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射镜多靶串接增益饱和软X光激光实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世绩 顾援 +12 位作者 周关林 周正良 倪元龙 余松玉 傅思祖 毛楚生 韩国强 万炳根 计巍波 吴江 曾一新 陈万年 黄关龙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557-563,共7页
利用Mo/Si多层膜软X光反射镜实现了类氖锗软X光激光的双程放大,在顺接双靶总长28mm时,加与不加反射镜相比,软X光激光输出强度增强了40倍左右,已接近饱和;光束发散角减小,增益区厚度变薄,光束的空间相干性改善。当串接四靶总长为56mm时,... 利用Mo/Si多层膜软X光反射镜实现了类氖锗软X光激光的双程放大,在顺接双靶总长28mm时,加与不加反射镜相比,软X光激光输出强度增强了40倍左右,已接近饱和;光束发散角减小,增益区厚度变薄,光束的空间相干性改善。当串接四靶总长为56mm时,加与不加反射的软X光激光输出强度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已达到深度的增益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激光 类氖锗 反射镜 增益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靶串接”饱和增益软X光激光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世绩 顾援 +15 位作者 周关林 倪元龙 余松玉 傅思祖 韩国强 周正良 吴江 毛楚生 万炳根 李敏 曾一新 计巍波 陶祖聪 陈万年 林尊琪 范滇元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采用“多靶串接”设计,利用强度为0.8×10^(13)~1.0×10^(13)W/cm^2,波长为1.05μm,脉宽约1ns的两路钕玻璃激光线聚焦辐照四块串接的平面厚锗靶,观察到波长为23.2和23.6nm的接近饱和的类Ne锗软X光激光输出。当总靶长为5.6cm时... 采用“多靶串接”设计,利用强度为0.8×10^(13)~1.0×10^(13)W/cm^2,波长为1.05μm,脉宽约1ns的两路钕玻璃激光线聚焦辐照四块串接的平面厚锗靶,观察到波长为23.2和23.6nm的接近饱和的类Ne锗软X光激光输出。当总靶长为5.6cm时,这两种波长的软X光激光输出的GL值都达到16左右,沿靶法线和靶平面方向的发散角都只有3~4m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激光 多靶串接 饱和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增益的类Ne锗软X光激光实验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世绩 顾援 +10 位作者 傅思祖 倪元龙 周关林 余松玉 吴江 周正良 韩国强 范滇元 林尊琪 王树森 陈万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73-279,共7页
采用新颖的“双靶对接”设计,利用强度约12×10^(13)W/cm^2,波长1.05μm,脉宽约1ns的两路激光线聚焦辐照平面厚锗双靶,观察到了波长为19.6、23.2、23.6、24.7和28.6nm的五根类Ne锗3p-3s跃迁谱线的放大。波长为23.2和23.6nm的谱线,增... 采用新颖的“双靶对接”设计,利用强度约12×10^(13)W/cm^2,波长1.05μm,脉宽约1ns的两路激光线聚焦辐照平面厚锗双靶,观察到了波长为19.6、23.2、23.6、24.7和28.6nm的五根类Ne锗3p-3s跃迁谱线的放大。波长为23.2和23.6nm的谱线,增益-长度乘积GL的值约13。利用软X光扫描相机观测了四根软X光谱线的时间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氖锗 X光 激光 双靶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激光泵浦类Ni离子X光激光实验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世绩 顾援 +11 位作者 傅思祖 周关林 唐华泾 倪元龙 张国平 张覃鑫 黄关龙 杨军 朱健强 范滇元 林尊琪 张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1-326,共6页
在试运行的神光Ⅱ装置上,采用新设计的凸柱面透镜列阵均匀线聚焦系统,用两束激光焦线叠加和双靶对接等技术,以预主脉冲激光驱动方式,在(5~8)×1013W/cm2的较低强度激光泵浦条件下,观测到Ni-likeDy、E... 在试运行的神光Ⅱ装置上,采用新设计的凸柱面透镜列阵均匀线聚焦系统,用两束激光焦线叠加和双靶对接等技术,以预主脉冲激光驱动方式,在(5~8)×1013W/cm2的较低强度激光泵浦条件下,观测到Ni-likeDy、Er、Yb的软X光激光输出,测得波长5.02nm类NiYb和波长5.86nm类NiDy的软X光激光的增益系数分别为1.6cm-1和1.4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Ni离子 X激光 低强度激光泵浦 激光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煤矿塌陷区杨树人工林土壤管理模式的研究
5
作者 王世绩 刘雅荣 +2 位作者 惠刚盈 冷国友 周树理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11-418,共8页
利用发电厂排出的粉煤灰充填煤矿塌陷区,表面覆土30cm,改造成“人工土壤”,于1990年营造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cv.'Neva')人工林。土壤管理措施主要有:覆土厚度处理(0、30、... 利用发电厂排出的粉煤灰充填煤矿塌陷区,表面覆土30cm,改造成“人工土壤”,于1990年营造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cv.'Neva')人工林。土壤管理措施主要有:覆土厚度处理(0、30、55cm和灰土混合4种处理),施肥处理(正交设计共16种处理),绿肥处理(种植4种绿肥作物和压青4种绿肥)。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是首先预估模型控制点,保后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树高和胸径的生长过程,用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做为评价优化模式的评价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在覆土厚度30cm的基础上,每穴施磷肥基肥0.5kg,栽后灌一次透水,在行间连年间种田菁或者压紫穗槐作为绿肥.此为一级模式,该模式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内部收益率(IRR)可达18%以上。如果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增加投入,追求更高的人工林产量,则最优组合恰好是各单项试验中最优者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人工林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桐无性系苗期昼夜生长节律的研究
