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道335线乌不浪口至乌根高勒段桥梁建设防洪影响分析
1
作者 张世安 吴嫡捷 王万战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2期64-70,共7页
古龙沟大桥、韩乌拉沟大桥、前达门沟大桥、千里庙沟大桥、呼勒斯太沟大桥、乌兰布隆沟大桥及道路的建设,完善了内蒙古自治区干线公路网,对于促进整个巴彦淖尔市路网的合理运行意义重大。对大桥附近的水文特性、冲刷计算、壅水计算等情... 古龙沟大桥、韩乌拉沟大桥、前达门沟大桥、千里庙沟大桥、呼勒斯太沟大桥、乌兰布隆沟大桥及道路的建设,完善了内蒙古自治区干线公路网,对于促进整个巴彦淖尔市路网的合理运行意义重大。对大桥附近的水文特性、冲刷计算、壅水计算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6座桥梁符合当地规划要求,设计满足当地水利规划的总体要求和整治目标,不会对后期水利规划的实施造成影响。桥梁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相应桥所在河段规划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满足现有防洪标准。桥梁工程的建设壅高和影响长度较小,影响范围和程度较低,其修建基本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影响 水文分析 冲刷计算 壅水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河流管理的挑战与机遇——全球视野下的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世安 吴嫡捷 王万战 《中国水运》 2023年第10期38-40,共3页
本文以全球视野下的国际河流管理为主题,探讨了国际河流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概述了国际河流的定义、特点和管理原则,强调了国际河流管理的重要性和影响。详细分析了国际河流管理面临的挑战,包括资源争夺、合作困难、法律和政治难题... 本文以全球视野下的国际河流管理为主题,探讨了国际河流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概述了国际河流的定义、特点和管理原则,强调了国际河流管理的重要性和影响。详细分析了国际河流管理面临的挑战,包括资源争夺、合作困难、法律和政治难题,以及气候变化和水安全等方面的压力。探讨了国际河流管理的机遇,包括跨国合作、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可持续发展和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的机遇。在全球视野下,提出了加强国际法与政策框架、跨区域合作、创新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并强调了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国际河流管理需要在跨国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进行,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社会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河流 管理 挑战与机遇 措施 未来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海洋动力减缓黄河口淤积延伸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万战 于守兵 +1 位作者 徐丛亮 王雪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1,共3页
利用黄河口平面二维波流输沙数学模型、实测资料等,计算、分析了渤海流速、波流挟沙能力、黄河三角洲滨海区冲淤和粒径的变化。结果表明:①黄河三角洲浅水区的波流挟沙能力大于深水区的;②波流海洋动力能把浅水区较细的泥沙输送到渤海深... 利用黄河口平面二维波流输沙数学模型、实测资料等,计算、分析了渤海流速、波流挟沙能力、黄河三角洲滨海区冲淤和粒径的变化。结果表明:①黄河三角洲浅水区的波流挟沙能力大于深水区的;②波流海洋动力能把浅水区较细的泥沙输送到渤海深海,而不能把此区较粗的泥沙输送到深海,深水区泥沙无论粗细,很难再被海洋动力带向渤海深海;③黄河单一流路入海方式易造成更多细泥沙淤积在深水区,不利于减缓黄河口淤泥延伸速率;④减缓黄河口淤积延伸速率的新思路是利用多流路把黄河泥沙相对均匀地输送到滨海区的浅水区,以充分利用海洋动力把较细的泥沙输送到渤海深海,同时结合三角洲社会、经济、生态等需求合理处理粗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流输沙数学模型 入海流路 海洋动力 淤积速率 延伸速率 黄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流场基本特性的Mike21模拟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万战 董利瑾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2-33,共2页
利用实测资料率定了渤海平面二维潮流模型,进行了水流参数灵敏度分析,模拟了渤海潮流场。研究发现:在平面二维潮流参数中,子涡扩散系数的变化引起的水流变化较小,而糙率的变化引起的水流变化较大;渤海水流既有向较低潮位流动的过程,也... 利用实测资料率定了渤海平面二维潮流模型,进行了水流参数灵敏度分析,模拟了渤海潮流场。研究发现:在平面二维潮流参数中,子涡扩散系数的变化引起的水流变化较小,而糙率的变化引起的水流变化较大;渤海水流既有向较低潮位流动的过程,也有向较高潮位流动的过程,这是潮流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分潮 Mike21模型 潮位 流场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海岸演变规律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万战 张华兴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28,32,共3页
