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SA-LSTM的光纤陀螺标度因数迟滞误差补偿研究
1
作者 王菲 王一桦 +2 位作者 周元 白玉 杨雄 《遥测遥控》 2025年第3期98-104,共7页
光纤陀螺是光纤捷联惯导系统的核心器件,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标度因数是影响光纤陀螺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由于光纤陀螺内部的光电器件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受温度影响会产生标度因数误差,进而影响了光纤陀螺的精度... 光纤陀螺是光纤捷联惯导系统的核心器件,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标度因数是影响光纤陀螺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由于光纤陀螺内部的光电器件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受温度影响会产生标度因数误差,进而影响了光纤陀螺的精度。在变温环境下,各光电器件受热不均匀,使得标度因数误差具有迟滞性。本文针对光纤陀螺标度因数迟滞误差进行了研究,搭建了多温度传感器测量系统,通过实验结果明确了标度因数迟滞误差的来源及特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力搜索算法(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GSA)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的误差补偿算法,通过GSA对LSTM网络的参数进行寻优,并将LSTM模型用于标度因数迟滞误差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将全温范围内的标度因数误差的峰值由835.1×10^(-6)减小至38.02×10^(-6)。通过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和传统LSTM等算法的补偿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算法在标度因数迟滞误差补偿方面的有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标度因数 迟滞误差 GSA-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化贝伐单抗通过抗血管新生抑制骨肉瘤的增殖和迁移
2
作者 邓爱露 袁发 +4 位作者 廖庆 徐翰 王一桦 罗栩伟 周春阳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476-1484,共9页
目的通过肿瘤靶向多肽修饰脂质体载带抗血管药物贝伐单抗,增强抗血管药物的抑制肿瘤增殖和转移的效果。方法研究通过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对所设计的纳米药物进行形貌和粒径表征;通过细胞毒性实验验证纳米药物的体外安全性;通过Transwel... 目的通过肿瘤靶向多肽修饰脂质体载带抗血管药物贝伐单抗,增强抗血管药物的抑制肿瘤增殖和转移的效果。方法研究通过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对所设计的纳米药物进行形貌和粒径表征;通过细胞毒性实验验证纳米药物的体外安全性;通过Transwell实验验证所设计抗血管纳米药物的体外抑制迁移能力;通过肿瘤体积生长验证纳米药物的体内抗肿瘤效果;通过检测实验动物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纳米药物的体内安全性。结果纳米药物在体外呈现球状纳米颗粒的形貌,粒径为71 nm左右,对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体外也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体内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可较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又可明显减少肿瘤的肺转移。最重要的是,给药组小鼠的体重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与差异,说明所设计的纳米药物对小鼠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也无明显的肝肾毒性,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结论本研究所涉及的靶向型脂质体纳米药物为骨肉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抗血管新生 贝伐单抗 骨肉瘤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解分离的气压高度表辅助AAIM算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姝 王一桦 《航空计算技术》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针对RAIM算法在可见卫星数较少时可用性不足的问题,根据AAIM算法的特性,引入航空器气压式高度表数据作为外部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多解分离的AAIM算法。通过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气压式高度表的数据信息,建立组合观测模型,同时采用递推... 针对RAIM算法在可见卫星数较少时可用性不足的问题,根据AAIM算法的特性,引入航空器气压式高度表数据作为外部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多解分离的AAIM算法。通过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气压式高度表的数据信息,建立组合观测模型,同时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及权重矩阵迭代优化的方法,在位置精度和完好性之间进行折中以得到垂直保护阈值的最优解。结果表明:算法所得最优VPL值相较于优化前减少了15.5 m,相当于传统RAIM算法的59.26%,在可见卫星数量为5颗时,波动范围控制在了2.74%~12.32%,有效保证了在单星座且可见卫星数量少的恶劣观测情况下的完好性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好性监视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气压式高度表 多解分离 权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空中冲突探测与避撞研究
4
作者 杨姝 王一桦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2年第6期50-58,共9页
近年来,无人机运输业迅猛发展,其飞行过程中的冲突探测与避撞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无人机周围建立合理的三维空间模型,优化包括紧急避撞区域、一般避撞区域、监视及提前避撞区域的三级避撞区域系统,并利用ADS-B报文提供的无... 近年来,无人机运输业迅猛发展,其飞行过程中的冲突探测与避撞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无人机周围建立合理的三维空间模型,优化包括紧急避撞区域、一般避撞区域、监视及提前避撞区域的三级避撞区域系统,并利用ADS-B报文提供的无人机位置、速度等信息,基于无人机一般二维平面上的冲突探测与避撞算法,通过增加垂直方向上的冲突识别来改进冲突探测算法,对比调速、调向两种避让方案在各避撞区域的成功率。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在无人机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有效识别冲突无人机,同时采用先调速后调向的避让方案,使避撞成功率达到99.75%,为保障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提供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冲突探测 ADS-B 三级避撞 决策避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C管桩在地铁车辆段中的应用
5
作者 吴珩 吕文甫 +2 位作者 齐小亮 王一桦 易云鹏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1期246-249,I0023,共5页
地铁车辆段由于后期土方填筑量较大,常常发生工后沉降较大等问题。以杭州某地铁车辆段地基加固为例,通过现场高应变检测试验,探讨PHC管桩在地铁车辆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桩身的完整性情况,验证PHC管桩的承载力。结果表明:PHC管桩竖向抗... 地铁车辆段由于后期土方填筑量较大,常常发生工后沉降较大等问题。以杭州某地铁车辆段地基加固为例,通过现场高应变检测试验,探讨PHC管桩在地铁车辆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桩身的完整性情况,验证PHC管桩的承载力。结果表明:PHC管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均大于1 000 k N,满足结构及设计要求;PHC管桩桩身结构完整性系数β均为1,表明检测的PHC管桩均为Ⅰ类桩;PHC管桩均已发挥了侧阻力和端阻力,端阻力与总阻力比值位于37%~44%,侧摩阻力与总阻力比值位于56%~63%;PHC管桩在地铁车辆段地基加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地铁车辆段 现场试验 高应变检测 地基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