6
作者 王世绩 赵丹宁 熊耀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7-212,共6页
通过对7个泡桐无性系苗期昼夜生长节律的研究,发现影响泡桐茎伸长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早期与中期是气温和相对湿度,晚期是气温和光照;影响叶面积增长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早期是相对湿度、气温和光照,中、晚期是气温和光照。叶面积增长... 通过对7个泡桐无性系苗期昼夜生长节律的研究,发现影响泡桐茎伸长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早期与中期是气温和相对湿度,晚期是气温和光照;影响叶面积增长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早期是相对湿度、气温和光照,中、晚期是气温和光照。叶面积增长速率、茎伸长速率在昼夜间呈双峰分布,高峰随生长时期而变化,主要分布在18:00-24:00和12:00-18:00时间区段内。不同无性系有不同的叶面积增长速率、茎伸长速率的变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无性系 生长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杨树无性系光合作用与其抗旱能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3
7
作者 刘建伟 刘雅荣 王世绩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3-87,共5页
不同杨树无性系光合作用与其抗旱能力的初步研究刘建伟,刘雅荣,王世绩(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关键词杨树无性系,光合作用,水势补偿点,水分胁迫,抗旱在水分逆境的研究中,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已成为显著的... 不同杨树无性系光合作用与其抗旱能力的初步研究刘建伟,刘雅荣,王世绩(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关键词杨树无性系,光合作用,水势补偿点,水分胁迫,抗旱在水分逆境的研究中,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已成为显著的特征,针叶、阔叶树的种间变化曾有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无性系 光合作用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镍-银X射线激光及其应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琛 顾援 +3 位作者 王世绩 黄关龙 林尊琪 张国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1-384,共4页
在神光 II激光装置上进行了类镍 -银 X射线激光及其作为探针测量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实验研究 ,获得了类镍 -银 X射线激光饱和输出 。
关键词 实验研究 类镍-银X射线激光 增益饱和 等离子体 电子密度 神光Ⅱ 激光装置 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水分胁迫生理与耐旱性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65
9
作者 胡新生 王世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7-89,共13页
水分亏缺是一制约树木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尤其是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水分胁迫的影响表现在树木生长发育的许多方面,阐明在这些表现背后的生理生化、遗传、耐旱机制无疑有助于耐旱性品种选育。本文从DNA转录及表达、光系统Ⅰ、Ⅱ... 水分亏缺是一制约树木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尤其是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水分胁迫的影响表现在树木生长发育的许多方面,阐明在这些表现背后的生理生化、遗传、耐旱机制无疑有助于耐旱性品种选育。本文从DNA转录及表达、光系统Ⅰ、Ⅱ(PSⅠ、PSⅡ)、气孔运动、树木生长适应与响应、水分利用效率、抗旱机制、耐旱性指标筛选及转基因耐旱植物等方面,对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试验结果进行了评述和探讨,并对耐旱性指标筛选、耐旱性工程植物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耐旱性 品种选育 工程植物 树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焦场光栅光谱仪 被引量:12
10
作者 倪元龙 毛楚生 +5 位作者 吴江 余松玉 周正良 傅思祖 顾援 王世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242-248,共7页