利用观测资料,总结了在黄河水沙、波浪、海岸工程等因素作用下黄河口海岸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①黄河三角洲海岸演变不仅受黄河水沙、潮汐、潮流的影响,而且还明显受波浪、海岸工程等因素的影响;②黄河三角洲海岸演变的趋势是朝着垂直... 利用观测资料,总结了在黄河水沙、波浪、海岸工程等因素作用下黄河口海岸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①黄河三角洲海岸演变不仅受黄河水沙、潮汐、潮流的影响,而且还明显受波浪、海岸工程等因素的影响;②黄河三角洲海岸演变的趋势是朝着垂直于东北强浪的方向发展;③刁口河停止行河后河口海岸蚀退的原因不仅是河流泥沙减少,而且还有海堤在波浪作用下引起的侵蚀。建议:①黄河三角洲社会、经济、生态等规划应给黄河口流路充分的空间,而且黄河口流路安排应遵循“先在三角洲两侧、后在中心”的顺序,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渤海容沙体积,减缓黄河口淤积延伸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②近期把清水沟尾闾河道改向莱州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沿岸输沙 海岸演变 河口三角洲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滨海区地形测量期间潮位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万战 徐焱焱 +1 位作者 陈孝田 董利瑾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17,20,共2页
利用M ike21对黄河口滨海区地形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滨海区潮水面不是水平的,各测验断面两端点的水位差平均为±0.3 m,最大误差为±0.6 m。提出了滨海区地形测量期间提高潮位测量精度的方法:①根据海边潮位和深水潮位,通过三角... 利用M ike21对黄河口滨海区地形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滨海区潮水面不是水平的,各测验断面两端点的水位差平均为±0.3 m,最大误差为±0.6 m。提出了滨海区地形测量期间提高潮位测量精度的方法:①根据海边潮位和深水潮位,通过三角内插改正方法近似求得滨海区某点的潮位;②用M ike21插补、整编水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测量 潮位 平面二维数学模型 MIKE21 滨海区 黄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河道演变规律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万战 张俊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20,共6页
通过分析黄河口河道在纵剖面、横断面、河型等方面的演变过程,总结归纳出黄河口河道的演变规律。指出:黄河口泥沙在潮汐涨落等因素影响下,河口河道纵剖面逐渐形成台阶状,与此同时,河口滩地横比降逐渐发展为倒比降;河口河道中段由顺直型... 通过分析黄河口河道在纵剖面、横断面、河型等方面的演变过程,总结归纳出黄河口河道的演变规律。指出:黄河口泥沙在潮汐涨落等因素影响下,河口河道纵剖面逐渐形成台阶状,与此同时,河口滩地横比降逐渐发展为倒比降;河口河道中段由顺直型河道逐渐转为弯曲型河道,而下段仍为相对顺直、游荡型河道。当河口河道中段比降减小到一定程度后,此河段开始漫滩、卡冰、出汊。河口台阶的形成揭示了黄河口流路由单股河道逐渐转为出汊的过程,即黄河口流路由“青壮期”逐渐转为“衰亡期”的过程。延长黄河口流路使用年限的途径是:①尽量减少黄河下游输向黄河口的泥沙量;②采取河口挖沙或人工改汊措施,地点宜选在河口河道的中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河道演变 河口台阶 漫滩 出汊 卡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体积法高低阶格式对潮波模拟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万战 董利瑾 严以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35,共2页
比较了在基于Roe型黎曼(R iem ann)解算子的有限体积法求解过程中,时间离散高、低阶格式和空间重构高、低阶格式对渤海水流模拟结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时间离散高、低阶格式对渤海潮波水位、流速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空间重构高、低... 比较了在基于Roe型黎曼(R iem ann)解算子的有限体积法求解过程中,时间离散高、低阶格式和空间重构高、低阶格式对渤海水流模拟结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时间离散高、低阶格式对渤海潮波水位、流速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空间重构高、低阶格式对水位、流速模拟结果影响较大;高阶格式比低阶格式模拟的潮波潮差偏大约0.2 m、流速峰值偏大约0.05 m/s,但是总的来讲,空间重构高、低阶格式模拟结果的差别基本在渤海水文观测资料的精度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 ROE 有限体积法 时间离散格式 空间重构格式 渤海水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河口段河道糙率计算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万战 张世安 Jeffrey A Nittrouer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8,共5页
