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链匹配算法自动拾取同相轴 被引量:8
1
作者 许建华 王世库 赵廷寿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23,共11页
本文在分析文献[3]的同相轴自动拾取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文中方法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改进。本文方法与文献[3]中方法相比,具有四个特点:第一,除了可以考虑单向波形,还可以考虑双向波形;第二,采用了归一化的权系数选择方法:第三,计算... 本文在分析文献[3]的同相轴自动拾取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文中方法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改进。本文方法与文献[3]中方法相比,具有四个特点:第一,除了可以考虑单向波形,还可以考虑双向波形;第二,采用了归一化的权系数选择方法:第三,计算速度快。第四,计算描述同相轴的有关参数。实际剖面的计算结果较好地拾取了剖面上的同相轴,验证了所作改进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相轴 拾取 链匹配算法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应用井间地震等多种资料确定精细地质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世库 刘清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3,共13页
井间地震资料有着比地面地震资料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为丰富的波场信息。通过对吉林地区野外井间地震资料的处理,我们得到了精确的井间物性参数及高分辨率的地下构造剖面。从我们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层析速度可以分辨出十米左右的速度层... 井间地震资料有着比地面地震资料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为丰富的波场信息。通过对吉林地区野外井间地震资料的处理,我们得到了精确的井间物性参数及高分辨率的地下构造剖面。从我们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层析速度可以分辨出十米左右的速度层,而其主要的速度界面与地面资料、VSP资料及测井资料等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井间地震资料的反射波偏移剖面可以分辨出四米左右的薄层。文中还对比了多种资料的分辨能力。通过综合应用井间地震、地面三维、VSP、测井及岩性柱状剖面等资料,较好地解决了W1井和W2井两井间地层对比、小层岩性和厚度变化、主要储层横向变化及推断储层的连通性等问题,并解释出了精细的岩性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测井曲线 地质模型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间地震野外资料的叠前波动方程深度偏移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清林 管路平 王世库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3,共13页
为了得到较好的井间资料偏移剖面,本文对井间野外资料做了一系列处理。首先根据资料的走时、频谱分析和测井资料等确定了纵、横波初至,并分别用不同的频带对资料作了滤波处理及纵、横波初至能量切除,得到了加强了反射波的纵、横坡资... 为了得到较好的井间资料偏移剖面,本文对井间野外资料做了一系列处理。首先根据资料的走时、频谱分析和测井资料等确定了纵、横波初至,并分别用不同的频带对资料作了滤波处理及纵、横波初至能量切除,得到了加强了反射波的纵、横坡资料。利用层折反演得到的速度和测井资料构造出了偏移速度模型。通过对纵、横波资料实施偏移,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地下构造图像。井间资料层析反演得到的速度探测范围仅局限于观测范围以内,而偏移图像同层析图像相比不仅大大提高了对地下构造的分辨率,而且拓宽了视角范围,它给出了观测范围以外的地下构造的像。若在此基础上综合岩性剖面、测井资料、VSP资料及地面资料等进行分析和解释,定能建立一个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精细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资料 深度偏移 地震勘探 波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神育种国际联盟高级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4
作者 王世库 《北方牧业》 2012年第24期11-11,共1页
12月8日,唐人神集团在株洲召开了美神育种国际联盟高级研讨会,与全国400多家生猪育种及相关企业建立了“生猪育种产业联盟”。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美国华特希尔育种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迈克雷蒙,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 12月8日,唐人神集团在株洲召开了美神育种国际联盟高级研讨会,与全国400多家生猪育种及相关企业建立了“生猪育种产业联盟”。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美国华特希尔育种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迈克雷蒙,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杨汉春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种企业代表共500人相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育种产业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联盟 育种 国际 中国农业大学 产业技术 生猪 科学家 董事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地震法──开发地震中的新工具 被引量:3
5
作者 欧庆贤 韩震 +3 位作者 王举红 王世库 王炳章 周海翔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31,共20页
本文论述“立体地震法”的概念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综合解释方法技术,并给出首次应用于松辽盆地靶区的实例。实践初步证明立体地震法可将地层结构识别的几何分辨力提高到2~3m;对地下介质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相对判别的分辨力趋于... 本文论述“立体地震法”的概念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综合解释方法技术,并给出首次应用于松辽盆地靶区的实例。实践初步证明立体地震法可将地层结构识别的几何分辨力提高到2~3m;对地下介质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相对判别的分辨力趋于声波测井水平,使目前地震勘探总体分辨力提高5~10倍,提高了地震方法解决油气地质问题的能力。当前要使高分辨力地震能力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关键是要提高原始采集资料中的有效高频含量,只有首先变革现有的生产观测方法技术才有可能达到这一目的。“立体地震法”将是实现此变革的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地震 地震勘探 油气勘探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