介绍用于X光激光研究的平焦场光栅光谱仪的原理、结构、调整方法及实验考核结果。谱仪采用名义刻线为1200L/mm的变栅距凹面光栅,入射角为87°,摄谱范围为5~30nm。给出了谱仪用底片作时间积分记录时,谱分辨为0.01nm;用国产软X光扫... 介绍用于X光激光研究的平焦场光栅光谱仪的原理、结构、调整方法及实验考核结果。谱仪采用名义刻线为1200L/mm的变栅距凹面光栅,入射角为87°,摄谱范围为5~30nm。给出了谱仪用底片作时间积分记录时,谱分辨为0.01nm;用国产软X光扫描相机作时间分辨记录时,谱分辨为0.05nm,时间分辨本领约为30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 光谱仪 扫描相机 X光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路神光Ⅱ装置在基频和三倍频条件下工作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尊琪 王世绩 +8 位作者 范滇元 顾援 郑志坚 朱健强 朱俭 蔡希洁 黄关龙 戴亚平 杨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3-407,共5页
简要描述在神光 装置上进行的部分物理实验 ,为神光 激光装置提供光学性能指标。神光 激光装置已经能在三倍频、外转换效率高于 6 0 %的条件下常规输出三倍频能量。穿孔实验表明 ,蓝光 (3ω0 )的光束质量 ,特别是远场旁瓣分布质量 ,... 简要描述在神光 装置上进行的部分物理实验 ,为神光 激光装置提供光学性能指标。神光 激光装置已经能在三倍频、外转换效率高于 6 0 %的条件下常规输出三倍频能量。穿孔实验表明 ,蓝光 (3ω0 )的光束质量 ,特别是远场旁瓣分布质量 ,甚至于要好于红光 (1ω0 光 )。用 10 0 ps脉冲宽度的红光输出打爆推内爆的氘氚球靶 ,获得单发最高中子产额 4× 10 9个。基频线聚焦打靶 ,获得类 Ni银 X光激光饱和输出 ,并成功应用于激光等离子体密度测量 ,观测到莫尔条纹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路神光Ⅱ装置 基频 三倍频 高功率激光装置 爆推靶 莫尔条纹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等离子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不同无性系叶面积模型的选择及其建立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建伟 刘雅荣 +2 位作者 朱春全 王世绩 Terence J.Blake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81-486,共6页
应用Li-3000A叶面积仪测定了8个无性系的叶型及叶面积指标,选择了8个模型,以叶片主脉长(L)和最大宽(W),以及两者乘积(L×W)为三个变量作与叶面积的相关关系分析,筛选出复相关系数均达0.95以上的最佳模... 应用Li-3000A叶面积仪测定了8个无性系的叶型及叶面积指标,选择了8个模型,以叶片主脉长(L)和最大宽(W),以及两者乘积(L×W)为三个变量作与叶面积的相关关系分析,筛选出复相关系数均达0.95以上的最佳模型为:(1)与两者乘积的叶面积模型:lgY=a+bx+b+clgx,(2)与最大宽度的模型:Y=a+bx+cx2。但与叶片主脉长模拟效果较差。此外,还得出了杨树无性系的叶面积通用模型,即:Y=—0.450826十0.00071X+0.976335lgx(x为L×W),和Y=—1.697387十0.733497x—0.001253x2(x为W)。上述8个无性系及杨树通用的模型的建立为叶面积的计算、预测等生理生态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得叶面积测定更加省时、可靠和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无性系 叶片 叶面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杨树无性系在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胡新生 刘建伟 王世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选择两个速生的(群众杨-44和欧美杨25/86)和两个慢生的(小叶杨和欧美杨28/86)杨树无性系,在水培和生长箱控制条件下,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光量子产量(Φ)、气... 选择两个速生的(群众杨-44和欧美杨25/86)和两个慢生的(小叶杨和欧美杨28/86)杨树无性系,在水培和生长箱控制条件下,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光量子产量(Φ)、气孔传导度(Cs)和蒸腾速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四个杨树无性系的LSPLCP,Φ.CS和最大的Pn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响应特征不同。这可能反映了杨树无性系生态型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温度效应 湿度效应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光-Ⅱ”装置倍频激光直接驱动冲击波平面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秀光 傅思祖 +7 位作者 吴江 顾援 马民勋 舒桦 周华珍 叶君建 何钜华 王世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1-814,共4页
设计了3套针对“神光-Ⅱ”倍频激光直接驱动的透镜阵列均匀辐照系统,并对冲击波的平面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波的平面性与透镜阵列参数、平面靶厚度、靶面位置等有关,采用列阵元数为121的透镜阵列进行激光束匀滑驱动的冲击波... 设计了3套针对“神光-Ⅱ”倍频激光直接驱动的透镜阵列均匀辐照系统,并对冲击波的平面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波的平面性与透镜阵列参数、平面靶厚度、靶面位置等有关,采用列阵元数为121的透镜阵列进行激光束匀滑驱动的冲击波平面性最好,间接说明它在靶面的激光辐照是最均匀的;另外,随着靶厚的增加,冲击波平面性变差,平面区变小;而且冲击波平面性随靶面离焦位置的变化成一定的周期性变化,第2套透镜阵列焦点处的冲击波平面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状态方程 透镜阵列 冲击波 平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飞秒激光系统中空间滤波器的研究和设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夏兰 钱列加 王世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由于透镜传输时间延迟效应(PTD),飞秒激光脉冲经过空间滤波器产生脉冲波前变形。讨论了用双胶合透镜或双分离透镜代替空间滤波器中的单透镜,以消除或减小PTD效应,设计了适用于飞秒激光装置的空间滤波器。