为了克服固定糙率法低估小流量水位的缺点,基于黄河口利津站糙率—流速实测资料,回归分析得出了糙率(曼宁系数)计算公式及河道参数a的计算式。通过一维数学模型模拟发现,在枯水期、非枯水期参数a值分别采用枯水期参数a的平均值、全年平... 为了克服固定糙率法低估小流量水位的缺点,基于黄河口利津站糙率—流速实测资料,回归分析得出了糙率(曼宁系数)计算公式及河道参数a的计算式。通过一维数学模型模拟发现,在枯水期、非枯水期参数a值分别采用枯水期参数a的平均值、全年平均值时,得出的动态糙率可较好地模拟小流量和大流量水位。参数a与主槽内嫩滩附近地形有较密切的对应关系,可采用在嫩滩上、下附近取特征水位,进而计算其对应的水力半径、比降的方法来估算非枯水期、枯水期的参数a值。利津—口门床面形态在较大流量时多为动平整,对应的糙率较小,在糙率变化区间的下界0.01附近变化;流量较小时床面形态多为沙垄,对应的糙率较大,糙率在接近其上界0.035附近变化。在黄河口河道,影响糙率的主要因素是流速和河道水力半径,床沙粒径对糙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量 水位 水力半径 流速 一维水动力模型 主槽糙率 黄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莎台风期间渤海风暴潮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万战 王平 董利瑾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4-25,27,共3页
利用平面二维水流模型反演了2005年麦莎台风期间渤海风暴潮、天文潮及最大增水时空分布,分析了风应力系数对渤海流场的影响,认为风应力系数取0.000 63比较合适。模拟结果表明:麦莎台风期间最大增水主要在渤海西岸,为0.8-1.6 m;最大增... 利用平面二维水流模型反演了2005年麦莎台风期间渤海风暴潮、天文潮及最大增水时空分布,分析了风应力系数对渤海流场的影响,认为风应力系数取0.000 63比较合适。模拟结果表明:麦莎台风期间最大增水主要在渤海西岸,为0.8-1.6 m;最大增水发生时遭遇天文潮高潮,加剧了麦莎台风致灾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莎台风 风暴潮 增水 渤海 风场 气压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地形测量最佳时段确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万战 吴嫡捷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26,共5页
为减小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地形高程测量误差,利用渤海潮汐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和2015年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大范围加密地形测量资料等,首先研究了三角洲岸边有、无潮滩对测验断面沿程水位及海底高程计算结果的影响,发现验潮站位于有、无潮... 为减小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地形高程测量误差,利用渤海潮汐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和2015年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大范围加密地形测量资料等,首先研究了三角洲岸边有、无潮滩对测验断面沿程水位及海底高程计算结果的影响,发现验潮站位于有、无潮滩的岸边时,岸边与断面测点同步水位都具有越向深水区差值越大的特点,但是当验潮站位于有潮滩的沟道时,潮滩附近出现陡坎式水面线,岸边与断面测点同步水位差值还会在浅水区出现极大值,岸边与测点同步水位差值最大为1.3 m。基于水位引用造成的断面高程平均误差最小化原则,给出了渤海湾、莱州湾地形测量典型断面最佳测量时段:渤海湾有潮滩的断面最佳测验时段是高潮前、大潮后的低潮前,无潮滩的断面测量则是低低潮前、后和高低潮前、后;莱州湾无潮滩断面最佳测验时段是低低潮与其前、后高高潮之间,有潮滩的断面则是低高潮前、后和高高潮前。最佳测量时段长占一个潮周期的25%~50%,这些时间断面测量平均误差较小,为0.04~0.1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误差 潮位 测量时机 海底地形测量 黄河三角洲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漳卫河系流域超标准大洪水传播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万战 李岩 《海河水利》 2017年第1期30-33,共4页
基于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了超标准大洪水在漳卫河和黄河之间传播过程和特性。研究发现行洪能力较小的卫河河段起分流、限流作用;卫河超标大洪水溢出卫河后分两路传播,一路在马颊河以北经漳卫河流域流入渤海,另一路经黄河下... 基于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了超标准大洪水在漳卫河和黄河之间传播过程和特性。研究发现行洪能力较小的卫河河段起分流、限流作用;卫河超标大洪水溢出卫河后分两路传播,一路在马颊河以北经漳卫河流域流入渤海,另一路经黄河下游防洪体系的北金堤滞洪区进入徒骇河马颊河等最后流入渤海。