株所产弹性蛋白酶50℃以下及pH7.0~11.5之间稳定性好;Mg2+对酶有明显激活作用,Pb2+、Hg2+几乎完全抑制酶活性。丝氨酸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PSFM)强烈抑制酶活性,表明该突变菌株弹性蛋白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紫外线和NTG复合诱变对提高短芽孢杆菌弹性蛋白酶产量及降低最适反应温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蛋白酶 复合诱变 突变株 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