关键词 高能飞秒激光系统 设计 空间滤波器 PTD效应 相速度 群速度 透镜传输时间延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发实验测量软X射线多层膜反射镜反射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伟 倪元龙 +7 位作者 万炳根 孙今人 吴江 王琛 孙玉琴 周关林 顾援 王世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5-52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单发实验测量软 X射线波段多层膜反射镜反射特性的简易方法。实验采用激光等离子体软 X射线源作为光源 ,用平焦场光栅谱仪分光 ,在光路中引入掠入射镜以消除高级次谱的影响 ,用软 X光 CCD记录 ,在一发激光打靶实验中 ,测量了... 提出了一种单发实验测量软 X射线波段多层膜反射镜反射特性的简易方法。实验采用激光等离子体软 X射线源作为光源 ,用平焦场光栅谱仪分光 ,在光路中引入掠入射镜以消除高级次谱的影响 ,用软 X光 CCD记录 ,在一发激光打靶实验中 ,测量了设计中心波长为 1 3 .9nm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多层膜反射镜 反射率 软X射线 激光等离子体 场光栅谱仪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脉冲波形优化与材料压缩特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智恒 张梦洁 +10 位作者 王伟 董佳钦 叶君建 熊俊 王瑞荣 王琛 孙今人 吴江 傅思祖 顾援 王世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9-862,共4页
结合快点火靶丸预压缩涉及的基本物理问题,分析了驱动激光脉冲波形对材料压缩过程的影响,并利用辐射流体力学程序MULTI模拟了不同激光波形下的材料压缩情况。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激光脉冲波形,优化激光初始强度、激光强度开始上升时间和... 结合快点火靶丸预压缩涉及的基本物理问题,分析了驱动激光脉冲波形对材料压缩过程的影响,并利用辐射流体力学程序MULTI模拟了不同激光波形下的材料压缩情况。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激光脉冲波形,优化激光初始强度、激光强度开始上升时间和上升速度,控制压缩过程中的熵增,可以获得更高的材料压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快点火 材料压缩 激光脉冲波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发打靶实验测量滤片软X射线透过率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伟 倪元龙 +7 位作者 万炳根 孙今人 吴江 王琛 孙玉琴 周关林 顾援 王世绩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软X射线源作为光源 ,提出了一种单发实验测量软X射线滤片透过率的简易方法。实验采用平焦场光栅谱仪分光 ,光路中引入掠入射镜消除高级次谱的影响 ,用软X射线CCD记录 ,在单发激光打靶实验中 ,测量了滤片在 9~
关键词 滤片透过率 软X射线 激光等离子体 单发打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锥对靶背向超热电子分布的影响
19
作者 熊俊 王琛 +2 位作者 方智恒 王瑞荣 王世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23-1826,共4页
采用20TW啁啾脉冲放大的ps激光辐照金锥靶和平面靶,对靶背向产生的超热电子角分布和能谱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金锥对超热电子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平面靶情况相比,锥形靶靶背向产生的超热电子数量增加.电子能量为2.0~2.... 采用20TW啁啾脉冲放大的ps激光辐照金锥靶和平面靶,对靶背向产生的超热电子角分布和能谱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金锥对超热电子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平面靶情况相比,锥形靶靶背向产生的超热电子数量增加.电子能量为2.0~2.5MeV的超热电子数目有大幅度增长;锥形靶背向超热电子的空间发散角大于平面靶,这是由于啁啾脉冲放大激光所固有的较高脉冲前沿产生的预等离子体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点火 金锥靶 超热电子 能谱 角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X射线双频光栅干涉诊断等离子体
20
作者 王琛 安红海 +8 位作者 刘正坤 王伟 方智恒 贾果 熊俊 乔秀梅 付绍军 郑无敌 王世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135,共6页
针对高温稠密激光等离子体临界密度附近电子密度的诊断需求,发展了基于软X射线激光的软X射线双频光栅干涉诊断技术。利用波长13.9nm的类镍银软X射线激光作为探针,掠入射式的双频光栅作为分光干涉元件,对激光辐照金平面靶产生的等离子体... 针对高温稠密激光等离子体临界密度附近电子密度的诊断需求,发展了基于软X射线激光的软X射线双频光栅干涉诊断技术。利用波长13.9nm的类镍银软X射线激光作为探针,掠入射式的双频光栅作为分光干涉元件,对激光辐照金平面靶产生的等离子体进行诊断尝试。实验获得了清晰的干涉条纹图像,充分表明该技术的实用性。但结果中存在靶面不清晰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诊断 干涉技术 软X射线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