模拟研究表明,当位于河南省武陟县境内黄河下游左岸秦厂附近堤防在遭遇近千年一遇大洪水发生溃口后,溃口洪水经人民胜利渠流到漳卫河流域后传播路线与卫河超标大洪水的传播路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模拟 黄河 漳卫河 跨流域 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黄河口演变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余欣 王万战 +1 位作者 李岩 王开荣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1,共4页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黄河口来水来沙减少,与1976-1996年平均年水量261亿m^3/a、年沙量6.5亿t/a、平均含沙量25kg/m^3相比,2002年调水调沙以来,黄河口来水量减少27%、含沙量减少68%,致使河口感潮段从1976-1996年的淤积,变化为调水调沙以...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黄河口来水来沙减少,与1976-1996年平均年水量261亿m^3/a、年沙量6.5亿t/a、平均含沙量25kg/m^3相比,2002年调水调沙以来,黄河口来水量减少27%、含沙量减少68%,致使河口感潮段从1976-1996年的淤积,变化为调水调沙以来的冲刷,冲刷速率为34m^3/a·m。河口延伸速率从1976-1996年的1.4km/a降到小浪底水库运行以后的0.3km/a,但远离行河口门的海岸蚀退。建议减少进入黄河口的沙量,或者来沙量较大时,把泥沙分散到三角洲整个蚀退海岸和洲面以抬高洲面高程,可以达到降低行河河口延伸速率、降低防潮堤前海岸冲刷速率、改良盐碱地、改善三角洲海域生态等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沙量 河道冲淤 海岸演变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河口演变与流路稳定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余欣 吉祖稳 +3 位作者 王开荣 窦身堂 王万战 陈沈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6-70,129,共6页
黄河河口清水沟流路清8汊河已进入流路自然演变的末期。为此,界定了出汊、改道、流路稳定及黄河河口稳定的内涵,系统分析了近期黄河河口水沙及流路、海岸的新变化,通过试验研究了尾闾河道出汊机制,综合提出出汊阈值、触发条件以及黄河... 黄河河口清水沟流路清8汊河已进入流路自然演变的末期。为此,界定了出汊、改道、流路稳定及黄河河口稳定的内涵,系统分析了近期黄河河口水沙及流路、海岸的新变化,通过试验研究了尾闾河道出汊机制,综合提出出汊阈值、触发条件以及黄河河口流路稳定综合判别指标。在此基础上,预判了清水沟清8汊河的稳定性,提出近期流路安排应优先考虑北汊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演变 海岸侵蚀 出汊机制 流路稳定指标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演变与流路稳定综合治理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余欣 张原锋 +2 位作者 于守兵 窦身堂 王万战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简要回顾了黄河口演变与治理研究现状,结合黄河口面临的入海水量锐减、单一流路长期行河和小浪底水库的调节运用等新情势,提出在流路演变、岸线变化、关键技术和方案措施方面的近期研究目标。重点突破四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尾闾河道... 简要回顾了黄河口演变与治理研究现状,结合黄河口面临的入海水量锐减、单一流路长期行河和小浪底水库的调节运用等新情势,提出在流路演变、岸线变化、关键技术和方案措施方面的近期研究目标。重点突破四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尾闾河道出汊机制、海岸形态对陆海动力响应、河口流路演变多时空尺度混合模拟和河口流路水沙调配。明确六方面研究内容——黄河口尾闾出汊的孕育过程及触发机制、黄河口流路演变过程的动力机制及流路稳定的指标体系、黄河三角洲海岸演变过程与动力机制、黄河口演变的多时空尺度混合模拟技术、清水沟流路水沙通量调配技术与示范、稳定百年的黄河口入海流路方案与治理措施等。项目成果可以为黄河口综合治理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出汊机制 稳定指标体系 水沙调配技术 稳定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入海流路的不同运用模式及其影响效应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开荣 于守兵 +1 位作者 茹玉英 王万战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0-12,9,共4页
通过对黄河河口入海流路的不同运用模式的分析,从河口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环境、防洪防凌安全、生态环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不同入海流路运用模式的影响效应。建议在认真研究、系统筹划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符合黄河河口实际的科学合理的黄河... 通过对黄河河口入海流路的不同运用模式的分析,从河口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环境、防洪防凌安全、生态环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不同入海流路运用模式的影响效应。建议在认真研究、系统筹划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符合黄河河口实际的科学合理的黄河入海流路运用模式及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入海流路 运用模式 影响效应 黄河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低含沙水流作用下黄河下游河势调整过程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勇 王卫红 +1 位作者 张宝森 王万战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5,共5页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长期下泄清水或低含沙水流,游荡性河道河势发生显著调整,研究其变化过程特征,对于深化认识游荡性河道演变规律并进行有效调控具有很大意义。依据2000—2015年的河势资料,对铁谢—高村游荡性河道的河势调整过程进行了...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长期下泄清水或低含沙水流,游荡性河道河势发生显著调整,研究其变化过程特征,对于深化认识游荡性河道演变规律并进行有效调控具有很大意义。依据2000—2015年的河势资料,对铁谢—高村游荡性河道的河势调整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河势变化的建议。结果表明:①在长期清水或低含沙水流作用下,游荡性河道的河势变化较大,河宽增大、心滩增多、河势较散乱、畸形河湾现象突出;②2000—2015年黄河下游河势调整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前期河势以下挫为主,后期则以上提为主,且河势调整从上至下逐步演进;③对危及滩区群众安全的东安—桃花峪、三官庙—黑岗口、堡城—青庄河段,急需进行河道整治,对长期持续清水或低含沙水流作用下的河势新情况应给予高度重视,确保防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势调整 低含沙水流 铁谢-高村河段 游荡性河段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结构网格的三维浅水模型 被引量:8
18
作者 于守兵 王万战 余欣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200,共6页
采用水位积分平衡法并引入边壁滑移系数,解决σ坐标系下有限体积离散时产生的静水压力项与底坡项的平衡问题和边壁阻力的模拟问题,建立非结构网格上三维浅水模型.风生流试验计算结果表明,模拟的纵向流速的垂向分布与理论分布吻合较好;Ho... 采用水位积分平衡法并引入边壁滑移系数,解决σ坐标系下有限体积离散时产生的静水压力项与底坡项的平衡问题和边壁阻力的模拟问题,建立非结构网格上三维浅水模型.风生流试验计算结果表明,模拟的纵向流速的垂向分布与理论分布吻合较好;Holtz丁坝试验计算结果表明,引入边壁滑移系数能够模拟坝体附近上游小回流区和下游小回流区;淹没丁坝试验计算结果表明,水位积分平衡法能够处理丁坝端坡和边坡等陡坡上的静水压力项与底坡项的平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浅水模型 非结构网格 σ坐标系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刁口河备用流路现状及保护工程措施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开荣 李岩 +1 位作者 于守兵 王万战 《中国水利》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分析了现状条件下黄河河口刁口河备用流路主槽的泄洪排沙能力及其河流功能,探讨了实施刁口河备用流路保护工程的目标和实施标准,围绕和针对刁口河备用流路保护工程体系的构建、布局、运行方案、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初步研究论证,并对... 分析了现状条件下黄河河口刁口河备用流路主槽的泄洪排沙能力及其河流功能,探讨了实施刁口河备用流路保护工程的目标和实施标准,围绕和针对刁口河备用流路保护工程体系的构建、布局、运行方案、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初步研究论证,并对流路保护工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用流路 河流功能 保护工程 刁口河 黄河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水流和延伸对渤海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董利瑾 王万战 孙东坡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4-35,38,共3页
利用平面二维水流模型,进行了渤海流场模拟,分析了渤海流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黄河三角洲北部行河的黄河口向北延伸时会造成黄河口附近M2分潮无潮点大幅度向西偏北移动;在黄河三角洲东部行河的黄河口向东延伸时会造成黄河口附近M2分... 利用平面二维水流模型,进行了渤海流场模拟,分析了渤海流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黄河三角洲北部行河的黄河口向北延伸时会造成黄河口附近M2分潮无潮点大幅度向西偏北移动;在黄河三角洲东部行河的黄河口向东延伸时会造成黄河口附近M2分潮无潮点向东北方向移动,但移动幅度较小。随着现代三角洲的形成,黄河口附近M2分潮无潮点北移,莱州湾潮差加大。黄河口地形变化对秦皇岛附近M2分潮无潮点位置变化影响不大,黄河口沙嘴延伸约40km时口门流速最大,黄河入海流量5000 m3/s时仅对口门附近约15 km范围的水位、流速有影响。初步成果表明,单用延伸黄河口、加大入海水流的方法来解决黄河口泥沙淤积问题效果不会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流场 M2分潮 河口延伸 综合治理 黄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